导读:本文包含了疲劳计算方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塔筒,焊缝,疲劳应力,有限元模型
疲劳计算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恒飞,孟春玲,房鹏悦[1](2019)在《风机塔筒焊缝的疲劳应力计算方法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塔筒是风力发电机组的主要承重部分,在机组自重等多种载荷共同作用下,塔筒焊缝处会产生较大应力集中,易引起疲劳破坏。通过工程计算方法、有限元实体单元和壳单元模型对塔筒焊缝进行疲劳应力分析;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对塔筒焊缝处疲劳应力计算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本文来源于《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期刊2019年09期)
王艺陶,冯国庆,任慧龙[2](2019)在《考虑残余应力的加筋板结构疲劳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温度梯度法对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进行了模拟。通过对有限元网格划分规则的讨论,确定了数值模拟过程中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的最佳方案,同时,采用Green函数法以及Faulkner模型给出了残余应力作用下应力强度因子的理论值。通过有限元模拟与理论计算的结果比较,验证了常规载荷以及残余应力作用下,含中心裂纹平板以及含初始裂纹加筋板结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建立了考虑残余应力影响的结构裂纹扩展模拟流程。最后,通过拉伸载荷下加筋板裂纹扩展模型试验对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为加筋板结构裂纹扩展规律研究以及裂纹扩展寿命预报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船舶力学》期刊2019年07期)
赵俭斌,席义博,王振宇[3](2019)在《海上风机单桩基础疲劳损伤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海上风机基础疲劳损伤计算的准确性,评价不同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和影响,以海上风机单桩基础为例进行疲劳评价,建立全时域的动力分析模型和基于功率谱密度函数的频域疲劳损伤计算流程,研究气动阻尼比取值、风与波浪联合作用、应力幅概率分布模型对基础疲劳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疲劳损伤受气动阻尼比影响突出,风致疲劳损伤对气动阻尼比的敏感性大于浪致疲劳损伤;由于风与波浪联合作用对基础的疲劳损伤有较大影响,简单迭加风致疲劳损伤和浪致疲劳损伤得到的结果较风与波浪联合作用时偏小;确定合适的应力幅概率分布模型十分必要,频域法中采用Dirlik模型得到的风致疲劳损伤和采用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的浪致疲劳损伤分别与时域法的结果相近,但迭加的总疲劳损伤小于风与波浪联合作用时的总疲劳损伤.(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张星光,张伟[4](2019)在《直升机结构件疲劳特性试验载荷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结构件疲劳特性试验设计中,试验载荷的大小对试验的成败有着极大的影响。文章介绍了两种计算直升机结构件疲劳特性试验载荷的方法,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为直升机结构件疲劳特性试验载荷的计算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无线互联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方仁贵,郑露,刘洋,王长龙[5](2019)在《吊机主结构疲劳剩余寿命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热点应力法及Miner累积损伤理论,应用强度分析得出的应力值,推导出在役吊机疲劳剩余寿命的计算方法,并以箱体式吊机为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疲劳剩余寿命的计算方法是可靠的。(本文来源于《石油和化工设备》期刊2019年05期)
畅元江,王健,李家仪,聂振宇,张伟国[6](2019)在《考虑温度影响的水下井口疲劳损伤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下井口系统与隔水管系统共同构成连接平台与地下油藏的通道。钻井、完井、修井作业过程中泥浆循环导致井筒温度发生变化,并且平台运动、波浪等产生的循环动载荷通过隔水管作用于水下井口,造成水下井口疲劳损伤。首先建立深水井筒温度场计算模型,将温度场计算得到的井筒温度分布施加于水下井口精细有限元模型,采用局部等效方法得到水下井口的等效梁模型,把等效梁模型作为子模型代入隔水管-井口耦合模型中进行水下井口动态响应和疲劳损伤计算,研究泥浆循环作业过程中井筒温度对水下井口疲劳热点处疲劳损伤的影响,并研究不同水泥环返高对水下井口疲劳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水泥环返高无缺陷的水下井口,50h内不考虑温度影响时最大疲劳损伤发生在导管接头处,其值为1.00×10~(-2);考虑温度影响时最大疲劳损伤发生在套管接头处,其值为3.59×10~(-2)。当水泥环返高缺陷分别为-2 m和-5 m时,与水泥环返高无缺陷相比,套管(接头和焊缝)的疲劳损伤减小,而导管(接头和焊缝)的疲劳损伤增加,最大损伤均发生在套管接头处,其值分别为3.55×10~(-2)和3.48×10~(-2)。(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罗许国,王义翔,汪建群[7](2019)在《无粘结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梁疲劳全过程应力计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无粘结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梁进行等幅疲劳试验研究,得到了RPC应变﹑受拉钢筋应变和无粘结筋应力增量随疲劳循环次数变化的变化值.结合试验结果,提出了适用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疲劳残余应变演化方程及疲劳变形模量退化方程.基于损伤变量的定义形式及应变等效原理,推导了钢筋弹性模量退化模型及剩余疲劳强度模型;受拉钢筋及无粘结筋弹性模量退化模型及剩余疲劳强度模型的不同通过两者的S-N曲线和屈服强度的不同来体现.基于上述模型采用分段线性原理来代替疲劳非线性过程,并利用材料弹性模量的退化来反应材料的疲劳损伤,提出了无粘结预应力RPC梁疲劳全过程正截面疲劳应力计算方法.将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具有一定精度.(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孙理想,李星,杨子江[8](2018)在《疲劳荷载作用下FRP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计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FRP筋混凝土构件具有承载力高、耐久性好等诸多优点,目前对FRP筋混凝土构件的抗弯性能研究已经相对较多,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构件常常在重复荷载作用下工作,为了研究疲劳荷载作用下FRP筋混凝土构件的抗弯性能,首先研究了疲劳荷载作用下FRP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的开展规律;基于静力荷载作用下FRP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计算理论,通过引入相关参数修正得到了疲劳荷载作用下FRP筋混凝土构件的计算公式,并对修正的公式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FRP筋混凝土构件在疲劳荷载持续荷载作用下,内部会产生疲劳损伤,影响FRP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使得构件整体刚度降低,较早地萌生疲劳裂缝,并且随着荷载作用周期以及作用次数的不断增加,构件裂缝宽度会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最终趋于一个稳定的变化范围;通过引入FRP筋与混凝土粘结滑移相关参数a以及受压区混凝土应变增大系数Nc,修正得到了疲劳荷载作用下FRP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玻璃钢/复合材料》期刊2018年12期)
马冬,寸立岗,柳彦虎,蔺一哲[9](2018)在《圆柱斜齿轮接触疲劳可靠度计算方法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可靠性理论和模糊理论,以某圆柱斜齿轮副接触疲劳可靠性为研究对象对齿轮可靠度计算方法进行了一定改进,以Matlab为工具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工作一段时间后圆柱斜齿轮接触疲劳可靠度的大小并与常用可靠性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考虑因素更为全面,为齿轮可靠度计算提供了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18年06期)
张志宏,刘忠明,王征兵,颜世铛,张海军[10](2018)在《起重机减速器疲劳强度计算方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起重机减速器变载荷工况下等效载荷的计算方法,推导出齿轮疲劳强度计算和轴承疲劳寿命计算时不同的使用系数计算公式,并根据寿命系数重新计算了用于齿轮疲劳强度计算时的指数值。指出了齿轮和轴承疲劳计算时载荷谱系数的不同之处。计算方法对起重机减速器设计计算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8年11期)
疲劳计算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基于温度梯度法对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进行了模拟。通过对有限元网格划分规则的讨论,确定了数值模拟过程中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的最佳方案,同时,采用Green函数法以及Faulkner模型给出了残余应力作用下应力强度因子的理论值。通过有限元模拟与理论计算的结果比较,验证了常规载荷以及残余应力作用下,含中心裂纹平板以及含初始裂纹加筋板结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建立了考虑残余应力影响的结构裂纹扩展模拟流程。最后,通过拉伸载荷下加筋板裂纹扩展模型试验对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为加筋板结构裂纹扩展规律研究以及裂纹扩展寿命预报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疲劳计算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1].张恒飞,孟春玲,房鹏悦.风机塔筒焊缝的疲劳应力计算方法对比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
[2].王艺陶,冯国庆,任慧龙.考虑残余应力的加筋板结构疲劳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研究[J].船舶力学.2019
[3].赵俭斌,席义博,王振宇.海上风机单桩基础疲劳损伤计算方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4].张星光,张伟.直升机结构件疲劳特性试验载荷计算方法[J].无线互联科技.2019
[5].方仁贵,郑露,刘洋,王长龙.吊机主结构疲劳剩余寿命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9
[6].畅元江,王健,李家仪,聂振宇,张伟国.考虑温度影响的水下井口疲劳损伤计算方法[J].石油学报.2019
[7].罗许国,王义翔,汪建群.无粘结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梁疲劳全过程应力计算方法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孙理想,李星,杨子江.疲劳荷载作用下FRP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计算方法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8
[9].马冬,寸立岗,柳彦虎,蔺一哲.圆柱斜齿轮接触疲劳可靠度计算方法改进[J].机械强度.2018
[10].张志宏,刘忠明,王征兵,颜世铛,张海军.起重机减速器疲劳强度计算方法分析[J].机械传动.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