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才良张旭乾(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四川南充637000)
【中图分类号】R3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9-0140-02
【摘要】目的探讨体液离心沉淀物组织学检查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提高其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5例体液离心沉淀物组织学检查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病理特症。结果体液离心沉淀物组织学检查,结合免疫组化,恶性肿瘤的诊断率提高了61.0%(92/151),325例体液离心沉淀物组织学检查,恶性肿瘤占151例,确定为癌145例,恶性间皮瘤5例,一例疑为淋巴瘤,良性占177例,而325例体液液基细胞学检查,恶性肿瘤只有56例。结论体液离心沉淀物组织学检查优于体液液基细胞学检查,提高了恶性肿瘤病理诊断的阳性检出率与分型符合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可高的保证,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体液液基细胞学离心沉淀物对照分析
目前,细胞学检查方法较多,有常规细胞学涂片检查、穿刺细胞学检查等,近年来又增加了液基细胞学检查,但都存在涂片中细胞成分不多,脱水固定时间短,染色欠佳导致有时难以判断结果,甚至出现了一定的失误。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不断改进,对体液离心沉淀物行组织学检查。现对我院近3年的体液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体液检查325例,年龄15~87岁,平均年龄43岁,<16岁2例,>16岁233例。
1.2方法将抽取的体液静放2小时以上,倒去上清液,取底部液30-50ml于锥形管内,放在离心机中,以每分钟3000转离心,再倒去上清液,将10%福尔马林倒满锥形管,固定3-5小时后,经取材、脱水、切片、染色等常规HE制片,显微镜下观察,并选用相关免疫组化抗体组合检查。
1.3结果235例体液离心沉淀物组织学检查中,可疑肿瘤178例,行免疫标记MC、D2-40、CEA、Ki67等标记后,确定为癌145例,恶性间皮瘤5例,一例疑为淋巴瘤,其余为非肿瘤性病变。本组145例癌,行相应上皮标记NapsinA、NSE、Syn、CgA、TTF-1、CK14、P63,确定86例为肺癌,其中肺腺癌45例,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25例,鳞形细胞癌12例,4例为小细胞未分化癌。经WT-1、Vilin、CDX-2、MUC、AFP等标记,胃肠道癌31例,食道癌4例,肝癌2例,卵巢癌8例,乳腺癌4例,精原细胞瘤2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7例免疫标记未能确定组织来源。可疑淋巴瘤一例,淋巴肿瘤标记LCA、CD2、CD3、CD45RO、CD20、CD79a、CD30、周期素D1,阳性表达LCA、CD20、CD79a、CD30、周期素D1,诊断为弥漫性大B淋巴瘤,
2讨论
2.1体液液基细胞学检查虽比常规细胞学检查可靠,但与离心沉淀物组织学检查(即细胞块切片检查)相比,后者恶性肿瘤病理诊断的阳性检出率与分型符合率大大提高,差距还是明显的。原因如下:
首先,组织学检查是体液中细胞的“浓缩”,其制片上的细胞数量比液基细胞学检查多很多(包括肿瘤细胞),其次,组织学切片检查的脱水时间较长,细胞经过充分脱水,其结构、细胞形态更为清晰,离心沉淀物组织学检查,据文献报导,较传统的细胞学涂片诊断阳性率提高10倍[1]。最后,部分病例镜下形态保持原有的细胞排列与组织结构,如腺样结构、印戒细胞样细胞、乳头状结构等,有助于分型。如疑为恶性肿瘤细胞,还可行免疫标记组合,以确定肿瘤组织来源。
2.2体液细胞学诊断主要是鉴别良性或恶性,其次确定组织类型,同时探讨原发部位[2],有许多癌症病人,死后也未找到原发灶。其原因可能为微小癌、隐匿癌(<0.3cm),小癌(<0.5cm),做CT、MRI、彩超等检查不易发现,许多病人可带瘤生长数年至数十年[3]。在细胞学诊断之前,一定要详细了解相关的临床病史资料及相关的辅助检查阳性结果,加强与临床医生的联系,做到心中有数。本组138例癌(不包括未能确定组织来源的7例),经CT、MRI等检查,136例发现相应部位原发灶,2例因下肢疼痛检查发现骨质破坏,考虑癌转移,手术切除病灶,病理诊断为转移性腺癌,疑为前列腺癌转移,免疫标记P504S、P63、CK34β12、PSA、PSAP等,证实为前列腺癌转移。未能确定组织来源的7例,属低分化的肿瘤,由于瘤细胞形态极不规则,部分胞浆空亮,部分分化不明显,分型较困难,追问病史,有3例腰部疼痛1年左右,CT、MRI等检查,椎体骨质破坏,2例手术切除考虑胃癌转移,内窥镜检查发现胃窦有溃疡,活检为低分化腺癌,另1例未找到原发灶。而诊断弥漫性大B淋巴瘤这例,追问病史,患者曾于一年前行结肠肿瘤切除,诊断为弥漫性大B淋巴瘤伴纵膈、腹腔淋巴结、肝转移,辅助检查CT、MRI发现右肺上叶有一2.0×1.5cm大小的占位性病变,提示肺癌。手术切除右肺肿瘤,术中冰冻诊断为恶性肿瘤,镜下形态与结肠弥漫性大B淋巴瘤一致,免疫标记支持弥漫性大B淋巴瘤。恶性间皮瘤5例来自胸膜,2例侵犯肺,1例侵犯纵膈。本组151例体液恶性肿瘤中有12例首次送检甚至二次送检均未找到恶性肿瘤细胞(其中4例经4次送检才找到恶性肿瘤细胞),结合临床病史,再经CT、MRI等检查,发现恶性肿瘤原发灶,然后经多次体液检查才找到恶性肿瘤细胞,免疫标记证实为肺癌及胃肠道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注意详细了解病史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加强与临床医生的联系,结合HE切片镜下形态及必要的免疫标记,就能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有2例致死未找到原发灶。
2.3体液离心沉淀物组织学检查,它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的诊断方法,结合免疫标记组合,因此诊断准确可靠,使病人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深受患者及医生的好评。对于基层医院病理科不时为一个好方法,作者以为可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福川,祝健英,等.细胞学中细胞块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0):681.
[2]马正中,阚秀,刘树范,等.诊断细胞病理学[M].河南:河南科技出版社,2000:249-250.
[3]最新脱落细胞病理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