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成论文-戎姝阳

张九成论文-戎姝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张九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张九成,横浦集,研究,注释

张九成论文文献综述

戎姝阳[1](2019)在《张九成《横浦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张九成(1097-1159),字子韶,自号无垢居士、横浦居士,是两宋之际较有名气的理学家,教育家。张九成是安定学派胡瑗、濂溪学派周敦颐的叁传弟子,受业于继承“二程”思想的杨时,形成了自己“援佛入儒”的理学思想,开创了在南宋时期影响颇深的“横浦学派”。《横浦集》由其门人郎晔整理而成,包括诗赋四卷、文章十六卷,辑录了大量的诗歌、文论、书信、奏议、题跋、序、记等,对于全面研究张九成其人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关于张九成的研究焦点在其理学思想方面,相比其《孟子传》、《中庸说》、《论语解》等着作,《横浦集》则鲜少人问津,因此笔者认为尚有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空间。本文的研究共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编主要对张九成的家世生平、师从交游、《横浦集》的成书背景、版本情况及其文学思想、文章创作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下编为《横浦集》的注释部分,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南宋绍定后翻刻本为底本,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等其他文献为参考,力求疏证典故,详考名物,以期为深入研究张九成其人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材料。(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6-01)

刘玉敏[2](2019)在《汪应辰《答张侍郎》辨正——兼论汪应辰与张九成的关系和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答张侍郎》所反映的信息看,张侍郎实为汪应辰的老师张九成,而不是张礿。汪应辰状元及第后拜张九成为师,从张九成的诗文及其在讲课中对应辰的评价,可见他极为赏识应辰的操履和才华。汪应辰的思想受九成影响最大,主要体现在读书方法和涵养本心上。二人同时参禅于大慧宗杲,张九成之学未免援佛入儒,而汪应辰则未尝佞佛。二人对后世的学术贡献各有不同:张九成以注经的方式创立心学,影响整个浙东学术,后世推尊其为"渡江大儒";汪应辰则搜集前贤文章着作,助推了朱熹等人对北宋以降学术的整理和研究,被称为"一代硕儒"。后人对二人的学术评价也颇为客观:汪应辰学问纯粹,而张九成以禅机诂儒理,未免于杂。(本文来源于《上饶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春颖[3](2018)在《张九成基于心学思想的天人感应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张九成提出"念动于中,事形于外",认为内心念虑能够影响外界事物,造成祥瑞灾异及种种自然现象。与汉代天人感应说相比,张九成思想一方面消解了"天"的人格神意味,一方面把灾异的根源归诸人心念虑,从而将天人感应融入到心学体系中。张九成基于心学的天人感应论以气论为基础,认为天地之间一气流行,人内心的念虑会形成和气或恶气,进而影响万物。通过内心—气—事物的结构,他将自然界纳入到以人为中心的世界之中,人是世界变化运动的枢纽。这一建构,使天人感应在宋代心学思想中获得了新的内涵和价值。(本文来源于《周易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李春颖[4](2018)在《张九成与朱熹慎独工夫的路径及分歧》一文中研究指出慎独作为儒家重要的修养工夫,宋代理学和心学对其各有阐发。朱熹将《中庸》中的慎独和戒惧解读为两种工夫,慎独是已发之后为善去恶的工夫,戒惧是心存敬畏、主敬存养的工夫;张九成认为慎独与戒惧相同,都是对天理本心的体认,是一种直取本体的工夫路径。二人慎独思想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理学和心学对本体理解不同。朱熹之"性即理",是寂然不动的形而上本体;张九成之"心即理",是贯穿形上形下、已发未发的本体。因而朱熹的工夫论中必须要有心的思维作用,为学与主敬并重;张九成的工夫论中心即本体即工夫,以心识心。朱熹与张九成慎独思想的差异,正是心学与理学工夫论的根本分歧。(本文来源于《中州学刊》期刊2018年08期)

吕继北[5](2018)在《《中州集》误收张九成《客观余〈孝经传〉感而有作》考辨》一文中研究指出元好问《中州集》卷九白贲名下收录了一首古诗《客有求观予〈孝经传〉者感而赋诗》:古人文莹理,后人但工文。文工理愈暗,纸札何纷纷。君看六艺学,天葩吐奇芬。诗书分体制,礼乐造乾坤。千歧更万辙,要以一理存。如何臻至理,当从践履论。跋涉经险阻,钻研阅寒温。孝弟作选锋,道德严中军。仰观及俯察,万象入见(本文来源于《中国典籍与文化》期刊2018年03期)

晏建怀[6](2018)在《“型格”状元张九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张九成是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壬子科状元。在殿试中,宋高宗亲自主持策问,让考生们就朝政言事。张九成慷慨激昂,大胆陈词,希望高宗"去谗节欲,远佞防奸",振作精神,抵御外敌,做一个众望所归的中兴之主。当时,宋高宗刚登上帝位五年,还没有完全丧失抗击金人、振兴宋朝的信心,于是对张九成大加赞赏,钦点为状元。随即安排他到基层锻炼,任为镇东军(今浙江绍兴)签书判官厅公事,寄予厚望。张九成本是理学家杨时的学(本文来源于《人才资源开发》期刊2018年05期)

李春颖[7](2017)在《张九成《孟子传》中的君臣观与宋代疑孟思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宋代的疑经思潮中,《孟子》一方面受到理学家的推崇,另一方面却在经历司马光、晁说之等思想家的强烈质疑。对《孟子》的批评和指责主要集中在孟子的君臣观上。张九成作为南宋初期重要的理学家,他的《孟子传》被誉为其儒家思想最为醇厚的作品。本书考察了《孟子传》一书的流传及版本,并从君臣观入手,分析了张九成的解经特点。张九成倾十数年之力注释《孟子》,不拘于笺诂文句,而是采取"以意逆志""以时考之"的解经方法,意在探求孟子深意,并借孟子阐发理学思想。《孟子传》的注释独具特色,即有宋代理学家重于义理阐发的特点,也自觉地贯彻和强调自己的注释方法,并且时时回应着宋代以来学者对《孟子》的质疑,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和时代印记。(本文来源于《中国儒学》期刊2017年00期)

邵海根[8](2017)在《张九成心性论对佛教的融摄》一文中研究指出理学由“宋初叁先生”肇始、经“北宋五子”完善,至“程门四先生”时“道学南传”。本文研究对象张九成,而立之年拜学杨时,而杨时则是“洛学”的传人。因“洛学”主张“天理”论,作为洛学的再传,横浦先生对其天理论有所继承,但亦有所偏离。“洛学”形成之初,在二程身上便展现了不同的气象,而横浦先生则倾心于大程子的学脉,故而多偏向了“心”之功用。加之,横浦先生身处两宋革鼎之际,此时无论是在文化还是政治军事上,都需要进取开拓的精神,然洛学之天理论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人民的思想,故而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横浦先生在其“状元策”论中,则强化心,即精神之作用,这亦是时代的需要。然横浦先生自小好学深思,泛观博览,且身处于有“江南佛国”之美誉的钱塘,时时与佛教僧人谈而论道,故熟知佛学教,后又与“看话禅”之代表人物大慧宗杲交往。在儒学与佛学思想的交融作用下,逐渐地形成了横浦先生自身的特色。本文以《张九成集》为文本依据,运用哲学、史学、佛学相交叉的研究法,在学理上对横浦先生之心性论思想进行深入研究。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主要围绕本文选题、前人研究成果及不足的说明。第一章之张九成的学思游仕主要解读其思想人生之轨迹,张九成的出世入世其一以贯之的原则,便是其儒者的立场。第二章从横浦先生的心论出发,他把心上升到了本体的地位,也可见其对慧能本心及佛学理论的吸取。第叁章从性论的角度来分析其仁、觉、心叁者的内在关联,终以心性一元来融摄心、性,从而彰显了佛学“觉”在其思想中的痕迹。(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左志南[9](2016)在《“造化何在,吾心而已”——张九成理学体系建构特点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张九成理学思想特点鲜明,被黄宗羲视为"陆学之先",其理学思想体系构建完整,从"天人一心,本无彼此"的修养工夫的立论,到内省慎独学说的发明,张九成建构起了一个兼具儒释特色的体用咸备的思想体系,是二程之后理学向"心学"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李敬峰[10](2015)在《理学范式,心学旨趣:张九成思想特质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张九成作为杨时高弟,二程再传,是两宋之际复振洛学的中流砥柱,然因朱子为清理门户、建构道统而对其予以严苛批判致使其在学术史上暗而不彰,遮蔽对其思想特质的厘定。回到具体文本和历史语境下,张九成实际上是接续和推阐两宋之际道学的核心话语,主张以心为本,万物皆由心出,以及通过收缩到意识之内的内向、简约工夫回归形上本体之心,在理学的范式内,开出新的面向,从本体到心性,再到工夫建构出近乎圆融的心学雏形。(本文来源于《原道》期刊2015年04期)

张九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答张侍郎》所反映的信息看,张侍郎实为汪应辰的老师张九成,而不是张礿。汪应辰状元及第后拜张九成为师,从张九成的诗文及其在讲课中对应辰的评价,可见他极为赏识应辰的操履和才华。汪应辰的思想受九成影响最大,主要体现在读书方法和涵养本心上。二人同时参禅于大慧宗杲,张九成之学未免援佛入儒,而汪应辰则未尝佞佛。二人对后世的学术贡献各有不同:张九成以注经的方式创立心学,影响整个浙东学术,后世推尊其为"渡江大儒";汪应辰则搜集前贤文章着作,助推了朱熹等人对北宋以降学术的整理和研究,被称为"一代硕儒"。后人对二人的学术评价也颇为客观:汪应辰学问纯粹,而张九成以禅机诂儒理,未免于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张九成论文参考文献

[1].戎姝阳.张九成《横浦集》研究[D].广西大学.2019

[2].刘玉敏.汪应辰《答张侍郎》辨正——兼论汪应辰与张九成的关系和影响[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9

[3].李春颖.张九成基于心学思想的天人感应论[J].周易研究.2018

[4].李春颖.张九成与朱熹慎独工夫的路径及分歧[J].中州学刊.2018

[5].吕继北.《中州集》误收张九成《客观余〈孝经传〉感而有作》考辨[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8

[6].晏建怀.“型格”状元张九成[J].人才资源开发.2018

[7].李春颖.张九成《孟子传》中的君臣观与宋代疑孟思潮[J].中国儒学.2017

[8].邵海根.张九成心性论对佛教的融摄[D].杭州师范大学.2017

[9].左志南.“造化何在,吾心而已”——张九成理学体系建构特点及其意义[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10].李敬峰.理学范式,心学旨趣:张九成思想特质辨析[J].原道.2015

标签:;  ;  ;  ;  

张九成论文-戎姝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