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脑区论文-Y.S.Kim,M.Kim,S.H.Choi,S.H.You,R.E.Yoo

相关脑区论文-Y.S.Kim,M.Kim,S.H.Choi,S.H.You,R.E.Yoo

导读:本文包含了相关脑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态增强,偏头痛,MRI

相关脑区论文文献综述

Y.S.Kim,M.Kim,S.H.Choi,S.H.You,R.E.Yoo[1](2019)在《基于动态增强MRI评估偏头痛相关脑区的血管通透性改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最近的研究表明慢性疼痛与炎症诱导的血脑屏障(BBB)结构变化所引起的渗透性增加之间可能存在关联。因此,对BBB损伤的检测将对偏头痛的诊断具有辅助价值。动(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冯子健,邓信平,赵娜,荆莹,王宏潇[2](2019)在《多靶点聚焦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注意相关脑区功能的调节》一文中研究指出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是一种无创的神经调控技术,但传统八字形线圈的刺激深度仅有2-4厘米,无法直接刺激深部脑区。2014年Wang等人研究发现rTMS作用于外顶叶皮层、通过功能连接远隔调控深部海马的活动,从而提高记忆成绩。但此类研究目前仅仅从一个皮层靶点作用到一个深部靶点,而实际上,任何深部靶点与多处皮层存在功能连接。因此,我们提出刺激多个皮层靶点、通过脑功能网络聚焦于一个深部靶点的假设,简称为"多靶点聚焦rTMS"(multi-target focused rTMS, MTF-rTMS)。背侧前扣带回是扣带-额-顶认知注意网络(cingulo-frontal-parietal (CFP)cognitive/attention network)的重要节点,也是注意多动缺陷障碍等障碍的关键异常脑区。本研究拟对CFP网络的额叶、顶叶表浅皮层两个刺激靶点进行rTMS刺激,通过脑功能网络聚焦达到调控背侧前扣带回脑活动的目的,验证"多靶点聚焦rTMS"的假设。本研究共纳入24名健康青年被试,年龄23.1±2.7岁。每名被试进行四次rTMS,分别为额叶靶点、顶叶靶点、额顶双靶点和Sham,采用高频(10Hz)刺激,并于刺激前后扫描任务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每次刺激一种靶点,每次间隔至少一周。任务f MRI为刺激间隔固定为2秒的Eriksen-Flanker任务,共10分46秒,160个试次。采用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相同的数据分析方法,比较刺激前、后任务相关的低频(0.01-0.08Hz)脑活动局部一致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只有在刺激顶叶靶点后,枕上回/楔前叶(superior occipital gyrus/precuneus, x=21 y=-90 z=33, cluster size=2619 mm~3, GRF correction, voxel level p <0.01, cluster level P <0.05)的局部一致性减低。楔前叶参与包括注意/抑制在内的多种高级认知功能。结论:多靶点聚焦rTMS尽管从理论上为脑疾病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但本研究未发现背侧前扣带回的变化,将来还需要尝试其它皮层刺激靶点的组合。(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刘梦秋,刘婕,刘影[3](2019)在《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先天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相关脑区的ALFF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0~4岁的双侧先天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全脑振幅低频波动(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值的变化情况。材料与方法纳入0~4岁双侧先天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25例,正常听力组20名,以2岁为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分为4组:0~2岁耳聋患儿16例,0~2岁对照组9名;2~4岁耳聋患儿9例,2~4岁对照组11名。采用GE3.0 T磁共振成像仪对耳聋组和正常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ALFF分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结果 0~2岁耳聋患儿与0~2岁正常被试的ALFF相比ALFF值升高脑区有左侧楔前叶、右侧额上回、右侧枕中回、右侧顶上小叶,ALFF值降低的脑区有左侧颞上回、左侧额下回,2~4岁耳聋患儿与2~4岁正常被试的ALFF相比ALFF值升高的脑区有左侧前扣带回、左侧颞下回。ALFF值降低的脑区有左侧额下回、左侧颞上回。2~4岁耳聋患儿和0~2岁耳聋患儿的ALFF相比ALFF值升高的脑区有左侧颞上回、左侧额下回、岛叶,ALFF值降低的脑区有右侧内侧额回、左侧颞下回。结论 0~4岁的先天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听觉、语言等相关脑区可能发生了功能重塑,功能磁共振能对人工耳蜗术前评估及预后的判断提供一定的帮助。(本文来源于《磁共振成像》期刊2019年09期)

李顶,李永欣,王亚,汪艳芳,李严兵[4](2019)在《缺血性卒中患者相关脑区协调性与其康复状况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评估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静息状态下部分运动脑区脑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MHC)异常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其与患者康复状况的相关性。本研究应用3.0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Siemens)的多回波EPI序列,扫描采集15例健康对照组和19例亚急性CIS而导致单臂运动障碍患者治疗前后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进行脑体素镜像同位相关分(本文来源于《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期刊2019-08-18)

曹国芬,孟改利,张永爱[5](2019)在《围绝经期小鼠抑郁样行为及相关脑区GABA_A受体的改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围绝经期小鼠抑郁样行为及相关脑区GABA_A受体的改变。方法采用2、8、12m雌性C57BL/6小鼠,采用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小鼠不动时间的变化,研究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变。进一步,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海马,前额叶皮质中GABA_A受体Gabra1、Gabrb2及Gabrg2的mRNA改变。结果叁组小鼠在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海马、前额叶皮质中Gabra1、Gabrb2在12m组小鼠明显降低(P<0.05);海马中Gabra1水平在3组之间呈逐渐下降,而前额叶皮质中Gabra1,海马、前额叶皮质中Gabrb2在8m组呈一定程度上升,至12m时明显下降(P<0.05);海马及前额叶皮质中Gabrg2在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应激状态下,围绝经期小鼠抑郁样行为无明显变化;小鼠海马及前额叶皮质中Gabrg2可能参与该行为过程;海马、前额叶皮质中Gabra1,Gabrb2在围绝经期明显下降,可能参与应激诱导的围绝经期抑郁易感性。(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期刊2019年02期)

孙洪吉[6](2019)在《猕猴感知运动相关脑区在抓取过程中特征性神经信号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伸手抓取环境中的目标物体是人类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生活能力,由于外伤、疾病等不同的原因,导致部分人的运动和/或感觉功能的缺失或丧失,严重影响了日常的生活。对于这些患者,轻症的尚可以通过手术、药物及康复等治疗手段进行改善,但对于重症的患者,例如上肢完全丧失运动与感觉功能的患者,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通过脑机接口技术来进行其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替代或补充。部分研究团队在多个运动相关脑区植入电极阵列,利用电极采集到的神经元的锋电位信号,通过优化的解码算法,可以连续控制假肢/机械臂进行叁维空间的伸展抓握运动,并可以通过电刺激初级感觉皮层的方式让受试者产生感觉反馈,改善了患者的运动或感觉功能,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虽然在临床上,通过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开展的临床实验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对如何能够在更复杂的环境变化条件下,实现假肢/机械臂的精准、稳定的控制等问题尚缺乏系统性研究。本研究拟初步探究在复杂的环境变化情况下,初级运动皮层、初级感觉皮层和后顶叶皮层的神经信号的变化规律,从而为解码算法的设计与优化提供部分理论基础。本研究利用两只猕猴作为研究对象,搭建了多变量可控的伸手抓取研究平台,并在猕猴的初级运动皮层、初级感觉皮层和后顶叶皮层分别植入多电极阵列,实时采集了猕猴在执行伸手抓取任务时,与时间、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干扰等变量交互过程中的神经信号。在此基础上,利用锋电位信号、局部场电位信号进行发放频率、场电位功率谱及脑区之间的相干性等多种分析,初步探究了感知运动相关脑区在复杂环境变化条件下的伸手抓取过程中的信号变化的规律,结果发现:(1)在与时间变量进行交互的过程中,当时间干扰条件设置在准备阶段的时候,部分神经元在反应阶段、伸手阶段和抓取阶段表现出了短时等待和长时等待两个组之间的发放频率的差异性变化;且beta频段在准备阶段开始的前300ms的平均功率和功率变化的最大速度两个方面,表现出短时等待组明显高于长时等待组,短时等待组在准备阶段的beta频段功率的峰值出现的潜伏期明显短于长时等待组,而在当准备阶段的时间干预随机化时,前300ms的beta频段的平均功率、beta功率的最大变化速度表现出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当时间变量干预在伸手阶段时,初级运动皮层、初级感觉皮层和后顶叶皮层的部分神经元表现出对时间变量干预的发放频率在不同运动阶段的调谐性变化;(2)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变量进行交互的过程中,初级运动皮层、初级感觉皮层和后顶叶皮层的部分神经元的发放频率在不同的运动阶段表现出了对运动方向的调谐性变化;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神经元与轨迹信号分析结果显示,个体神经元表现出对不同运动参数的解码的偏好性以及在不同的实验次数之间的可变性;基于SVM的方向分类结果显示,方向解码准确率从反应阶段到抓取阶段逐渐提高;相干性分析的结果显示,delta和theta频段的局部场电位在两两脑区中都表现出了反应阶段的相干性系数的降低;(3)在与运动干扰变量交互的过程中,初级运动皮层、初级感觉皮层和后顶叶皮层的部分神经元的发放频率在不同的运动阶段表现出了方向调谐性变化,部分初级运动皮层和初级感觉皮层的神经元表现出在反应阶段和伸手阶段出现两个发放频率峰值;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神经元与轨迹信号分析结果显示,个体神经元表现出对不同运动参数的解码的偏好性以及在不同的实验次数之间的可变性;基于SVM的方向分类结果显示,方向解码准确率在抓取阶段时达到79%以上,并在抓取阶段的后期达到89%以上;相干性分析的结果显示,delta和theta频段的局部场电位在两两脑区中都表现出了反应阶段的相干性系数的降低。通过上述结果,可以推断:(1)初级运动皮层、初级感觉皮层和后顶叶皮层的部分神经元在不同长度的时间感知过程中,可以表现出发放频率的可塑性变化;且叁个脑区的局部场电位中的beta频段的功率谱可能反应了对于准备阶段间期计时任务序列的工作记忆;(2)初级运动皮层、初级感觉皮层和后顶叶皮层的部分神经元在运动物体抓取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方向调谐性发放频率的变化,且随着物体运动方向信息的增加,表现出分类准确率增加的调谐性变化;与此同时,低频的局部场电位(delta和theta)在脑区之间的信息交互上,在反应阶段表现出明显的调谐性变化;(3)初级运动皮层、初级感觉皮层和后顶叶皮层的部分神经元在干扰条件下的运动物体抓取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方向调谐性发放频率的变化,且初级运动皮层、初级感觉皮层存在对运动干扰实验过程明显调谐性变化的具有“双峰”特征的神经元;此外,低频的deta和theta频段在脑区之间的信息交互上也表现出了反应阶段的明显的调谐性变化。本研究初步探究了感知运动相关脑区在与时间变量、物体运动状态变量和运动干扰变量等复杂环境变化过程中的神经信号变化规律,为基于植入式神经信号的解码算法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部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刘婕[7](2019)在《采用fMRI研究感音聋儿相关脑区的ALFF及ReHo改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0-4岁的双侧先天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听觉、语言、视觉及其他相关脑区的ALFF值及ReHo的变化情况,判断人工耳蜗置入前患儿的听觉、语言、视觉及其他有关脑区的功能重塑。方法:纳入0-4岁双侧先天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25例,正常听力组20例,以2岁为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分为4组:0-2岁耳聋患儿16例、0-2岁对照组9例;2-4岁耳聋患儿9例、2-4岁对照组11例。采用GE3.0T磁共振成像仪对耳聋组和正常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分别采用低频振幅(ALFF)、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结果:0到2岁耳聋患与0到2岁正常被试的ALFF相比ALFF值升高脑区有左侧楔前叶、右侧额上回、右侧枕中回、右侧顶上小叶,ALFF值降低的脑区有左侧颞上回、左侧额下回。2到4岁耳聋患与2到4岁正常被试的ALFF相比ALFF值升高的脑区有左侧前扣带回、左侧颞下回。ALFF值降低的脑区有左侧额下回、左侧颞上回。2到4岁耳聋患者和0到2岁耳聋患者的ALFF相比ALFF值升高的脑区有左侧颞上回、左侧额下回、岛叶,ALFF值降低的脑区有右侧内侧额回、左侧颞下回。0到2岁耳聋患与0到2岁正常被试相比ReHo升高的脑区有左侧梭状回,ReHo降低的脑区有左侧颞上回、左侧额下回。2到4岁耳聋患与2到4岁正常被试相比ReHo升高的脑区有左侧楔前叶、右侧顶上小叶、左侧颞下回、右侧楔叶。ReHo降低的脑区有左侧颞上回、右侧角回。2到4岁耳聋患者和0到2岁耳聋患者相比ReHo升高的脑区右侧颞上回,ReHo降低的脑区有左侧内侧额回。结论:低频振幅及局部一致性能较好地揭示双侧先天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大脑异常神经活动造成的BOLD信号的改变,0-4岁的双侧感音性聋儿的听觉、视觉、语言及其他感觉系统相关皮层可能发生了功能重塑,表明2岁后行人工耳蜗置入术,后期听力恢复效果会因为听觉、语言等脑区发生功能重塑而变差。功能磁共振对人工耳蜗术前评估及预后的判断提供一定的帮助。(本文来源于《皖南医学院》期刊2019-05-01)

姜晓彦[8](2019)在《抑郁症患者相关脑区的功能连通性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脑网络组图谱和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探索抑郁症患者脑区功能连通性的变化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方向。本文使用了脑网络组研究中心绘制的全脑亚区精细划分的连接图谱,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则是研究人脑神经元自发活动的重要手段。尽管目前有大量的研究统计了一些抑郁症相关脑区的连通性变化,并尝试解读抑郁症的神经学基础,但是对于情绪调节相关的杏仁核脑区同抑郁症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不清楚。因此,基于脑网络组研发的精细图谱,本研究分析了在杏仁核脑区上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功能连通性的变化,从而深入了解抑郁症发病的病理基础,同时通过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得到了TMS治疗抑郁症的主要作用脑区,借此研究TMS治疗抑郁症的生理机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研究提供借鉴。首先,本文基于脑网络组图谱和静息态fMRI数据,提取杏仁核的4个感兴趣区域(左右各2个脑区),计算感兴趣区域到全脑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统计得到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有显着差异的脑区连接。然后,本文基于Anatomy的标准空间细胞概率图谱,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基础上,提取杏仁核的8个感兴趣区域(左右各4个脑区),同样计算感兴趣区域到全脑之间的功能连通性,并得到了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有显着差异的脑区连接。最终将两组实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种图谱均能有效地提取脑区信息,但是与后者相比,脑网络组图谱能提取更多的与记忆、认知控制和情绪调节息息相关的脑区异常,这不仅说明脑网络组图谱的脑区划分更细更精准,还代表着更符合本文的研究需求和方向,因此本文选择脑网络组图谱进行接下来的研究。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本文对TMS治疗抑郁症的生理机制进行了研究,分别对比了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和正常对照组、治疗后和正常对照组以及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功能连接变化,经过比较、筛选和印证,最终发现TMS治疗抑郁症患者主要作用于以下功能连通性的病理变化,包括左侧杏仁核与额叶眼动区连通性的增强,左侧杏仁核与对侧脑岛、左侧杏仁核与同侧梭状回功能连通性的减弱,右侧杏仁核与同侧枕上回和右侧杏仁核与视觉联合皮层的功能连通性减弱,因此可以把上述功能连接异常作为TMS治疗抑郁症的生物标记。综上所述,本文采集了静息态fMRI数据,并且基于两种图谱提取杏仁核子脑区,对比分析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有显着差异的功能连接,分析了抑郁症的发病机理。然后基于脑网络组图谱研究了TMS治疗抑郁症的生理基础,发现了研究TMS治疗抑郁症的生物标记。通过本研究,一方面更深入地了解图谱的作用,证明了脑网络组图谱用于抑郁症病理学研究的优势,另一方面深入了解了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和TMS治疗的生物标志物,为实际临床和抑郁症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15)

周斌,胡镐申,陈玲敏,王婷,蒋若天[9](2019)在《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小鼠发育期大脑中的特定细胞和特定脑区的基因编辑及潜在应用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腺相关病毒(AAV)用于发育期星形胶质细胞的高分辨稀疏标记以及在皮质和海马中的区域性标记的可能性。方法在成年小鼠海马立体定位注射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AAV5、AAV8和AAV9,比较感染效率。然后,立体定位注射AAV5和AAV9至新生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观察稀疏细胞标记和区域性标记的标记效果。结果叁种血清型AAV的感染效率依次为AAV8> AAV9> AAV5,AAV5及AAV8分别对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具有较高亲嗜性。AAV5注射至P0小鼠皮质,在P9时即可实现稀疏标记,且标记信号强度高,高分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3D扫描后适用于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3D重建和量化分析。通过对P0小鼠的立体定位注射,还实现了发育期小鼠皮质和海马的区域性基因转导。结论根据感染效率和细胞亲嗜性选择AAV血清型,通过立体定位注射,能够实现发育期小鼠特定细胞类型和脑区的高效基因转导。上述结果有助于扩展AAV在中枢系统发育和相关疾病中的应用范畴。(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梅婷,李雪,曹庆久,鲁彬,周娱菁[10](2019)在《6~18岁孤独症个体不同年龄组心理推理能力相关脑区功能连接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社会认知中心理推理能力(ToM)相关重要脑区与其他脑区功能连接的随年龄发育模式,探讨孤独症核心症状社会交往障碍的脑机制。方法:43例6~18岁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孤独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及年龄、性别组间匹配的39例正常对照,选取背内侧前额叶(d MPFC)、左侧颞顶联合(l TPJ)、右侧颞顶联合(r TPJ)和右侧颞上沟(r STS) 4个ToM相关的重要脑区,计算其与全脑体素之间的功能连接,通过单变量方差分析探索感兴趣区域的功能连接在被试中的组别及年龄交互作用;并将被试根据年龄分为儿童期(6. 0~11. 9岁)和青春期(12. 0~18. 0岁),探讨不同年龄段的组间差异。结果:r TPJ与右侧缘上回及左侧顶下小叶的功能连接、r STS与双侧额上/中回的功能连接均呈现出组别与年龄的交互作用(校正后P <0. 05);其中,在儿童期,孤独症患者r TPJ与右侧缘上回及左侧顶下小叶的功能连接大于正常对照组(P <0. 05);而青春期,r TPJ和r STS存在显着交互效应的功能连接均小于正常对照组(均P <0. 05)。结论:6~18岁孤独症个体在r TPJ及r STS两个关键脑区的功能连接中表现出多效性的非典型发育模式,该发育模式可能与孤独症患者异常的ToM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相关脑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是一种无创的神经调控技术,但传统八字形线圈的刺激深度仅有2-4厘米,无法直接刺激深部脑区。2014年Wang等人研究发现rTMS作用于外顶叶皮层、通过功能连接远隔调控深部海马的活动,从而提高记忆成绩。但此类研究目前仅仅从一个皮层靶点作用到一个深部靶点,而实际上,任何深部靶点与多处皮层存在功能连接。因此,我们提出刺激多个皮层靶点、通过脑功能网络聚焦于一个深部靶点的假设,简称为"多靶点聚焦rTMS"(multi-target focused rTMS, MTF-rTMS)。背侧前扣带回是扣带-额-顶认知注意网络(cingulo-frontal-parietal (CFP)cognitive/attention network)的重要节点,也是注意多动缺陷障碍等障碍的关键异常脑区。本研究拟对CFP网络的额叶、顶叶表浅皮层两个刺激靶点进行rTMS刺激,通过脑功能网络聚焦达到调控背侧前扣带回脑活动的目的,验证"多靶点聚焦rTMS"的假设。本研究共纳入24名健康青年被试,年龄23.1±2.7岁。每名被试进行四次rTMS,分别为额叶靶点、顶叶靶点、额顶双靶点和Sham,采用高频(10Hz)刺激,并于刺激前后扫描任务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每次刺激一种靶点,每次间隔至少一周。任务f MRI为刺激间隔固定为2秒的Eriksen-Flanker任务,共10分46秒,160个试次。采用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相同的数据分析方法,比较刺激前、后任务相关的低频(0.01-0.08Hz)脑活动局部一致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只有在刺激顶叶靶点后,枕上回/楔前叶(superior occipital gyrus/precuneus, x=21 y=-90 z=33, cluster size=2619 mm~3, GRF correction, voxel level p <0.01, cluster level P <0.05)的局部一致性减低。楔前叶参与包括注意/抑制在内的多种高级认知功能。结论:多靶点聚焦rTMS尽管从理论上为脑疾病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但本研究未发现背侧前扣带回的变化,将来还需要尝试其它皮层刺激靶点的组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相关脑区论文参考文献

[1].Y.S.Kim,M.Kim,S.H.Choi,S.H.You,R.E.Yoo.基于动态增强MRI评估偏头痛相关脑区的血管通透性改变[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

[2].冯子健,邓信平,赵娜,荆莹,王宏潇.多靶点聚焦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注意相关脑区功能的调节[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3].刘梦秋,刘婕,刘影.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先天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相关脑区的ALFF值[J].磁共振成像.2019

[4].李顶,李永欣,王亚,汪艳芳,李严兵.缺血性卒中患者相关脑区协调性与其康复状况相关性研究[C].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2019

[5].曹国芬,孟改利,张永爱.围绝经期小鼠抑郁样行为及相关脑区GABA_A受体的改变[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9

[6].孙洪吉.猕猴感知运动相关脑区在抓取过程中特征性神经信号解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7].刘婕.采用fMRI研究感音聋儿相关脑区的ALFF及ReHo改变[D].皖南医学院.2019

[8].姜晓彦.抑郁症患者相关脑区的功能连通性变化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9].周斌,胡镐申,陈玲敏,王婷,蒋若天.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小鼠发育期大脑中的特定细胞和特定脑区的基因编辑及潜在应用探索[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

[10].梅婷,李雪,曹庆久,鲁彬,周娱菁.6~18岁孤独症个体不同年龄组心理推理能力相关脑区功能连接的差异[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

标签:;  ;  ;  

相关脑区论文-Y.S.Kim,M.Kim,S.H.Choi,S.H.You,R.E.Yoo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