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小说论文-宇浩

苏童小说论文-宇浩

导读:本文包含了苏童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苏童,小说写作,去往,《妻妾成群》,短篇小说,茅盾文学奖,莫言,长篇小说,影视改编,文本意义

苏童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宇浩[1](2019)在《苏童 小说会去往它想去的地方》一文中研究指出苏童着名作家,原名童忠贵,1963年生于苏州。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江苏省作协副主席。代表作包括《园艺》《红粉》《妻妾成群》《我的帝王生涯》《河岸》《黄雀记》等。印象童年时的见闻与思想是他写作中最大财富不久前,苏童(本文来源于《天津日报》期刊2019-12-06)

陈思广,方竹欣[2](2019)在《先锋·历史·女性·南方——苏童小说接受研究的四个视阈》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988年王干、费振钟发表第一篇评介苏童的文章至今,苏童小说的接受研究已走过了30个年头,并因之形成了苏童小说的接受研究的四个视阈——先锋、历史、女性、南方。"先锋"是苏童小说最先得以展示并获得接受者呼应的视阈,其中"意象"和"叙事实验"两大视野成为既定视野,"先锋"也由此成为了文学史对苏童的最初定位;"历史"是学者们就苏童小说中的历史与个人、历史与现实、历史欲望学等命题展开的期待视野,有待进一步深化;"女性"是对苏童小说创作的"红粉情结"以及与此相关的诸多视野的丰富与开拓,至今仍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南方"不仅是苏童接受的既定视阈,而且还开启了诸如"叙事空间""小说地理"等新的期待视野。当然,接受研究中与"历史"相关的如"现实问题"等,也有待于进一步思考。(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叶塑,吴真贞[3](2019)在《苏童短篇小说中意象性语言的翻译研究——以《桥上的疯妈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苏童无论在小说的叙事形式还是内容上,比之启蒙主义作家,都有一定的突破。苏童小说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颠覆性、意象性与陌生化叁个方面。丰富生动的意象性语言让他的小说有了类似"诗画同源"的精神本质。但意象的翻译一直是困扰译者的难题,尤其在面对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意象性语言时,译者又该采取何种翻译策略?本文选取苏童短篇小说《桥上的疯妈妈》与加拿大汉学家石峻山的译文为研究对象,从人名意象、事物意象与动作意象叁方面探讨其翻译策略及效果,以期归纳总结出可行的方法。(本文来源于《语言与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王一任[4](2019)在《苏童新历史小说中的深宫女性形象——以《我的帝王生涯》和《武则天》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历史小说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产生,是在新的历史观的引领下对历史进行新的理解和阐释的一种文学样式。其中新历史小说的女性形象,更是较以往形式的小说有极大的突破。在《我的帝王生涯》与《武则天》中,苏童用新历史主义的史学观念,塑造了两类迥异于传统历史认知的女性人物。(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7期)

张婷[5](2019)在《苏童小说中“香椿树街”的审美意蕴探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苏童的小说中,有一处特征鲜明的地标:香椿树街。经由苏童的诗意观照和反复书写,作为文学地标的"香椿树街"愈发鲜活生动,其包蕴的审美意义也愈渐丰富。本文试从"南方想象的诗意建构""南方少年形象的塑造""书写态度的温情转向"叁个方面,探寻苏童"香椿树街"系列小说的审美意蕴。(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26期)

张丛皞[6](2019)在《时代潮涌中的自我镜像——对1980、90年代之交苏童小说的一种理解》一文中研究指出1980、90年代之交的中国文学充满着跃动和复杂的变化。苏童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在对先锋文学身以其役的同时,也流露出诸多非先锋的意识和经验。新奇的城市感官,青春少年的精神缅想,以及对寻根和新写实等思潮风格的涉猎,都是其具体的表现。这个时期内,苏童小说的气息和主题,在有着相对的整体感的同时,也呈现出某种流动的痕迹,这既是时代的、历史的投影,也是作家个人心态变化的催生使然。(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19年05期)

张学昕,宫雪[7](2019)在《叙述的“逆光”——苏童短篇小说的叙事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苏童小说的叙事话语与文本之间,修辞与道德的寓意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微妙的玄机。苏童讲述的"故事"本身,常常会被他沉溺的语句、摇曳生姿的画面、诡谲神秘的情境、存在世界的虚拟性所遮蔽。这已经形成苏童稳定的叙述风格和气度。或许,这就是苏童的叙事策略。他那与生俱来的艺术感觉和审美趣味,对既有叙事法则和模式的抵御,使其"反套路"的叙事获得充分的自信。特别是短篇小说的写作,面对故事、叙事、诗性、意味、意蕴之间的微妙联系,苏童总是能够在结构上谋求最佳的平衡状态。由此可见,故事重要,但叙述更重要,尤其叙述中的结构力,是形成作家稳定的叙事文本风貌的保证。(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19年05期)

辛月[8](2019)在《苏童小说色彩词语的陌生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苏童的小说语言一直以诡谲多变、高远奇特着称,他的作品中往往使用非常规的表现手法,注重语言的表达效果,其中,色彩词语的陌生化表现尤为突出。本文尝试运用语义学、语用学相关理论,结合心理学等学科,来探究苏童小说语言中色彩词语陌生化的成因及特征。(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26期)

苏婉馨[9](2019)在《都市的精神漂泊者——论苏童小说《米》》一文中研究指出《米》是苏童思考和面对人以及人的命运中黑暗面的作品,塑造了一个精神漂泊者的形象;探讨城市带来的人性异化,宣扬一种仇恨主宰的人性恶,发现人孤立无援相互对立的生存状态;引导我们直面灵魂遭遇的困境,触及个体生命的本质问题。(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9年08期)

高览小[10](2019)在《苏童小说的人性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苏童不断突破既有的写作风格,小说的主题也不断演变、深化,但他始终坚持对人性的探索。苏童在小说中书写了不同系列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人性的丑恶与缺陷,这主要源于其创作观念和独特的经历。苏童小说对人性的探索值得肯定,但是在暴露人性黑暗时没有生命意义和价值理想的启示,这未免是一种缺憾。(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24期)

苏童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1988年王干、费振钟发表第一篇评介苏童的文章至今,苏童小说的接受研究已走过了30个年头,并因之形成了苏童小说的接受研究的四个视阈——先锋、历史、女性、南方。"先锋"是苏童小说最先得以展示并获得接受者呼应的视阈,其中"意象"和"叙事实验"两大视野成为既定视野,"先锋"也由此成为了文学史对苏童的最初定位;"历史"是学者们就苏童小说中的历史与个人、历史与现实、历史欲望学等命题展开的期待视野,有待进一步深化;"女性"是对苏童小说创作的"红粉情结"以及与此相关的诸多视野的丰富与开拓,至今仍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南方"不仅是苏童接受的既定视阈,而且还开启了诸如"叙事空间""小说地理"等新的期待视野。当然,接受研究中与"历史"相关的如"现实问题"等,也有待于进一步思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苏童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宇浩.苏童小说会去往它想去的地方[N].天津日报.2019

[2].陈思广,方竹欣.先锋·历史·女性·南方——苏童小说接受研究的四个视阈[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3].叶塑,吴真贞.苏童短篇小说中意象性语言的翻译研究——以《桥上的疯妈妈》为例[J].语言与文化研究.2019

[4].王一任.苏童新历史小说中的深宫女性形象——以《我的帝王生涯》和《武则天》为中心[J].北方文学.2019

[5].张婷.苏童小说中“香椿树街”的审美意蕴探寻[J].名作欣赏.2019

[6].张丛皞.时代潮涌中的自我镜像——对1980、90年代之交苏童小说的一种理解[J].当代文坛.2019

[7].张学昕,宫雪.叙述的“逆光”——苏童短篇小说的叙事策略[J].当代文坛.2019

[8].辛月.苏童小说色彩词语的陌生化研究[J].戏剧之家.2019

[9].苏婉馨.都市的精神漂泊者——论苏童小说《米》[J].文化学刊.2019

[10].高览小.苏童小说的人性探索[J].名作欣赏.2019

标签:;  ;  ;  ;  ;  ;  ;  ;  ;  ;  

苏童小说论文-宇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