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生永(盈江县太平镇小学云南盈江679311)
在我们班里有一个叫蒋某的小男生,他的家庭情况很特殊,爸爸在三年前由于受到刺激而精神失常,之后常常无缘无故地暴打他和妈妈,有时甚至拿着刀追着他们母子乱砍。有一次,在爸爸的毒打下,蒋某的妈妈在医院里住了好长一段时间,出院后她把蒋某寄托在一个亲戚家里她就失踪了。后来在亲人的帮助下,蒋某的爸爸被送往了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小蒋某在同时失去了爸爸、妈妈以后,情绪变得喜怒无常,待人也忽冷忽热,在班里也经常欺负同学,做一些你想象不到的事。
上个学期,由于学校唯一的美术老师请产假,学校安排各班的美术课由各班班主任代上。在美术课上我有了一个重大发现:蒋某对很多学科都一幅漠不关心的样子,唯独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他的画比其他同学更具有想像力。我顿时心里一亮:我何不从画画入手,逐渐打开蒋某那扇紧锁的心门呢?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在每一次的美术课上我都格外关注蒋某,在我们班的美术作品展示台上,蒋某的作品也越来越多了。有一天,我安排同学们到室外写生,同学们感到十分新鲜,画得也特别认真。突然有一个女生跑来说:“老师,蒋某闯祸了,他把校长家门外的那两棵小树给折断了,我们班今天肯定要被扣分。”我赶到那一看,果然两棵小树都已经被折断了。孩子们都静静地等待着我来处理这件事,蒋某也早已低好了头,等着我的批评。顿时,气氛变得紧张起来,为了缓解这种紧张的气氛,我把耳朵凑到两棵小树边,装出一幅认真听什么的样子。同学们好奇地问:“老师,你在听什么?”“老师在听小树哭泣呀!”一个男生小声问:“小树也会哭泣吗?”我意味深长地告诉他们:“当然啦,我们班的同学让它们受到了伤害,它们当然也要哭。它们还说长大以后要为大家作贡献呢,请同学们以后再也不要损害他们了。”孩子们听了都十分难过,蒋某也羞愧得满脸通红。有的同学建议说:“老师,我们以后一定要好好照顾这两棵小树,天天给它们浇水,经常给它们施肥,我们都来照顾它们,它们一定能长得和其它小树一样好的。”看到同学们难过的样子,我对小蒋某说:“蒋某,你愿意和同学们一起来关爱这两棵小树吗?”蒋某把头点了点说:“老师,我愿意。但我有一个建议:树是我一个人折断的,让我一个人来照顾它们吧。”这时班长大声说:“老师,我们是一个班集体,有问题应该大家一起来解决,有困难也应该一起面对,让我们和蒋某一起来照顾小树。”其他同学也说要和蒋某一起来完成这个任务。看到孩子们能“共患难”,我十分高兴。但我还是决定给蒋某一个惩罚。我说:“蒋某,今天确实是你犯了错,但对你犯的错同们学都愿意和你一起承担后果,这说明同学们都关心你,愿意帮助你,老师希望你以后也关心同学、团结同学。另外,针对你今天犯的错,老师还要给你一个惩罚:必须画两张拟人画给老师:一幅是现在这两棵受伤的小树,另一幅是健康以后的小树。”
对于这个惩罚,蒋某显得十分意外,但他后来的表现却让我十分满意。因为他用心地完成了第一幅画,在那幅画里他用他十分稚嫩的心,画出了两棵因他受伤而伤心哭泣的小树。为了让那两棵小树健康成长,他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上个学期结束时,他把第二幅画交给了我。当我看到他画的那两棵健康成长的小树时,我高兴地抚摸着他的头说:“小阊,老师很高兴你能对自己犯的错误负责任,在过去的一百多天里,你每天都用心照顾因你受伤的小树,即使是在周末你也悄悄地来浇水,你真的是一个好孩子。对于这幅画,老师也十分满意,因为老师看得出它是你用心画出来的。孩子小树受伤了,只要我们用心呵护它,它就能健康成长,老师知道你以前受了很多的伤害,几乎同时失去了爸爸、妈妈的爱,但你不是还有许许多多亲戚朋友的呵护,老师同学的关心吗?小阊,那两棵小树就是你的好榜样,它们曾经受过伤,但现在不长也得和其它小树一样健康了吗?老师相信你,只要你努力你也能像其他同学一样的。你相信自己吗?”蒋某十分肯定地说:“老师,我相信自己能做到。”看到他坚定的态度我舒了一口气,我知道他已迈过了心里的那道坎,接下来他最需要的就是老师、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了。
也许,在别人眼里,蒋某是一个“怪孩子”,但我相信任何一个学生在自己的群体里都想树立起自己的“光辉形象”,一个有尊严的学生是不需要老师大声呵斥的,有时我们的一个眼神,一个暗示就可以解决问题。对蒋某来说,他本身是一个好孩子,但在经历了亲人遗弃,精神摧残之后,使他变得待人接物与其它同龄人大不相同。可以说,他的这种改变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的经历与别人不一样。庆幸的是,在蒋某的内心深处依然热爱着美术,这就成为了打开他的心灵之门的钥匙,有了这把钥匙之后,当他折断了小树,我马上用画画对他进行“惩罚”,这不仅培养了他学会自己所犯的错负责的责任感,更让他在自己喜欢的画画过程中找回自信,懂得道理。
清朝的李惺曾经说过:“攻人之过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勿过高,要令其可以。”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必须认识到:教育不是改造人,而是唤醒人,唤醒人内心中沉睡的巨人。教师惩罚学生的一个最根本的出发点和目的,无非是让学生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这就需要教师施展自己的人格魅力,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用宽容的心态接纳学生,用负责的行为对待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会更多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