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板料挤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精冲挤压复合成形,精密冲裁,挤压,金属板料
板料挤压论文文献综述
周林,刘艳雄,金红,华林,魏巍[1](2019)在《金属板料精冲挤压复合成形工艺相关国家标准研制的必要性及技术概要》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金属板料精冲挤压复合成形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国内缺少相应的国家标准来规范其工艺过程和技术要求的问题日益凸显,给精冲挤压复合成形工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带来诸多不便。在总结分析精冲挤压复合成形技术的发展及产业现状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我国精密冲裁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历程及现状,进而阐述了国家标准《金属板料精冲挤压复合成形件工艺规范》和《金属板料精冲挤压复合成形件通用技术条件》研制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同时,详细介绍了两项标准的研制背景和主要技术内容,旨在引导广大精冲企业使用该标准,规范行业发展。(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洪永放,庄新村,丁振文,赵震[2](2018)在《不同挤压次数下板料挤压凸模磨损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板料挤压凸模磨损实验,获取不同挤压次数下凸模的磨损轮廓数据,并以此建立凸模磨损模型。采用Deform磨损模块进行有限元模拟,得到各阶段凸模表面磨损深度分布情况。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挤压次数、凸模表面轮廓以及磨损系数对凸模磨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板料挤压过程中,初始阶段凸模的磨损比较大,随后凸模的磨损较为平缓;当挤压到一定次数后,由于多种磨损机制的共同作用,会使凸模磨损突然加剧,然后又趋向平缓;凸模刃口区域磨损最严重,凸模端面区域次之,凸模侧面区域最小;可以用磨粒磨损的方式表征不同挤压次数下凸模端面、刃口和侧面的磨损。(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洪永放[3](2018)在《板料挤压凸模磨损规律与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板料挤压成形技术经常被用来与精冲工艺相结合,从而制造形状复杂的高质量零件。然而,板料挤压成形过程工况复杂,导致模具容易发生磨损,从而降低模具寿命。多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模具磨损开展了许多工作,并进行了大量的模具磨损实验。由于磨损过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且磨损实验周期长,人力和物力消耗都比较大。因此,大多数的磨损实验都只是作为实验验证的措施,针对模具磨损不同阶段磨损规律的研究仍显不足。本文围绕板料挤压成形,较为全面地研究了板料挤压凸模的磨损情况,并结合有限元模拟分析板料挤压成形过程中凸模的磨损规律。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通过拉伸试验,获得了板料挤压实验中凸模(材料:ASSAB88)与板料(材料:42CrMo4)的材料力学性能曲线,并利用外推和拟合的方法得到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此外,详细给出了板料挤压工艺及实验流程。围绕板料挤压实验,对凸模表面磨损形貌进行了定性观测与表征。经观察发现,凸模的磨损主要表现为划痕、粘着物和凹陷点等特征,且随着挤压次数的增多凹陷点会逐渐合并,导致凸模表面质量严重下降。开展了不同挤压次数下凸模表面磨损轮廓与磨损深度分布的定量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凸模刃口的磨损程度最大,凸模端面次之,凸模侧面最小;在不同挤压次数下,凸模圆弧段区域的磨损呈现“叁段式”的规律,而凸模直线段区域的磨损基本上则只经历初始阶段和稳定阶段,破坏阶段趋势并不明显。结合DEFORM软件,研究了不同挤压次数下凸模表面磨损深度的分布,以及磨损系数对凸模磨损的影响。结果发现,凸模刃口的磨损深度都呈现“抛物线”式分布,且最大磨损深度出现在刃口中间区域位置。通过调整磨粒磨损模型中的磨损系数K值,可以较好地预测板料挤压凸模的磨损情况。(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8-01-01)
蔡祖光[4](2016)在《宽板型陶瓷制品四轴真空挤压成形机常用机头的构造及其折弯板料的展开》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板型陶瓷制品的性能特点及其成形方式,分析了四轴真空挤压成形机特别适用于宽板型陶瓷制品的挤压成形。四轴真空挤压成形机铸造式机头两端面的形状位置精度差(如:两端面的对称平面不重合等)和内腔工作表面粗糙及凹凸不平等,严重影响宽板型陶瓷制品的成形合格率及产品质量,已逐渐被Q235-A等碳素结构钢板折弯成形后再焊接成机头(俗称焊接式挤压筒)所取代。并详细论述了折弯板料展开图的绘制方法、板料的折弯成形、焊接及其加工等。(本文来源于《山东陶瓷》期刊2016年03期)
蔡祖光[5](2016)在《真空挤压成形机板料折弯焊接式机头的构造及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真空挤压成形机铸造式机头存在两端面的同轴度误差大及其内腔工作表面粗糙凹凸不平的弊病,提出了消除此弊病的最有效途径就是采用表面平整光洁、塑性及焊接性能良好的低碳钢板折弯成形方式制造焊接式机头(简称焊接式机头)的构造方式,最后详细论述了焊接式机头的构造、折弯板料展开图的绘制方法、板料折弯成形、拼焊及金属切削加工、生产应用的优越性及其应注意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山东陶瓷》期刊2016年01期)
蔡祖光[6](2015)在《真空挤压成型机常用机头的构造及板料折弯式流线形机头的设计制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真空挤压成型机常用机头——铸造式机头和板料焊接式机头的构造及弊病,提出了消除此弊病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采用板料折弯成型再焊接成流线形机头——板料折弯式流线形机头的设计制造方法。同时,详细地论述了板料折弯式流线形机头的折弯板料展开图的绘制方法、板料折弯成型、焊接加工及其生产应用的优越性等。(本文来源于《佛山陶瓷》期刊2015年12期)
蔡祖光[7](2015)在《真空挤压成型机常用机头的构造及板料折弯式流线形机头的设计制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真空挤压成型机常用机头——铸造式机头和板料焊接式机头的构造及弊病,提出了消除此弊病的最有效地途径就是采用板料折弯成型再焊接成流线形机头——板料折弯式流线形机头的设计制造方法。同时,详细地论述了板料折弯式流线形机头的折弯板料展开图的绘制方法、板料折弯成型、焊接加工及其生产应用的优越性等。(本文来源于《佛山陶瓷》期刊2015年11期)
刘胜林[8](2007)在《板料精冲与挤压复合成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精冲作为一种精密成形技术,具有优质、高效、低耗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仪器仪表、轻工机械、家用电器和办公设备等领域。轮廓精冲与其它成形工艺如挤压、精锻、弯曲、压印等相结合的精冲复合(联合)成形技术综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成为精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板料精冲挤压在板料上有效结合挤压与轮廓精冲,是精冲复合成形技术的典型工艺之一。目前,在板料挤压和板料冲挤方面理论研究不多。本文采用刚塑性有限元软件从模拟板料挤压成形着手,分析板料挤压过程中网格畸变与金属流动状态,确定变形过程中任意时刻的速度场、等效应力场和等效应变场,按变形特征不同划分不同的变形区域,进而揭示板料挤压工艺的成形特点。同时分析了挤压速度与挤压比对材料流动、缩孔产生及力能参数的影响,对工艺优化提供一定的依据。在板料挤压的基础上,本文也模拟分析了板料冲裁挤压过程中的网格畸变与金属流动状态,确定冲挤过程中任意时刻的速度场、等效应变场、等效应力场和力能曲线,揭示冲挤工艺的成形特点。基于Hancock.J.W与A.C.Mackenzie提出的断裂判据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板材冲挤成形裂纹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预测裂纹产生位置,提出缺陷预防措施。设计模具在YT32-315C油压机和Y26-315精冲机上进行工艺试验,通过实验观察关键参数对结果的影响,测定板材冲挤成形中裂纹产生情况,验证了用有限元模拟分析板材冲挤复合成形并运用断裂准则预测缺陷,能真实有效地揭示板材冲挤成形特点,对板材冲挤复合成形工艺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最后,通过工艺试验试制板料精冲挤压复合(联合)产品,成功表明精冲工艺与其它板料成形工艺的连续复合,能扩大其应用范围。(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07-11-01)
张镇修[9](1983)在《板料挤压式精密冲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外大力推广并已广泛用于生产的精密冲裁工艺主要是强力齿圈压板式精密冲裁。该工艺的主要缺点是:(1)要求使用具有叁重动作和压力的专用精冲压力机。其价格高昂、结构复杂、维修困难;(2)要求使用结构复杂、精度高、刚度大、制造难度大、造价高的专用精冲模;(3)对原材料的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提出较(本文来源于《机械工人》期刊1983年01期)
板料挤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板料挤压凸模磨损实验,获取不同挤压次数下凸模的磨损轮廓数据,并以此建立凸模磨损模型。采用Deform磨损模块进行有限元模拟,得到各阶段凸模表面磨损深度分布情况。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挤压次数、凸模表面轮廓以及磨损系数对凸模磨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板料挤压过程中,初始阶段凸模的磨损比较大,随后凸模的磨损较为平缓;当挤压到一定次数后,由于多种磨损机制的共同作用,会使凸模磨损突然加剧,然后又趋向平缓;凸模刃口区域磨损最严重,凸模端面区域次之,凸模侧面区域最小;可以用磨粒磨损的方式表征不同挤压次数下凸模端面、刃口和侧面的磨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板料挤压论文参考文献
[1].周林,刘艳雄,金红,华林,魏巍.金属板料精冲挤压复合成形工艺相关国家标准研制的必要性及技术概要[J].锻压技术.2019
[2].洪永放,庄新村,丁振文,赵震.不同挤压次数下板料挤压凸模磨损规律研究[J].塑性工程学报.2018
[3].洪永放.板料挤压凸模磨损规律与数值模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
[4].蔡祖光.宽板型陶瓷制品四轴真空挤压成形机常用机头的构造及其折弯板料的展开[J].山东陶瓷.2016
[5].蔡祖光.真空挤压成形机板料折弯焊接式机头的构造及其探讨[J].山东陶瓷.2016
[6].蔡祖光.真空挤压成型机常用机头的构造及板料折弯式流线形机头的设计制造[J].佛山陶瓷.2015
[7].蔡祖光.真空挤压成型机常用机头的构造及板料折弯式流线形机头的设计制造[J].佛山陶瓷.2015
[8].刘胜林.板料精冲与挤压复合成形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
[9].张镇修.板料挤压式精密冲裁[J].机械工人.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