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涵宇工程公司山东德州253100
摘要: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是涉及到对原有运行管理体制的变革,既有改良也有破冰,就需要转变固有思想,勇于大胆创新。农村水利的“重建轻管”问题存在了很长时期,彻底改变绝非一朝一夕,尽管理清了思路和目标,明确了任务,制定了具体措施,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仍然要落实责任、政策引领、资金支持等保障到位。只有逐步完善措施扎实推进,才能将农村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改革目标变为现实。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思路;措施分析
引言
水利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前瞻性和综合性工程。只有遵循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基本原则,结合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改革重点任务,综合考虑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统筹各种复杂关系融入发展的总体框架,提出实施路径和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才能实现体制改革,形成农村水利建设和运行管理顺畅运行的体制机制,推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确保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的良性发展。
1分析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问题
1.1管理团队模式不科学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需要配备相应的管理团队,由这一团队来开展管理工作,就目前的管理团队配备情况来看,采用的是“一次性业主”方式,也就是说,一个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一个业主,当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这一团队就会解散,这样的团队管理模式使得业主职责无法落实到实处。而且,很多时候都是由政法部门临时组建一个小组来作为业主,部分政府部门人员对水利工程建设的了解并不透彻,从而导致部门管理效果不理想。
1.2投资主体单一,投资管理不到位
水利工程建设需要耗费的资金数额比较庞大,而且因为这一工程关乎民生,所以通常情况下是由国家出资建设的。同时,很多水利工程是属于非盈利公益性项目的,比如说防洪工程、水利工程等,这些工程建设完成后无法获取相应的经济收益,而投资数额又比较多,所以国家作为单一的投资主体需要承担高额的费用,同时给国家财政增加了压力。当财政拨款下发到政府部门之后,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机构来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从而会导致钱款被挪用,或者是被贪污,导致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缺乏。
1.3建设单位管理体制缺陷明显
在以往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通常情况下身兼数职,一方面是建设单位,需要承担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另一方面是使用单位,是水利工程使用的主体。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建设单位就以自身经济利益为基础,在不征得政府等相关部门同意的前提下私自扩大水利工程规模,随意添加建设内容,导致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成本超出预算。同时,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资金出现浪费等现象,从而导致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2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思路
当前是我国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水利改革全面深入的重要时期。新时期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新思路,坚持“政府主导、两手发力,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多方兼顾、突出重点,建管并重、注重实效,因地制宜、尊重民意”的基本原则,突出强化宏观顶层调控与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突出发挥政府引领作用与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突出事前制定统一技术标准与事后考核检查相结合,建立健全农村水利建设和运行管理顺畅运行的体制机制,全面推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确保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的良性发展。
2.1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的工程管理体制
一是明确各方职责。地方政府是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主导,农民是工程管理的主体,农村发展新形势下社会力量是工程管理的重要补充力量。要进一步明确农村水利工程各参与方的职责和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共同管护好农村水利工程。二是继续深化农村水利工程产权改革。三是进一步落实农村水利工程管护主体。目前山东省已有较好的水利专业服务组织体系,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也取得了较好成效,为进一步完善农村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2.1建立层层分级考核、绩效考评与奖励挂钩的监督机制
一是制定科学、可行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不同类型的管护模式,各类工程的特点,制定科学、可行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政府直接管理模式,主要在管理能力、服务效果、财务资产等方面设置合理的指标。对于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主要在服务效果、履约情况等方面设置合理的指标。对于市场化管护模式,主要在工程管护、服务效果、履约情况方面设置合理的指标。二是建立农村水利工程管护的考核奖惩机制。三是充分利用考核结果,在资金安排、考核评比、人员任用等方面作为一项重要依据,严格实行奖优罚劣。
2.3建立长效的良性工程管护模式和运行机制
一是政府直接管护模式。政府直接管理的农村水利工程应为不同行政区划范围内重要性比较强的工程,一般来讲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管理关系比较复杂,需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二是政府购买水利公共服务模式。对于专业化程度比较高、收益性比较差、公益性比较强或位置偏僻管理难度大,不宜设置专门机构管理的农村水利工程,创新实行政府购买水利公共服务的模式。三是市场化模式。对有一定经济收益的小、微型农村水利工程可以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市场化管护模式。四是自行管理模式。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用水合作组织等新型主体自用为主的小微型工程如灌溉机井、塘坝等工程,包括国家补助资金所形成的资产,其所有权属这些新型主体所有,实行“自建、自有、自用、自管”。
2.4建立稳定可靠、使用高效的工程管护经费保障机制
一是加强政府稳定的财政投入。从社会公平角度而言,农业水利工程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应纳入政府的公共服务之中。将公益性部分农村水利工程管护费用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渠道。二是设立农村水利工程水价附加。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为弥补农村水利工程管护资金缺口,设立农村水利工程水价附加,作为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的重要资金补充渠道。三是多渠道筹集工程管护经费。四是整合拓展管护费用渠道。从农村公共服务管理综合改革的角度,优化整合水利、卫生、环卫、农业、交通、规划等部门资源。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管理体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就传统的管理体制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这一管理体制和新时期的水利工程建设出现了不相符情况,因此,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作用难以充分地发挥出来,鉴于此种情况,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使其和水利工程建设同步发展成了当前相关部门亟待开展的重点工作。从而促使这一管理工作的作用能够发挥出来,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保障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屈毅.强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思路和措施[J].低碳世界,2016,02:83-84.
[2]何胜冰.关于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6,06:135.
[3]孙刚.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6,01:129+131.
[4]冀传杰,华维娜,董永庆.谈潍坊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J].山东水利,2016,08:3-4.
[5]张辉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的研究[J].低碳世界,2016,32: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