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裂强度论文-尹月明,李宗利,李东奇,吕从聪

开裂强度论文-尹月明,李宗利,李东奇,吕从聪

导读:本文包含了开裂强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混凝土骨料,界面弧形裂纹,IDD法,断裂力学

开裂强度论文文献综述

尹月明,李宗利,李东奇,吕从聪[1](2019)在《界面弧形裂纹对混凝土开裂强度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由于水分蒸发、干缩、泌水以及骨料与砂浆变形不一致等原因会导致骨料与砂浆的界面层中产生弧形裂纹,从而对混凝土开裂强度产生很大影响.从细观角度将混凝土视作由粗骨料和水泥砂浆组成的两相复合材料,并将界面层视为粗骨料与水泥砂浆的接触层进行分析.首先基于相互作用直推估计(interaction direct derivative, IDD)法,考虑混凝土中骨料颗粒的相互作用,将施加在混凝土表征体积元的远场外荷载等效为无限大基体中含单一骨料的等效外荷载.然后,将等效外荷载转化为最大和最小主应力,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得到界面层中弧形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并根据复合型裂纹幂准则判断弧形裂纹是否发生开裂,进而来研究混凝土开裂强度的变化规律.通过与数值模拟结果的比较,验证了界面弧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解析解的有效性,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当裂纹与最大主应力垂直或与最小主应力呈45°夹角时,骨料周围弧形裂纹最易发生开裂破坏.随着裂纹长度增加,混凝土受拉和受压开裂强度先减小后增大,且均存在最不利的裂纹长度.混凝土开裂强度随着骨料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骨料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在裂纹长度较小时,增大骨料的弹性模量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开裂强度.骨料周围承受同号应力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开裂强度,反之,异号应力会降低开裂强度.(本文来源于《应用数学和力学》期刊2019年09期)

张清清,徐锋,刘伟庆,王曙光,刘鑫[2](2017)在《硫酸盐侵蚀下混凝土梁的开裂强度分析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在硫酸盐侵蚀下将发生化学-力学耦合作用,并导致其力学性能退化和耐久性降低。基于Fick第二定律建立考虑侵蚀损伤演化的硫酸根离子扩散-反应耦合模型,运用Matlab实现该耦合过程的数值求解,得到硫酸盐腐蚀下的细观损伤时变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损伤后混凝土梁式构件开裂强度分析方法,并通过算例进行了性能分析。(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7年01期)

李升才,江见鲸,胡建宏,于庆荣[3](2001)在《复合剪力墙板弯曲开裂强度计算方法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CL体系中复合墙板的抗剪试验测得的弯曲开裂强度的结果与理论公式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 ,从而提出CL体系中复合剪力墙板的弯曲开裂强度理论计算公式 ,并由试验结果确定了公式中的系数。为确定暗柱的大小和配筋提供依据。这对正确而合理的设计CL体系中复合剪力墙是非常有用的。(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01年07期)

左晓宝[4](2000)在《高强混凝土压剪构件的开裂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把线弹性断裂力学的理论应用到高强混凝土压剪构件的开裂强度分析中 ,建立相应的计算力学模型。导出了在压力和剪力的作用下 ,考虑构件横向及竖向钢筋作用于裂纹表面的复合应力强度因子KⅠ 、KⅡ ,并根据G判据 ,确定此类构件的开裂应力公式。给出了裂纹在不同倾斜角度下 ,影响构件开裂强度的各主要因素与开裂应力之间的关系曲线(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0年05期)

黄龙男,张东兴,王荣国[5](1996)在《纤维缠绕内压容器的树脂开裂强度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有限元法分析无矩层合板细观应力应变结果应用于纤维缠绕内压容器,推导出内压容器树脂开裂强度,并推算出使内压容器获得最高开裂强度的最佳纤维含量。(本文来源于《纤维复合材料》期刊1996年04期)

杨幼华,薛爱[6](1996)在《高强砼局部承压开裂强度的分析和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砼有限元计算分析及试验结果,对影响高强砼局压开裂强度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导出了局压抗裂强度理论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说明计算公式基本上反映了高强砼局压开裂强度的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1996年01期)

王岗,原明昭[7](1992)在《钢纤维混凝土纯扭构件的开裂强度和极限强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12根矩形梁的纯扭试验,对钢纤维混凝土梁的抗扭性能作了研究,推出了钢纤维混凝土构件的开裂强度及极限强度的计算公式。(本文来源于《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全国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二)》期刊1992-11-01)

[8](1976)在《提高自应力钢丝网水泥管内压开裂强度的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探索了从改性普通自应力水泥和改进离心工艺二方面提高自应力钢丝网水泥管(自应力管)的内压开裂强度及均质性。初步试验表明:改性的普通自应力水泥(高膨胀水泥),即在普通自应力水泥中掺入少量的生石灰代替等量的普通水泥,自应力值为64kg/cm~2,掺1%NNO可达73kg/cm~2。用低、高膨胀水泥双层投料离心压辊工艺成型的φ320×40mm,U环为3.9%的管子,内压强度最大到29kg/cm~2,U环为2.5%的管子最大到25.5kg/cm~2,同一配筋率的管子掺入1%NNO,内压强度到30kg/cm~2。管材均质性显着提高,最高气压达16.5kg/cm~2。(本文来源于《水利科技情报》期刊1976年02期)

开裂强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混凝土在硫酸盐侵蚀下将发生化学-力学耦合作用,并导致其力学性能退化和耐久性降低。基于Fick第二定律建立考虑侵蚀损伤演化的硫酸根离子扩散-反应耦合模型,运用Matlab实现该耦合过程的数值求解,得到硫酸盐腐蚀下的细观损伤时变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损伤后混凝土梁式构件开裂强度分析方法,并通过算例进行了性能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开裂强度论文参考文献

[1].尹月明,李宗利,李东奇,吕从聪.界面弧形裂纹对混凝土开裂强度的影响研究[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9

[2].张清清,徐锋,刘伟庆,王曙光,刘鑫.硫酸盐侵蚀下混凝土梁的开裂强度分析模型[J].混凝土.2017

[3].李升才,江见鲸,胡建宏,于庆荣.复合剪力墙板弯曲开裂强度计算方法的探讨[J].工业建筑.2001

[4].左晓宝.高强混凝土压剪构件的开裂强度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

[5].黄龙男,张东兴,王荣国.纤维缠绕内压容器的树脂开裂强度计算[J].纤维复合材料.1996

[6].杨幼华,薛爱.高强砼局部承压开裂强度的分析和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6

[7].王岗,原明昭.钢纤维混凝土纯扭构件的开裂强度和极限强度[C].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全国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二).1992

[8]..提高自应力钢丝网水泥管内压开裂强度的试验[J].水利科技情报.1976

标签:;  ;  ;  ;  

开裂强度论文-尹月明,李宗利,李东奇,吕从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