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仓+溜管”法在基础底板浇筑施工中的应用

“跳仓+溜管”法在基础底板浇筑施工中的应用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100000

摘要:为解决基础底板伸缩缝在防水材料老化后的渗漏、后浇带施工与质量难题及城市核心区施工场地狭小带来的混凝土浇筑难题。采用“跳仓+溜管”的施工方法,通过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使混凝土性能满足基础底板要求;混凝土浇筑采用“溜管法”体系进行浇筑。“溜管法”靠混凝土的自流淌及流向转换装置覆盖所有浇筑面。施工结果表明“跳仓+溜管”施工体系加快了混凝土浇筑速度有效减少基础底板混凝土裂缝,保证了施工质量,其获得的经验及数据对同类型工程的施工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城市核心区,大体积混凝土,跳仓法,配合比调整,溜管法

一、引言

城市核心区狭小场地内的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直是困扰施工单位的难题,按照现行混凝土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为避免超长引起使用期与施工期的收缩裂缝,需要设置永久伸缩缝与施工后浇带。但永久性伸缩缝在防水材料老化后,经常成为渗水的泉源,后浇带的设置也带来一系列的质量与施工难题,如后浇带清理工作艰难,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后浇带填充前,地下室处于漏水状态,严重影响施工;后浇带与预应力、机电安装施工的矛盾;后浇带与底板抗水平力能力不足等问题;城市核心区狭小场地内,混凝土浇筑时间紧张,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施工组织难度大。为解决上述问题,依托北京市东城区某工程进行研究,采用“跳仓+溜管”法进行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以往项目中,“跳仓法”的应用均局限于基础底板的应用,本项目地下室外墙及顶板均采用“跳仓法”施工,通过跳仓组织,有力推进了项目施工进展及质量控制。混凝土浇筑采用溜管法进行浇筑,有效解决了场地狭小带来的浇筑困难,并且,整体提高浇筑速度、保证浇筑质量、节省泵送费用、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噪音。

二、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跳仓+溜管”施工

(一)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原材料性能、施工时外界环境条件,确定施工所需的混凝土工作性能,主要是混凝土的塌落度与扩展度。混凝土材料控制与配合比设计的原则是在保证抗压强度满足要求的条件下,尽量提高抗拉、抗拆强度,同时从减小水泥用量与用水量两个方面减小混凝土的温度收缩与干燥收缩。

根据本工程结构设计总说明中附录B:超长地下室结构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60d代替28d强度进行配合比设计,减少水泥用量。故本工程地下室基础底板采用60d龄期进行配合比设计。要求混凝土入泵坍落度为180±200mm,到浇筑仓面坍落度为170±20mm,同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与保水性。混凝土试配配合比见表1

(三)施工缝处理

基础底板跳仓施工缝处使用不锈钢丝网收口,并在底板中部设止水钢板。采用Ф18钢筋焊成钢筋网片,钢筋网片上用20目/㎝2的钢丝网封堵混凝土。设止水钢板时固定与钢板网上、下端口,保持止水钢板的连续贯通。跳仓施工缝采取钢丝网,施工缝表面粗糙,不需要凿毛,清洗后即可进行第2次混凝土浇筑,接缝处两次浇筑混凝土粘接紧密。

结合场地情况及实地测量,在基坑南侧生活区主路端头设计斜向主溜管,溜管穿桩间土斜下进入施工区域,以解决空间狭小所带来的不变;斜向主溜管水平角度北向西30°,垂向角度水平向下16°,经现场施工效果评测,设计斜向主溜管后的施工效率未受影响。

底板板面上的板面粗钢筋部位,在振捣后、初凝前容易出现早期塑性裂缝—沉降裂缝的部位,必须通过控制下料和二次振捣予以消除,以免成为混凝土的缺陷,导致应力集中,影响温度收缩裂缝的防治效果。表面有粗大钢筋部位,振捣之后、初凝之前易在混凝土表面出现沉缩裂缝,应及时采用人工三次压抹予以消除。处理之后,为防止水分继续蒸发使混凝土表面干缩,应立即进行表面覆盖保湿保温养护在纵横墙、暗柱等节点钢筋密集处,混凝土振捣应仔细进行。因钢筋间隙小,应保证竖直插拔,必要时可用A30棒振捣进行插捣。振捣应随下料均匀有序的进行,不可振漏,亦不可过振。对于有柱墙插筋的部位,亦必须遵循上述原则,保证其位置正确,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复核轴线,若有异常,应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及时校正。

混凝土板面标高控制在柱和墙结构插筋上做50线标记并拉直线,混凝土浇筑时随时测量,确保标高准确。

(五)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

大体积混凝土保湿、保温养护是确保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本工程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不采用蓄水养护,采用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保湿材料养护。保温、保湿养护工作安排专人负责。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案为:混凝土表面先严密覆盖一层厚塑料膜进行保湿养护,塑料薄膜表面再严密覆盖2层1cm厚工业毛毡(或阻燃保温被)保温养护。遇冻雨等恶劣天气时候,在保温材料上方再增设防雨布,将保温材料整体覆盖,防水保温材料雨水受冻结冰。

大体积混凝土保温养护需要控制以下四个温度指标:

①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控制在80℃内(该项由混凝土配合比控制);②混凝土中心与表面温差不应大于25℃;表面以内50mm处与环境温差不应大于20℃;③降温阶段混凝土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d。混凝土内浇筑体内相邻两测点的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

本工程基础底板较厚,沿混凝土浇筑厚度方向,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布置三个测温点,上测点距表面、下测点距底面均为100mm,并需对保温层和大气温度进行监测。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基础底板共设12个测温区,具体详见布置图8。

图8基础底板测温点布置图

三、结语

整体采用“跳仓+溜管”法施工,取消温度后浇带约1800米,有效避免结构有害裂缝产生,提高结构整体性,加快施工进度约40天。避免了施工缝的留置及剔凿、后浇带架体和模板的重复施工、钢板止水带的使用、混凝土浇筑的重新组织、后浇带的保护等措施,在绿色施工方面作用突出

参考文献

[1]杨斌.“跳仓法”施工技术在海外项目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14,31(4):81-82.

[2]朱敏,王晓锋,危鼎,等.某工程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跳仓法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5,45(12):45-49.

[3]钟海荣,赵立平.跳仓法施工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4,41(12):10-14.

标签:;  ;  ;  

“跳仓+溜管”法在基础底板浇筑施工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