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条件染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阳极氧化膜,染色
条件染色论文文献综述
徐捷[1](2019)在《铝阳极氧化膜染色工艺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染色浓度、pH值、温度、时间和浴比几方面研究了铝阳极氧化膜染色工艺条件。(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加工》期刊2019年05期)
王璇,吴楠,章如松,魏雪,杨万锐[2](2019)在《冷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最佳固定条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不同固定液及固定时间对冷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寻找冷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最佳固定条件。方法收集新鲜送检的乳腺、肺、甲状腺手术切除标本共15例,冷冻切片后分别置于4种不同固定液(冷丙酮、95%乙醇、4%中性甲醛液、AAF液)中固定5 min和2 h,并对经4%中性甲醛液和AAF液固定的各2张切片进行热修复,根据组织含有的特定抗原进行相应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采用4种不同固定液固定冷冻切片,均可满足快速病理诊断的需要,但染色细节存在差异;从5个方面综合分析,AAF液的染色效果优于其他3种固定液,其次为95%乙醇、4%中性甲醛、冷丙酮;就阳性强度而言,冷丙酮最强,其次为AAF液、4%中性甲醛、95%乙醇;冷冻切片固定5 min和2 h,除固定2 h阳性强度略强于固定5 min外,其他方面均无明显差异;4%中性甲醛液固定的切片经热修复后与未修复相比组织脱片破损严重,组织结构不清晰,但细胞恢复正常大小;AAF液固定的切片经热修复后与未修复相比有轻微脱片,其他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冷冻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AAF液的固定效果优于其他3种固定液;采用AAF液对冷冻切片固定5 min且不修复,整体操作时间短、染色效果好,是冷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非常理想的固定条件。(本文来源于《诊断病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胡玉兰,刘剑,赵丰,胡智文,吴子婴[3](2019)在《基于微型光纤光谱技术的有氧和抑氧条件下植物染料染色丝织品的褪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可见光波段下有氧和抑氧条件状态下植物染料染色丝织物的光老化褪色现象,文章设计搭建了一种基于微型光纤光谱技术的光老化实验装置,并在该装置内分别对红花、姜黄、苏木、紫草等六种植物染料染色丝织物进行了可见光波段下有氧和抑氧条件状态下的光老化实验,结果发现,在抑氧条件下六种植物染料染色丝织物的褪色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抑制,其中对红花染色丝织物的抑制效果最显着。在有氧条件下,苏木的耐光色牢度最好,栀子、紫草、黄檗和红花次之,姜黄最差;在抑氧条件下,栀子的耐光色牢度最好,苏木、紫草、红花和黄檗次之,姜黄最差。(本文来源于《丝绸》期刊2019年09期)
雷紫依,蒋立文,黄锋,陈中,段第生[4](2019)在《南烛叶染色白豆腐工艺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筛选南烛叶染色白豆腐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以染色后豆腐颜色的△L、△a和△b为考察指标,以料液比、温度、时间、酸碱度为影响因素,采用四因素叁水平的正交试验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4(g/mL)、提取温度80℃、时间75 min为最佳工艺条件,该工艺简单、可行且稳定,为开发新型豆腐品种和传统南方臭豆腐着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高英健,郑雨杭,张琴林,侯钰颖,李萌[5](2019)在《根结线虫活体染色条件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提高根结线虫的成活率。【方法】以番茄和南方根结线虫为试验材料,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进行荧光标记,改进标记溶液浓度,进行染液浓度梯度和染色时间的筛选,确定最佳的染液浓度和染色时间,在保证线虫有效标记的前提下,不影响线虫的活力和致病性,深入了解线虫的行为。【结果】FITC:0.025mg/mL、0.25%间苯二酚、15mol/L章鱼胺盐酸盐缓冲液浓度下标记3h,线虫可以保持活力,入侵植株。【结论】该方法降低了染液浓度,缩短了染色时间,减少试剂用量,增加了线虫的存活率。(本文来源于《北京农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树新,白扬,卢硕[6](2019)在《2类代数缠绕可染色的充分性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缠绕的可染色性对纽结和链环的分类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有理缠绕可染色为基础,利用叁维流形组合拓扑的研究技巧和方法讨论2类代数缠绕的可染色性及有关2-缠绕的染色规则,给出了2类代数缠绕可染色的充分性条件.(本文来源于《高师理科学刊》期刊2019年02期)
刘雅岚,代飞飞,吴柳,郝清玉[7](2018)在《5种热带林木种子生活力染色最佳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2,3,5-氯化叁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探究5种热带林木种子生活力最佳染色条件。结果表明,影响5种热带林木种子染色的主要因素为预处理时间、染色温度与TTC浓度的互作效应、染色温度等。5种林木种子的最佳染色条件不同。榄仁树种子生活力指数较高,受试验条件的影响不大,可选取任意一组试验条件作为最佳染色条件。水黄皮种子的最佳染色条件为:染色温度35℃,TTC浓度1.0%,温水浸泡时间12 h。银合欢种子的最佳染色条件为:染色温度35℃,TTC浓度0.5%,热水浸泡时间96 h。见血封喉种子的最佳染色条件为:染色温度40℃,TTC浓度1.0%,温水浸泡时间36 h。黄槿种子的最佳染色条件为:染色温度30℃,TTC浓度0.5%,硫酸浸泡时间1 h。研究结果可为基于种子生活力筛选天然更新能力较强的海防林树种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范瑾瑾,骆宁,彭文兴,毛海萍[8](2018)在《石蜡切片多重免疫荧光染色优化条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石蜡切片上不同染色条件对多重荧光标记结果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组织抗原选择合适的固定剂;对石蜡组织切片采用高温高压的抗原修复方式,使用柠檬酸盐缓冲液或EDTA抗原修复液进行抗原修复,并在染色操作过程中增加封闭步骤,随后进行常规组织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常规石蜡切片用40g/L多聚甲醛固定、抗原糖基含量高的石蜡切片用过碘酸盐-赖氨酸-多聚甲醛固定可以很好的保护切片中的抗原;pH 6.0的枸橼酸缓冲液及pH 8.0的EDTA-Na缓冲液分别对组织胞浆抗原及胞核抗原具有较好的抗原修复作用;多重荧光染色不同种属来源第一抗体染色间增加一次封闭步骤,可有效的改善多重荧光染色质量。【结论】选择合适的固定剂、抗原修复液及增加抗原封闭次数对石蜡组织切片上的多重荧光标记结果具有显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张文萍,张秋萍,李冬玲,张仲明,杨燕梅[9](2018)在《疟原虫厚血膜制作和染色的最佳条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疟原虫厚血膜制作和染色的最佳条件。方法分别取3.0、4.0、5.0μL的外周血标本制成0.8、1.0、1.2cm的厚血膜,参照厚血膜制片的标准评分系统进行评分,选出得分最高者为厚血膜的制作方法;常规实验室条件下,将姬姆萨染液和配套缓冲液分别按1∶19、1∶9、3∶7、2∶8的比例稀释配制,染色时间分别为10、20、30、40 min,参照厚血膜染色的标准评分系统进行评分,以得分最高者为染色的最佳方法。结果直径1.0cm的厚血膜得分较高集中在用血量4.0μL和5.0μL,用血量为4.6μL得分最高的比例占最多,被推荐为制作厚血膜的最佳方法;疟原虫厚血膜的最适染液浓度和最适染色时间分别为3∶7稀释、染色10min和1∶9稀释、染色30min得分最高级"A"的比例为最多,均能达到优良的染色效果。结论制作诊断疟原虫厚血膜的最佳用血量为4.6μL,相应的最佳直径为1.0cm,以3∶7稀释、染色10min和1∶9稀释、染色30min均能达到最佳染色效果,便于识别疟原虫虫体,提高了检出率,可以在常规试验条件下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8年16期)
樊佳,韩煦,陶榆玮,徐璕,杨富强[10](2018)在《芽孢染色实验中枯草杆菌最佳培养条件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芽孢染色所需菌种的菌龄极为关键,通过评估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下的芽孢成熟度,找到能够培养出最佳菌龄的枯草杆菌的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35℃培养42~48h或37℃培养36~42h的条件下,最适宜观察枯草杆菌的芽孢形成过程。该研究使学生更容易观察到芽孢形成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并为微生物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提供了参考数据。(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8年03期)
条件染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不同固定液及固定时间对冷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寻找冷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最佳固定条件。方法收集新鲜送检的乳腺、肺、甲状腺手术切除标本共15例,冷冻切片后分别置于4种不同固定液(冷丙酮、95%乙醇、4%中性甲醛液、AAF液)中固定5 min和2 h,并对经4%中性甲醛液和AAF液固定的各2张切片进行热修复,根据组织含有的特定抗原进行相应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采用4种不同固定液固定冷冻切片,均可满足快速病理诊断的需要,但染色细节存在差异;从5个方面综合分析,AAF液的染色效果优于其他3种固定液,其次为95%乙醇、4%中性甲醛、冷丙酮;就阳性强度而言,冷丙酮最强,其次为AAF液、4%中性甲醛、95%乙醇;冷冻切片固定5 min和2 h,除固定2 h阳性强度略强于固定5 min外,其他方面均无明显差异;4%中性甲醛液固定的切片经热修复后与未修复相比组织脱片破损严重,组织结构不清晰,但细胞恢复正常大小;AAF液固定的切片经热修复后与未修复相比有轻微脱片,其他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冷冻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AAF液的固定效果优于其他3种固定液;采用AAF液对冷冻切片固定5 min且不修复,整体操作时间短、染色效果好,是冷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非常理想的固定条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条件染色论文参考文献
[1].徐捷.铝阳极氧化膜染色工艺条件研究[J].有色金属加工.2019
[2].王璇,吴楠,章如松,魏雪,杨万锐.冷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最佳固定条件探讨[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9
[3].胡玉兰,刘剑,赵丰,胡智文,吴子婴.基于微型光纤光谱技术的有氧和抑氧条件下植物染料染色丝织品的褪色研究[J].丝绸.2019
[4].雷紫依,蒋立文,黄锋,陈中,段第生.南烛叶染色白豆腐工艺条件优化[J].湖南农业科学.2019
[5].高英健,郑雨杭,张琴林,侯钰颖,李萌.根结线虫活体染色条件的优化[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9
[6].王树新,白扬,卢硕.2类代数缠绕可染色的充分性条件[J].高师理科学刊.2019
[7].刘雅岚,代飞飞,吴柳,郝清玉.5种热带林木种子生活力染色最佳条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范瑾瑾,骆宁,彭文兴,毛海萍.石蜡切片多重免疫荧光染色优化条件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9].张文萍,张秋萍,李冬玲,张仲明,杨燕梅.疟原虫厚血膜制作和染色的最佳条件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
[10].樊佳,韩煦,陶榆玮,徐璕,杨富强.芽孢染色实验中枯草杆菌最佳培养条件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