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蚕丝蛋白的结构及食用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洁[1](2021)在《丝绸文物中蚕丝蛋白溶解度下降现象及其解决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丝绸是一种用蚕丝以及人造纤维、合成纤维等织成的纺织品。出土的考古实物证明丝绸在我国的出现时间不少于5500年,并且历代都有丝绸的应用,从开始的事鬼神,作为祭祀服装发展到作为日常生活服装,贯穿了整个中国文明史,因此,研究丝绸文物对于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丝绸的丝织技艺是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丝绸文物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蚕丝作为天然高分子蛋白,很容易受到埋藏环境以及保存环境的影响,发生降解,改变结构,因此大量丝绸文物的保存现状欠佳。为了更好的制定科学有效的丝绸文物保护方法,针对丝绸原料形貌、性能、化学特性、分子结构等特征的现代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丝绸文物的分析检测工作中。蚕丝蛋白的结构分析是研究蚕丝纤维老化特征的基础,目前大量相关分析检测技术都需要对蚕丝蛋白进行溶解,但是现有的蚕丝蛋白溶解体系对于老化严重的丝绸样品,存在溶解度下降现象,因此提高丝绸文物溶解效率成为丝绸文物保护的重点问题。蚕丝蛋白是丝绸文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丝绸文物中的蚕丝蛋白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提高老化丝绸样品中蚕丝蛋白的溶解效率。本文主要内容包括:a.选取代表性环境因素,制备不同老化状态的丝绸样品;b.观察并记录不同老化状态丝绸样品的溶解状况,并初步解释丝绸文物溶解度下降现象的原因;c.在现有溶解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溶解条件探究提高老化丝绸文物中蚕丝蛋白溶解率的方法。丝绸文物稀少珍贵,无法大量应用于实验研究,本研究选取了目前研究丝绸老化特征中最常用的热氧老化和水解老化两种途径,模拟丝绸文物的劣化状态,制备充足的不同老化程度样品,并通过直接观察、颜色分析、机械强度分析记录各模拟样品的老化特征。采用目前主流的蛋白质溶解体系——钙醇溶解体系对不同老化程度的样品进行溶解,观察溶解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样品老化程度的加深,样品的溶解效率不断下降,对于老化严重的样品甚至难以完全溶解。针对这一现象,对模拟老化样品进行了 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丝绸老化程度的加重,蚕丝纤维断裂;可提取蛋白分子量下降;蛋白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蛋白构想中结晶区比率在不断增加。一般认为,蚕丝的老化降解是从非结晶区开始的,非结晶区的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结构发生降解,含量减少,结晶区的β-折叠结构含量增加。蚕丝的老化程度越深,结晶区所占比重越大,因此蚕丝的分子结构变化是影响蚕丝蛋白溶解度下降的原因之一。通过控制溶解温度和溶解时间两个变量优化老化丝绸样品蚕丝蛋白提取方法。使用现代未经任何处理的丝绸样品作为标准样品,采用Bradford检测方法绘制标准蛋白曲线,发现蚕丝蛋白溶解的浓度与样品在A595nm处的分光光度值呈正比例相关。选用150℃老化48h和230℃老化5h两个代表样品,选择80℃、90℃、100℃三个溶解温度和肉眼可见溶解时的时间、2h、24h三个溶解时间,通过控制变量,穷举所有溶解情况,对溶解后的溶液进行透析、超滤,将浓缩的溶液采用Bradford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综合标准蛋白曲线,得出老化较轻样品最佳溶解条件的溶解温度是80℃,溶解时间为肉眼可见溶解完成时的时间;老化较重样品最佳溶解条件的溶解温度是100℃,溶解时间是24h。
魏子凯,丁绍敏,陆敏兴,林海涛[2](2020)在《蚕丝蛋白纤维的体外消化模拟研究》文中指出为了了解蚕丝蛋白纤维在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作用后的变化情况,通过体外消化模拟实验,探究了蚕丝蛋白纤维在经过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的消化分解作用后的形貌变化,并运用扫描电镜、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粒径分布检测方法,测定蚕丝蛋白纤维的形貌和长度变化。结果表明:蚕丝蛋白纤维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的消化分解作用后,整体外观呈纤维短棒状,表面较为平滑,两端不规则,粒径在0.5~100μm呈对数正态分布。
赵山,顾圩杰,李志永,张蓓,辛向东,张磊,桂仲争[3](2019)在《蚕丝蛋白的NaOH-尿素溶解工艺及护肤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蚕丝蛋白具有诸多优良特性,在美容护肤、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应用广泛。由于丝胶蛋白和丝素蛋白的分子结构不同,在使用前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存在回收困难、能耗高等问题。研究影响NaOH-尿素法快速溶解蚕丝(丝素和丝胶)的关键因素,获得最佳溶解条件为:在1 L溶解体系中,40 g蚕茧在NaOH浓度为1.20 mol/L、尿素浓度为8 mol/L、温度为40℃的条件下水解3 h可完全溶解。所制备蚕丝蛋白的酪氨酸酶抑制率、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极显着高于单一的丝胶蛋白和丝素蛋白,其保湿性能与丝素蛋白基本一致。用NaOH-尿素体系溶解蚕丝蛋白,操作简便,反应环境温和,产物具有良好的美白和抗氧化特性。
李娜[4](2019)在《角效应强化泡沫排液及其在泡沫分离回收蚕丝蛋白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泡沫分离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绿色富集浓缩技术,其中泡沫排液过程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卢珂等人研究了塔壁对泡沫排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外通道(两个泡沫液膜与管壁交汇处的Plateau边界区域)的排液速率大于内通道(三个气泡液膜交汇处的Plateau边界区域)的排液速率,由此提出“壁效应”。为了进一步强化泡沫排液,实现高效富集目标溶质,本文在“壁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角效应”。首先研究泡沫分离过程中角效应强化泡沫排液的机理。随后,将井字形构件泡沫分离塔分别应用于从缫丝废水中提取丝胶蛋白和从缫丝下脚料中提取丝素蛋白的分离过程中。从固液接触面积的角度分析,在泡沫分离过程中,形成的泡沫排液通道中的液体与壁面接触面积越大,排液效果越好,实验结果表明存在角效应的构件跟仅有壁效应的圆套筒构件(具有相同的壁面积)相比,泡沫持液量明显降低。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相符。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拟体系,分析了角的个数、BSA浓度、气体体积流率对泡沫表观液体流速的影响,表明角效应通过降低间隙液的表观液体流速来降低泡沫持液率。确定了构件的结构参数,角度为90°,长度为400 mm的构件安装于距离塔顶40 mm处,能够显着促进泡沫排液。将井字形构件应用于泡沫分离缫丝废水提取丝胶蛋白的工艺中,实验结果表明,p H和温度对泡沫分离效率有很大影响,在p H 4.0,温度40°C,分布器孔径0.180 mm,气体体积流率150 m L/min的最佳操作条件下,丝胶蛋白的富集比和回收率分别为6.77和80.29%。根据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酰胺凝胶电泳可知实验所得丝胶蛋白分子量为16 k Da。将井字形构件应用于泡沫分离缫丝下脚料提取丝素蛋白的工艺研究中,实验结果表明,井字形构件可以有效强化高粘度溶液的泡沫排液,丝素蛋白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氯化钙浓度40%,水浴搅拌加热至90°C,溶解一个小时。泡沫分离丝素蛋白的最佳操作条件为p H 5.0,温度25°C、气体体积速300 m L/min和分布器孔径0.180 mm。此时获得的丝素蛋白富集比和回收率分别为5.41和82.30%。综上所述,角效应能有效强化泡沫排液和提高泡沫分离性能,将井字形构件应用到缫丝废水和废弃物的处理中也获得较好的实验结果,促进泡沫分离的工业化应用。
薛强,刘隽彦,张洋,杨淑芳,刘娟,马越慧[5](2017)在《柞蚕茧综合利用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总结分析了柞蚕茧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综合利用的现状,探讨了成果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柞蚕茧综合利用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领域,展望了柞蚕茧在化工、医疗、防护等领域的研究方向。
张瑾莉,杨希,徐敏,司武阳[6](2017)在《蚕丝蛋白的营养价值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介绍了蚕丝蛋白的结构及营养成分,分析了蚕丝蛋白的营养功效,并总结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沈娟,江艳,丁志刚,项玉华[7](2017)在《丝肽电渗析工艺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改变丝肽料液浓度、pH以及电渗析的输出电压等因素进行丝肽电渗析脱盐条件优化实验。结果发现:通过稀释料液质量浓度可提高丝肽回收率,但同时增加了物料的总体积,降低了生产效率;调节丝肽料液pH至等电点,可缩短电渗析脱盐时间,适当提高样品回收率;降低电渗析输出电压,亦可提高样品回收率,但是脱盐速率也会相应降低。丝肽生产中,可以通过适当调节pH和电渗析电压的方法来提高脱盐效率及样品回收率,且不增加后续处理量。
吴斌辉[8](2016)在《改性蚕丝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以废旧蚕丝为原材料、NaClO溶液为改性剂,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制备改性蚕丝,研究了改性蚕丝对Zn2+、Cu2+、Pb2+的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性能,并对改性前后的蚕丝进行了表征分析,探究改性蚕丝与重金属离子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所得结论如下:1.蚕丝的改性采用单因素法用NaClO溶液对蚕丝进行改性,以改性蚕丝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了 NaClO溶液浓度(以有效氯计)、改性时间、温度和浴比(改性剂NaClO溶液体积以mL为单位与蚕丝干重以g为单位的比值)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蚕丝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随NaClO溶液浓度、改性时间和改性浴比的增加而增加,随改性温度的升高反而有所减少,且NaClO溶液浓度、改性时间和改性浴比对改性效果的影响较大,确定为显着因素。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改性条件进行优化。用Box-Behnken进行实验设计,同时考察了NaClO溶液浓度、改性时间和浴比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显着因素对蚕丝改性效果的影响顺序为:NaClO溶液浓度>浴比>改性时间,实验条件下的最佳改性工艺为:NaClO浓度2.4%、改性时间10 h、浴比600 mL/g。2.改性蚕丝对重金属离子的静态吸附用在最佳工艺下改性得到的蚕丝对Zn2+、Cu2+、Pb2+进行静态吸附,考察溶液pH、吸附时间、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溶液温度以及常见共存离子对吸附量的影响,并用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pH值对改性蚕丝吸附重金属的影响很大,较高的pH有利于吸附的进行,pH为7时,改性蚕丝对Zn2+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量为13.48 mg/g;pH为6时,改性蚕丝对Cu2+、Pb2+吸附效果最好,吸附量分别为17.175mg/g、40.77 mg/g;改性蚕丝对Zn2+、Cu2+、Pb2+的吸附均非常迅速,30min时即能达到平衡吸附量的90%以上,3h时已基本达到平衡;吸附均为吸热过程,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有所增加;吸附等温线均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均更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共存阴阳离子对改性蚕丝吸附Zn2+、Cu2+、Pb2+均有抑制作用,当共存的SO42-、Cl-、CH2COOH-浓度为200mg/L时,吸附量仍为原来的90%以上,当共存的K+、Na+、Ca2+、Mg2+浓度为200mg/L时,吸附量仍为原来的80%以上,说明改性蚕丝对Zn2+、Cu2+、Pb2+有很强的选择吸附性。3.改性蚕丝对重金属离子的动态吸附用改性蚕丝对Zn2+、Cu2+、Pb2+进行动态吸附,考察了吸附柱高径比、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和溶液流速对穿透曲线和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蚕丝动态吸附Zn2+、Cu2+和Pb2+的穿透点随吸附柱高径比的增加向右移动,穿透时间延长,随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和溶液流速的增加向左移动,穿透时间缩短;改性蚕丝对Zn2+、Cu2+和Pb2+的吸附量随吸附柱高径比的增加而减小,随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和流速的增加而增大。4.蚕丝表征分析与吸附机理探讨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傅里叶(FTIR)红外光谱分析、热重(TG)分析以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等手段对各蚕丝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蚕丝水解改性后,整体的分子结构并没有被完全破坏,但有部分肽键水解断链,使表面的-COOH、-NH3增多,表面变得粗糙,比表面积增加,对Zn2+、Cu2+、Pb2+都表现出较高的吸附能力,改性后的蚕丝热稳定性有所增加,重金属离子的加入又使改性蚕丝的热稳定性增加,但结晶度有所下降。
毛翠萍[9](2016)在《纳米功能化蚕丝织物的制备及其在可穿戴领域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蚕丝是一种天然的动物蛋白质纤维,由熟蚕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由于其具有优雅的光泽、华丽的外观、柔软的手感、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深受人们的喜爱,素有“人体第二皮肤”之称。然而,蚕丝的光致老化变黄、易滋生细菌和易变皱等缺点阻碍了蚕丝制品在时尚服饰上的广泛使用。随着当代小型化、智能化可穿戴商品的盛行,传统的丝织产品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时尚与智能的追求。因此,为了拓宽蚕丝的应用,近年来,国内外对蚕丝表面改性、蚕丝表面功能化做了大量的研究。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家们合成了很多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纳米材料,并将其与蚕丝结合以克服蚕丝固有缺陷。蚕丝与Ag、Au、ZnO、TiO2等纳米颗粒的结合使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导电聚合物、金属粒子及石墨烯等导电纳米材料与蚕丝的结合赋予了蚕丝导电性能,使得蚕丝在传感和可穿戴领域有了新的可能;ZnO纳米棒矩阵与蚕丝的结合将蚕丝功能性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启了蚕丝纤维在智能可穿戴领域的大门。然而,在赋予蚕丝功能性过程中,修饰方法及纳米材料本身对蚕丝结构的破坏严重制约了纳米功能化蚕丝的实际应用。功能性与环境友好性的兼容问题是蚕丝功能化及其可穿戴应用的关键。因此,在不改变蚕丝本身属性的情况下,选取合适的纳米材料赋予蚕丝抗菌、抗紫外线、阻燃多功能性,制备高导电蚕丝纤维及发展新的方法将ZnO纳米棒矩阵修饰到蚕丝上制备压电传感器对实现蚕丝智能化可穿戴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介绍蚕丝的发展历史、本身的结构组成、优势、缺点及应用;其次,重点介绍了近些年来纳米材料改性蚕丝纤维、智能可穿戴纤维及氧化锌纳米棒压电传感器的概况;最后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和研究内容。第二章为本论文中所使用到的试验方法以及仪器表征方法。第三章为氧化铈纳米粒子(CeO2 NPs)修饰蚕丝布的制备及其抗菌/抗紫外线应用。本实验通过层层浸涂方法将CeO2 NPs修饰到蚕丝表面,赋予蚕丝抗紫外线、抗菌、阻燃等性能。试验表明,CeO2 NPs功能化的蚕丝纤维具有很好的紫外防护性能,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四种菌有一定的抑菌性能。同时,CeO2 NPs功能化的蚕丝布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表皮黑色素细胞的生长无抑制作用。第四章为利用石墨烯层层包裹-还原方法制备导电蚕丝纤维。本章中,我们通过浸润-还原方法制备了高导电蚕丝纤维并优化循环浸润-还原次数,找到最佳导电率。通过该方法,得到蚕丝布的薄片电阻为1.5 KΩ/Sq,单根蚕丝纤维的电导率高达3595 S/m,是目前报道导电天然纤维的最大导电率。第五章为电沉积ZnO纳米棒阵列修饰导电蚕丝布的制备及其压电生理传感应用。以高导电石墨烯修饰蚕丝布为基底,在不破坏蚕丝结构的前提下,通过温和的电沉积方法将ZnO纳米棒矩阵沉积到蚕丝织物上。利用ZnO纳米棒的压电性质,将人体机械运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制作了压电式传感器,并将其成功用于人体手指的按压、扭曲、弯曲等机械运动检测。此外,应用该器件检测了人体的心跳、呼吸、咳嗽及歌唱等,结果显示其能准确的分析人体的心跳频率及呼吸频率,区分出咳嗽及高音低音歌声。第六章为总结与展望。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并对将来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赵斯梅,贾高鹏[10](2015)在《蚕丝蛋白对涤纶织物的亲水整理研究》文中认为将碱减量预处理过的涤纶织物放入氯化亚砜密闭气体中,以DMF为催化剂,进行酰氯化反应,得到预处理涤纶织物,然后将预处理织物放入丝胶或丝素水溶液中进行接枝反应,使得丝胶或丝素被整理到涤纶织物的表面。对整理前后织物进行红外光谱、热失重、吸放湿性、断裂强力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对织物进行蚕丝蛋白整理可以有效地将丝胶和丝素整理到织物的表面上,丝胶或丝素整理后织物的亲水性和吸湿性有了明显提高,断裂强力较预处理织物没有太大变化,但是热性能有所降低。
二、蚕丝蛋白的结构及食用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蚕丝蛋白的结构及食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丝绸文物中蚕丝蛋白溶解度下降现象及其解决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丝绸文物科学保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丝绸文物的分析检测方法研究 |
1.2.3 蚕丝蛋白基础研究和溶解方法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预期研究结果 |
1.4 研究方法、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难点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人工老化丝绸样品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与相关参数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丝绸老化样品的制备 |
2.3.2 模拟丝绸老化样品的宏观形态和微观形态特征记录 |
2.3.3 模拟丝绸老化样品的颜色变化测试 |
2.3.4 模拟丝绸老化样品的机械强度测试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模拟老化丝绸样品的形态表征 |
2.4.2 模拟丝绸老化样品的颜色变化分析 |
2.4.3 模拟老化丝绸样品的机械强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蚕丝蛋白溶解度下降现象以及原因探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溶解实验 |
3.3.2 扫描电镜测试 |
3.3.3 SDS-PAGE凝胶电泳实验 |
3.3.4 红外光谱测试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溶解现象分析 |
3.4.2 丝绸文物老化模拟样的扫描电镜分析 |
3.4.3 丝绸文物老化模拟样丝素蛋白的分子量分布分析 |
3.4.4 丝绸文物老化模拟样的红外光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丝绸文物蚕丝蛋白溶解方法的选择与改良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与相关参数 |
4.3 实验方法 |
4.3.1 蚕丝蛋白标准蛋白曲线的建立 |
4.3.2 老化丝绸中蚕丝蛋白溶解方法的优化 |
4.3.3 老化丝绸样品中蚕丝蛋白提取液的A595值测定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蚕丝蛋白溶解液标准曲线的绘制 |
4.4.2 不同老化程度丝绸样品在不同溶解温度下蚕丝蛋白的提取效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蚕丝蛋白纤维的体外消化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材料 |
1.2 设备 |
2 方法 |
2.1 蚕丝蛋白纤维的制备 |
2.2 消化液的配制 |
2.2.1 人工胃液的配制 |
2.2.2 人工肠液的配制 |
2.3 实验设计 |
2.3.1 人工胃液消化实验设计 |
2.3.2 人工肠液消化实验设计 |
2.4 光学显微镜检测 |
2.5 电子显微镜观察 |
2.6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6.1 缓冲液的配制 |
2.6.2 浓缩胶和分离胶的配制 |
2.7 粒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人工胃液消化电镜图 |
3.2 人工肠液消化电镜图 |
3.3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
3.4 粒径分析 |
4 结语 |
(3)蚕丝蛋白的NaOH-尿素溶解工艺及护肤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和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3 蚕丝蛋白溶解工艺条件的单因素优化试验 |
1.4 蚕丝蛋白酪氨酸酶抑制率的测定 |
1.5 蚕丝蛋白抗氧化能力的测试 |
1.5.1 DPPH自由基清除率 |
1.5.2 亚铁离子螯合能力的测定 |
1.6 蚕丝蛋白保湿率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优化的蚕丝溶解条件 |
2.1.1 最适蚕茧用量 |
2.1.2 最适NaOH浓度 |
2.1.3 最适水解温度 |
2.2 蚕丝蛋白的酪氨酸酶抑制率 |
2.3 蚕丝蛋白的抗氧化活性 |
2.4 蚕丝蛋白的保湿性 |
3 讨论 |
(4)角效应强化泡沫排液及其在泡沫分离回收蚕丝蛋白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泡沫分离基本原理 |
1.2.1 泡沫的形成 |
1.2.2 液相吸附 |
1.2.3 泡沫相排液 |
1.3 泡沫排液的研究进展 |
1.3.1 泡沫排液机理的研究 |
1.3.2 强化泡沫排液的方法 |
1.3.3 角效应的提出 |
1.4 泡沫分离蛋白质的研究进展 |
1.5 蚕丝蛋白的提取回收工艺的研究进展 |
1.5.1 蚕丝的组成 |
1.5.2 蚕丝蛋白的提取回收工艺的研究 |
1.6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6.1 角效应强化泡沫排液性能的研究 |
1.6.2 应用角效应回收缫丝废水中丝胶蛋白的工艺研究 |
1.6.3 角效应对高粘度溶液排液影响及其在丝素蛋白分离中的应用 |
第二章 角效应强化泡沫排液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泡沫分离装置 |
2.2.4 强制排液装置 |
2.2.5 气泡直径的测定 |
2.2.6 BSA溶液浓度的测定 |
2.2.7 上升泡沫的塔顶出口持液率测定 |
2.2.8 泡沫排液效果的表征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角效应对泡沫排液效果的影响 |
2.3.2 基于角效应的构件参数的设计 |
2.3.3 角效应强化排液性能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应用角效应回收缫丝废水中丝胶蛋白的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装置 |
3.2.4 丝胶蛋白浓度的测量 |
3.2.5 溶液起泡高度和泡沫半衰期的测量 |
3.2.6 气泡大小的测量 |
3.2.7 丝胶蛋白出口泡沫持液率的测量 |
3.2.8 丝胶蛋白泡沫分离性能的测量 |
3.2.9 丝胶蛋白的纯化 |
3.2.10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
3.2.11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构件对丝胶蛋白持液量的影响 |
3.3.2 关键参数的确定 |
3.3.3 泡沫分离的操作条件 |
3.3.4 丝胶蛋白的分子量 |
3.4 小结 |
第四章 角效应对高粘度溶液排液效果的影响及其在丝素蛋白分离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装置 |
4.2.4 丝素蛋白溶液的制备 |
4.2.5 丝素溶解率的计算 |
4.2.6 丝素蛋白浓度的测定 |
4.2.7 粘度的测量方法 |
4.2.8 丝素蛋白泡沫分离性能测量 |
4.2.9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提取丝素的最佳工艺条件 |
4.3.2 丝素蛋白溶液的粘度 |
4.3.3 泡沫分离提取丝素蛋白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柞蚕茧综合利用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柞蚕茧丝的综合利用 |
1.1 柞蚕茧丝的构成 |
1.2 柞蚕茧丝综合利用的研究成果 |
1.3 柞蚕茧丝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 |
1.3.1 生物医学领域 |
1.3.2 安保防护领域 |
1.3.3 保健功能食品领域 |
2 柞蚕蛹的综合利用 |
2.1 柞蚕蛹的构成 |
2.2 柞蚕蛹综合利用的研究成果 |
2.2.1 柞蚕蛹脂肪的开发利用 |
2.2.2 柞蚕蛹蛋白的开发利用 |
2.2.3 柞蚕蛹皮的开发利用 |
2.2.4 柞蚕蛹栽培北冬虫夏草 |
2.2.5 柞蚕蛹用于生物防治 |
2.3 柞蚕蛹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 |
2.3.1 柞蚕蛹油 (脂肪) 利用可探寻的方向 |
2.3.2 柞蚕蛹蛋白利用可探寻的方向 |
2.3.3 柞蚕蛹皮利用可探寻的方向 |
2.3.4 柞蚕蛹虫草栽培可探寻的方向 |
2.3.5 柞蚕“蛹胃”利用可探寻的方向 |
2.3.6 柞蚕蛹其他方面利用可探寻的方向 |
3 柞蚕蜕皮的综合利用 |
4 展望 |
(6)蚕丝蛋白的营养价值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蚕丝蛋白的营养价值 |
1.1 蚕丝蛋白的结构及营养成分 |
1.2 蚕丝蛋白的营养功效 |
1.2.1 解酒保肝 |
1.2.2 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
1.2.3 降血糖 |
1.2.4 抗肿瘤和抗氧化作用 |
1.2.5 预防“老年性中风”和痴呆症 |
2 蚕丝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 |
2.1 保健饮料 |
2.2 可食性膜 |
2.3 果冻及其他食品 |
(7)丝肽电渗析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丝肽粗品料液制备 |
1.2.2 丝肽脱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电渗析过程中电导率及物料的迁移情况 |
2.2 丝肽粗品料液质量浓度对电渗析脱盐速率及回收率的影响 |
2.3 p H对电渗析脱盐速率及回收率的影响 |
2.4 电渗析输出电压对脱盐速率及回收率的影响 |
2.5 电渗析过程中水分子的迁移 |
3 结论 |
(8)改性蚕丝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
1.2 我国重金属污染现状 |
1.3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 |
1.3.1 化学沉淀法 |
1.3.2 离子交换法 |
1.3.3 电解法 |
1.3.4 生物法 |
1.3.5 膜分离法 |
1.3.6 吸附法 |
1.4 蚕丝结构组成及用途概述 |
1.4.1 蚕丝的组成成分 |
1.4.2 蚕丝的应用 |
1.5 课题背景、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选题背景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1.5.4 创新之处 |
第2章 改性蚕丝的研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蚕丝的预处理 |
2.2.2.2 单因素法改性 |
2.2.2.3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设计 |
2.2.2.4 吸附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蚕丝的单因素法改性 |
2.3.1.1 NaClO溶液浓度对蚕丝改性效果的影响 |
2.3.1.2 改性时间对蚕丝改性效果的影响 |
2.3.1.3 改性温度对蚕丝改性效果的影响 |
2.3.1.4 反应浴比对蚕丝改性效果的影响 |
2.3.2 蚕丝改性工艺的响应面分析法优化 |
2.3.2.1 回归拟合及方差分析 |
2.3.2.2 双因子交互作用分析 |
2.3.3.3 蚕丝最佳改性工艺的确定及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改性蚕丝对Zn~(2+)、Cu~(2+)、Pb~(2+)的静态吸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改性蚕丝对Zn~(2+)的静态吸附 |
3.3.1.1 pH值对改性蚕丝吸附Zn~(2+)的影响 |
3.3.1.2 改性蚕丝对Zn~(2+)的吸附热力学 |
3.3.1.3 改性蚕丝对Zn~(2+)的吸附动力学 |
3.3.1.4 常见共存离子对改性蚕丝吸附Zn~(2+)的影响 |
3.3.2 改性蚕丝对Cu~(2+)的静态吸附 |
3.3.2.1 pH值对改性蚕丝吸附Cu~(2+)的影响 |
3.3.2.2 改性蚕丝对Cu~(2+)的吸附热力学 |
3.3.2.3 改性蚕丝对Cu~(2+)的吸附动力学 |
3.3.2.4 常见共存离子对改性蚕丝吸附Cu~(2+)的影响 |
3.3.3 改性蚕丝对Pb~(2+)的静态吸附 |
3.3.3.1 pH值对改性蚕丝吸附Pb~(2+)的影响 |
3.3.3.2 改性蚕丝对Pb~(2+)的吸附热力学 |
3.3.3.3 改性蚕丝对Pb~(2+)的吸附动力学 |
3.3.3.4 常见干扰离子对改性蚕丝吸附Pb~(2+)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性蚕丝对Zn~(2+)、Cu~(2+)、Pb~(2+)动态吸附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4.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改性蚕丝对Zn~(2+)的动态吸附 |
4.3.1.1 吸附柱高径比对改性蚕丝吸附Zn~(2+)的影响 |
4.3.1.2 初始浓度对改性蚕丝吸附Zn~(2+)的影响 |
4.3.1.3 流速对改性蚕丝吸附Zn~(2+)的影响 |
4.3.1.4 Thomas模型对改性蚕丝吸附Zn~(2+)的拟合 |
4.3.2 改性蚕丝对Cu~(2+)的动态吸附 |
4.3.2.1 吸附柱高径比对改性蚕丝吸附Cu~(2+)的影响 |
4.3.2.2 初始浓度对改性蚕丝吸附Cu~(2+)的影响 |
4.3.2.3 流速对改性蚕丝吸附Cu~(2+)的影响 |
4.3.2.4 Thomas模型对改性蚕丝吸附Cu~(2+)的拟合 |
4.3.3 改性蚕丝对Pb~(2+)的动态吸附 |
4.3.3.1 吸附柱高径比对改性蚕丝吸附Pb~(2+)的影响 |
4.3.3.2 初始浓度对改性蚕丝吸附Pb~(2+)的影响 |
4.3.3.3 流速对改性蚕丝吸附Pb~(2+)的影响 |
4.3.3.4 Thomas模型对改性蚕丝吸附Pb~(2+)的拟合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蚕丝的表征与吸附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2 测试方法及条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扫描电镜(SEM)分析 |
5.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5.3.4 热重分析 |
5.3.5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纳米功能化蚕丝织物的制备及其在可穿戴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家蚕蚕丝纤维 |
1.1.1 家蚕蚕丝概述 |
1.1.2 家蚕蚕丝结构及化学组成 |
1.1.3 蚕丝的优良性能与应用 |
1.1.4 蚕丝的性能缺陷 |
1.2 蚕丝织物表面纳米材料功能化研究进展 |
1.2.1 蚕丝织物的抗菌研究 |
1.2.2 蚕丝织物的抗紫外研究 |
1.2.3 蚕丝织物的其他功能性研究 |
1.3 可穿戴柔性生理传感器研究进展 |
1.4 导电天然纤维材料研究进展 |
1.5 纳米氧化锌作为可穿戴压电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1.6 本论文研究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背景 |
1.6.2 研究目的 |
1.6.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与表征 |
2.1 试剂与药品 |
2.1.1 通用样品与试剂 |
2.1.2 实验药品 |
2.2 实验方法 |
2.2.1 蚕丝脱胶处理 |
2.2.2 实验表征仪器 |
2.2.3 样品结构表征 |
第3章 氧化铈纳米粒子修饰蚕丝布的制备及其抗菌/抗紫外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样品制备 |
3.2.2 样品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测试与表征 |
3.3.2 色度测试 |
3.3.3 抗紫外线效果 |
3.3.4 阻燃效果 |
3.3.5 抗菌效果 |
3.3.6 生物安全性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石墨烯层层包裹-还原法制备导电蚕丝纤维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样品制备 |
4.2.2 样品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测试与表征 |
4.3.2 亲疏水测试 |
4.3.3 机械强度测试 |
4.3.4 电阻测试 |
4.3.5 样品耐力测试 |
4.3.6 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导电蚕丝的氧化锌纳米棒阵列修饰及其可穿戴压电生理传感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样品制备 |
5.2.2 样品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测试与表征 |
5.3.2 伏安特性测试 |
5.3.3 手指机械运动测试 |
5.3.4 生理信号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蚕丝蛋白对涤纶织物的亲水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 验 |
1. 1 材料与设备 |
1. 2 方 法 |
1. 2. 1 涤纶织物的处理 |
1. 2. 2 涤纶织物的预处理———酰氯化 |
1. 2. 3 酰氯化涤纶织物接枝蚕丝蛋白 |
1. 3 测试方法 |
1. 3. 1结构表征 |
1. 3. 2 热稳定性测试 |
1. 3. 3 回潮率测试 |
1. 3. 4 吸放湿性测试 |
1. 3. 5 透湿性测试 |
1. 3. 6 断裂强力测试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结构表征 |
2. 2 热性能分析 |
2. 3 吸湿回潮率、透湿率分析 |
2. 4 吸放湿性分析 |
2. 5 力学性能分析 |
3 结 论 |
四、蚕丝蛋白的结构及食用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丝绸文物中蚕丝蛋白溶解度下降现象及其解决方法研究[D]. 王洁. 山东大学, 2021
- [2]蚕丝蛋白纤维的体外消化模拟研究[J]. 魏子凯,丁绍敏,陆敏兴,林海涛. 丝绸, 2020(08)
- [3]蚕丝蛋白的NaOH-尿素溶解工艺及护肤特性研究[J]. 赵山,顾圩杰,李志永,张蓓,辛向东,张磊,桂仲争. 蚕业科学, 2019(06)
- [4]角效应强化泡沫排液及其在泡沫分离回收蚕丝蛋白中的应用[D]. 李娜. 河北工业大学, 2019(06)
- [5]柞蚕茧综合利用现状与展望[J]. 薛强,刘隽彦,张洋,杨淑芳,刘娟,马越慧. 中国蚕业, 2017(02)
- [6]蚕丝蛋白的营养价值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J]. 张瑾莉,杨希,徐敏,司武阳. 饮食科学, 2017(08)
- [7]丝肽电渗析工艺优化[J]. 沈娟,江艳,丁志刚,项玉华. 上海化工, 2017(04)
- [8]改性蚕丝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的研究[D]. 吴斌辉.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5)
- [9]纳米功能化蚕丝织物的制备及其在可穿戴领域的应用研究[D]. 毛翠萍. 西南大学, 2016(02)
- [10]蚕丝蛋白对涤纶织物的亲水整理研究[J]. 赵斯梅,贾高鹏. 丝绸,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