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支持性言语反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3~6岁儿童,同伴互动,支持性言语反馈
支持性言语反馈论文文献综述
梁入文,周兢[1](2017)在《3~6岁儿童同伴互动中“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使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角色游戏情境收集3~6岁儿童同伴互动语料,并从"支持性言语反馈"类型、年龄、性别叁方面对这些语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3~6岁儿童同伴互动中"支持性言语反馈"类型呈多样性和集中性。(2)3~6岁儿童两类"支持性言语反馈"的发展期和发展速度各异。(3)3~6岁儿童在各类"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使用数量上不存在性别差异。进一步的分析发现,3~6岁儿童在"支持性言语反馈"类型的使用上可能受年龄、语用概率和情境等因素的影响;4~6岁是儿童"支持性言语反馈"的显着发展期,这可能源于该年龄段儿童间接祈使等语用能力的发展;受文化和道德发展特点的影响,3~6岁儿童较少对同伴作出积极评价及使用礼貌性言语。研究者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本文来源于《幼儿教育》期刊2017年27期)
余民[2](2015)在《教师支持性言语反馈探析——以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支持性言语反馈是教师课堂运用的一种言语策略,是教学互动和课堂话语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师生间的会话能否继续进行。因此,为了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增加学生语言输出,促进教学互动,笔者拟从功能和动因两方面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师支持性言语反馈做简要探索。以期对教师的言语策略运用研究提供些微帮助。(本文来源于《城市地理》期刊2015年24期)
刘佳音[3](2015)在《汉语二语课堂教师支持性言语反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反馈语的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定量描写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会话分析理论、语用学理论及二语习得理论,探讨了汉语二语课堂典型交际模式I-R-F叁分结构中的反馈语(F)的界定与分类问题,分析其主要语用功能及典型特征,阐释中西文化差异对教师支持性反馈语使用方面的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5年12期)
陆文霞[4](2013)在《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交际氛围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支持性言语反馈有利于构建健康的交际氛围,促进交际过程的顺利进行,是有效交际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研究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交际氛围建构对交际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研究对英语访谈式会话进行了收集,旨在研究访谈节目主持人在访谈过程中所使用的支持性言语反馈具有怎样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支持性言语反馈构建良好的交际氛围,促进访谈节目的顺利进行。本研究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该节目主持人在访谈过程中所使用的支持性言语反馈的形式和语用功能有哪些,不同类型的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使用频率有何不同?(2)该主持人怎样运用支持性言语反馈构建良好的交际氛围?本研究以CCTV新闻频道UpClose节目的近18期节目为研究语料,并分别对这些视频一一进行文字转录。通过会话分析,对访谈中主持人所使用的支持性言语反馈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在定性分析中,作者对支持性言语反馈进行整理和分类,从形式和功能上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定量分析中,作者首先对各类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使用频率进行对比和分析,其次将受访嘉宾进行分类,通过数据对比来研究主持人对不同类型的受访者所使用的支持性言语反馈是否有所不同。然后,根据主持人使用支持性言语反馈的实际情况,作者详细分析了主持人如何运用支持性言语反馈构建交际氛围。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主持人所用的支持性言语反馈有6种形式:感叹词、实词、短语,句子,笑和组合。(2)研究中主持人主要运用了8种不同语用功能的支持性言语反馈,分别是:应答,接受,赞同,评价,帮助,解释,表达惊讶和笑。(3)在8种语用功能的支持性言语反馈中,应答型、赞同型和笑在所有支持性言语反馈中的使用频率较高,其中应答型所占比重最大,占将近50%,之后依次为赞同型和笑,而评价型所占比重最小。根据访谈节目交际氛围建构的需要,作者对这些研究一一进行了分析和解释。(4)通过比较主持人对两个不同年龄和不同母语的嘉宾群所作的支持性言语反馈,作者发现主持人在与不同年龄的嘉宾进行访谈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支持性言语反馈频率有差别,但不明显。在与年龄稍高的嘉宾群交际时,应答型和赞同型的使用频率比年龄较低的嘉宾群稍高,而表示惊讶和笑的频率则相对较低。另外,在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嘉宾群交际过程中,主持人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使用频率比与以汉语为母语的嘉宾群交际时低。(5)对主持人使用支持性言语反馈进行交际氛围建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后,作者发现主持人以合作性、参与性和肯定性为主要交际原则,根据不同访谈的语境来合理地选择支持性言语反馈的类型和使用频率。最后,作者对使用支持性言语反馈进行交际氛围建构作出了相关建议,并提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作者希望,通过本研究,英语学习者和交际者能够在日常会话交际中学习并充分使用支持性言语反馈,以构建健康的交际氛围,促进会话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3-04-10)
何丽颖[5](2013)在《汉英电视访谈节目中支持性言语反馈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一项对比中英文电视访谈节目中支持性言语反馈使用情况的研究进行汇报。研究者对Clancy的支持性言语反馈的分类进行了修正。文中的支持性言语反馈包括:非词汇支持性言语反馈,词汇性支持性言语反馈,重复项目,语句续补以及以上几种类型的组合形式。本文的语料来自20期电视访谈节目的转写,其中十期来自中文电视访谈节目《非常静距离》,另外十期来自英文访谈节目《艾伦秀》。本文运用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比了各类反馈形式的“频率”和“分布”,主要回答以下问题:(1)中文电视访谈节目和英文访谈节目中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使用有哪些共同点?(2)他们有哪些差异性?(3)导致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分析结果显示中文和英语两种语言的电视访谈节目中的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使用存在共性和差异。具体表现在:(1)相同时间内中文电视访谈节目中使用的支持性言语反馈的数量是英文访谈中使用量的近2倍;(2)中文电视访谈节目中使用的语句续补比重复项目要多,而英文电视访谈节目中使用更多的重复项目。(3)中英文电视访谈节目中非词汇性质的支持性言语反馈所占比例都为最高,而英文中的此类反馈高于中文。词汇性质的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使用频率仅次于非词汇性质的支持性言语反馈。(4)在支持性言语反馈的分布方面,两种电视访谈节目中的支持性言语反馈大都出现在话轮转换相关位置,但中文电视访谈节目中出现在话轮转换相关位置的支持性言语反馈要比英文访谈节目中多24.2%,说明中文访谈节目中人们更倾向于在话轮转换相关位置发出支持性言语反馈。(5)通过对中英文电视访谈节目中男女嘉宾每分钟做出的非词汇性质的支持性言语反馈作了对比,发现女性更倾向于使用这类型的支持性言语反馈。文章还分析了文化对汉英电视访谈节目支持性言语反馈使用不同的影响。本文研究为支持性言语反馈和电视访谈节目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促进对日常对话的研究。同时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可以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更好地理解并正确地使用支持性言语反馈,促进跨文化交流。(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3-04-10)
郭俊芳[6](2012)在《英文电视谈话节目支持性言语反馈会话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言语反馈指的是,“谈话中的听者一方在另一方说话时所发出的简短的话语表达”(Clancy et al.,1996)。支持性言语反馈通常不会破坏说话者的话轮,也不发表自己的观点。作为成功会话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支持性言语反馈得到了国内外语言学家及非语言学家的关注。谈话节目是一种典型的发生在固定场合的面对面的会话。它有着许多与日常自然会话相似的特征。支持性言语反馈在会话中至关重要,置之于电视谈话节目中会有更多的地方值得探究。基于Stubbe(1998)支持性言语反馈的相关理论,本文是关于支持性言语反馈在英文电视谈话节目中的使用的会话分析。借助会话分析理论,对英文电视谈话节目中的支持性言语反馈就其形式、分布特点以及语用功能进行定量及定性分析。语料为20期电视谈话节目,选自央视九套播出的《海客谈》。根据对语料的统计和分析,在英文电视谈话节目中支持性言语反馈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六种:语气词、实词、短语、句子、重复和补充。语气词的数量及使用频率最高。其中,“Mhmm”占据很大的比例,主要被用来表示听话人的倾听和赞同。另外,支持性言语反馈在英文电视谈话节目中,主要有两种分布形式:出现在话轮转换关联位置,或者出现在非话轮转换关联位置。基于定量分析,支持性言语反馈在英文电视谈话节目中,主要分布在话轮转换关联位置。支持性言语反馈在英文电视谈话节目中,主要被用以实现听者对说话者的倾听、对说话人传递信息的接收、对其话语含义的理解、对其阐述事实的认同、对其发表观点的赞同、对其所作言论的评价以及对其完成言论进行的帮助等七种语用功能。数据表明,支持性言语反馈最常被用来表示倾听和赞同。这一特点应归咎于谈话节目用以交流和传递信息的特点。希望此项研究能够促进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习得及使用,有助于更好地欣赏英文电视谈话节目,并为未来支持性言语反馈的相关研究做出贡献。(本文来源于《山西财经大学》期刊2012-03-01)
张丹[7](2008)在《《实话实说》节目中的支持性言语反馈》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实话实说》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的支持性言语反馈的分布状况和功能进行分析,从而发现高度支持性言语反馈在此类访谈节目中的使用频率较高,进而分析其语言功能。通过分析,发现在此类访谈节目中,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使用有助于促进会话交际的顺利进行,为此类访谈节目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11期)
高艳[8](2008)在《中文电视谈话节目支持性言语反馈会话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中文电视谈话节目中的支持性言语反馈进行了会话分析。依据Stubbe (1998)的支持性言语反馈的定义,文中的支持性言语反馈包括从嗯、哦、啊等简短的反馈回应到复杂句子。本文语料来自叁个中文电视谈话节目:《对话》,《锵锵叁人行》及《艺术人生》。本文对语料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来回答以下问题:(1)中文电视谈话节目中的支持性言语反馈的形式、分布特点和语用功能是什么?(2)影响主持人或嘉宾做出支持性言语反馈的语境因素是什么?分析结果显示:(1)中文电视谈话节目中的支持性言语反馈有六种形式:语气词、实词、短语、句子、重复和任意两种形式的组合,其中就数量来讲,语气词排第一位。分布上,中文电视谈话节目中支持性言语反馈存在两种分布形式:出现在话轮转换关联位置和出非话轮转换关联位置。定量分析显示支持性言语反馈大部分出现在话轮转换关联位置。就语用功能而言,中文电视谈话节目中支持性言语反馈有九种语用功能:表示倾听、收到、理解、认同、赞同、评价、致谢、帮助和解释;数据显示,表示倾听是支持性言语反馈最常使用的功能,其次是表示赞同。(2)分析结果还显示语境因素中的性别和距离影响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使用。女性比男性使用更多的支持性言语反馈;会话参与者关系越紧密,支持性言语反馈使用的就越多。此外,我们对支持性言语反馈与节目风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两者间没有必然联系,但由于语料收集的局限性,此结果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我们希望此项研究能够给中文支持性言语反馈的研究做出贡献并且希望能够帮助更好的理解中文电视谈话节目中的支持性言语反馈并正确使用它们。(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王义娜,李银美[9](2007)在《支持性言语反馈的汉英差异与礼貌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支持性言语反馈是听话人参与谈话的一种重要言语行为。本文就汉英访谈节目进行了对比调查,发现汉语访谈中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使用频率要远远高于英语;但所使用的高度支持性言语反馈却低于英语。言语行为上的这些区别反映出沉淀于中西文化中的不同礼貌观念:一般支持性言语反馈不符合西方文化的礼貌表达。(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李光[10](2005)在《支持性言语反馈的日中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会话类型之一的访谈对话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访谈对话中支持性言语反馈的日中对比,来考察作为会话侧面的言语反馈的表现形式、出现频率、出现时机和会话功能。本研究所使用的语料是时间各为24 分钟的语音材料。日语语料取自《日语访谈》(《日语新干线》),汉语语料取自《艺术人生》(中央电视台)。两部分语料都是访谈形式的对话,会话参加者为两人,一人为嘉宾,另一人为访问者。在先行研究中,笔者首先对与本研究有关的会话分析的理论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如会话分析的定义、会话分析的理论基础、会话分析的创始性研究以及话轮等理论。综合上述观点,可以认为,所谓的会话分析就是对交际过程中语意传达的动态分析。其次介绍了在此之前言语反馈的相关研究成果。所谓反馈是听话人对于讲话人的话语的听力反应。进一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言语性反馈和非言语性反馈。而言语性反馈可以是非词汇性的,也可以是词汇性的。此外,高夫曼(1981)认为反馈具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通过反馈和讲话人建立某种一致或共存的关系;二是由于反馈与当时的言语相关,从而获得了局部的意义。高夫曼主张把反馈划分为支持性言语反馈和非支持性言语反馈。根据高夫曼的观点,支持性言语反馈是听话人通过对讲话人显示支持的态度来帮助讲话人完成其言语行为。此外,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它不以“取得话轮”为目的。在本论部分,首先对一般支持性言语反馈的表现形式、出现频率和出现的时机进行对比分析;其次,对高度支持性言语反馈的表现形式、出现频率和出现时机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对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会话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由此,得出以下结论:1) 关于一般支持性言语反馈,日语的表现形式要比汉语的更多样,(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5-05-20)
支持性言语反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教师支持性言语反馈是教师课堂运用的一种言语策略,是教学互动和课堂话语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师生间的会话能否继续进行。因此,为了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增加学生语言输出,促进教学互动,笔者拟从功能和动因两方面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师支持性言语反馈做简要探索。以期对教师的言语策略运用研究提供些微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支持性言语反馈论文参考文献
[1].梁入文,周兢.3~6岁儿童同伴互动中“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使用研究[J].幼儿教育.2017
[2].余民.教师支持性言语反馈探析——以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堂为例[J].城市地理.2015
[3].刘佳音.汉语二语课堂教师支持性言语反馈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5
[4].陆文霞.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交际氛围建构[D].湖北大学.2013
[5].何丽颖.汉英电视访谈节目中支持性言语反馈的对比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
[6].郭俊芳.英文电视谈话节目支持性言语反馈会话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2
[7].张丹.《实话实说》节目中的支持性言语反馈[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8].高艳.中文电视谈话节目支持性言语反馈会话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
[9].王义娜,李银美.支持性言语反馈的汉英差异与礼貌表征[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
[10].李光.支持性言语反馈的日中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