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比较注重把问题“讲”明白,然后让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或施以“变式”训练,在不断强化中使学生“学会”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以此达到教学目的。这种教学过程和方式固然有效,但是如果不给学生自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只会被动接受,问题意识会被弱化,可持续优化的自身学习能力就会降低,最终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具体地说,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有意义的探索,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创新意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问题意识
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便出现无疑可问的现象,教师就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生疑,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利用问题串,可以将学生自然地带入问题情境。
例如,“二面角”是立体几何的教学难点之一,在学习二面角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串来导入。
(1)平面几何中“角”是怎样定义的?
(2)角有大小吗?是怎样度量的?
(3)在立体几何中已经学习了哪些角?它们的大小是如何确定的?
通过这组问题串,给出了研究角的一般思路,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二面角这个新概念时,按照一条清晰的思路进行主动思维,也有利于构建知识体系。如果能利用模型给学生以直观认识,再运用类比思想逐步探究,这个教学难点也就比较容易突破了。
问题就在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到问题无时无处不存在,如此便可诱发其问题意识,进而产生思考、探索的心理冲动。
二、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质疑
以往教师总爱以“讲”为主,喜欢“一言堂”,当然就出现学生有疑不敢问的情况。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领者,在教学中应当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问题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时,更容易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之敢问。
例如,学习“算法初步”一章时,就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圆周率的近似值是多少?由于学生的理解偏差和能够记住的近似值不同,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如:3.14,3.1415926……此时,教师可以简略介绍:圆周率即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我国古代有“周三径一”之说,公元前1700年的埃及文手稿中256/81(约为3.1604)的记载……当今,人们用计算机可以轻松地得到小数点后上百万位数字。
这样的问题,很容易使学生进入情境,自然而然地会产生类似的疑问:为什么在不同历史时期得到的圆周率的近似值不同呢?圆周率是怎么算出来的?问题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想问、能问,留给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并可使其对以后微积分和计算机科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使学生初步领会算法思想。
只有学生敢想、善问,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适时评价引导,提升问题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激励、诱导,使学生由无疑可问到敢于质疑,这是问题意识培养的必由之路,但不是最终目标。教师要适时点拨、指导,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等比数列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等差数列的性质,进行类比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该能得到诸多等比数列的性质。如在等差数列中有:对于正整数m、n、p、q若m+n=p+q,则;类似地,在等比数列中有:对于正整数m、n、p、q,若m+n=p+q,则。
由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还是肤浅的,容易把有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当做一般性的结论,如:在等差数列中连续k项和仍成等差数列,即,,,…成等差数列(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n)。类比到等比数列中有:连续k项和仍成等比数列,即,,,…成等比数列(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n)。
这个结论,在一般情况下是成立的,但在特殊情况下不成立:当等比数列的公比是-1时,连续偶数项的和是零,不能构成等比数列——从一般意义上来讲,类比是一种很重要的合情推理,但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坚持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多利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或从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挖掘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另外,设置悬念、联系实际、运用数学史料等,也是培养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几个问题设计能够解决的,而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需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特点等方面加以认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