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力指标论文-罗敏强

肥力指标论文-罗敏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肥力指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枣树压砂地,土壤肥力评价,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空间变异

肥力指标论文文献综述

罗敏强[1](2019)在《枣树压砂地土壤肥力评价及肥力指标空间变异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效的肥力评价可为压砂地的肥力管理及施肥决策等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利用野外大田试验,选取种植了5年枣树的区域内的土壤为研究样品,选取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速效磷、速效钾、盐分、土壤pH这8项指标作为肥力评价指标,结合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借助肥力评价方法揭示我国西北特有的压砂地土壤的肥力状况以及其空间变异特征。主要内容如下:(1)运用经典统计学对压砂地0-10cm土层各项肥力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的分布范围为4.25-5.75g/kg,全氮分布在0.17-0.23g/kg之间,参照第二次国家土壤普查分级标准,二者隶属于贫瘠的水平,全磷和速效磷归属于较差水平,速效钾和盐分属于较高水平。p H的分布范围在8.12-9.67之间,表明土壤呈碱性。IFI1的数值变幅是0.23-0.35,IFI2的数值分布范围是0.66-0.84,P_S的数值分布范围是0.63-0.81。其中有机质、全氮、全钾、pH、速效钾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04、5.69、6.41、4.05、6.08%,均属于弱变异;其余的肥力指标的变异系数处于17.38%-38.7%之间,为中等变异。综合肥力指数IFI1、IFI2和P_S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为弱变异。(2)借助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法、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0-10cm土层土壤的肥力进行评价,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最优评价法。结果表明:在雷达图中,隶属度均值表现为速效钾>盐分>全钾>速效磷>全磷>pH>有机质>全氮,分肥力指数均值为速效钾>盐分>全钾>速效磷>pH>全磷>有机质>全氮,排列顺序大致相同。在综合肥力指数IFI1、IFI2和P_S的空间分布图中,压砂地土壤肥力特征在空间上呈现出斑块状,绘制的叁个综合肥力指数的空间分布图相似。利用等距法划分土壤肥力等级,在IFI1、IFI2和P_S分布图中,土壤肥力基本由Ⅱ、Ⅲ、Ⅳ等占据。其中Ⅲ等肥力等级分布最广,分别占整个区域面积的53%、57%、54%。Ⅲ等及以下所占面积最多,分别为64%、69%、67%,可知压砂地整体肥力水平偏低。比较叁种评价方法的结果,发现其结果表现出不一致,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土壤肥力的评价结果准确率较高,达到87.50%。(3)结合地统计学方法和最优评价法准确评价研究区域的土壤肥力状况,并对各肥力指标的空间变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氮、全磷和盐分均符合球状模型,其他肥力指标符合指数模型。有机质、全磷和pH的C_0/(C_0+C)分别为0.139、0.021、0.114,均小于0.25,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他各项肥力指标的C_0/(C_0+C)值在0.418-0.50之间,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性。各项肥力指标在研究区域尺度上空间分布复杂、规律不明显。压砂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2去除一阶趋势后的最优半方差函数模型为球状模型。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2的分布范围为0.66-0.84,在分布图中土壤肥力等级Ⅲ等以下所占的面积为69%,可见砂田的总体肥力水平处于中等偏贫瘠状态。且土壤肥力的空间分布受有机质和全氮分布的影响较大。(4)以有机质为例,结合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法,设置32m×32m、28m×28m、24m×24m、20m×20m和16m×16m 5种采样尺度和4m、8m、12m叁种采样间距研究空间变异的尺度效应。结果表明:对于不同采样尺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在竖直空间上的分布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有机质的含量范围为2.41-5.75g/kg;其变异系数介于3.90%-11.89%之间,变异强度表现为弱变异性。有机质的C_0/(C_0+C)大部分都小于0.25,表现出了强烈的空间自相关。各个土层有机质Moran’s I系数的变化趋势在0-21.33m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总的变化范围在-0.548-0.548之间,表明土壤有机质的空间相关性较强。当采样间距增加时,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块金值C_0不断增大,而变异系数CV不受影响。在空间分布图上各土层均出现“凸起”和“凹陷”现象,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逐渐减少,“凹凸”程度大致相同,随着采样尺度的减少表层土壤有机质分布更均匀,8m为较合理的采样间距。通过比较两种插值方法,土壤有机质的Kriging插值精度最高。(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池国兴[2](2019)在《深圳市桂湾片区道路绿化带土壤四大肥力指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深圳市桂湾片区面积约67.8万m~2的绿化种植用地进行了肥力调查研究,调查数据表明:前湾片区道路绿化带是属于盐碱地,pH值6.19~8.91;肥力4大指标中的有机质、有效磷、水解性氮均未达到《绿化种植土壤(CJ/T340-2011)》标准,建议对该片区的绿化带种植区肥力进行改善。(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发展》期刊2019年05期)

王立美,孟宸羽,马振营[3](2018)在《祁连县某地区草原土壤肥力指标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就世界范围土壤肥力而言,土壤中的氮、磷、钾元素的大致含量分别是0.02~0.5%,0.01~0.2%和0.2~3.3%。在中国一般农田的养分含量是:氮0.03~0.35%,磷0.01~0.15%,钾0.25~2.7%。本次研究对象为青藏高原祁连县某区草原土壤,植被多为矮蒿草等混生草植物,土壤为山地草黑土,采样厚度分别为7cm、17cm、27cm、37cm,对这四个厚度的土壤分别检测分析项目为PotentialOfHydrogen(PH)、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通过分析项目含量来分析土壤肥力与厚度的关系。土壤中的养分贮量、强度因素和容量因素,主要取决于土壤矿物质及有机质的数量和组成。高原草原土壤该肥力相对在最低范围,土壤肥力低是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如何提高及保持肥力,是改善生态的攻坚难题。通过此次试验可以了解到青海省祁连县土壤肥力情况,土壤肥力和土壤厚度之间存在何种联系。(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8年18期)

唐姬,林泽宇[4](2018)在《浙江安吉:表土剥离先把脉土壤质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眼下,在浙江省安吉县天子湖镇高禹村和高庄村,商合杭高铁大道项目正稳步推进。项目标段已剥离完的2.1万立方米表土,被源源不断运输至余石、吴址两村,保障两村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多亏了这些表土,村里的200余亩垦造耕地、500余亩的旱改水项目得以(本文来源于《中国自然资源报》期刊2018-09-27)

范作伟,彭畅,金荣德,吴海燕[5](2018)在《东北地区主要土壤类型及其肥力指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SPSS及Excel软件,统计分析东北地区主要土壤类型的分布、利用及其养分指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涵盖暗棕壤、草甸土、黑土、棕壤、白浆土、黑钙土、沼泽土、栗钙土、栗褐土等9个土壤类型。耕地利用率达到60%以上的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褐土和黑钙土;草甸土、栗褐土、风沙土、棕壤、栗钙土和白浆土的耕地利用率在30%以上。土壤养分指标与气象因子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等土壤养分与热量因子表现出极显着的负相关,与降水量呈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从宏观上分析,黑龙江省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等养分指标高于吉林省和辽宁省,年平均温度、≥10℃有效积温和无霜期等热量指标辽宁省高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结合成土过程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可以说明在平均气温较高的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分解加快,不利于养分指标的积累,土壤肥力下降。(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李娟,章明清,尤志明,章赞德,姚建族[6](2018)在《福建乌龙茶园土壤速效氮磷钾丰缺指标与肥力状况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乌龙茶减肥增效技术模式,本研究通过设置65个氮磷钾田间肥效试验和采集7697个代表性耕层土样进行测定分析,探讨乌龙茶土壤速效氮磷钾丰缺指标和土壤肥力状况。结果表明,乌龙茶土壤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的高产临界指标分别为245mg·kg~(-1)、34mg·kg~(-1)和114mg·kg~(-1),低产临界指标则分别为126mg·kg~(-1)、13mg·kg~(-1)和69mg·kg~(-1)。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平均分别为4.3±0.5和21.7±9.2g·kg~(-1),总体上茶园土壤明显偏酸,土壤有机质含量则普遍适中;闽南茶园的酸化程度远高于闽北茶园,但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多高于闽北茶园。茶园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含量平均分别为112.2±61.2mg·kg~(-1)、32.0±47.4mg·kg~(-1)和75.4±48.5 mg·kg~(-1),总体上土壤碱解氮普遍严重缺乏,有效磷含量尚可,速效钾含量明显偏低;平和县和南靖县的茶园土壤有效磷含量普遍达到丰富等级,南安市、大田县、武夷山市和建瓯市则普遍属于缺乏等级。因此,乌龙茶茶园肥力状况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需结合各区域茶园肥力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减肥增效技术模式。(本文来源于《茶叶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薛敏,但仕勇,黄芳[7](2018)在《玉屏县土壤主要肥力指标的分析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指导贵州省玉屏县的农业生产,通过对贵州省玉屏县的533个土壤样品进行养分含量测定和统计分析,评价了玉屏县土壤的酸碱度状况和主要肥力指标。结果表明:玉屏县土壤pH平均值为6.65,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6.16 g/kg,1.57 g/kg,134 mg/kg,14.4 mg/kg,149 mg/kg,296 mg/kg。大部分土壤pH近中性偏碱,全氮和碱解氮总体含量处于较高水平,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而缓效钾含量水平偏低。各种营养元素的变异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土壤碱解氮、全氮、有机质、速效钾、缓效钾、速效磷。为此初步提出了调控土壤酸碱性、稳定土壤有机质、减氮、适磷、补钾的施肥建议。(本文来源于《耕作与栽培》期刊2018年02期)

缪子梅,李竞春,陈栋,王维汉[8](2018)在《喷灌条件下茶园土壤肥力与茶叶品质指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喷灌条件下水分调控的基础上,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茶园土壤肥力指标(包括土壤氮素、土壤温度)与茶叶品质指标(包括氨基酸、茶多酚)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喷灌条件下茶园表层土壤总氮(TN)质量比最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TN质量比呈递减趋势,喷灌处理各土层TN质量比略高于常规处理,速效氮质量比变化呈现与TN质量比变化相同趋势,对比常规处理,喷灌处理各土层土壤TN平均质量比增加3.3%~22.2%,速效氮平均质量比增加7.1%~24.7%;喷灌处理表层土壤与20 cm土层土壤温度均高于常规处理,表层土壤温度在5:00最低,比常规处理提前1 h,在14:00最高,与常规处理同步,20 cm土层土壤温度在8:00最低,比常规提前2 h,在17:00最高,比常规处理提前近2 h;此外,氨基酸质量比变化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茶多酚质量比变化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喷灌处理氨基酸、茶多酚质量比均高于常规处理,氨基酸质量比提高12.21%,茶多酚质量比提高17.03%.(本文来源于《排灌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韩剑宏,王旭平,张连科,余维佳,焦丽燕[9](2017)在《发酵玉米秸秆对盐碱地土壤肥力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发酵玉米秸秆施加到盐碱土后对土壤肥力指标的影响,将未发酵的玉米秸秆作为对照,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比例(1∶1、2∶1、3∶1、6∶1)秸秆和污泥混合发酵的玉米秸秆分别以不同用量(1.25、2.50、3.75、5.00 g/kg)施加到盐碱土后土壤肥力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施加发酵后的玉米秸秆,土壤有机质、速效钾质量分数显着增加,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质量分数有所降低。经比较分析,施加2.50 g/kg发酵比例为2∶1的玉米秸秆对土壤肥力指标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最为显着,其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分别较原土提高了0.90倍、1.07倍;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纤维素酶、过氧化氢酶分别较原土提高54.47%、37.00%、33.82%、59.77%。(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禹朴家,范高华,韩可欣,周道玮[10](2018)在《基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酶活性指标的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质量评价是分析土壤管理措施对土壤质量影响的最重要的手段。以松嫩平原草地为对象,分析玉米地、苜蓿地、自然恢复草地、羊草地和羊草割草地5种利用方式短期(4年)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采用土壤质量指数法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定量评价,探讨基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酶活性指标的土壤肥力质量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具有极显着(P<0.01)的影响,而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显着影响。草地恢复明显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含量与土壤酶的活性,其中蔗糖酶活性增加幅度最大,4种草地利用方式的敏感性指数均大于1.94,响应最敏感,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增加幅度最小,4种草地利用方式的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13,响应最差。苜蓿地、自然恢复草地、羊草地和羊草割草地中分别有4个、3个、2个和1个土壤微生物指标的敏感性指数大于1.5,研究区内种植苜蓿对土壤微生物指标的改善作用最大。线性与非线性土壤质量指数间具有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它们均能准确的反映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草地恢复显着提高了研究区内的土壤肥力质量,其中苜蓿地的土壤质量指数最高,其线性和非线性土壤质量指数分别为0.89和0.60,自然恢复草地、羊草割草地和羊草地次之,玉米地最低,其线性和非线性土壤质量指数仅为0.55和0.30。研究表明,在松嫩平原土壤条件较差的地区种植苜蓿可能是改善土壤肥力质量最佳的利用方式之一。(本文来源于《农业现代化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肥力指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对深圳市桂湾片区面积约67.8万m~2的绿化种植用地进行了肥力调查研究,调查数据表明:前湾片区道路绿化带是属于盐碱地,pH值6.19~8.91;肥力4大指标中的有机质、有效磷、水解性氮均未达到《绿化种植土壤(CJ/T340-2011)》标准,建议对该片区的绿化带种植区肥力进行改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肥力指标论文参考文献

[1].罗敏强.枣树压砂地土壤肥力评价及肥力指标空间变异规律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

[2].池国兴.深圳市桂湾片区道路绿化带土壤四大肥力指标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

[3].王立美,孟宸羽,马振营.祁连县某地区草原土壤肥力指标检测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

[4].唐姬,林泽宇.浙江安吉:表土剥离先把脉土壤质量[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8

[5].范作伟,彭畅,金荣德,吴海燕.东北地区主要土壤类型及其肥力指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J].玉米科学.2018

[6].李娟,章明清,尤志明,章赞德,姚建族.福建乌龙茶园土壤速效氮磷钾丰缺指标与肥力状况评价[J].茶叶学报.2018

[7].薛敏,但仕勇,黄芳.玉屏县土壤主要肥力指标的分析与评价[J].耕作与栽培.2018

[8].缪子梅,李竞春,陈栋,王维汉.喷灌条件下茶园土壤肥力与茶叶品质指标[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8

[9].韩剑宏,王旭平,张连科,余维佳,焦丽燕.发酵玉米秸秆对盐碱地土壤肥力指标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7

[10].禹朴家,范高华,韩可欣,周道玮.基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酶活性指标的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初探[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

标签:;  ;  ;  ;  

肥力指标论文-罗敏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