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尼迪克特论文-沈婉,黄继刚

本尼迪克特论文-沈婉,黄继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本尼迪克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族,想象的共同体,学者视界

本尼迪克特论文文献综述

沈婉,黄继刚[1](2019)在《学者视界与想象的共同体的建构——以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理论思想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的提出,展现出他研究民族范式的视角。他侧重于从民族这一概念的起源、与官方民族主义的和爱国主义的关系出发,从不同侧面研究了民族作为想象的共同体的发展演变以及今后所要面临的情况,这有别于以往其他民族主义研究者。针对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这一理论建构进行分析研究,从学者视界的角度出发,与露丝·本尼迪克特、爱德华·W.萨义德等学者的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探索想象的共同体这一理论形成的原因、想象的共同体的理论内涵和它的主义建构以及民族作为想象的共同体与宗教等其他想象的共同体及其特征之间的区别,深入剖析这一理论主张的深层意义。(本文来源于《曲靖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萧莎[2](2019)在《思想的回声——评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回忆录《椰壳碗外的人生》》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虽然分属不同语系,文化迥异,但是民间却流传着同一个说法:一只青蛙从孵化便生活在半个倒扣的椰壳下,一辈子不曾跳出来,它就会相信这个椰壳碗就是全世界。椰壳碗内的青蛙,作为印尼和泰国俗话中的共同意象,讽喻的是某种常见的刻板人格和贫乏人生:心胸狭隘、故步自封,一生画地为牢、坐井观天而不自知,(本文来源于《中国图书评论》期刊2019年08期)

涂瑞达[3](2018)在《浅谈本尼迪克特的文化心理理论对中国文化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尼迪克特的文化心理理论从心理层面剖析了日本文化,从国民性的等级制度观念的心理和区别于西方的耻感文化的文化模式,来研究日本与西方文化的差异,这种理论研究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它的理论意义。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以深刻的洞察力和预判力,成为研究日本社会的典范文献。而本尼迪克特本人,也经受住了民族情绪的考验,以冷静的态度和严谨的分析,使她的研究超出了为战争服务这一应用目的,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文来源于《科学咨询(教育科研)》期刊2018年07期)

李东海[4](2018)在《小说与民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理论,是西方民族和民族主义研究的经典话语。与其它民族主义研究不同,“想象的共同体”理论更为关注文化在民族和民族主义建构中的作用,这引起了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本论文聚焦于“想象的共同体”理论的核心议题“小说与民族”,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理论进行梳理、阐发和探究:第一章,围绕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理论的核心特质,尤其是对民族与文学关系的阐释,系统地考察和呈现安德森理论的生成语境,包括理论语境和现实语境。在理论语境方面,本章试图将安德森的民族思想纳入民族和民族主义研究的建构论传统,意在从安德森对这一传统的承变中思考其理论的独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考察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奥尔巴赫文学研究以及本雅明历史时间意识对安德森民族思想的影响;在现实语境方面,本章指出,东南亚区域政治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主义再次勃兴是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理论生成的现实语境。第二章,聚焦于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理论的核心议题——“小说与民族”,在发掘“想象”的关键要素“同时性”观念及其与文学活动关系的基础上,从文学叙事、印刷语言和读者群体建构叁个维度,梳理小说在民族共同体的想象性建构中发挥作用的机制,以回答民族共同体“想象”何以可能的问题。第叁章,在明了小说想象民族的内在机制的基础上,我们不得不继续追问:“想象”得以实现的原理是什么?本章抓住认同和摹仿两个关键词,尝试从文学与认同、民族与认同的关系以及小说摹仿诗学从文学摹仿向文化摹仿的转向中,对这一追问作出回答。第四章,基于对“想象的共同体”理论核心议题“小说与民族”较为系统的考察,本章尝试以中国民族和民族主义问题为例,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理论作简要批判反思。首先,尝试归纳出“想象的共同体”理论的中国叙事,包括安德森的中国叙事以及围绕“想象的共同体”理论,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成果;其次,从叁个方面对“想象的共同体”理论进行批判反思:“谁的认同”、“'摹仿'逻辑下的去欧洲化”以及“中立'的小说”。(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董进,齐爱军[5](2017)在《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兼论《想象的共同体》与传播研究的内在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对民族主义研究充满想象力,他知识背景丰富,研究方法卓越而精彩,在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中建构了一条多重研究的路径。本文从他对民族主义即《想象的共同体》起源与散布的论证过程,结合文化研究与詹姆斯·凯瑞仪式观传播的相关概念和思路,分别以同时性与仪式观传播,复数性与社会秩序建构,媒介与大众传播等相互交织的结构层面,评述安德森对传播作为文化研究的关联性与启示。(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7年11期)

凌丽[6](2016)在《日本民族性格的矛盾统一——读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有感》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菊与刀》是美国着名女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受美国政府委托探讨日本民族性的经典着作之一。《菊与刀》以两个完全对立的文化符号,代表了日本民族性格的矛盾性。本文从等级制度、耻感文化等方面论述日本民族性格的矛盾性。一、《菊与刀》产生的背景《菊与刀》是由美国女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二战期间撰写的一部经典的研究日本文化类型的着作。她在1944年因接受美国政府的委托,开始了对日本民族的人类(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6年17期)

欧南[7](2016)在《莎士比亚与歌剧——柏辽兹的《比阿特丽斯与本尼迪克特》》一文中研究指出【歌剧内容】克劳迪奥与公爵之女希罗相爱,公爵侄女比阿特丽斯好奚落人,而克劳迪奥的好友本尼迪克特也争强好胜。克劳迪奥想撮合之,便先让比阿特丽斯听到他议论本尼迪克特如何爱比阿特丽斯,又让本尼迪克特听到他议论比阿特丽斯如何爱本尼迪克特,两人信以为真,彼此真正相爱。希罗叔父心怀歹心,诬陷希罗不贞,以致希罗昏死过去。公爵谎称希罗已死,愿以希罗堂妹补偿给克劳迪奥。结果,比阿特丽斯和本尼迪克特、克劳迪奥和希罗"堂妹"(本文来源于《歌剧》期刊2016年06期)

李齐家[8](2016)在《J·本尼迪克特叁首花腔艺术歌曲演唱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朱柳斯.本尼迪克特(Julius.Benedict)是十九世纪德国着名的指挥家和作曲家。他创作的大多数作品并未产生较大的影响力,但其艺术歌曲却广为流传。本尼迪克特的《山鹊》、《威尼斯狂欢节》、《吉普赛姑娘和小鸟》等叁首花腔艺术歌曲,近年来被多位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所演唱。这叁首作品旋律活泼、歌词幽默风趣、贴近生活,演唱中不似德法艺术歌曲般多采用抒情的方式,而是加入了大量的连音、跳音、颤音等技巧性乐句,使音乐更加灵动且具有一定的演唱难度。这些都是本尼迪克特区别于同时期其他作曲家的创作风格特点,在艺术歌曲创作领域独树一帜。本文共分为叁章。首先,笔者阐述了花腔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和风格特点;其次,笔者以本尼迪克特为对象,简要介绍了其生平及艺术创作背景,并分析了《山鹊》、《威尼斯狂欢节》、《吉普赛姑娘和小鸟》等叁首本尼迪克特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歌曲;最后,笔者结合自身的演唱和学习实践,对演唱本尼迪克特《吉普赛姑娘和小鸟》的世界着名女高音歌唱家曹秀美和格鲁贝洛娃的表演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来源于《西安音乐学院》期刊2016-05-06)

周田田[9](2016)在《中国乡村文化中的叁大模式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模式可理解为是其信仰群体中达成的普遍共识,它既表现为个体成员在行为上的一致表达,又表现为面向群体形而上的哲学观念,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模式具有一定共性和差异性。商品经济利益驱动、城市价值观、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等观念思想,使得传统乡村社会的文化价值体系受到巨大冲击,其文化模式在政治、宗教和审美叁大维度上发生了显着变化。政治上,从传统的宗法礼俗社会,经历了“援法入礼”和“以礼入法”,逐渐转向法治的新乡村社会;宗教上,从传统无制度的“神灵大杂烩”,有制度的神灵排斥,到后来半制度化的文化大融合,而农民的信仰也逐渐由缺失转向主体选择;审美上,从传统神化的“天人合一”到“物化自然”,再到现代生态失衡背景下人化山水理想的复苏与回归,引发着人们的思考。文化模式的分析框架具有一定普遍性规律,可以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认识文化模式变迁的趋势,为此,本文在把握这一普遍规律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乡村文化模式在政治、宗教、审美叁个维度的变迁历程,同时学习和借鉴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论中文化平等、差异、整合思想,以期价值多元、变迁路径多元思想指导下紧密联系文化的特殊性,努力做到乡村文化模式变迁中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以期我国乡村文化在保留优秀传统特质的基础上实现文明发展,发展的同时降低强制性文化转变带给人们的伤害,促进我国乡村文化繁荣发展。聚简朴纯真之氛围,享儒道佛家之智慧,集约乡土自然之美好,是人们对乡土中国的美好愿景,更应该是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和捍卫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生安锋[10](2016)在《健康积极而有节制的民族主义十分重要》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你可以是一个保守主义者,明年你也可能变成一个共产主义者。但是,你不可能今年是一个中国人,到了明年就成了尼日利亚人了。这是一种深厚的情感,在这种意义上,民族主义是不会消失的。” “我本来是想丢颗炸弹,结果却变成了教科书”(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报》期刊2016-01-21)

本尼迪克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虽然分属不同语系,文化迥异,但是民间却流传着同一个说法:一只青蛙从孵化便生活在半个倒扣的椰壳下,一辈子不曾跳出来,它就会相信这个椰壳碗就是全世界。椰壳碗内的青蛙,作为印尼和泰国俗话中的共同意象,讽喻的是某种常见的刻板人格和贫乏人生:心胸狭隘、故步自封,一生画地为牢、坐井观天而不自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本尼迪克特论文参考文献

[1].沈婉,黄继刚.学者视界与想象的共同体的建构——以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理论思想为中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9

[2].萧莎.思想的回声——评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回忆录《椰壳碗外的人生》[J].中国图书评论.2019

[3].涂瑞达.浅谈本尼迪克特的文化心理理论对中国文化影响[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

[4].李东海.小说与民族[D].华中师范大学.2018

[5].董进,齐爱军.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兼论《想象的共同体》与传播研究的内在关联[J].新闻研究导刊.2017

[6].凌丽.日本民族性格的矛盾统一——读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有感[J].知识文库.2016

[7].欧南.莎士比亚与歌剧——柏辽兹的《比阿特丽斯与本尼迪克特》[J].歌剧.2016

[8].李齐家.J·本尼迪克特叁首花腔艺术歌曲演唱初探[D].西安音乐学院.2016

[9].周田田.中国乡村文化中的叁大模式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10].生安锋.健康积极而有节制的民族主义十分重要[N].社会科学报.2016

标签:;  ;  ;  

本尼迪克特论文-沈婉,黄继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