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产时保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保健服务,孕产妇,影响因素
产时保健论文文献综述
李铭芳[1](2015)在《分析孕产妇产时保健服务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我国孕产妇产时的保健利用状况,对影响保健服务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随机选取阳高县人民医站2011年2月-2013年11月分娩的1 945例分娩妇女作为观察对象,运用SPSS13.0建立数据库对观察对象的相关数据信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分析发现,1 945例妇女中住站分娩率为98.61%,城市的孕产妇住站分娩率为99.18%,居住在农村的孕产妇住站分娩率为98.04%,并且在住站分娩的孕产妇中,剖宫产率为33.42%(城市为47.85%,农村为22.31%),顺产率为65.95%(城市为58.37%,农村为73.68%),另外,难产妇女占0.63%(城市占0.31%,农村占0.95%),由此可见,当前影响孕产妇产时保健服务的因素主要有家庭收入、居住地情况等。结论:应加强孕产妇孕产期的健康宣传,提高对孕产妇的保健服务质量,进而提高住站分娩率,有效降低孕产期妇女的剖宫产率,促进孕产妇产时的保健服务。(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5年09期)
杨万里[2](2013)在《浦东新区产时保健循证实践的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母亲安全、儿童优先是围产医学永恒的主题。围产保健特别是产时保健直接关系到母婴安全。但多年以来,产科沿用着旧的生物医学模式,这种以医生为主体、产妇为对象的医疗过程明显增加了医疗干预,导致产妇满意度下降,剖宫产率上升,妇女的生育健康亦受到影响。循证医学强调:所有的临床决策都应基于当前可得的最佳研究证据,结合医师的临床专业知识并考虑患者的价值观,保证患者获得当前最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命质量。在产时实践中根据循证证据使用干预措施,可以提高产科保健服务质量,减少无效甚至有害的干预造成的医疗资源的浪费以及对母婴健康的伤害。目前产时实践中已经存在不少循证证据,但一些证据并未在临床得到有效应用,产时保健服务与现有的循证证据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产时干预的使用情况、医护人员对现有产时服务的看法、产妇对所接受产时服务的看法、产科实践的变化的影响因素等,希望了解浦东新区产时保健循证实践的现状,分析其与循证产时实践存在的差距及影响因素,为提供优质分娩服务提出对策建议。研究方法:研究地点选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以住院分娩产妇和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产时干预措施的使用情况、医护、管理人员和产妇对现有产时服务的看法、近年来医院产科内环境的变化、产时实践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等。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13年1月到2月对该医院的住院分娩产妇809人进行调查。同时对该院的医护、管理人员和产妇进行了个人深入访谈,共访谈8位医护、管理人员和8位产妇。研究结果及结论:(1)目前的产时干预的使用的现状是:灌肠和肛查这两项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废除使用的干预措施如已经不再使用,应同时废除的干预会阴剃毛仍在部分孕妇(占36.00%)即将实施会阴切开前进行。应鼓励使用的干预措施中陪伴分娩率较高,进入临产室前鼓励孕妇自由活动,但自由体位分娩、非药物性镇痛未有效开展。应限制使用的干预中,胎儿电子监护基本为常规使用(占93.6%),会阴侧切率仍较高达86.67%,部分助产士正在尝试着选择性会阴切开。(2)陪伴分娩的需求很高(为79.47%),但医院的实际陪伴率(54.67%)远低于希望陪伴率。定性研究显示,陪伴分娩率受到硬件设施、医务人员的循证观念、服务费用和导乐人员紧缺等因素影响。可以改善分娩环境,提供更多的家庭化病房以便家属进入陪伴;也可以降低陪伴的费用或者政府给与一定的生育补贴以保证产妇能获得这项服务。呼吁社会培养一批专业导乐队伍,缓解助产人员的工作压力。(3)和大多数医院一样,目前自由体位分娩没有有效地开展,这与医院政策、硬件条件、教育培训不足有关。定性研究发现,不少医护人员对自由体位分娩并不了解,存在许多担忧;孕妇对自由体位分娩的了解就更少了,很难做到知情选择和积极配合。因此,加强宣传和教育,同时对不同分娩体位的利弊进行研究并制定对策,将有利于自由体位分娩的开展。(4)研究显示,产妇自己要求做剖宫产的首要原因就是惧怕疼痛(占56.25%),产妇希望得到医院提供的分娩服务中减轻分娩时疼痛占第一位(为87.27%)。但目前全面开展药物镇痛受到限制,非药物镇痛还没有系统有效地开展,孕产妇对于非药物镇痛的认识也不够,初产妇常规会阴侧切的现象普遍存在(占97.58%)。因此在产前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服务供需双方对分娩镇痛和限制性会阴切开的认识,提高阴道分娩的舒适度,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同时改变传统的助产教学内容,通过继续教育和实践练习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助产技术,降低会阴侧切率。(5)产妇对所接受的产科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对大多数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医疗服务技术水平感到满意。产妇希望医院提供更优质分娩服务,如减少分娩时疼痛、避免会阴切开、分娩时有人陪伴、医院提供多种分娩体位服务和医院提供更多的单人产房。部分产妇指出希望医院能增加医务人员数量、提供更舒适的环境、产后月子餐等。医院应充分考虑产妇的合理需求,开展“以人为本”的产时保健服务。(6)近十年来医院产科内环境的变化主要是取消了灌肠、肛查和入院时常规剃毛,设置了家庭化单人产房、开展了导乐陪伴及无痛分娩,增添并更新了胎心监护仪器,加强了人员和技术力量,优化了岗位流程,剖宫产率有所下降。(7)定性研究发现,产科政策支持、继续教育等促进了产时实践中证据的使用;而法律法规、诊疗常规、领导观念、医疗技术水平、医护人员对证据的认知程度、循证干预的宣教力度、医院人力资源和空间等因素也影响了证据在实践中的使用。(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3-10-01)
李国菊,刘松,于贞杰,侯云荣,李向云[3](2013)在《我国孕产妇产时保健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我国孕产妇产时保健利用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孕产妇产时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根据地域分布在全国范围内抽取山东、河南、甘肃等3个省,在每个省按照经济发展水平随机抽取3个地级市,于2010年8月在每个地级市的计划免疫接种点随机抽取2009年7~12月分娩的妇女作为调查对象。利用SPSS1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结果:共调查1945例妇女,住院分娩率为98.61%,居住在农村的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8.04%,城市的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9.18%;住院分娩的妇女中顺产率为65.95%(农村为73.68%、城市为58.37%),剖宫产率为33.42%(农村为22.31%、城市为47.85%),难产者占0.63%(农村占0.95%、城市占0.3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住院分娩的因素主要有民族和家庭年收入,导致剖宫产的因素主要有居住地、活产生育数、文化程度。结论:孕产妇产时保健状况有待提高,应加强孕产期健康宣传,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本文来源于《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期刊2013年02期)
李静[4](2012)在《产时心理保健的重要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名产科工作者,除了护理、治疗工作外,我们也要重视了产科的心理护理,尤其是产时的心理保健。由于面对特殊的产房氛围,宫缩阵痛疲惫和对分娩预后的担忧等各种应激源的刺激,产妇出现机体的生理、生化和心理的反应,医务人员应视病人如亲人,积极沟通,做好产(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期刊2012年12期)
马春梅[5](2012)在《产前保健与产时护理对产后出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出血量>500ml,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加深对产科出血的认识,积极预防和及时控制产后出血,提高产科护理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3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子宫收缩乏力22例,胎盘因素10例,软产道裂伤3例,妊高征致凝血功能障碍1例。结论:相应的孕期保健及护理对策,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原发的产后出血。(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期刊2012年07期)
张志伟,王成香,董娟,李玉娥,段明英[6](2012)在《综合性产时保健服务对母婴健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产时保健服务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服务模式的转变直接关系到母婴安全。WHO在1996年提出爱母分娩行动的10点措施,在此基础上该研究开展了综合性产时保健服务,母婴结局及孕产妇满意度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2年07期)
徐利利[7](2011)在《对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产时保健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对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产时保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正常初产妇12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0例。对干预组孕产妇在围产期间对孕产妇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临产后由1位护士全程负责并陪伴分娩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干预。对照组未实施心理护理,临产后常规观察,按传统轮班制助产模式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在分娩时的心理状况、分娩方式、疼痛程度、产程、产后2h出血量及产妇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在分娩时的心理状况、分娩方式、疼痛程度、产程、产后2h出血量及产妇满意度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有效的以心理干预为主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对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前沿》期刊2011年21期)
唐晓君,龙倩,王宏,黄俊霞,龙敏[8](2011)在《荣昌县孕产妇产时保健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重庆市荣昌县农村地区孕产妇产时保健服务利用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农村地区产时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2008年4~12月分娩的农村妇女545名,运用SAS 8.2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分娩率为98.9%,在539名住院分娩的产妇中,阴道分娩占57.0%,剖宫产占43.0%。6例在家分娩,其中3例因生得很快没时间去医院,2例没有足够的钱,1例认为没有必要去医院。首次怀孕的产妇占60.7%,有2个及以上小孩的占39.3%。多因素分析影响剖宫产的因素主要有:产妇的文化程度、已有小孩个数、是否做过5次以上产前检查。结论:该地区产时保健状况有待提高,应加强孕产期健康宣教,降低剖宫产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1年12期)
于云[9](2009)在《陪伴式分娩提高产时保健质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陪伴式分娩对提高产时保健质量的作用。方法:2008年1~12月85例初产妇(观察组)在家属陪伴的同时采用导乐陪伴式分娩,同期85例产妇(对照组)仅有家属陪伴分娩,比较两组产妇产时疼痛、产程、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产痛感觉明显减轻,分娩方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71.76%,对照组为5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产妇产后2h内出血比较,观察组为(147.9±40.7)ml,对照组为(167.5±40.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后出血0例,对照组1例(占4.0%),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陪伴式分娩缩短了产程,使产妇产痛明显减轻,降低了剖宫产率,对提高产时保健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09年19期)
张专[10](2009)在《荣昌县农村妇女产时及产后保健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重庆市荣昌县农村妇女产时及产后保健现状,分析农村妇女产时及产后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差异,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并提出改善产时及产后保健服务利用的建议。方法: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编制《欧盟项目(CHIMACA)干预后调查问卷》,在重庆市荣昌县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700名2008年4月至12月分娩的农村孕产妇,通过对孕产妇家庭一般情况、孕产史与孕期保健情况、产时保健情况、产后访视情况四大部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荣昌县住院分娩率为98.42%,在家分娩率为1.15%,剖宫产率为43.20%,产后访视率为63.44%,其中3次及以上产后访视率为26.28%,系统管理率为16.73%。(2)住院分娩费用较高,分娩费用中位数是2000元,其中阴道分娩是1500元,剖宫产是250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NCMS)的参加率为71.24%,参加NCMS的妇女中有46.74%获得了孕产期保健的报销,未获得报销的原因70.43%是超生。(3)影响住院分娩率的因素为:丈夫的年龄、妇女已有小孩数和妇女的年龄;影响剖宫产率的因素为:是否为计划外生育、妇女文化程度、妇女怀孕次数和到最近乡镇卫生院时间;影响产后访视率的因素为:妇女的职业、已有小孩数和到最近乡镇卫生院时间;影响3次及以上产后访视率的因素为:妇女的职业和怀孕次数。(4)干预措施效果不佳,但对乡镇医生和村医进行临床知识和技能培训,可以提高农村妇女3次及以上产后访视率。结论:荣昌县产时及产后保健指标改善明显,但部分指标仍低于国家卫生部规定的农村地区应该达到的水平,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了提高农村妇女产时及产后保健服务的利用水平,就应该加大农村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搞好妇幼保健网络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技术实力和服务质量,让更多社会资源和卫生资源向基层的乡镇卫生院倾斜配置,强化乡镇卫生院在农村孕产妇产时及产后保健服务中的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对高龄产妇、多子女经产妇、流动人口妇女等特殊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增强孕产妇及其家庭寻求孕产期保健的积极性,加强对她们的系统管理,提高她们产时及产后保健服务的利用度。最后,卫生部门应该加强与计划生育部门的合作,利用好彼此的资源和信息,共建农村妇女妇幼保健网络,努力提高非计划内生育妇女的孕产期保健水平,共同搞好孕产妇保健工作。(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09-04-01)
产时保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母亲安全、儿童优先是围产医学永恒的主题。围产保健特别是产时保健直接关系到母婴安全。但多年以来,产科沿用着旧的生物医学模式,这种以医生为主体、产妇为对象的医疗过程明显增加了医疗干预,导致产妇满意度下降,剖宫产率上升,妇女的生育健康亦受到影响。循证医学强调:所有的临床决策都应基于当前可得的最佳研究证据,结合医师的临床专业知识并考虑患者的价值观,保证患者获得当前最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命质量。在产时实践中根据循证证据使用干预措施,可以提高产科保健服务质量,减少无效甚至有害的干预造成的医疗资源的浪费以及对母婴健康的伤害。目前产时实践中已经存在不少循证证据,但一些证据并未在临床得到有效应用,产时保健服务与现有的循证证据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产时干预的使用情况、医护人员对现有产时服务的看法、产妇对所接受产时服务的看法、产科实践的变化的影响因素等,希望了解浦东新区产时保健循证实践的现状,分析其与循证产时实践存在的差距及影响因素,为提供优质分娩服务提出对策建议。研究方法:研究地点选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以住院分娩产妇和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产时干预措施的使用情况、医护、管理人员和产妇对现有产时服务的看法、近年来医院产科内环境的变化、产时实践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等。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13年1月到2月对该医院的住院分娩产妇809人进行调查。同时对该院的医护、管理人员和产妇进行了个人深入访谈,共访谈8位医护、管理人员和8位产妇。研究结果及结论:(1)目前的产时干预的使用的现状是:灌肠和肛查这两项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废除使用的干预措施如已经不再使用,应同时废除的干预会阴剃毛仍在部分孕妇(占36.00%)即将实施会阴切开前进行。应鼓励使用的干预措施中陪伴分娩率较高,进入临产室前鼓励孕妇自由活动,但自由体位分娩、非药物性镇痛未有效开展。应限制使用的干预中,胎儿电子监护基本为常规使用(占93.6%),会阴侧切率仍较高达86.67%,部分助产士正在尝试着选择性会阴切开。(2)陪伴分娩的需求很高(为79.47%),但医院的实际陪伴率(54.67%)远低于希望陪伴率。定性研究显示,陪伴分娩率受到硬件设施、医务人员的循证观念、服务费用和导乐人员紧缺等因素影响。可以改善分娩环境,提供更多的家庭化病房以便家属进入陪伴;也可以降低陪伴的费用或者政府给与一定的生育补贴以保证产妇能获得这项服务。呼吁社会培养一批专业导乐队伍,缓解助产人员的工作压力。(3)和大多数医院一样,目前自由体位分娩没有有效地开展,这与医院政策、硬件条件、教育培训不足有关。定性研究发现,不少医护人员对自由体位分娩并不了解,存在许多担忧;孕妇对自由体位分娩的了解就更少了,很难做到知情选择和积极配合。因此,加强宣传和教育,同时对不同分娩体位的利弊进行研究并制定对策,将有利于自由体位分娩的开展。(4)研究显示,产妇自己要求做剖宫产的首要原因就是惧怕疼痛(占56.25%),产妇希望得到医院提供的分娩服务中减轻分娩时疼痛占第一位(为87.27%)。但目前全面开展药物镇痛受到限制,非药物镇痛还没有系统有效地开展,孕产妇对于非药物镇痛的认识也不够,初产妇常规会阴侧切的现象普遍存在(占97.58%)。因此在产前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服务供需双方对分娩镇痛和限制性会阴切开的认识,提高阴道分娩的舒适度,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同时改变传统的助产教学内容,通过继续教育和实践练习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助产技术,降低会阴侧切率。(5)产妇对所接受的产科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对大多数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医疗服务技术水平感到满意。产妇希望医院提供更优质分娩服务,如减少分娩时疼痛、避免会阴切开、分娩时有人陪伴、医院提供多种分娩体位服务和医院提供更多的单人产房。部分产妇指出希望医院能增加医务人员数量、提供更舒适的环境、产后月子餐等。医院应充分考虑产妇的合理需求,开展“以人为本”的产时保健服务。(6)近十年来医院产科内环境的变化主要是取消了灌肠、肛查和入院时常规剃毛,设置了家庭化单人产房、开展了导乐陪伴及无痛分娩,增添并更新了胎心监护仪器,加强了人员和技术力量,优化了岗位流程,剖宫产率有所下降。(7)定性研究发现,产科政策支持、继续教育等促进了产时实践中证据的使用;而法律法规、诊疗常规、领导观念、医疗技术水平、医护人员对证据的认知程度、循证干预的宣教力度、医院人力资源和空间等因素也影响了证据在实践中的使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产时保健论文参考文献
[1].李铭芳.分析孕产妇产时保健服务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
[2].杨万里.浦东新区产时保健循证实践的现状[D].复旦大学.2013
[3].李国菊,刘松,于贞杰,侯云荣,李向云.我国孕产妇产时保健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
[4].李静.产时心理保健的重要意义[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
[5].马春梅.产前保健与产时护理对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
[6].张志伟,王成香,董娟,李玉娥,段明英.综合性产时保健服务对母婴健康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2
[7].徐利利.对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产时保健中的作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1
[8].唐晓君,龙倩,王宏,黄俊霞,龙敏.荣昌县孕产妇产时保健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
[9].于云.陪伴式分娩提高产时保健质量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9
[10].张专.荣昌县农村妇女产时及产后保健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