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能质量复合调节装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功补偿,复合电能质量调节,RTDS,功能和动态性能试验
电能质量复合调节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朱静,李罗,王弋飞,雷颖,张长春[1](2014)在《基于RTDS的复合电能质量调节装置功能和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概述了无功补偿装置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介绍了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复合电能质量调节装置的设计原理及结构。利用基于最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的电力系统实时仿真试验平台研究并验证了该产品的无功调节控制功能和动态性能,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相关电能质量标准的试验要求。(本文来源于《高压电器》期刊2014年05期)
刘颖英[2](2010)在《串联型电能质量复合调节装置的补偿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电能质量问题的日益严重,用户对电力系统的供电电压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能够抑制电力系统各种电压扰动以保证用户供电质量的补偿装置得到了发展。串联型电能质量复合调节装置(series power quality compound regulator, SPQCR)就是这样一种能够综合抑制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压扰动,保证用户电压质量的装置。SPQCR的补偿目标是灵活多变的,为了使装置在补偿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的保证负荷电压质量,本文对各种串联型补偿装置的补偿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1)分析得到了同相补偿、完全补偿和最小能量补偿叁种补偿策略各自的最优补偿目标,提出了叁种补偿策略之间的“叁道防线”的协调补偿策略,能够使装置在不同系统电压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证负荷电压质量。(2)提出了对补偿策略的补偿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的研究思路,分析得到了叁种补偿策略最优补偿目标的影响因素量化结论及其补偿特性曲线,为装置补偿策略的选择及参数设计提供了依据。(3)提出了装置极限补偿电压约束下的叁相四线制系统及叁相叁线制系统补偿策略的应对措施。该应对措施综合考虑了系统电压情况以及负荷对电压的对称性要求,能够灵活适应对称负荷及单相负荷(或对电压对称性要求不高的负荷)的补偿。(4)提出了利用平面几何学方法解决叁相叁线制系统中叁单相结构装置输出相电压补偿系统线电压时的耦合问题,避免了采用对称分量法时的复杂性,所提出方法能够使装置各相输出补偿电压尽可能相等并最小。(5)对直流电容储能型串联补偿装置提出了一种阶段式补偿策略,该策略根据系统电压以及装置直流电压变化情况将装置的补偿分为3个阶段:稳定运行阶段、超限运行阶段以及恢复阶段,对叁个阶段分别采用完全补偿、最小能量补偿以及最大能量补偿,使装置在稳定运行阶段时精确补偿各种非剧烈电压扰动、在超限运行阶段补偿剧烈电压扰动时尽可能减小有功交换量、在系统电压恢复时的恢复阶段尽可能增大有功量交换使装置能量得到恢复。论文还通过RTDS数字实时仿真与物理控制器闭环实验对所提出的SPQCR单相补偿策略进行了仿真与实验验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出补偿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了对SPQCR的补偿效果进行评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灾害等级概念的电能质量评估思路。该方法基于电能质量事件及电能质量灾害水平概念,将电能质量超标事件的次数及经济损失相结合对电能质量灾害水平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能够反映电能质量给供用电双方所带来的实际损失。通过调整电能质量事件发生的频次来考察灾害水平的变化情况能够对SPQCR的补偿效果进行评估并对其装置补偿策略的设计提供决策支持,能够广泛的用于评估和指导各种电能质量复合调节装置的效果与设计。(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0-06-01)
李永攀[3](2009)在《电能质量复合调节装置控制策略及接入系统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电能质量问题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电力系统的无功、谐波以及不对称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电能质量复合调节装置控制策略及接入系统技术研究中,本文所做的工作如下:全面分析了基于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的电能质量复合调节装置(PQCC)及其控制策略。该PQCC结构上采用具有独立直流源的级联H桥多电平逆变器,每个H桥单元结构相同、易于实现电路的模块化设计和封装以及装置的大容量化;在控制策略方面,电压质量调节装置(VQC)和电流质量调节装置(CQC)均采用电压外环加电流内环的双闭环反馈控制。VQC采用负荷电压瞬时值作为外环控制,确保负荷电压能够快速跟踪参考电压,保证装置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而将滤波电容器电流作为内环控制,以提高装置对系统参数及负荷的独立性,确保在各种负荷工况下装置的稳定运行。CQC电压外环的作用是控制装置的直流侧电压,使其稳定在给定值;电流内环的作用是按补偿电流指令进行电流控制,使补偿电流跟踪其指令信号变化,确保装置具有良好的补偿效果。MATLAB仿真验证了该系统结构和控制策略的实用性、有效性。对电能质量复合调节装置接入系统技术进行了仿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装置正常运行、系统故障以及装置本身故障时的响应特性。本文首次分析了10kV电压等级下基于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结构的PQCC在系统故障情况下的响应特性。对于VQC,仿真研究了负荷侧故障时无限流电抗器和采用附加电抗器两种情况,验证了装置的故障电流限制功能;研究了装置和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配合的问题,指出装置的故障电流限制功能及其本身的保护策略应和相应线路的继电保护配合,装置的运行及调度应纳入相应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对装置故障时的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对于不同的故障情况,装置应有不同的响应特性。对于CQC,装置应具备负荷侧短路故障的判定功能,并和线路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进行相关通信。当装置逆变器发生故障时,装置立即按事先设定的程序退出运行,同时封锁触发脉冲。(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9-05-01)
电能质量复合调节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现代电能质量问题的日益严重,用户对电力系统的供电电压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能够抑制电力系统各种电压扰动以保证用户供电质量的补偿装置得到了发展。串联型电能质量复合调节装置(series power quality compound regulator, SPQCR)就是这样一种能够综合抑制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压扰动,保证用户电压质量的装置。SPQCR的补偿目标是灵活多变的,为了使装置在补偿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的保证负荷电压质量,本文对各种串联型补偿装置的补偿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1)分析得到了同相补偿、完全补偿和最小能量补偿叁种补偿策略各自的最优补偿目标,提出了叁种补偿策略之间的“叁道防线”的协调补偿策略,能够使装置在不同系统电压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证负荷电压质量。(2)提出了对补偿策略的补偿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的研究思路,分析得到了叁种补偿策略最优补偿目标的影响因素量化结论及其补偿特性曲线,为装置补偿策略的选择及参数设计提供了依据。(3)提出了装置极限补偿电压约束下的叁相四线制系统及叁相叁线制系统补偿策略的应对措施。该应对措施综合考虑了系统电压情况以及负荷对电压的对称性要求,能够灵活适应对称负荷及单相负荷(或对电压对称性要求不高的负荷)的补偿。(4)提出了利用平面几何学方法解决叁相叁线制系统中叁单相结构装置输出相电压补偿系统线电压时的耦合问题,避免了采用对称分量法时的复杂性,所提出方法能够使装置各相输出补偿电压尽可能相等并最小。(5)对直流电容储能型串联补偿装置提出了一种阶段式补偿策略,该策略根据系统电压以及装置直流电压变化情况将装置的补偿分为3个阶段:稳定运行阶段、超限运行阶段以及恢复阶段,对叁个阶段分别采用完全补偿、最小能量补偿以及最大能量补偿,使装置在稳定运行阶段时精确补偿各种非剧烈电压扰动、在超限运行阶段补偿剧烈电压扰动时尽可能减小有功交换量、在系统电压恢复时的恢复阶段尽可能增大有功量交换使装置能量得到恢复。论文还通过RTDS数字实时仿真与物理控制器闭环实验对所提出的SPQCR单相补偿策略进行了仿真与实验验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出补偿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了对SPQCR的补偿效果进行评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灾害等级概念的电能质量评估思路。该方法基于电能质量事件及电能质量灾害水平概念,将电能质量超标事件的次数及经济损失相结合对电能质量灾害水平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能够反映电能质量给供用电双方所带来的实际损失。通过调整电能质量事件发生的频次来考察灾害水平的变化情况能够对SPQCR的补偿效果进行评估并对其装置补偿策略的设计提供决策支持,能够广泛的用于评估和指导各种电能质量复合调节装置的效果与设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能质量复合调节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1].朱静,李罗,王弋飞,雷颖,张长春.基于RTDS的复合电能质量调节装置功能和性能试验研究[J].高压电器.2014
[2].刘颖英.串联型电能质量复合调节装置的补偿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3].李永攀.电能质量复合调节装置控制策略及接入系统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