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审美的三性

现代审美的三性

李富贵(渭南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中图分类号:B83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3-0000-01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2008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YKZ045)

摘要:现代社会,日常生活审美化。它突出表现消费的符号化与享乐化及人生的娱乐化。它源于生产的过剩的现实条件、人生意义的世俗化与单一化,在于人生观的根本改变。享乐的人生,人生审美化了。

关键词:现代社会;审美;符号化;享乐化;娱乐化

现代审美具有新的特性,表现为新的趋势,奢侈品消费与时尚娱乐业高涨,成为时代潮流。我们的产业转型,对于这一消费心理变化新趋向,不能不予以高度重视。

一、符号化

1899年,凡勃伦在经典著作《有闲阶级论》中指出炫耀消费。他写到,“金钱力量”是任何一个具有高度组织性的工业化社会的好名声的根基所在,而显示“金钱力量”的方式是休闲以及对商品的炫耀性消费。现在炫耀性消费也常常用来指现在社会中的奢侈品消费。消费者为了获得尊重、承认、社会地位、品位认可等,需要通过一些表现形式、消费行为、消费对象等的不同,来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以满足其社会生活中炫耀的需求,所以他就需要寻找相应的对象。而奢侈品具有品质上乘、高知名度、与公众的距离感、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等特性。因而,通过消费奢侈品来可以达到其炫耀的目的。商品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生产与消费的问题,而是变成了一种社会地位的符号与语言。

经济学家Jaramillo(2003)也从社交产生的公共物品的这个角度对炫耀性消费进行过阐述。他认为,炫耀性消费推动了社会分离,将社会分割成各种社团。即使人们并不喜欢炫耀性商品,仍不得不参与一种信号发布竞赛以期进入某一社团,因为他们将从与该社团的交往中获益,比如友谊、求职信息、商业机会等是在社团外不能获得的资源。公共物品的消费存在搭便车问题,而炫耀性消费能产生一种区别而排除团体外人员。只有缴纳一定高额会费才能进入的高尔夫球协会,高标准提高了协会的水平。而高规格对申请会员进行进一部的审核。在这个高级社团内部共享的信息更为准确、更简短,不需要去辨别某个人是否具有一定的资格力,因为进入本社团就代表一定的实力。标志性消费,是否拥有奢侈品牌决定了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在今日的社会,你的身份由你的穿着来决定。人与人的差别,就体现在消费上。

二、消费审美化或者享乐化

或者称为审美消费、审美的生活化。

感性化、新奇化、瞬间化,感性审美,失重的轻松,几乎整天只是娱乐,找乐寻欢作乐。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起初被允许在晚上合法。白天工作中严守理性化的工作伦理和社会秩序,晚上在休闲中则放纵自己。现在情况进一步的变化,夜晚的审美向白天延伸,形成一个时刻的审美。人不再是道德的人宗教的人和政治的人,而是审美人。道德、宗教、政治成了嘲笑戏弄的对象,尽管各种道德的信条还在,但它们如当年的审美一样成了过时的遗物。道德的人成了非现实的人,审美的人成了现实的时尚的人。

审美主义与消费主义结合。消费是摧毁、用光、浪费、耗尽。在短缺经济时期,消费必须受到限制。消费目的是补充劳动力和劳动力再生产,基本需求是道德的,额外需求则是不正当的贪婪。以道德的名义限制和贬抑消费。而在以生产过剩的社会,消费是带动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重要马车。大量的过剩产品必须尽快地消费,生产的持续与利润才有可能。将消费与生产联系起来,消费具有积极意义,肯定和鼓励大众成为敢于消费、善于消费、迅速消费和无度消费的消费者,而不是限制消费。鲍德里亚说,“浪费式消费已变成一种日常义务,一种类似于间接赋税的通常无形的强制性指令,一种对经济秩序束缚的不自觉的参与。”生产过剩的消费社会为求美、审美提供了条件。审美成了使消费得以极度扩张的关键,成了消费社会的核心要素。消费社会对审美享乐主义极度鼓吹和大肆渲染。消费上升到非基本生存需求。不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而是一天换几套,穿过就扔(这时候,叫做美,而不再被看做铺张浪费、奢侈豪华,也不是腐败)。为了口福而吃,为了身材而吐。人生、消费不再是生存性的、道德性的,而是审美性的。服装不再是御寒和遮羞的实用的东西,而是炫耀、展示、摆阔、交际、陶醉和迷恋的审美物。身体不再是劳动的,而是展示与享乐的。甚至不惜在自己身上做文章——整容美体。物质非实用的象征性审美价值成为根本。审美成了绝对价值,欲望、享乐、挥霍、个性、唯美,不关涉道德,或者现在也是被接受的道德的了。为了美,为了美轮美奂,人们生活在完全美化的虚幻而又真实的世界中,人工美或者人造美中。人的世界,要在现实世俗中实现超越,而又没有了道德与精神宗教的超越,实在的只有当下的自我,不再为一个未来来世的永恒或者身外的什么崇高的目标而愚蠢的牺牲做自我,没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与目标,在民主平等的个体社会中,也没有对他人、集体、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与义务,也没有子孙后代的负担,而在基本的消费满足之后,除了审美享受,财富还能有什么用呢?就是为今生的享受审美。除了审美中醉生梦死,还能有什么方法呢?人们发现自己可以创造美,更重要的,可以享受美,为什么不可以生活得美呢?于是认为,美,才是人生,人生应该是享受的,应该是美的,而不是受罪受苦的。一切要美,不美即不好。只要美,不惜代价。美,求美,变成了人生最大的意义最高的目标了。在世俗的世界中,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美(这使传统为生存奔波而节俭的人,根本不能理解)。美,就是最大的幸福了。人们的传统小农观念,人生观,根本改变了。这正是消费社会解决生产过剩并带动生产无限度扩大以追求最大利润的关键。审美主义已开始取代道德主义成为主导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三、娱乐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另一表现是娱乐化。

人的生活世界被一分为二,工作与休闲,将社会成员分为生产者与消费者。或者白天工作、晚上休闲,或者一段时期工作,一段时期休闲。工作与休闲被清楚划分。休闲需要娱乐,休闲的基本方式就是娱乐。休闲对娱乐的大量需求刺激了娱乐业的发展,而社会世俗化又为娱乐业大开绿灯。

传统社会,艺术审美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娱乐而是教化,即艺术审美只是宗教、道德或政治教化的工具。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蛊惑人并让人沉溺于感官享乐的诗被清除,要求的是滋养人的灵魂以培养政治情感的诗。艺术审美被宗教化、道德化、政治化。“乐教”和“文以载道”,教化是目的,艺术审美被功能化为传播宗教、道德与政治理念的工具。如荷拉斯指出,审美的愉悦仅是教化的糖衣。审美的价值在于政治教化,而非享乐,剧场成为道德学校,而将审美愉悦看作邪恶而被限制或禁忌。而在当代社会,不再限制娱乐还以各种方式支持娱乐,宗教、道德、政治的功利目标没有了,艺术审美独立解放了,审美就是娱乐的了,剩下了纯粹的娱乐,审美与娱乐合而为一了。影视娱乐业的搞笑节目和搞笑主持人日益中心化,最典型样式是迪斯尼游乐园。“不管他们是谁,说什么语言,干什么工作,从哪里来,什么肤色,都要在此让他们高兴”,“工作就是创造欢乐”。让人乐起来,尽情游乐。忧郁、冷静、思辨老成持重一扫而光,人们返老还童,孩子化,生活在童话世界。一个字,乐。

标签:;  ;  ;  

现代审美的三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