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名化论文-刘宁

动名化论文-刘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名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形容性附加语,动名化表达,事件语义,英汉翻译

动名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宁[1](2017)在《动名化表达英汉翻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语义视角,名物化可以分为事件名物化和结果名物化。而动名化专指由动词转换成的名物化,且含有事件义解读,即事件名物化。在语言中,这一事件语义普遍以名物化表达的形式来呈现。此外,名物化表达出现的频率不但在同一种语言的不同体裁中差异显着,而且在不同语言之间也存在巨大悬殊。因此,当语言转换,如翻译时就会出现问题。名物化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形态句法视角展开,较少关注其翻译问题。纵观现有研究,存在叁个问题值得关注:第一,这些研究较少涉及从语义视角对名物化进行界定和分类;第二,研究普遍选用科技文本,文本类型较为单一;第叁,虽然研究视角较为多样,但是研究缺乏对名物化含义的深入探索和解读。基于此,本研究以动名化表达为研究对象,以事件语义为理论基础,从英汉翻译历时语料库中进行语料检索,从而探究动名化包含的事件语义信息在英语中的呈现方式以及该信息在汉语中的可能实现方式,即英汉翻译策略。研究发现如下:(1)英语动名化表达当解读为事件语义时,其组成上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即它可以准许冠词、代词和专有名词所有格等成分进入这一表达,但并不强制它们存在与否;同时动名化表达对事件语义构成核心元素,施事、谓词和客体具有绝对约束力。(2)形容性附加语作为一类自由语义成分,在动名化表达中可以选择性存在——可以依据信息表达需要,确定该类成分是否存在。当其存在时,事件语义信息得到了极大丰富。由于其语义指向难以把握,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英汉翻译困难,因此深入理解形容性附加语的语义特征,正确把握语义指向对于自由灵活翻译动名化表达至关重要。(3)动名化表达英汉翻译时,汉语倾向于运用动词小句来传达这一事件语义信息,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流畅性。然而译本的生成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多因素促成的结果,因此翻译时要综合考虑文本内和文本外多重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事件语义视角具有较强解释力,语义逻辑表达式能够有效呈现动名化表达中语义范畴之间的深层语义关系,这为语义的跨语言转换提供了有益参考。(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5)

林晓芳[2](2015)在《中日动名化现象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在哪种语言中,动词和名词都是最重要的两大词类。动词描述过程,名词表示事物,动词和名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转化,动词和名词之间的动态转换一直是不少学者关注的研究热点。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生成语言学派、认知语言学派和功能语言学派都曾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不同程度地对动词的名词化现象进行过有关研究。但迄今为止的动名化现象研究存在以下几点局限性:第一,围绕单一语种的动名化现象展开的研究很多,跨语言对比研究较少。第二,在有关动名化现象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较多,深入分析其语言本质的研究较少。第叁,从研究手段来看,大多数研究都采取传统方式收集语料,语料的数量和质量都较受限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出现一些利用语料库来辅助进行有关动名化现象的研究,但仍显不足。本研究从中日语言对比的角度出发,使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和《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少纳言》抽取大量语料,分析“VP+的”和“VP+モノ”在形式、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特征,并探讨中日两种语言中的动名化现象的异同及动名化形式标记的翻译方法。作为研究结论之一,本论文指出中日动词的名词化现象本质是从陈述性词语转化成指称性词语的一个过程。同时明确了中日动名化现象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其异同点可归纳为:(1)中日动名化的接续存在相似之处;在语法上,“VP+的”和“VP+モノ”都能够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呼语,另外,“VP+モノ”还能充当补语而“VP+的”不能;(2)“VP+的”只能实现转指VP相关事物,而“VP+モノ”既可以指VP事件本身又能转指VP相关事物,在转指的范围内,“VP+的”的指称范围相对“VP+モノ”较广;(3)“VP+的”可以表示的感情色彩比“VP+モノ”更丰富。另外,关于日语动名化形式标记的汉译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1)翻译为“的”;(2)不译。本研究共由四章构成。第一章序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介绍研究背景;回顾先行研究,并就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介绍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二和第叁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主要从形式、语法、语义、语用方面分析“VP+的”和“VP+モノ”的特征及其异同。第叁章考察了作为动名化形式标记的“モ ノ”和“的”的翻译方法。第四章是结论部分,总结结论并探讨今后的课题。本研究从中日对比的角度较为系统地考察了中日动名化现象,以期为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提供有利的学习参考,为中日语言研究、跨文化交流以及翻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5-06-01)

伍雁[3](2014)在《概念转喻与汉语动名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能力,在汉语动词名词化的过程中,转喻具有极强的解释力。用认知语法分析,动词名词化中的转指就是概念转喻这一认知能力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以过程来转喻过程中的参与者。(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林璐[4](2013)在《英语动名化V-ing构式的认知—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尝试从认知-功能角度,以BBC新闻语料中的实例为例证,采用定性方法对名词化V-ing构式的内部功能,语义本质及外部功能叁者之间的关系作出系统的分析,以期揭示V-ing动名化过程中所涉及的认知语义转变是如何为该构式在语篇中发挥的功能提供认知机制的。首先根据该构式在实现类型定位、实例化、量化和背景化这些内部功能上的差异将其分为简单类型名化和高级类型名化两类。然后阐释这两类构式在名词化过程中所涉及的语义本质的转变,包括侧重的转变,基本认知中心的转变,概念依赖程度的改变和认知处理方式的转变。最后,本文将对该构式所发挥的外部功能(包括概念、人际和语篇叁大元功能)及其对应的认知机制作出探讨。(本文来源于《第四届国际认知语义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期刊2013-03-31)

吴瑄[5](2012)在《现代汉语动名化认知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名词和动词被认为是两个普遍的词类范畴,在分布上存在一系列的对立。当一个通常被用作名词的语言单位出现在应该使用动词的语法结构中时,或者一个通常被用作动词的语言单位出现在应该使用名词的结构中时,它们的范畴地位发生改变。这一现象称作转类。前人从不同的研究范式下探讨了现代汉语动名转化问题。这些研究产生了一些不同的观点也引起了不少争论。无论采取哪种研究范式,对动名转化这种语言现象的描写和解释必须与语言现实相一致。名词化指的是动作和特征的概念化。它们是从其他词类转化而来,主要是动词,其次是形容词。前者被称为动词名化,后者被称为形容词名化。以往许多关于汉语名词化的研究受制于客观主义语义学的影响,忽视了一般认知能力在形成语言结构和意义方面的作用,对于转类的机制和动因的探索不够深入。汉语动词名化是语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这种争论就没有停止过,现在分歧还依然存在。本文从认知语法的角度,就现代汉语动词名化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由六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有关本文结构的简介。第一章为国内外关于动名化研究的文献综述。不同语法流派从不同角度考察了动名化的现象,他们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也有不足之处。认知语法在研究动名化问题时,相比其他语言流派更加深入。因此,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重新定义了动词,名词和动名化。第二章主要探讨了现代汉语中典型的动词名化结构,即参照点结构和属于参照点结构的“N的V”结构。概念自主程度是影响该结构成立的最重要因素。动词的概念自主程度越高,“N的V”结构的可接受度就越高。即使动词的概念自主性相同,他们进入参照点结构的可能性也不一样,这是因为动名化用法的固化程度不同。第叁章聚焦于概念物化。作用于勾画过程的一系列状态组成部分的概念物化对概念层面进行操作。在概念组织的各个层面,从光杆动词,动词短语到限定小句都能发生名词化。概念物化是动名化的基本机制。第四章讨论了认知转喻。不同语义角色在词类转化的频度和转喻的可接受程度上都有不同。认知语法认为,动名化是概念转喻的结果。名词勾画事物而动词勾画一个过程的关系。动名化即由关系转指事物。动名化的本质是认知转喻。最后一部分为结论:名词指称事物或勾画认知域的一个子域。动词指称关系或勾画过程。动词是概念依存的而名词是概念自主的。认知语法认为,动名化是原生动词语义侧面的一种转化。汉语动词名化的基本机制是概念物化,根本机制是认知转喻。(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2-05-01)

曲英梅[6](2009)在《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动名化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语言对经验世界的表征是具有一致性的,如名词标示事物,动词标示过程。但是在实际语言使用中,语言和经验之间往往出现非一致性对应,即经验的重新识解,这样就形成了语言的非一致性表达。语言中的动名化现象即为“过程”被重新识解为“事物”的结果。名词和动词是任何语言中最重要的词类,因而名、动之间的动态转换也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结构主义语言学派、转换生成语言学派、认知语言学派和功能语言学派都曾经从不同的理论出发,不同程度地对名化现象作出描写和阐释,但是已有的名化研究存在以下方面局限性。首先,名化的研究很多,但专门动名化研究较少,动名化的跨语言对比研究更为鲜见。其次,名化研究的对象多为词汇名化,而忽略了语言其它层面的名化现象。再次,大部分研究是在孤立的词语和句子层面来考察名化现象的语法特征,而忽略了其在语篇、语用层面的表现,以及动名化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理据分析。最后,汉语名化研究多集中讨论动名化的句法地位,缺乏对其语义、语用以及认知动因的阐释。结合认知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的相关理念,本文提出了动名化的认知-功能研究模式,为英汉动名化对比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基于认知语法和功能语法理论,本文认为动名化语言现象的本质是跨范畴,即“过程”范畴被重新识解为“事物”范畴,在语言层面上表现为动词性结构在小句中起到名词性结构的作用;动名化的认知基础是经验的重新识解,即经验世界中“过程”的概念物化。认知-功能研究模式反对孤立的研究动名化结构,而是主张在不同的语境中,即语言系统的短语层面、小句层面和语篇层面来考察英汉动名化结构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认知理据。基于认知-功能研究模式,本文首先对英汉动名化的类型、构成和使用频率以及名化度特征做整体分析,然后进一步对比分析英汉动名化在语言系统不同层面的表现,包括英汉动名化在短语层面的认知语义功能、小句层面的句法功能和语篇层面的建构功能。对比分析的目的是对英汉语言中动名化语言现象的异同进行描写、分类和阐释,同时从跨语言视角揭示动名化语言现象的本质。本文采取了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运用英汉平衡语料库FLOB和LCMC中的丰富语料,对短语、小句和语篇叁个不同语言层面上的英汉动名化现象做分类描写,对比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各种类型动名化在英汉语言中普遍存在,这说明“过程”的概念物化是人类认知的普遍规律。第二,名化度是动名化的本质特征,不同的动名化因其所标示事物的典型程度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名化度。英汉动名化结构名化度的比较包括两种语言系统的名化度比较和各自语言系统内部不同类型动名化的名化度的比较。首先,英语各类动名化的频率和固化度高于汉语中的同类结构,因此,与汉语相比,英语是一种名化度更高的语言,英语使用者在表征和交流经验世界时,更善于把“过程”当做“事物”来识解。其次,对英汉不同种类动名化的名化度分析结果表明,英汉转指型动名化的名化度普遍高于自指型动名化,但是不同语言层面上的英汉动名化的名化度呈现出不同排列趋势:英语中动词名化度排列顺序(转类型>转级型)与名化所涉及的语言层面逆相关,即所涉及的语言层越高,名化度越低;而汉语言系统中动词名化结构表现复杂,呈现出不同于英语的复杂排列趋势,即转类型转指动词名化>转级型动词名化>转类自指型动词名化>小句型动名化。第叁,英汉动名化短语的认知功能都是“例示”一种非典型事物,但是在具体的意义功能组织,即类型、具体化、量化和语境定位中,英汉动名化短语存在差异。和同源动词的意义相比,英汉动名化所表达的“类型”意义都具有抽象特征;与汉语动名化相比,英语动名化的“类型”意义因为受到词缀的虚化作用而更加抽象。英汉动名化短语的“类型具体化”都同时参照了事物的例示域——时间域和过程的例示域——空间域,但是在具体化实现形式上,英语呈现出多样化实现手段,而汉语以名词修饰语为主。英汉动名化短语的量化具有量化频率低、前置量化和富含动作量、时间量的共性,但英语动名化短语的量化突显“数”范畴,而汉语动名化短语突显“量”范畴;在语言层面,英语的量化形式以数词和数范畴的形态标记为主,而汉语以数词和量词相结合的各种形式为主。英语发达的指示系统使人们在交流中对动名化短语所标示事物的“语境定位”等心理过程明示于语言之中,信息表达直接;汉语语言系统缺乏形态来给予和承载一些语法意义,同时又不具有冠词,所以指示以零限定词为主,这样事物在言语交流过程中心理接触和语境定位的实现,主要依赖听话者的推理和直觉,因此汉语的交流更加含蓄和间接。第四,英汉动名化的句法功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作为小句的参与者,动名化往往位于“尾重”或者“说明”部分;动名化作为参与者,受到所在小句的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的限制,即具有“关系”和“心理”意义的动词对动名化的支配性更强。英语具有丰富的动名化形态和构式,为英语动名化结构承载更多的语义信息提供了丰富手段,而汉语缺乏形态标志,依靠语序和逻辑关系来组织信息,动名化结构的信息承载力相对较弱。但是汉语中这种名词性结构的局限性因为动词的灵活性而得到了补充,这也是为什么在语言使用中,英语以名词为优势,而汉语以动词为优势的原因之一。第五,英汉动名化的分布与语篇的功能变体密切相关,动名化成为语篇正式程度的标志。此外,动名化具有表达客观,间接反映说话者的意识形态的人际意义,以及衔接连贯的语篇意义,这些特征使英汉动名化在语篇的意义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英汉动名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动名化的本质是跨范畴现象,其认知基础是经验的重新识解,即“过程”被概念物化为“事物”。在语义特征上动名化同时参照了动词和名词认知语义特征,是空间性和时间性的融合和共存。动名化所表达的事物是一种非典型事物,动名化结构在不同语境,即短语、小句和语篇中的语义、语用表现充分证实了动名化的非典型事物特征。英汉动名化对比分析既从语言层面揭示了人类普遍认知规律,也探讨了英汉语言系统和英汉语言使用者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在以下几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首先,本文对英汉动名化进行对比研究,从跨语言的视角阐释动名化现象的本质。其次,本文提出了动名化的认知-功能研究模式,为不同类型的动名化研究提供了统一的理论框架。最后,本文采用了综合的研究方法,运用语料库中丰富而自然的语料,对英汉动名化进行对比描写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突破了以往动名化研究仅仅依靠内省语料的状况。(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9-12-01)

赵静,张德禄[7](2009)在《对转类动名化意义整合的初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动名化作为一种语法隐喻现象,其形式变化及其所达到的语篇和文体效果最为引人注目。然而,动名化语法隐喻是一个语义概念,因此从语义角度探讨动名化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对转类动名化的意义整合机制进行初步研究发现,意义整合确切地讲是指叁大元意义按照统制能力的高低所进行的层级复合,它不仅限于隐喻式,也发生于一致式,只是前者的意义整合过程要比后者的更为复杂。(本文来源于《现代外语》期刊2009年04期)

赵静[8](2009)在《对转类动名化意义整合的初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转类动名化是语法隐喻的基本类型,一直以来颇受重视。然而,对转类动名化的研究多集中于形式变化及其所带来的语篇和文体效果,而其意义方面的研究却至今尚未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语法隐喻是一个语义概念,它是语义选择的结果,因此从语义角度探讨转类动名化显得更为重要。意义结合和意义整合是语法隐喻意义层面的两个重要概念。转类动名化中,一致式动词只有一种固有意义,而隐喻式名词却通过意义结合具有过程和实体两种固有意义。这两种固有意义在语篇中都体现为叁种元意义。转类动名化总是在语篇中产生,因此其一致式和隐喻式的意义确切是指元意义。这种元意义是一种整体意义,由叁种元意义整合而成。换言之,转类动名化的意义整合是指由固有意义所决定的叁种元意义的整合。本文试图对转类动名化的意义整合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本文的研究主要解决以下叁个问题:一、明确转类动名化的过程和实体两种固有意义及其各自所决定的元意义;二、明确转类动名化中一致式和隐喻式各自的意义整合过程和意义整合动力,阐释其意义整合机制;叁、对32篇新闻语篇中的不同意义整合模式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它们在新闻语篇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产生原因。本研究指出,过程意义是指具有特定时态的某种具体的动作;而实体意义是对过程时态特征的反映和强调,因此它并没有具体的内涵,只是一种范畴意义。尽管如此,它却对整个过程意义产生重大影响,它使过程抽象为实体,从而使一致式和隐喻式的意义整合过程产生巨大差异。转类动名化的意义整合是指叁大元意义按照统制能力所进行的层级复合,其并不仅限于隐喻式,也发生于一致式,只是前者的意义整合过程要比后者的复杂。转类动名化的一致式和隐喻式共体现四种意义整合模式,每种模式对应于对不同元意义的强调、不同层次的交际意图以及不同语境要素的突出,相互之间形成一个不同层次但却紧密联系的系统机制。文章通过对32篇新闻语篇的统计分析表明,四种意义整合模式在新闻语篇中普遍存在,这说明转类动名化的意义整合机制在经验重构和语篇组织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9-03-01)

张高远,张殿恩[9](2008)在《认知语法视角下的动名化构式》一文中研究指出V-ingof构式是英语动词名词化的主渠道。V-ing与DAN均源于及物的行为动词,其语义功能大体相似,但语法特征和语用功能却不尽相同。以认知语法理论为导向,结合功能语素-ing和of,可以分别从形态、语法、语义、语用诸角度考察V-ing和DAN存在的理据。(本文来源于《四川外语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张高远[10](2007)在《动名化构式V-ing of研究综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行为动作名词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前者囊括动态动词的派生名词,后者专指动词实现名词化的主渠道——动名化构式V-ing of;其产生具有多种动因,同时存在语法语义限制。它不同于一般动名词结构,其V-ing也有别于一般DN。(本文来源于《外国语言文学》期刊2007年04期)

动名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无论在哪种语言中,动词和名词都是最重要的两大词类。动词描述过程,名词表示事物,动词和名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转化,动词和名词之间的动态转换一直是不少学者关注的研究热点。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生成语言学派、认知语言学派和功能语言学派都曾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不同程度地对动词的名词化现象进行过有关研究。但迄今为止的动名化现象研究存在以下几点局限性:第一,围绕单一语种的动名化现象展开的研究很多,跨语言对比研究较少。第二,在有关动名化现象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较多,深入分析其语言本质的研究较少。第叁,从研究手段来看,大多数研究都采取传统方式收集语料,语料的数量和质量都较受限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出现一些利用语料库来辅助进行有关动名化现象的研究,但仍显不足。本研究从中日语言对比的角度出发,使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和《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少纳言》抽取大量语料,分析“VP+的”和“VP+モノ”在形式、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特征,并探讨中日两种语言中的动名化现象的异同及动名化形式标记的翻译方法。作为研究结论之一,本论文指出中日动词的名词化现象本质是从陈述性词语转化成指称性词语的一个过程。同时明确了中日动名化现象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其异同点可归纳为:(1)中日动名化的接续存在相似之处;在语法上,“VP+的”和“VP+モノ”都能够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呼语,另外,“VP+モノ”还能充当补语而“VP+的”不能;(2)“VP+的”只能实现转指VP相关事物,而“VP+モノ”既可以指VP事件本身又能转指VP相关事物,在转指的范围内,“VP+的”的指称范围相对“VP+モノ”较广;(3)“VP+的”可以表示的感情色彩比“VP+モノ”更丰富。另外,关于日语动名化形式标记的汉译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1)翻译为“的”;(2)不译。本研究共由四章构成。第一章序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介绍研究背景;回顾先行研究,并就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介绍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二和第叁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主要从形式、语法、语义、语用方面分析“VP+的”和“VP+モノ”的特征及其异同。第叁章考察了作为动名化形式标记的“モ ノ”和“的”的翻译方法。第四章是结论部分,总结结论并探讨今后的课题。本研究从中日对比的角度较为系统地考察了中日动名化现象,以期为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提供有利的学习参考,为中日语言研究、跨文化交流以及翻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名化论文参考文献

[1].刘宁.动名化表达英汉翻译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7

[2].林晓芳.中日动名化现象对比研究[D].广西大学.2015

[3].伍雁.概念转喻与汉语动名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

[4].林璐.英语动名化V-ing构式的认知—功能研究[C].第四届国际认知语义学研讨会论文摘要.2013

[5].吴瑄.现代汉语动名化认知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

[6].曲英梅.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动名化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7].赵静,张德禄.对转类动名化意义整合的初步探讨[J].现代外语.2009

[8].赵静.对转类动名化意义整合的初步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09

[9].张高远,张殿恩.认知语法视角下的动名化构式[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

[10].张高远.动名化构式V-ingof研究综观[J].外国语言文学.2007

标签:;  ;  ;  ;  

动名化论文-刘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