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龙门山断裂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卫星重力场,莫霍面,GPS速度场
龙门山断裂带论文文献综述
汤井田,杨磊,任政勇,胡双贵,徐志敏[1](2019)在《龙门山断裂带卫星重力场特征及其发震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整体了解青藏高原东南缘龙门山断裂带的卫星重力场特征及其发震机制,文中基于重力卫星数据展现出研究区域的地形信息,并通过解算反映莫霍面起伏的区域重力异常,反演出研究区域的莫霍面深度,同时运用GPS速度场数据探测了研究区域地壳的形变速率及方向;最后,结合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背景及前人已有的深部探测结果,分析其发震前后重力时变场的动态特征并探讨了发震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缘深部物质逐年向E流展,在龙门山断裂带处强势受阻,持续的挤压、碰撞过程形成了深部莫霍面的"陡降带",长期的应力作用利于逆冲推覆和走滑构造的形成;龙门山地震带震前处于明显的重力变化梯度带,深部物质运移的流速差异大,流体压力增强,有助于地壳流体入侵和软流圈物质底侵上涌;物质和能量的持续积累最终将导致深部应力严重失衡、深部薄弱构造剪切破裂,从而发生逆冲、推覆构造运动的大地震。(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9年05期)
汪洋[2](2019)在《龙门山断裂带的研究表明地震可以“愈合”地震》一文中研究指出各种研究表明,地震发生期间,地壳中的地震波传播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研究人员试图将观测结果与断层周围的应力和物质性质的变化联系起来。虽然关于同震速度降低的观测越来越多,但一般缺乏对愈合阶段的详细观测。2019年4月15日,《自然—地球科学》在线发表了龙门山断裂带研究的最新成果。报告指出,在2008年7. 9级汶川地震中,龙门山断层的两个锁定段(asperities)附近的速度显着地同震降低,并在随后加速愈合。在2013年4月20日的6. 6级芦山大地震(本文来源于《资源环境与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陈安国,高原,石玉涛[3](2019)在《龙门山断裂带域上地壳各向异性及其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龙门山断裂带上发生了2008年汶川8.0级和2013年芦山7.0级地震,为了研究芦山地震前后该区域地壳各向异性的空间分布和变化,以及较大地震对快剪切波偏振方向造成的影响,本文运用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结合固定地震台网(2010-01—2017-10)和川西流动地震台阵(2006-10—2009-07)的小震波形数据,得到了龙门山断裂带及邻近地区上地壳各向异性参数.结果表明,慢剪切波时间延迟主要分布在0.65~7.39ms·km~(-1)之间,横向上具有不均匀性,地壳20km以上的介质对各向异性的贡献较大.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主要为NW或NWW和NE向,具有明显的分区特性.位于龙门山断裂带附近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自北向南由NWW转变为NW、NE向,在南段又变为NWW、NE向,指示了龙门山断裂带的分段特性是其构造属性.根据得到的有效事件数据,本文使用的49个台站中有19个台站的各向异性参数与反方位角、深度、震级和路径长度等显示出一定的相关性.研究区内的芦山地震及其他较大地震可能影响了局部快剪切波偏振方向.研究表明,更多的有效事件数据将有益于定量分析局部构造应力场和断裂属性的变化情况,从而有益于断裂带地震学特性及地震预测研究.(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张兴月,闫东东,张俊良[4](2019)在《地震灾害频发地区人口集聚问题研究——以四川龙门山断裂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多维禀赋视角出发,选取四川省龙门山断裂带42个县市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探究该特殊区域人口集聚与地震灾害发生及灾害危险度上升的联系机制和原理,通过探索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区域人口的合理分布以及如何规避自然灾害的风险、减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找寻地震灾害频发区域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模式。(本文来源于《经济体制改革》期刊2019年04期)
孟真,宋晓东[5](2019)在《龙门山断裂带周缘重复地震识别及其在台网定位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时间跨度超过7年的连续波形资料,设定至少叁个台站记录的垂直分量波形互相关系数大于0.8的地震对为一组重复地震,通过波形互相关分析,识别出龙门山断裂带周缘波形相关意义上的"重复地震"2790次,构成2907组重复地震。沿用Schaff和Richards的研究结果,假定"重复地震"间距很小(小于1 km),地震目录记录的重复地震对位置之差主要为地震台网的定位误差所致,基于此误差给出了龙门山断裂带周缘地震台网的定位精度估计:台网的水平定位精度较高,水平定位误差约为2.8 km(2倍标准差),且西南段台网的水平定位精度优于中北段;垂直定位精度较差,垂直定位误差约为10 km(2倍标准差),现有地震定位方法对震源深度的测定有待改善。(本文来源于《地震》期刊2019年03期)
师皓宇,马念杰,石建军,李楠,马骥[6](2019)在《应力增量触发断层岩体能量释放模拟与地震成因探讨——以龙门山断裂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龙门山断裂带为背景,基于岩体应变能基本理论,使用FLAC软件模拟地震能量源和能量释放形式,计算结果显示:在0.01 MPa水平应力增量作用下,龙门山断裂带及附近区域可释放的应变能约为3.24×10~(13) J;使得断层面之间发生滑移,克服断层面滑动摩擦所需消耗的能量约为2.10×10~(13) J;岩体在重力方向上产生位移,克服重力做功所消耗的能量约为1.14×10~(13) J。由此可推断:在一定区域内,应力触发释放能量值与克服断层面滑动摩擦和克服重力做功所消耗的能量之和大致相当;应变能可能会在某一区域范围内集中释放,形成地震效应。本次应力增量触发断层周围岩体能量释放事件中,在映秀—北川断裂与灌县—安县断裂之间的局部区域集中释放的能量为7.67×10~(12) J,相当于一次M_S5.39地震发生所释放的能量。(本文来源于《地震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夏婷婷[7](2019)在《龙门山断裂带地壳结构叁维建模与重力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龙门山断裂带构造变形样式复杂,分析并生成叁维岩石圈结构是理解活跃动力系地壳形变和地震动力学机制的前提。许多学者对该区域进行了地球物理研究,累积了丰富的深部构造二维剖面。叁维地质建模技术是对地质体的直观表达,也是实现地质信息科学管理和共享的途径。本论文总结前人关于龙门山地区深部构造探测成果,建立了该地区的叁维地质构造模型,主要成果包括:(1)总结梳理了Geomodeller构建叁维地质模型及正反演结合修正模型的完整流程。(2)使用小波分析和WORMS算法等方式研究重力场与断层性质的关系,初步给定断层性质判断的重力异常标识。将其用于龙门山地区,验证了龙门山叁个主断裂带在深部合而为一,与前人的研究成果相吻合。(3)对龙门山现有深部构造剖面的主要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挑选出部分地震测深剖面作为建模数据源,构建了龙门山地区深部构造二维剖面数据库,并建立了相应的面模型,由面模型构建了龙门山地壳结构叁维模型,并通过重力资料反演修正了模型,实现了龙门山地壳结构叁维可视化。(4)模型显示,莫霍面埋深范围在40~66km之间,龙门山断裂带分界作用明显,呈现西低东高、北低南高的变化趋势;下地壳西北厚、东南薄,厚度在9~31km之间;中地壳厚度在7~19km,厚度变化不规则;上地壳厚度在22km,自北向南厚度逐渐变薄;沉积层下界面埋深范围在9km,东北角埋深较浅,西南角埋深较大。(5)通过对模型进行任意方向剖分剖面分析,横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中段,北段的剖面显示莫霍面在龙门山断裂带的抬升在两端较为缓慢,在中段抬升较为迅速;南段沉积层覆盖较厚,向北段逐渐变薄。平行于龙门山断裂带,位于其两侧的剖面则显示龙门山以西北的松潘-甘孜地块上地壳和下地壳较厚,而龙门山以东南的四川盆地上地壳和下地壳厚度有所减小,而中地壳和沉积层的厚度变化不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刘小梅,吴晶,梁春涛,钱旗伟,杜培笑[8](2019)在《龙门山断裂带最新地震活动特征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最新布设的龙门山断裂带地震空段台阵(LmsSGA)与四川省地震局固定地震台网数据,对龙门山断裂带新近一年(2016年11月21日到2017年10月28日)的23479个地震事件开展双差定位工作,共获取包括汶川地震余震和芦山地震余震在内的6111个重定位地震事件.在此基础上,分别与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的早期余震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汶川地震发生近十年后,其余震活动依旧活跃.汶川地震现今余震活动主要分布在10~25km的深度区间,震源深度呈现西南段较东北段偏深的特征.此外,汶川近年余震分布相比早期余震偏深,破裂带西南段的余震活动有向深部迁移的趋势.对于芦山地震,其近期余震活动较弱,余震主要分布在10~15km的深度区间,比早期余震的分布区间偏浅.龙门山断裂带最新余震活动分布特征表明,余震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迁移的现象.考虑到距离主震事件已分别有5~10年的流逝时间,余震迁移现象可能由以流体扩散方式为主的准静态应力机制触发.(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谢小平,白毛伟,陈芝聪,柳伟波,席书娜[9](2019)在《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活动断裂的遥感影像解译及构造活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活动断裂活动性的强弱显着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系统总结活动断裂的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基础上,综合利用Landsat ETM+影像、ASTER GDEM数字高程模型及Google Earth影像等多种数据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获得研究区活动断裂的空间展布情况:平武—青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北东段、茶坝—林庵寺断裂和广元—江油断裂在空间展布上大致平行。通过对错断水系错位量的测量、夸张叁维地貌的对比、历史地震震级对比和地形起伏度等比较分析,得出了断裂的性质和活动性强弱情况:平武—青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北东段、茶坝—林庵寺断裂和广元—江油断裂为研究区内主要的活动断裂,均为右旋走滑兼逆冲断裂;平武—青川断裂的活动性最强,北川—映秀断裂北东段及茶坝—林庵寺断裂的活动性次之,广元—江油断裂的活动性最弱。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主要活动断裂的活动性由北西向南东减弱。(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遥感》期刊2019年01期)
何祥丽[10](2019)在《龙门山灌县-安县断裂带变形行为与断裂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汶川地震(Mw7.9)同时沿龙门山灌县-安县断裂和映秀-北川断裂分别产生~80km和~270km的地表破裂,映秀-北川断裂以斜向逆冲运动,灌县-安县断裂以纯逆冲运动。这种一次大地震同时沿多条断裂同时产生巨大破裂,并伴随不同的运动学性质,这是目前的断裂理论无法解释的。大地震发生机理和孕震环境认识一直是重大难题,也是科学家们一直探索的目标。因此,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已成为地学界认识地震的研究热点,其变形行为和断裂机制被认为是认识地震发生机理和孕震环境的关键。目前,学者们基本围绕汶川地震主要破裂的映秀-北川断裂带开展研究,并已认识到映秀-北川断裂带是一条多次发生大地震的粘滑型断裂带,然而,对灌县-安县断裂带的认识则知之甚少。本论文选择以灌县-安县断裂带地表露头和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叁号先导孔(WFSD-3P)岩心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断层岩进行多尺度构造分析(从野外宏观到镜下微观)、XRD矿物分析、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稳定同位素分析、高分辨率磁化率测试、XRF岩心无损元素扫描和摩擦实验等研究,第一次揭示了灌县-安县断裂具有长期蠕滑的变形行为,并解释了其蠕滑机制,改变了传统认为蠕滑断裂不发生大地震的认识,在地震断裂作用研究中取得了突破。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多尺度构造分析和矿物含量分析,发现灌县-安县断裂不同深度的富粘土断层岩中均发育弥散式的R1剪切、压溶缝合线、部分溶解的碎屑和矿物颗粒(如石英、钠长石、方解石等)以及新生粘土矿物。这些粘土矿物大部分是在压溶作用下新形成的,它们的生长阻止了可溶性颗粒的聚结,保持溶解物质扩散的路径,促进压溶作用的进行。新生弱粘土矿物与压溶作用均可控制非地震蠕滑变形行为,二者的相互作用促进了灌县-安县断裂长期蠕滑。结合P波速率和地层分布,提出灌县-安县断裂在浅部蠕滑,深部闭锁的模型,为汶川地震破裂机制提供了可能性的解释。(2)通过方解石脉分布规律和矿物、化学成分含量变化特征,发现在流体和压力作用下,灌县-安县断裂的断层泥中石英、钠长石、碳酸盐矿物等发生溶解,产生明显的质量和体积损失,尤其碳酸盐矿物(CaO和CO_2)含量相较于围岩明显降低,这与方解石脉仅出现在围岩和破碎带岩石中,而不出现在断层岩中的观察结果一致。结合前人的研究和区域地层、地形、降雨等资料,提出来自深部的含CO_2酸性流体与高构造应力环境,以及断裂带内丰富的大气水循环的耦合,导致碳酸盐矿物在断层岩中溶解或很少沉淀,使断裂带内的粒间孔隙保持开放,流体通道畅通无阻,加速了水岩反应和粘土矿物的形成,从而导致了灌县-安县断裂的长期不愈合和蠕滑变形。(3)高分辨率磁化率测试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显微构造观测,结果显示灌县-安县断裂的断层泥磁化率值普遍低于对应围岩的磁化率平均值,这是在间震期的长期流体作用下,铁磁性矿物转变成顺磁性矿物(铁硫化物或含铁的粘土矿物)造成的。缓慢形成的新生铁硫化物和含铁粘土矿物与断层泥中发育黄铁矿及高Fe~(2+)和S元素、低Fe~(3+)的特征相结合,说明断层泥低磁化率特征能够指示断裂在间震期缓慢活动(蠕滑变形),且断裂作用环境通常是低温、还原环境。(4)灌县-安县断裂岩在不同条件(滑移速率、岩性和流体)下控制的摩擦实验反映了弱矿物相(粘土矿物)与流体均对断裂摩擦强度具有一定的弱化作用,其中流体对断层强度的弱化作用尤其明显地体现在中低速(0.001m/s、0.01m/s)条件下,充分体现了流体在断层蠕滑(缓慢运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9-03-01)
龙门山断裂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各种研究表明,地震发生期间,地壳中的地震波传播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研究人员试图将观测结果与断层周围的应力和物质性质的变化联系起来。虽然关于同震速度降低的观测越来越多,但一般缺乏对愈合阶段的详细观测。2019年4月15日,《自然—地球科学》在线发表了龙门山断裂带研究的最新成果。报告指出,在2008年7. 9级汶川地震中,龙门山断层的两个锁定段(asperities)附近的速度显着地同震降低,并在随后加速愈合。在2013年4月20日的6. 6级芦山大地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龙门山断裂带论文参考文献
[1].汤井田,杨磊,任政勇,胡双贵,徐志敏.龙门山断裂带卫星重力场特征及其发震机制[J].地震地质.2019
[2].汪洋.龙门山断裂带的研究表明地震可以“愈合”地震[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9
[3].陈安国,高原,石玉涛.龙门山断裂带域上地壳各向异性及其变化[J].地球物理学报.2019
[4].张兴月,闫东东,张俊良.地震灾害频发地区人口集聚问题研究——以四川龙门山断裂带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19
[5].孟真,宋晓东.龙门山断裂带周缘重复地震识别及其在台网定位评价中的应用[J].地震.2019
[6].师皓宇,马念杰,石建军,李楠,马骥.应力增量触发断层岩体能量释放模拟与地震成因探讨——以龙门山断裂带为例[J].地震学报.2019
[7].夏婷婷.龙门山断裂带地壳结构叁维建模与重力反演[D].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2019
[8].刘小梅,吴晶,梁春涛,钱旗伟,杜培笑.龙门山断裂带最新地震活动特征及其意义[J].地球物理学报.2019
[9].谢小平,白毛伟,陈芝聪,柳伟波,席书娜.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活动断裂的遥感影像解译及构造活动性分析[J].国土资源遥感.2019
[10].何祥丽.龙门山灌县-安县断裂带变形行为与断裂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