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环解耦控制论文-杨浩,沈晔超

双环解耦控制论文-杨浩,沈晔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环解耦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态电压恢复器,矢量控制算法,电压暂降,电压暂升

双环解耦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杨浩,沈晔超[1](2019)在《基于双环矢量解耦控制策略的DVR动态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配电系统中,电网电压发生电压暂降/暂升会造成用电负荷意外停机,通常采用动态电压恢复器(DVR)对电网电压进行补偿。DVR检测单元应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以便检测电压幅度和相位的变化,以触发DVR快速补偿配电网电压波动。针对如何提高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环矢量解耦控制的DVR控制策略,用来提高DVR在补偿过程中的动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控制策略可以更快地校正电压暂降,使DVR达到更好的动态性能,最终使电网电能质量得到提升。(本文来源于《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张小青,樊战亭,张宣妮[2](2014)在《PWM叁相电流滞环解耦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先对叁相3线电流耦合分析,对各相电流PWM开关控制存在一定的耦合性问题,采用迭加原理以反补偿的方式在原理上进行了解耦阐述后,设计了具体的解耦方案。为了能更好地实现电流滞环跟踪,对关键的电感参数进行了严格的计算选择,仿真实验验证了解耦后不仅明显减少了电流滞环跟踪的误差,改善了叁相3线电流跟踪效果,而且解耦后能保持开关管频率基本恒定,表明了该PWM电流滞环解耦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气传动》期刊2014年11期)

靳锴,罗建军,苏二龙,闵昌万,黄兴李[3](2014)在《滑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双环结构协调解耦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滑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环境复杂,临近空间再入段俯仰、偏航和滚转通道之间存在强耦合和参数大范围不确定性的特点,研究了飞行器双环结构协调解耦控制系统设计。首先建立了飞行器面向控制的动力学模型,对模型中的耦合项进行分析;然后将基于慢、快变量的双环控制与协调解耦控制相结合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给出了解耦增益选取的一般方法;最后通过参数拉偏仿真及大包线全轨迹飞行仿真,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检验,验证了控制系统设计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齐丽英,王琛琛,周明磊,王剑[4](2014)在《一种异步电机的电流环解耦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中,电流控制器处于内环,对系统响应的准确性和快速性有着重要影响。然而矢量控制经过坐标变换后,电流环中的d、q轴之间仍存在交叉耦合,并且随着同步频率增加耦合分量加大;另一方面,数字延时的存在使耦合加剧进一步降低了电流环特性,对于大功率低开关频率交流传动的影响尤其明显,严重时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为了实现良好的解耦控制,基于复矢量分析方法建立了更加精确完整的电机模型,提出一种电压解耦控制的电流控制器,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延时及其补偿方法,并通过复矢量传递函数对控制策略的动态解耦性及鲁棒性进行了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提高了电机动态控制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周莹,贾鹏飞,李大伟[5](2013)在《基于电流前馈解耦双环控制的叁相VSR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介绍了叁相VSR的拓扑结构,给出了其在叁相abc坐标系下和两相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下的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基于电流前馈解耦的双环控制系统。在分析了SVPWM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后,给出了在SIMULINK下建立的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双环控制的系统具有动态响应快,抗扰性能好的特点。(本文来源于《云南电力技术》期刊2013年06期)

杨国良,崔杰,陈朋朋[6](2013)在《基于模糊双环解耦控制的直驱风电并网及低电压穿越》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用于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的并网及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建立了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将模糊双环解耦控制技术引入到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的并网及低电压穿越控制环节,以提高系统并网的整体特性。采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各单元模型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可行,仿真模型正确,所设计模糊控制器在空载并网控制中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适用性,具有较为满意的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3-11-13)

邓仁燕,唐娟,夏炎,王林翮[7](2013)在《基于前馈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解耦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采用传统PI电流调节器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矢量控制系统中电流环相互耦合问题,设计了以反馈电流为输入的电压前馈补偿型电流调节器。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分别搭建了采用两种不同电流调节器的矢量控制系统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电压前馈补偿型电流调节器时系统动、静态性能更好。最后进行了PMSM矢量控制系统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3年06期)

庄岩,刘承志,陈勇,曹景雷,罗瑞鑫[8](2011)在《基于电压电流双环解耦电压型逆变器控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叁相SPWM电压型逆变器在叁相静止坐标系下和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采用了基于电压和电流的双环控制策略,并针对d-q坐标下的耦合关系,提出解耦策略,并利用PI调节器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及跟随能力,并运用Matlab/Simulink对理论分析结论进行验证。在容性和感性负载下的验证结果表明,适当选择控制环节的PI参数,双闭环控制逆变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理想的动态响应能力。(本文来源于《伺服控制》期刊2011年05期)

杨南方,骆光照,刘卫国[9](2011)在《误差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解耦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矢量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在动态调节过程中的相互耦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流误差的多项式交叉耦合补偿方案。以一阶延迟的电流环为目标,在经典的d轴和q轴电流反馈控制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基于电流误差的交叉耦合补偿控制器,采用误差零点的Taylor展开式进行纯积分补偿结构的逼近,减小电压饱和效应,得到多项式结构的补偿控制器,并据此进行了误差讨论。相对于基本的电流反馈控制,该方案能够更有效地实现d轴和q轴电流在动态调节过程中的控制,尤其是提高加速过程中电流的跟踪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学报》期刊2011年10期)

庄岩,刘承志,陈勇,曹景雷,罗瑞鑫[10](2011)在《基于电压电流双环解耦电压型逆变器控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叁相SPWM电压型逆变器在叁相静止坐标系下和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采用了基于电压和电流的双环控制策略,针对d-q坐标下的耦合关系,提出解耦策略,并利用PI调节器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及跟随能力,并运用Matlab/Simulink对理论分析结论进行验证。在容性和感性负载下的验证结果表明,适当选择控制环节的PI参数,双闭环控制逆变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理想的动态响应能力。(本文来源于《电气开关》期刊2011年04期)

双环解耦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先对叁相3线电流耦合分析,对各相电流PWM开关控制存在一定的耦合性问题,采用迭加原理以反补偿的方式在原理上进行了解耦阐述后,设计了具体的解耦方案。为了能更好地实现电流滞环跟踪,对关键的电感参数进行了严格的计算选择,仿真实验验证了解耦后不仅明显减少了电流滞环跟踪的误差,改善了叁相3线电流跟踪效果,而且解耦后能保持开关管频率基本恒定,表明了该PWM电流滞环解耦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环解耦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杨浩,沈晔超.基于双环矢量解耦控制策略的DVR动态性能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张小青,樊战亭,张宣妮.PWM叁相电流滞环解耦控制研究[J].电气传动.2014

[3].靳锴,罗建军,苏二龙,闵昌万,黄兴李.滑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双环结构协调解耦控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4

[4].齐丽英,王琛琛,周明磊,王剑.一种异步电机的电流环解耦控制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4

[5].周莹,贾鹏飞,李大伟.基于电流前馈解耦双环控制的叁相VSR仿真研究[J].云南电力技术.2013

[6].杨国良,崔杰,陈朋朋.基于模糊双环解耦控制的直驱风电并网及低电压穿越[C].第十八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

[7].邓仁燕,唐娟,夏炎,王林翮.基于前馈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解耦控制[J].电力电子技术.2013

[8].庄岩,刘承志,陈勇,曹景雷,罗瑞鑫.基于电压电流双环解耦电压型逆变器控制的研究[J].伺服控制.2011

[9].杨南方,骆光照,刘卫国.误差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解耦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1

[10].庄岩,刘承志,陈勇,曹景雷,罗瑞鑫.基于电压电流双环解耦电压型逆变器控制的研究[J].电气开关.2011

标签:;  ;  ;  ;  

双环解耦控制论文-杨浩,沈晔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