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石棉县新棉镇联合小学石棉62540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让学生写作文,都是让学生感到头痛的事。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老师花了大量的心血给学生指导作文,花了大量的精力批改学生的作文,但学生还是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怎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所以,当小学生对写作发生兴趣时,让他们长时间从事写作活动,他们也就不会感到累,更不会感到是一种负担。他们会排除一切障碍,全身心地投入写作活动。可以说,写作兴趣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然而,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他们的大量课内外活动中,是通过教育进行激发和培养出来的。所以,老师在各种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写好作文做好铺垫。老师对学生的写作要求要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要注意从材料入手,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作文评价更要多表扬多鼓励,以肯定成绩为主。如,我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会用红笔圈出用得好的词语,划出写得好的句子;对写得有意思的地方,写上几句发自内心的称赞的话,或者写出自己阅读后的感爱;挑选一些比较好的作文,张贴在作品展览栏中。而对那些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倍加关爱,悉心指导,稍有进步,及时表扬。我班学生李XX同学写作能力很差,我常在他作文本中写上“能看出,你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只要能多阅读,多积累,你的作文很快就会出现在作品展示栏中的”之类的话,对他鼓舞很大,没过多久,这位同学也能写出像回事的作文了。
另外,在劳动中、体育比赛中、美术展览中、作文评比中以及其他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中,都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都要尽可能地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欢乐与甘甜。
二、加强学生的写作体验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就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也就是说,要把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摆在首位。但纵观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学生的体验并没有在作文中得到很好体现,情况不容乐观。从学生习作来看,大多数学生写作文都不是出于情感表达需要,而是为了迎合教师或考试的评分标准被迫奉命写作文,而这样写出来的作文缺少个性,缺少真情实感,更没有独特的体验,学生在习作中弄虚作假,空话大话连篇,作文结构程式化,作文内容雷同化,语言表达成人化,找不到童真童趣。从作文教学看,教师很少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因素,单一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注重作文技巧,结构模式的指导,极少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忽视对学生体验的激活及情感的引领,整个教学过程缺乏生机和活力。究其成因,主要是小学生生活经验不足,认知结构不完整,思维品质不成熟,他们对自然,社会的观察和体验往往比较缺乏。因此,加强学生的体验教学,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他们作文“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抒”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
三、强化学生的素材积累
写作时要有可选的题材。写出有新意的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因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时时处处都要留意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无论是喜、怒、哀、乐,甜、酸、苦、辣,还是所见,所闻,所感,所悟都要求学生及时记录,随时积累。对生活的感悟需要长时间逐渐培养,老师也要结合实际,适当地组织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击鼓传花”等活动形式的主题活动,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平时组织学生郊游、种植小植物、饲养小动物等。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学生一旦有"米"下锅,老师再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题材,没有新意。
四、引导学生修改成文
有了充分的准备之后,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习作之后,要根据本次的写作目标重新审视修改自己的文章,除了改正错别字、标点和病句等常规要求外,每次都有修改的重点,或是文章的立意、结构,或是描写人物的方法、文章突出的主题等。每次作文都重点培养一种能力,经过循环往复,最终提高学生写作的综合表达能力。这样一来,我惊喜地发现,那些无病呻吟、胡编乱造的文章少了,那些套路化、模式化的文章少了。长期的实验与探索,改变的绝不仅仅是学生的写作方式,同时改变的还有学生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学会了用心灵去体验生活。
作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写作知识与技巧的传授,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所积蓄的体验,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由地写作,尽情倾吐自我的心声。著名作家梁晓声说:“真情实感乃初级写作的起码元素。”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真烂漫的,相信他们每个人对事物都有自己至纯至真的独特体验。只要我们正确引导,“作文教学不再难”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