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论文-朴志炫

地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论文-朴志炫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通化市,地域文化,民族传统体育

地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朴志炫[1](2019)在《地域文化视阈下通化市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发展,文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地域文化学作为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人文学科,其对文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其的研发也成为提高文化强国战略的特色环节,更具潜力和意义。当今以地域文化研究为切入点是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先行研究多集中于和偏向于单独研究地域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而将两者引入定量分析结合研究的则较少。作为高句丽文化、萨满文化的发源地,通化市地理位置独特,生态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悠长,民族众多,文化底蕴深厚,还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多元性等独特特点。本文以通化的民族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研究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并引入了地域文化的概念,即地域文化视阈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笔者利用实地考察、资料收集和访谈等途径就通化市的自然概况、历史沿革、社会发展和文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情况的实际出发,进行现状阐述和SWOT分析,充分地了解到通化市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真实情况。在此基础上,笔者尝试开展地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影响的量化研究,构建地域文化的四个维度(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和文化因素)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叁个维度(即物质表现、精神追求和制度支持)的影响研究假设并对其进行验证。通过论证地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机制,得出如下结论:地域文化的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四个维度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物质表现、精神追求和制度支持叁个要素均呈现正相关关系,假设得到了验证。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变量间的影响机制,结合通化市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现状分析,从传承、创新和保障叁个角度提出了建议:1、根植地域文化特色,培养地域民族情感;2、丰富体育活动形式,拓宽相关传播手段;3、强化政府支持力度,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9-03-31)

罗强[2](2016)在《仫佬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地域分布及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仫佬族是一个古老的、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农耕民族,仫佬族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对仫佬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数量及其分布进行分析,对其特征进行探讨,以便更好的从深层次来挖掘仫佬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内涵,旨在为仫佬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对加强民族体育文化的交流,促进各民族团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体育科技》期刊2016年03期)

杜兰杰[3](2016)在《地域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存在着地域性的特点。从地域视角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分析,以促进地域体育文化的发展,从而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及创新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前沿》期刊2016年07期)

林小美,林天孩,陈玉玲[4](2015)在《江浙地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涉入路径与要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文化双维度理论模型和自我决定理论,以江浙地域少数民族参与群体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访谈、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参与群体的涉入路径、路径过程中各要素的结构秩序及其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通过Cronbachα信度系数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参与群体的需求,分别包含精神需求、社会关系需求和身体需求3个维度的公因子;2)涉入路径以表演或比赛的方式为主,人际交往、网络与师徒传承是其次,而通过电视、报刊与杂志等途径获取信息的占极少数;3)通过Cronbachα信度系数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江浙地域文化生态环境对参与群体的影响要素公因子,将之命名为江浙地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环境;4)涉入过程主要采取文化整合策略,包含自由整合、强制整合与文化竞争性整合应对策略;5)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说明,江浙地域少数民族对体育的需求是联接其外部体育文化生态环境与涉入体育文化的关键环节,且当江浙地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环境支持江浙地域少数民族的需求时,便会促进其采取文化整合策略,提高涉入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体育科技》期刊2015年05期)

张立新[5](2013)在《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体育文化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地域文化视角,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体育文化特点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传统体育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其实质是传统体育与地域文化的互动结果,这种互动造就了不同地域体育文化的差异性。(本文来源于《辽宁体育科技》期刊2013年05期)

陈炜,钟学进,张露露[6](2013)在《基于地域分类的桂滇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桂滇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禀赋丰富、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极具保护与开发利用价值。文章借鉴"核心-边缘"理论,构建了基于地域分类的桂滇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并提出促进其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突出特色,加强不同地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发挥城市中心区龙头作用,带动近郊区、远郊区共同发展;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增强城市中心区对近郊区、远郊区的扩散作用;优势互补,构建桂滇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圈",促进区域联动发展。(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家》期刊2013年05期)

吴颖志[7](2011)在《从地域文化学视角看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各民族所处的特殊地域环境,形成了各民族所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风民俗,从而促进了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的形成。本文主要从地域文化视角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分析、解读。及传统体育的发展的环境来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性。从而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1年08期)

田祖国[8](2010)在《地域文化视阈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从地域文化视阈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性特征、地域分布、与区域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略和发展路径,旨在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本文来源于《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9期)

郭庆霞,张学忠[9](2008)在《东北朝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与地域体育文化的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介绍了东北朝鲜族在中国的形成及其传统体育项目的具体内容,对东北朝鲜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与地域体育文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与地域体育文化的融合促进了体育的发展。其中,与东北其他民族体育文化之间的融合推动了体育项目资源的开发;与体育旅游业的融合打造了独具魅力的体育旅游特色;与全民健身活动的融合为继承和发扬民族体育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本文来源于《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温佐惠,陈振勇[10](2008)在《西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地域体育文化理论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历史与现实,以西部为重点考察目标,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从历史地理学和地域学两个角度去探讨和研究西部民族传统体育。同时结合当前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发展背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国内特点,以西部不同地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技术的结合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分析西部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文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域体育文化概念,并对西部民族传统体育地域体育文化模式进行理论构建与设想,以期为西部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本文来源于《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地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仫佬族是一个古老的、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农耕民族,仫佬族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对仫佬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数量及其分布进行分析,对其特征进行探讨,以便更好的从深层次来挖掘仫佬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内涵,旨在为仫佬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对加强民族体育文化的交流,促进各民族团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朴志炫.地域文化视阈下通化市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研究[D].延边大学.2019

[2].罗强.仫佬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地域分布及特征分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6

[3].杜兰杰.地域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探讨[J].前沿.2016

[4].林小美,林天孩,陈玉玲.江浙地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涉入路径与要素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5

[5].张立新.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体育文化特征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3

[6].陈炜,钟学进,张露露.基于地域分类的桂滇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3

[7].吴颖志.从地域文化学视角看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性[J].科技信息.2011

[8].田祖国.地域文化视阈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

[9].郭庆霞,张学忠.东北朝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与地域体育文化的融合[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

[10].温佐惠,陈振勇.西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地域体育文化理论探微[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

标签:;  ;  ;  

地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论文-朴志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