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适应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运载火箭,减载控制,姿态控制,自抗扰控制
自适应减论文文献综述
潘豪,冯昊,李新明,胡煜荣,王光辉[1](2019)在《运载火箭自适应减载控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小新型中型运载火箭飞经大风区的气动过载,保证箭体结构安全,采用主动减载控制设计,分析了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自适应减载控制方法,基于过载传感器的减载控制方法,以及将两种技术结合的使用方法。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针对新型中型运载火箭,3种自适应减载控制方法对减小气动过载均具有一定的效果。基于加速度表的过载控制在标称状态下具有较好的减载效果。(本文来源于《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蔡明[2](2018)在《海上漂浮式风电机组自适应减载控制与监控》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风电行业取得快速发展,陆上风电已呈现饱和趋势,海上风电资源开发利用为风电今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论文以国内外海上风电技术发展基础,结合相关行业成熟的主动载荷控制技术,展开了对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结构减载控制方法研究。由于深海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的特点,发展海上风能产生的污染和所占用地的资源很小,因此发展海上风能成为现在很具挑战性的研究方向。然而,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面临着相关参数不确定性、外部环境复杂性、风波浪和机组结构间的耦合影响等问题,对风电机组的正常运行产生了挑战,急切需要采用最切实、最直接的方式来减小风电机组的结构载荷,使得风电机组能在较稳定的情况下运行,因此风电机组结构主动减载技术和多阶段策略控制技术应运而生。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小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机舱和浮式平台的俯仰问题,不仅减小了风电机组基础载荷,同时也为风电机组稳定运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此外,为更好掌控风电机组载荷状态,设计海上风电机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在线监测功能,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本论文针对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结构主动载荷控制和监控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完成主要工作如下所述:(1)研究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结构组成、环境状况、流体和空气动力学特性等。通过分析海上风电机组结构动力学方程,在风和波浪作用下,风电机组的运行情况,给出机组在俯仰问题上的运行策略和原理,指明减少机组俯仰问题对于机组稳定运行的影响和意义。(2)研究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结构受到的载荷问题,利用MR阻尼器提供主动控制力,采用自适应控制策略,对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机舱进行主动减载控制。(3)研究漂浮式海上风电系统基础浮台对风电机组载荷的影响,结合系泊系统和阻尼系统,采用多阶段控制策略对机组载荷实施控制,针对不同的海况设计相应的控制方式,对浮式平台采取对应的减载措施。(4)基于以上对风电机组减载方法的分析,采用MATLAB/FAST软件仿真平台,以5 MW驳船式浮式风机为对象分别进行机舱减载和浮台减载仿真分析,验证以上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并证明采用上述方法减小了海上浮式风电机组载荷。(5)考虑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载荷状态的可视性,基于WINCC flexible smart v3软件和MATLAB/FAST软件平台提供的风电机组数据,设计可视化监控界面,实现对风电机组结构载荷状态实时监测。(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4-01)
郑华庆,李斌,宋婧,郝丽娟,龙鹏程[3](2016)在《基于自动网格划分与权窗平滑的自适应减方差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更高效发挥减方差的作用是蒙特卡罗方法在先进核能系统屏蔽分析应用中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自动网格划分与权窗平滑的自适应减方差方法,在蒙特卡罗和确定论耦合的一致性伴随驱动的重要性抽样方法(Consistent Adjoint Driven Importance Sampling,CADIS)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自动转换和自由程自动划分SN网格,通过确定论方法伴随预计算,实现基于伴随通量的区域权窗参数自动配置,并对伴随通量变化剧烈区域进行权窗平滑处理,保证了粒子在不同区域的有效偏倚,进一步提高计算的效率,从而解决大空间蒙特卡罗计算难以收敛的问题。该方法已初步应用于中国铅基反应堆(China Lead-based Reactor,CLEAR)堆顶盖的屏蔽计算分析,该案例具有结构复杂、屏蔽材料厚重的特点,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法将计算效率提高近10倍。(本文来源于《核技术》期刊2016年09期)
熊繁升,李荣贤,高孝巧[4](2015)在《基于改进的L_1范数非因果滤波器多次波自适应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次波压制是地震勘探中的重要课题。基于匹配滤波器设计的多次波自适应减方法,对L1范数多次波自适应减方法进行改进,增加了一个门限值参数。同时针对常规自适应减方法中采用的因果滤波器只能沿时间轴正向进行多次波匹配的不足,采用了非因果滤波器进行多次波自适应减,增加了算子零时间的位置参数。通过引入新参数增强方法的适应性,改进方法提高了计算速度。通过对所设计的1D数据模型和合成地震记录的处理表明,在预测的多次波与原始记录中的多次波存在振幅和到达时间差别的情况下,非因果滤波器能给出较理想的结果;同时改进的自适应减方法可以减少计算时间。(本文来源于《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期刊2015年02期)
熊繁升,黄新武,张迪,李荣贤,王鹏[5](2014)在《基于混合L1/L2范数的多次波自适应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自由表面相关多次波压制(SRME)方法的重要步骤之一是将匹配后的多次波从原始数据中减去。L2范数多次波自适应减方法适用于有效波能量较小的情况,而L1范数多次波自适应减方法可适应有效波能量较强的情况。为获取更理想的自适应减方法,通过加权组合的方式建立使L2范数和L1范数多次波自适应减方法相结合的数学模型,并提出权系数的确定方法,然后结合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进行单道多次波压制处理,将处理结果与单独使用L2范数和L1范数自适应减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使两种范数加权组合的方法不仅能相对更好地压制多次波的能量,有效波的能量也保持较好。(本文来源于《物探与化探》期刊2014年05期)
崔红岩,胡勇,徐圣普,冯莉,谢小波[6](2014)在《径向基函数自适应减法器提取诱发电位的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针对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的特征,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 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硬件平台设计径向基函数自适应减法器,实现体感诱发电位的快速提取。方法:通过对各模块的硬件算法设计,利用Simulink仿真工具对5例接受脊柱侧弯手术患者的原始SEP信号进行仿真实验,以工频干扰、EEG脑电为噪声,对径向基函数自适应减法器提取SEP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不同输入信噪比条件下,径向基函数自适应减法器比单一自适应减法器输出信号的信噪比高;输入信噪比为-15 dB时,单一的自适应噪声减法器(adaptive noise canceller,ANC)输出相对于模板信号的失真比径向基函数自适应减法器(ANC-RBF)小,但输入信噪比为-25、-30 dB时,ANC输出相对于模板信号的失真比ANC-RBF大;ANC-RBF提取的SEP波形比较平滑。结论:径向基函数自适应减法器比单一自适应减法器对术中体感诱发电位具有更好的去噪效果,不仅提取信号的失真度较小,而且信号波形更为平滑,使SEP信号的潜伏期和幅值更易识别。(本文来源于《医疗卫生装备》期刊2014年06期)
熊繁升,黄新武,高孝巧,蔡双霜,雷海波[7](2014)在《基于L_1范数的多次波自适应减方法及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次波问题在地震勘探中普遍存在。自由表面相关多次波压制(SRME)方法是目前多次波压制方法的主流,使用该方法的重要步骤之一是将由反馈迭代法预测得到的地震多次波经匹配后从原始数据中减去。基于L2范数的多次波自适应减方法有其适用范围,仅在某些情况下才有好的处理结果。这里基于迭代重加权最小二乘法(IRLS算法)的混合L1/L2范数来近似L1范数解,同时结合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进行多次波压制处理,并与基于L2范数的自适应减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本方法不仅有效压制了多次波,而且还相对更好地保持了有效波的能量,这表明本方法可以在不同情况下实现更为普遍的多次波压制。(本文来源于《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期刊2014年01期)
何江[8](2012)在《基于L_1范数的多次波自适应减方法研究及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次波压制一直是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海洋地震勘探中这一问题尤为明显。多次波的存在主要影响以下几个方面:速度模型建立;地震偏移成像;地震属性分析(如AVO属性等);构造解释结果等。多次波的压制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即适用于水平地层条件的滤波法以及适用于复杂地层条件的预测减方法。当前所应用的预测减方法,大多通过最小二乘来匹配预测多次波与实际多次波,其要求有效波满足剩余能量最小原则且与多次波正交,又称为L2范数法。在匹配减过程中,当去除多次波后剩余能量不满足能量最小原则,且一次波与多次波同相轴不满足正交性时,基于L2范数的匹配滤波方法无法正确匹配,多次波的衰减将产生误差。本文主要研究基于L1范数的匹配滤波方法,并通过加权来有效避免最小能量及正交的假设,同时L1范数解对于大的异常值能保持稳定。由于L1范数一阶导数不连续,无法求取极值。本文中,采用混合的L1/L2范数解来近似L1范数解,并采用迭代再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将混合L1/L2范数最小化,从而实现基于L1范数的匹配滤波。通过在迭代初始阶段对L2范数解的应用,解决了该方法所带来的非线性问题。在详细的理论分析过后,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一维模型,以验证两种范数匹配滤波的特性。结合模型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处理,并与基于L2范数的匹配滤波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水平海底模型的处理结果表明,在经过简单的迭代处理过后,L1范数匹配滤波能取得更好的多次波衰减效果,且相对L2范数匹配滤波能获得更为稳定的解。起伏海底模型、Pluto1.5模型以及实际地震数据的处理结果也表明,在经过分时窗处理过后,L1范数匹配滤波不仅更有效地压制了多次波,同时也相对更好的保护了有效波的能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2-05-01)
金鸿章,张宏瀚,李超[9](2010)在《基于气阀控制的频率自适应减摇水舱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在建立减摇水舱内气体和液体两相流动的运动模型基础上,研究了水舱顶部气体连通道的横截面积大小与水舱内液体振荡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调节截面开口控制水舱内液体运动固有频率,使之与船舶横摇频率相适应.分别利用被动式PD控制和模糊控制实现气阀开关式和气阀开口连续式两种调频策略.仿真研究表明,两种调频策略均使可控被动式水舱的有效减摇范围拓宽,并在不同的频率范围内有各自的优势.(本文来源于《船舶工程》期刊2010年03期)
李腾,黄新武,赵兵,刘光[10](2009)在《压制自由表面相关多次波的自适应减方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序言在地震勘探方法中,多次波压制一直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的难点之一。Verschuur等人于1992年提出了SRME(Surface Related-Multiple Elimination)方法,这是多次波压制的一项突破。SRME方法分两步,第一步为预测多次波,第二步将预测的多次波从原始记录中减掉。在第二步的自适应减中,如果预测的多(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球物理·2009》期刊2009-10-10)
自适应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全球风电行业取得快速发展,陆上风电已呈现饱和趋势,海上风电资源开发利用为风电今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论文以国内外海上风电技术发展基础,结合相关行业成熟的主动载荷控制技术,展开了对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结构减载控制方法研究。由于深海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的特点,发展海上风能产生的污染和所占用地的资源很小,因此发展海上风能成为现在很具挑战性的研究方向。然而,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面临着相关参数不确定性、外部环境复杂性、风波浪和机组结构间的耦合影响等问题,对风电机组的正常运行产生了挑战,急切需要采用最切实、最直接的方式来减小风电机组的结构载荷,使得风电机组能在较稳定的情况下运行,因此风电机组结构主动减载技术和多阶段策略控制技术应运而生。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小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机舱和浮式平台的俯仰问题,不仅减小了风电机组基础载荷,同时也为风电机组稳定运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此外,为更好掌控风电机组载荷状态,设计海上风电机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在线监测功能,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本论文针对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结构主动载荷控制和监控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完成主要工作如下所述:(1)研究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结构组成、环境状况、流体和空气动力学特性等。通过分析海上风电机组结构动力学方程,在风和波浪作用下,风电机组的运行情况,给出机组在俯仰问题上的运行策略和原理,指明减少机组俯仰问题对于机组稳定运行的影响和意义。(2)研究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结构受到的载荷问题,利用MR阻尼器提供主动控制力,采用自适应控制策略,对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机舱进行主动减载控制。(3)研究漂浮式海上风电系统基础浮台对风电机组载荷的影响,结合系泊系统和阻尼系统,采用多阶段控制策略对机组载荷实施控制,针对不同的海况设计相应的控制方式,对浮式平台采取对应的减载措施。(4)基于以上对风电机组减载方法的分析,采用MATLAB/FAST软件仿真平台,以5 MW驳船式浮式风机为对象分别进行机舱减载和浮台减载仿真分析,验证以上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并证明采用上述方法减小了海上浮式风电机组载荷。(5)考虑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载荷状态的可视性,基于WINCC flexible smart v3软件和MATLAB/FAST软件平台提供的风电机组数据,设计可视化监控界面,实现对风电机组结构载荷状态实时监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适应减论文参考文献
[1].潘豪,冯昊,李新明,胡煜荣,王光辉.运载火箭自适应减载控制技术[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9
[2].蔡明.海上漂浮式风电机组自适应减载控制与监控[D].重庆大学.2018
[3].郑华庆,李斌,宋婧,郝丽娟,龙鹏程.基于自动网格划分与权窗平滑的自适应减方差方法[J].核技术.2016
[4].熊繁升,李荣贤,高孝巧.基于改进的L_1范数非因果滤波器多次波自适应减方法[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5
[5].熊繁升,黄新武,张迪,李荣贤,王鹏.基于混合L1/L2范数的多次波自适应减方法[J].物探与化探.2014
[6].崔红岩,胡勇,徐圣普,冯莉,谢小波.径向基函数自适应减法器提取诱发电位的性能评价[J].医疗卫生装备.2014
[7].熊繁升,黄新武,高孝巧,蔡双霜,雷海波.基于L_1范数的多次波自适应减方法及应用分析[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4
[8].何江.基于L_1范数的多次波自适应减方法研究及应用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9].金鸿章,张宏瀚,李超.基于气阀控制的频率自适应减摇水舱系统研究[J].船舶工程.2010
[10].李腾,黄新武,赵兵,刘光.压制自由表面相关多次波的自适应减方法分析[C].中国地球物理·2009.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