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民工论文-赵颖竹

新闻民工论文-赵颖竹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闻民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闻民工”,媒体从业者,新媒体,阐释话语

新闻民工论文文献综述

赵颖竹[1](2019)在《话语冲突与边界失守——新技术时代“新闻民工”再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理解中国媒体市场化改革以来一种重要的新闻职业话语机关,"新闻民工"并未随着新技术时代的到来而成为历史问题,反而呈现出更加丰富的"景观"。长期以来,围绕"新闻民工"的研究忽略了媒体从业者自身话语的阐释。本文通过直面中国媒体从业者的深度访谈,探寻他们对新闻民工话语的"在地理解"。研究发现,媒体从业者内部对这一话语呈现较为明显的冲突,尚未形成共识。这一冲突恰恰反映了媒体转型时期媒体从业者复杂的内心状况、体制、市场、技术等多种社会力量交织造成的矛盾与内在张力和新技术冲击下"边界失守"所带来的种种精神困境以及为重塑边界所进行的种种努力。(本文来源于《今传媒》期刊2019年08期)

戴海波[2](2018)在《“新闻民工”角色认知的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从2004年开始,"新闻民工"这一词汇进入学界和业界的视野。在新媒介环境下,"民工化"仍在继续。在对的角色认知及变迁、新闻民工角色认知的形成机制等相关研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发现,这些研究往往从传媒市场化和传媒制度两个层面去分析新闻民工的角色认知及其形成原因,忽略了新闻生产的过程以及作为劳动者的面向。"新闻民工"的角色认知既反映了中国社会体制和政治改革对新闻理念产生的影响,也彰显了在生存理性和经济利益实践逻辑作用下,的"劳动者"身份以及与媒体劳动关系的结构性紧张。对新闻民工角色认知的分析应该回归到作为劳动者的本体论层面。(本文来源于《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曹晋,曹茂[3](2017)在《“新闻民工”修辞的政治经济语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民工"修辞作为业界的自嘲或是调侃自身地位下滑的口头言语一度流行,继而成为转型中国一种新型的身份概念。此修辞是对新闻工作者在强制性的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从文化事业身份转型为全职临时工身份的经典隐喻,前者处于充分享受国家住房、医疗、教育等配置型福利和社会资本的优势状态,而后者无论是福利、资源,还是职业前景都完全处于不确定性状态。这意味着纳入媒体转型改革的新闻和编辑并非是从传统媒体的僵化体制中获得解放意涵的劳动主体。本论题试图结合长期民族志的素材积累和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阐释来考察"新闻民工"修辞诞生的政治经济语境。(本文来源于《当代传播》期刊2017年06期)

施梓山[4](2016)在《金融砖工和新闻民工》一文中研究指出理想的工作境界,是达到创造社会价值与实现自我价值的统一。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做得开心并且能过得好是很幸运的事。然而,签证限制、生活成本压力……对于留学海外的年轻人而言,职业和理想的平衡,似乎更需要智慧和判断。白领砖工一年前璐枫拿到美国马里兰州某大学金融系硕士学位后,顺利加入芝加哥德勤会计师事务所。2016年春节期间,璐枫决定回国探亲,先回武汉老家,再去北京和(本文来源于《大学生》期刊2016年09期)

王杨[5](2015)在《“新闻民工”现象影响及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各国新闻界都把视为"无冕之王",其含义是说们享有高于社会之上的特殊地位。因此,也被看成是国家除了"立法、司法、行政"叁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当然,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闻的一种自我表白,事实上,欧美的新闻舆论监督和批评的确是媒体惯用的常规武器。然而,不知从何时起,中国媒体尤其是年轻的,因为压力大、收入低、流动性强,被戏称为"新闻民工"。他们流行自称"小记",把自己的地位放得很低很低,把自己视为打工吃饭、计件取酬的"民工"。这种自甘卑微的形象,实在与我们所知的"无冕之王"相差(本文来源于《新闻窗》期刊2015年04期)

张婷,付涵玉,刘慧婷[6](2015)在《既非“无冕之王”,亦非“新闻民工”——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介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可能最不缺的就是信息了。在新闻里,我们可以感受巴西世界杯的火热;可以瞬间获悉明星们的娱乐八卦;可以第一时间目睹国际国内正在发生的大事小事。无论是在白天黑夜,也无论事情发生在我们身边或者远方。只要我们想了解,我们可以很快从网络、电视、报纸、电台等等途径去获取我们想要知道的信息。这就是现代新闻传播快速发展带来的变化。为了让大家对新闻传播业有进一步的认识,本期小编把"新闻传播学类"相关专业集中呈现在此,以供多层次、多维度了解新闻本身。(本文来源于《高校招生》期刊2015年05期)

解欣,吕光[7](2015)在《浅析“新闻民工”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行业涌现出大量临时聘用人员,被称作"新闻民工",收入不稳定、保险没依靠,在温饱的边缘与新闻的理想之间徘徊,也因为如此,新闻民工中存在着职业道德缺失、社会守望职能丧失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一现象成为广泛讨论的话题。(本文来源于《新闻传播》期刊2015年04期)

钟二毛[8](2015)在《从“无冕之王”到“新闻民工”》一文中研究指出这是时代的演变,于是,有人逃离。专栏编辑交给我这个题目时,我知道,这是一篇注定要回顾人生经历的文章。我是1995年进的大学,那个时候考大学,尤其是在小地方,只要上了大学就OK,至于读什么专业,并不是那么重要。要知道,挤上独木桥就已经万幸了,还管什么专业不专业。考生如此,家长如此,学校更是如此。我蒙查查地报了个法律专业,总觉得读了法律就可以戴大盖帽。戴大盖帽,似乎就是读大学的价值和目的。(本文来源于《祝你幸福(午后)》期刊2015年01期)

柴跃胜[9](2014)在《“新闻民工”论与媒体管理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民工"一词近年来逐渐蔓延于媒体人的自我表述中。本文把脉"新闻民工"论之困与惑,探索"新闻民工"这一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下的媒体创新管理,从媒体评估考核体系、用人机制的革新等问题入手,求解告别"新闻民工"悲观论、重塑新闻职业尊严和荣誉感的举措。(本文来源于《视听界》期刊2014年06期)

冯华[10](2014)在《“职业荣誉感”哪去了?》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个主题词“敬业”。敬业与职业荣誉感息息相关。 什么职业既令他人敬重,又让自己自豪? 曾经,我们崇尚“劳动最光荣”“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曾经,我们歌唱“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曾经,我们给予一些特殊行业无(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4-09-26)

新闻民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2004年开始,"新闻民工"这一词汇进入学界和业界的视野。在新媒介环境下,"民工化"仍在继续。在对的角色认知及变迁、新闻民工角色认知的形成机制等相关研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发现,这些研究往往从传媒市场化和传媒制度两个层面去分析新闻民工的角色认知及其形成原因,忽略了新闻生产的过程以及作为劳动者的面向。"新闻民工"的角色认知既反映了中国社会体制和政治改革对新闻理念产生的影响,也彰显了在生存理性和经济利益实践逻辑作用下,的"劳动者"身份以及与媒体劳动关系的结构性紧张。对新闻民工角色认知的分析应该回归到作为劳动者的本体论层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闻民工论文参考文献

[1].赵颖竹.话语冲突与边界失守——新技术时代“新闻民工”再思考[J].今传媒.2019

[2].戴海波.“新闻民工”角色认知的研究述评[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3].曹晋,曹茂.“新闻民工”修辞的政治经济语境分析[J].当代传播.2017

[4].施梓山.金融砖工和新闻民工[J].大学生.2016

[5].王杨.“新闻民工”现象影响及应对[J].新闻窗.2015

[6].张婷,付涵玉,刘慧婷.既非“无冕之王”,亦非“新闻民工”——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介绍[J].高校招生.2015

[7].解欣,吕光.浅析“新闻民工”现象[J].新闻传播.2015

[8].钟二毛.从“无冕之王”到“新闻民工”[J].祝你幸福(午后).2015

[9].柴跃胜.“新闻民工”论与媒体管理创新[J].视听界.2014

[10].冯华.“职业荣誉感”哪去了?[N].人民日报.2014

标签:;  ;  ;  ;  

新闻民工论文-赵颖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