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辽宁省沈阳市110000
2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辽宁省沈阳市1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受到党和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让人耳目一新。随着人类生存意识的提升和社会进步,我们已经从最初的征服自然和改变自然阶段发展成了当下人与自然谋求和谐共处的全新时期。可以说生态文明就是人类为了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在社会经济和政治以及文化等各个领域内采取措施得到的一切成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有效体现。因此在生态文明的视野下,传统的城乡规划已然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群众的生活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新时期城乡规划发展的时候,要将建设生态文明放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关键词:生态文明视野;城乡规划;转型发展
1现阶段我国城乡规划转型中的问题
1.1忽视生态环境建设
在进行城乡规划的过程当中,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即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而近年来,私家车数量越来越多,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巨大便利,但由于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多而造成的尾气排放污染及道路拥挤等问题也日益严重。据相关信息显示,2016年我国出现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事件均在千件以上,而因城市项目建设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事件也多达几十件。纵然在近些年的城乡规划下,当地社会经济得到了持续发展,但其忽视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也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1.2盲目模仿,没有突出地方特色
规划建设中盲目开发的现象非常普遍,不仅表现在旧城改造中,而且在新城的开发中,也都存在着一些与城乡整体发展不协调的行为,如不注重原有的环境和文脉,任意切割地块,大规模肆意拆除原有建筑等等。致使一些地区失去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韵味以及小城镇的地域特色。其造成的结果是不断地复制仿造,不切实际。杂乱的街道正在愈演愈烈的破坏原有城乡的人文风貌。
1.3整齐划一现象严重
城乡规划对未来的影响深远,因此,要注重实地考察,这样才能从本地区实际出发。一些不负责任的城乡规划只会使得建成的工程又成了摆设。
2构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策略
2.1转变规划理念
基于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首先需要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尽快转变规划理念,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并将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城市发展水平作为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的根本任务。在规划城乡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对城乡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尽可能保留生态环境的原貌,以有效增加生态的多样性,建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
2.2突出特色,加大生态设计
(1)重点突出生态设计,在任何地区的生态设计中,都应该突出生态的特色风格。城乡规划所具有的特色是体现城乡生态风格特征的重要载体。在城镇设计中,如果缺乏特色景观,那么无论多繁华的建筑都会显得毫无生机。(2)加大生态景观设计。目前此生态绿道园林景观规划对于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绿道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由此可以,发现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可以把城市的发展引导到生态绿色环保的方向上来。生态绿道园林景观有着极其广泛的生态效益基础,需要尽最大地努力建设出具有该市特色的生态园林景观。生态绿道园林景观一定要将人的感受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根据这点赋予园林规划和设计更深层的想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园林景观的生态、实用以及观赏性的有机统一。
2.3规划内容的优化
在城乡规划内容中,需要将生态安全格局作为基础,重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注意自然和城市环境的有效融合。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包含了城市空间、绿色建筑、智慧信息以及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随着规划理念以及规划目标的逐渐升级,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城乡规划需要重视以下的规划内容。第一,要求在区域城乡规划过程中,重视研究区域内的城市化策略,尤其是注意人口、产业以及城镇的发展,重视区域生态格局的合理发展。第二,城市的总体规划,需要分析城市的基本性质和功能,对基础设施以及城市的建设用地进行长期的预测与控制,采用生态运行模拟技术进行生态基础设施配置。第三,城乡规划的详细控制,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空间形态以及环境容量的有效控制。
2.4合理规划空间,做好节能减排
要做好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还需要科学合理的对城市空间进行规划,加强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做好节能减排的相关工作,要通过科学布局和开放构建城镇格局的新平衡。首先就是要重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这就需要在进行规划的时候,妥善处理空间布局之间的关系,借助合理集中与分散的城市布局形式促进水资源的健康循环。还可以引进新技术开发新能源实现节能减排的建设目标,可以在靠近海边的城市建设海水开发利用系统或者是生态水体系建设来实现城市建设的防污减排。而在阳光充足的城市,则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以减少煤炭的使用,要通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其次还要科学规划绿地面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要改善民生环境,而加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中绿地规划,就是为了给民众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规划设计管理以及执行过程的监督,切实执行绿色建设的基本要求,充分利用乔灌花草的绿色系统,实现对城乡景观的优化和完善。与此同时还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植被进行种植,积极借鉴外国绿地建设的优秀经验,以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双赢。
2.5完善体系机制
纵观我国多地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可以发现,虽然已经开始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其中,但由于我国尚且没有在该方面出台一系列严谨、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因此,生态绿色城市的规划与转型发展,在运用各项资源和开展具体规划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环节衔接不紧密,工作开展阻力较大等问题。因此,我国可以通过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低碳环保理念下进行城乡统筹规划的成功案例,主动归纳总结其获得成功的原因与经验,并与我国实际国情进行充分结合,从而为基于生态文明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帮助。不仅如此,相关部门还需要尽快制定并出台有关基于生态文明的城乡规划发展转型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城乡规划工作进行明确约束和规范管理。
2.6创新规划技术
在我国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开展城乡统筹规划和转型工作的过程中,相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绿色生态关键技术,为构建低碳型、生态型和谐城市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作用。许多原本尚且处于理论层面的方法技术在近些年的发展下也逐渐投入到实际规划使用当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譬如说,当前已经基本得到广泛使用且比较受人瞩目的雨水循环使用系统、清洁型能源系统等。以我国广东城乡规划为例,其在进行城乡规划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实现现有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保障规划方案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在规划当中灵活运用了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利用卫星搜集到大量有关城乡规划区域内的土地资源信息,在将其逐一导入至ArcGIS软件当中之后,利用软件自带的分析处理功能,可以在液晶显示器当中清晰准确地显示出当地尚未得到有效利用的土地位置以及相关信息。而相关工作人员则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对土地资源的使用等规划工作进行有效安排,进而大大提升城乡规划的有效性。由此可见,通过在城乡规划转型发展中积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能够有效避免盲目开展城乡规划工作,同时还可以防止造成城市各项资源的浪费,真正在因地制宜的理念之下有序开展基于生态文明的城乡规划工作,加快城市的转型发展速度。
结论
基于生态文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不仅要在原有的规划基础上继续进行,还要重视低碳生态城乡规划建设的创新,注意规划目标和规划理念的转变。借助新的技术和规划方案,可以将生态理念融入城市规划的方法之中,从而不断完善生态城乡建设的标准,促进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迅.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J].城市规划,2014,38(S2):77~83.
[2]陈伟昌.面向社会发展的城乡规划及其规划转型方向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14):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