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自然恢复过程论文-吴鹏,崔迎春,赵文君,舒德远,侯贻菊

植被自然恢复过程论文-吴鹏,崔迎春,赵文君,舒德远,侯贻菊

导读:本文包含了植被自然恢复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植被自然恢复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吴鹏,崔迎春,赵文君,舒德远,侯贻菊[1](2019)在《喀斯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茂兰喀斯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养分与化学计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定量评价各影响因子对其的解释程度,阐明群落演替与土壤性状演变间的内在耦合关系,旨在为该区域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草本群落、灌木灌丛群落、乔林群落和顶极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等演替阶段为研究对象,每个演替阶段各设置3个固定样地,样地内根据不同小生境随机布设12个土壤剖面,分层取样,测定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和全钾(TK)含量,并计算其化学计量比。【结果】研究区土壤的SOC、TN、TP和TK含量均值分别为54.72、4.67、0.73和8.53 g/kg,且SOC、TP和TN含量相互间均存在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表现出相对一致的变化规律;C:N、C:P、C:K、N:P、N:K和P:K分别为11.95、79.16、6.50、6.64、0.550 1和0.085 2;从变异系数来看,除TK含量和C:N属弱变异性以外,其余土壤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均属中等变异性。随植被的正向演替,不同演替阶段的SOC、TN和TP含量基本上均呈上升趋势,而TK含量则呈倒"V"字型变化,表现为:乔林阶段>顶极阶段>灌木灌丛阶段>草本阶段;各演替阶段不同土层深度的SOC、TN和TP含量均表现为0~10 cm要高于10~20 cm,而TK含量则无明显变化。土壤化学计量特征随演替的进展其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在土壤剖面层次上,各演替阶段除C:N不同土层深度间无显着差异以外,其余也均表现为0~10 cm要高于10~20 cm。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层深度和群落演替是调控该区域土壤养分含量和化学计量特征的主要因素,对其解释程度分别为32.82%和32.19%。【结论】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对较高,氮、磷养分含量丰富,植物生长受氮(或磷)素限制的原因可能是土壤养分含量的有效性偏低所致;减少人为干扰、加之适当的保护,促进群落的正向演替,提高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研究初步揭示了众多影响因子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化学计量特征的解释程度,对喀斯特森林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姚小萌,王凯博,周正朝,党珍珍[2](2015)在《子午岭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颗粒分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土壤分形理论,研究黄土高原子午岭土壤粒径和颗粒体积分形维数(Dv)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变化特征,以期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建设提供科学指导。研究表明:(1)黏粒、粉粒、砂粒及Dv均在0~10 cm和10~20 cm两土层之间差异显着,在16 a和60 a两年限间差异显着;(2)Dv随土层变化较小(2.326~2.340),随年限变化较大(2.307~2.347),Dv整体符合正态分布u=2.33,δ=0.02;(3)Dv与黏粒和粉粒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砂粒呈显着负相关关系;(4)Dv和(<0.05 mm)/(>0.05 mm)粒级比值可表征土壤水土流失的状况。(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5年06期)

颜衡祁,杨宁[3](2015)在《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自然恢复过程中植被与土壤特性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植被与土壤特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植被恢复的进行,土壤种子库密度显着增加(P<0.05),土壤种子库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R)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显着提高(P<0.05),土壤种子库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显着降低(P<0.05);(2)随着植被恢复的进行,植物的群落结构发生明显的改变,植被密度显着增加(P<0.05),植物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R)、Simpson多样性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的大小顺序均为:恢复阶段(Ⅲ)>恢复阶段(Ⅳ)>恢复阶段(Ⅱ)>恢复阶段(Ⅰ)(P<0.05);(3)随着植被恢复的进行,0~10 cm、10~20 cm和20~30 cm各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发生明显的变化(P<0.05),速效钾含量的变化不明显(P>0.05),其变化范围为259.55~368.32 mg·kg-1.研究表明: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自然恢复有利于改善植被与土壤特性.表4,参21.(本文来源于《湖南生态科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黄宗胜,符裕红,喻理飞[4](2013)在《喀斯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库特征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库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容重(0~10 cm土层0.94~1.15 g cm-3,>30 cm土层0.98~1.19 g cm-3)、石砾含量(0~10 cm土层19.93~26.61%,>30 cm土层20.36~32.11%)随恢复进展而减少,随土层加深而增加;土壤容积(0~10 cm土层20.13~22.02 m3,>30 cm土层4.16~6.87 m3)、有机碳含量(0~10 cm土层21.14~52.67 g kg-1,>30 cm土层11.15~25.93 g kg-1)、有机碳密度[(0~10 cm土层1.91~4.03 kg m-2,>30 cm土层0.39~1.96 kg m-2)、有机碳储量(900 m2样地0~10 cm土层0.538~0.883 t,>30 cm土层0.039~0.137 t)、易氧化碳含量(0~10 cm土层5.28~33.25 g kg-1,>30 cm土层5.98~14.13 g kg-1)均随恢复进展而增加,随土层加深而减少;随恢复进展0~20 cm土层有机碳稳定性增强、活性降低,>20 cm土层则相反;随土层加深有机碳稳定性增强、活性降低;土壤有机碳随恢复进展总体上具碳汇效应,且早期其量少质低、表聚性强、碳汇效应不显着、固碳潜力大,后期则相反。加强保护喀斯特森林,使其自然恢复,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提高和有机碳的累积。(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王清[5](2013)在《黔中白云岩地区植被自然恢复过程及其困难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喀斯特白云岩地区的植被恢复是我国西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借鉴生态学、土壤学、统计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研究黔中喀斯特白云岩不同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状、土壤水分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再对黔中喀斯特白云岩地区进行植被自然演替阶段划分及植被恢复困难度评价。最后提出不同植被恢复困难度地区的恢复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区土层厚度在4-20cm之间,石砾含量在5%~90%的范围内,岩石裸露率为4%~49%左右,表明黔中喀斯特白云岩地区土被连续,岩石裸露程度不算太高,但土层厚度较薄,石砾含量较高。土层厚度和石砾含量是影响植被恢复进程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该区植被自然恢复困难的主要致困因素。2.土壤N、P、K含量高低与植被自然恢复程度的高低有一定正相关关系,同时也是对黔中喀斯特白云岩地区植被自然恢复困难程度起重要作用的指标。应尽可能保留枯落物,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的途径之一。3.7~12月的监测期内,不同植被覆盖类型样地的平均土壤含水量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乔林/乔灌林样地上(30.32%),最低值出现在9月草坡样地中(17.63%)。表明同等降水条件下乔林/乔灌林地土壤水库容能力大,其土壤保水能力强。7-10月,该地区土壤平均含水量较高,变幅最大。4.通过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将30个样地的植被自然演替阶段划分为:草坡/草坡+稀灌、灌丛、灌木林、次生乔林/乔灌林四种类型。再围绕主要的植被自然恢复限制因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植被自然恢复困难度综合评价,故将黔中喀斯特白云岩地区的植被自然恢复困难度划分为易、中等、较难和极困难四个等级。5.黔中喀斯特白云岩地区植被自然恢复困难度与植被自然演替阶段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体现出当植被-环境之间互为影响,互为制约的关系。对比结果中,部分样地存在自然演替阶段高于或低于相应困难度评价等级1-2个级别的现象,表明了黔中部分喀斯特白云岩地区植被具备较高的自然恢复的潜力,向顶级阶段恢复的可能性大。同时也部分地方的植被由于受到各限制因子的影响,植被的自然演替速度缓慢,植被向更高一级演替阶段恢复难度大,向顶级阶段恢复的可能性较低。6.在黔中喀斯特白云岩地区植被恢复困难度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植被恢复对策,加速当地植被恢复进程。(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3-01-07)

黄宗胜,喻理飞,符裕红[6](2012)在《喀斯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可矿化碳库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2011年9月,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研究了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可矿化碳库的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不同深度土壤的总有机碳含量、可矿化碳含量和矿化速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随恢复的进程而增加;累积矿化排放量及其速率随恢复的进程增加,其速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减小;矿化率随恢复的进程增加,而随土层加深的变化不明显;qCO2值随恢复的进程和土层加深而递减;土壤可矿化碳与凋落物现存量及其分解质量损失率分别呈负相关(r=-0.796)和正相关(r=0.924);土壤生境由早期干扰强烈转向中后期日趋稳定,土壤的固碳能力由早期差、潜力大转向中后期强、潜力小.(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2年08期)

赵成章,石福习,董小刚,任珩,盛亚萍[7](2011)在《祁连山北坡退化林地植被群落的自然恢复过程及土壤特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长期定位观测的方法,研究了祁连山北坡退化林地人工抚育下2001—2008年间植被群落的自然恢复过程和土壤特征变化。结果表明:人为干扰消除后,退化林地群落环境逐渐优化,群落的科、属、种均明显增加,物种成员更替频繁;灌木和乔木物种出现后,群落垂直高度增大,群落结构出现成层现象;群落总体多样性指数呈不断增大的趋势,在空间结构上,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表现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规律,而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相反;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植被恢复均不断增加。在实施封育禁牧措施后,退化林地实现了由草本群落—灌木群落—乔木群落方向的快速演替,当恢复到早期的先锋乔灌混交阶段时,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和多样性趋于复杂化,土壤性状也得到一定改善,显示出相对较好的适应性和恢复效果。(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魏振荣,肖云丽,李锐[8](2010)在《巴山山地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过程及物种多样性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巴山山地是我国南北方过渡地区,亦是长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探讨该地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及其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对于指导该地区的人工植被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采用时空互代法对巴山山地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过程及其物种多样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巴山山地退耕地植被演替依次经过1年生植被草本群落、多年生草本群落、杂灌草群落及以栓皮栎、橿子栎或栓皮栎为建群种的阔叶林群落等不同阶段,形成地带性植物群落大致需要40~50 a;2)物种多样性会随立地环境的变化有所差异,阴坡的各物种多样性指标明显高于阳坡,但其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演替初期,植被群落的物种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相对较低,随着植被群落演替的进行,各指标均呈波浪上升趋势;当植被恢复25 a时,各多样性指数均达到最大,分别为23、2.5、0.89和0.8;到地带性植物群落阶段时,其各物种多样性指标又略有降低并趋于稳定。该结论对于充分利用植被自然恢复进行生态改善,并根据植被演替进程采取相应的人工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期刊2010年02期)

郭曼,郑粉莉,安韶山,刘雨,安娟[9](2010)在《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微生物量碳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原带宁夏固原地区为例,研究了退耕地在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微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SOC)和微生物量碳(SMBC)表现为0-5cm土层>5-10cm土层>10-20cm土层,且在不同土层之间的差异性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SOC和SMBC在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亦表现出一定的表聚性。土壤剖面各土层SOC和SMBC皆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总呈上升趋势,且与恢复年限之间呈极显着的对数函数关系。植被恢复0~23a期间,表层土壤(0-5cm)SOC和SMBC年增长率分别为4.81%和6.96%,增加幅度较大;植被恢复23~75a期间,表层土壤SOC和SMBC的年增长率均为0.25%,增加趋势减缓。土壤剖面各土层微生物熵(SMQ)变化于2.113~4.375。土壤有机碳周转速率在恢复前期(0~12a)较快,恢复后期(12~75a)趋于稳定,土壤有机碳积累与转化主要发生在土壤表层。SOC和SMBC之间有极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植被恢复0~23a期间,与对照农地相比,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增加了85.23%,增加速率较快;而在植被恢复23~75a期间,有机碳密度仅增加了6.60%,增幅减缓。表明植被自然恢复有助于黄土丘陵区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增加,促进土壤碳固定。(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王琼,辜再元,史春华,常智慧,韩烈保[10](2009)在《废弃采石场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浙江省舟山市的废弃采石场为例,在对植被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探讨废弃采石场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废弃地自然恢复年限的增加,植物种的组成发生较大变化,由单一的物种组成结构逐渐发展为复杂的物种组成结构,并逐渐趋于动态平衡.在近50 a的自然恢复过程中,在样方中共出现20科40属42种植物,其中以禾本科和菊科为主.在整个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H′,D)、丰富度指数(Ma,Pa)和均匀度指数(Jp,Ea)随植被恢复表现出由低至高而后又降低的变化趋势.均匀度指数(Jp,Ea)在15~<25 a达到峰值,而多样性指数(H′,D)和丰富度指数(Ma,Pa)的峰值则出现在25~<40 a.根据不同恢复年限群落物种种类的演替特征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规律,可大致将研究区废弃地植被自然恢复过程划分为初级演替期(<9 a)、初级交替期(9~<15 a)、高级交替期(15~<25 a)、高速恢复期(25~<40 a)以及恢复稳定期(40~50 a)5个演替阶段.(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09年11期)

植被自然恢复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运用土壤分形理论,研究黄土高原子午岭土壤粒径和颗粒体积分形维数(Dv)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变化特征,以期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建设提供科学指导。研究表明:(1)黏粒、粉粒、砂粒及Dv均在0~10 cm和10~20 cm两土层之间差异显着,在16 a和60 a两年限间差异显着;(2)Dv随土层变化较小(2.326~2.340),随年限变化较大(2.307~2.347),Dv整体符合正态分布u=2.33,δ=0.02;(3)Dv与黏粒和粉粒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砂粒呈显着负相关关系;(4)Dv和(<0.05 mm)/(>0.05 mm)粒级比值可表征土壤水土流失的状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被自然恢复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吴鹏,崔迎春,赵文君,舒德远,侯贻菊.喀斯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化学计量特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

[2].姚小萌,王凯博,周正朝,党珍珍.子午岭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颗粒分形特征[J].土壤通报.2015

[3].颜衡祁,杨宁.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自然恢复过程中植被与土壤特性变化[J].湖南生态科学学报.2015

[4].黄宗胜,符裕红,喻理飞.喀斯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库特征演化[J].土壤学报.2013

[5].王清.黔中白云岩地区植被自然恢复过程及其困难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6].黄宗胜,喻理飞,符裕红.喀斯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可矿化碳库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2

[7].赵成章,石福习,董小刚,任珩,盛亚萍.祁连山北坡退化林地植被群落的自然恢复过程及土壤特征变化[J].生态学报.2011

[8].魏振荣,肖云丽,李锐.巴山山地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过程及物种多样性变化[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

[9].郭曼,郑粉莉,安韶山,刘雨,安娟.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微生物量碳动态变化[J].水土保持学报.2010

[10].王琼,辜再元,史春华,常智慧,韩烈保.废弃采石场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09

标签:;  ;  ;  ;  

植被自然恢复过程论文-吴鹏,崔迎春,赵文君,舒德远,侯贻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