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力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中学,河北张家口075000)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053-01
摘要:从素质教育分析研究美术教育教学的特点,不断改进和探索美术教育教学方法。我国美术教育现状,制约和阻碍了美术教育的研究和发展,进而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开展艺术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分析研究国内、国外社会及教育环境,认识我们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不当。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努力适应现代艺术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使学生全面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联系。艺术教育与其它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术教育;培养;改善
随着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美术教育教学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我国普通学校美术教育研究已步入新阶段的今天,追踪以往艺术教育教学的研究轨迹,集约其代表成果及经验,汲取其营养,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美术教育教学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寻找新的起跑线,不断改进和探索美术教育教学方法。
一、当代我国美术教育现状
从素质教育的观点来审视我们的美术教育,由于诸多因素的阻碍、影响,我们的美术课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必须矫正。我国是一个相对传统的国度,历史上教育科举制度推行的“学而优择仕”思想已根深蒂固,对现实社会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反映在现实教育的必然后果就是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对素质能力的培养,极大阻碍了“素质教育”教学的开展,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方面的美术教学目的:1.传授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3.培养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现实中,社会、学校、家长、学生都普遍只重视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而轻视艺术学科的学习,甚至在普通高级中学开设的美术鉴赏课程也被取消。有些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碍于各种因素不能很好地施行“素质教育”的开展,把美术课视为“小三门”从而制约和阻碍了美术课的研究和发展,进而影响了美术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开展艺术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再有现行学校考试制度也很大程度助长了重文、理科学习而轻艺术学习,给学生、家长、学校、社会造成美术课是副科,使美术教育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二、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不当
由于地理、历史和文化的不同,不同国家的美术教育的发展及特点是不一样的。西方美术教育可追溯至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直至文艺复兴时期。这期间的思想家、哲学家、画家、雕塑家和教育家在各自的领域从实践到理论都发表了具有深远影响的言论。他们的理论认识丰富和深化了美术教育思想。他们主张对学生实施一种“自由教育”或者“完全的教育”。这是一种对人进行全面教育的思想或教育。这种“周全的教育”即从道德、知识、身体和艺术等方面去发展学生。要求通过艺术教育,发展人的首创精神,培养其艺术才能。对美术在教育中的作用,认为美术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能诱发他们内在动因,进而主动的学习。他们认为艺术是人的内部生命的表现,艺术是人的本能,因此,一个培养“充分和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的不在于使学生成为艺术家,而是让他们能欣赏艺术,看到人的普遍性和多种能力。
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竞争,对普通美术教育的开展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英国的工业改良运动。德国包豪斯的教学思想和方法给美国的中学美术教育输入了新的血液。包括对艺术中技术因素的兴趣,对设计元素的关心,对材料的实验态度,并促进人们越来越关心对艺术的多种感觉方式,激发人们将审美态度与环境相结合。而且工艺设计、建筑也被接受为美术教学计划的一个固定内容。
中国的艺术教育状况如何呢?首先让我们看看我国的学前教育。在幼儿园,老师对孩子们也是倍加爱护实行“看管式”教育,教给孩子的也只有一些浅显的知识与常识。中小学艺术教育又如何呢?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最大障碍,是学生受生活环境、心理承受能力、教师教学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厌学现象和抵触情绪,给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我国美术教材的编排内容与形式虽然丰富多彩,但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着书本理论与课堂教学实际条件等诸多方面不相适应的情况,也就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教育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再有现行美术教学大纲虽然提出素质教育,提倡动手、动脑能力、开拓思维想象力。但在教材编写内容上还是把美术课作为一门技能的课程。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大部分知识与能力的获得都是通过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学活动实现的。因此,教师如何组织教学,安排教学内容就成为教学的关键。如何正确开展教学的首要问题就是教师自身素质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是纠正教师的认识问题。以及教师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提高与改善。
在中国美术教育背景处在其它学科一次次的考试包围中,情况我们可想而知。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其它方面能力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我国多数学校在教学方法上比较单一,一味地灌输知识。到头来,大部分学生死记硬背了许多知识,但缺乏动手和动脑能力。在这种应试教育下,我们的学生又能怎样得到全面发展呢?
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努力适应现代艺术教育要求
第一、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学习和提高。美术教师的知识需要更新,专业技能需要扩展,同时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以弥补教育、教学经验的不足。
从教育的最高目标看,美术教育在于最大限度的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美术教学应着眼于美术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我认为首先对艺术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艺术并非要被特别重视,但应与其它科目等量齐观。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在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中连接艺术和其它学科的关系。使艺术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产生适当的有意义的联系,学生通过跨学科的活动可促进其它学科学习的提高,同时促进对艺术学科学习的兴趣。比如我们在教学中不要把美术课单纯地作为一门纯技能的课程,而应注重通过观察、触摸、实践、创造等手段来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第二、从课程设计,注重学生对各种造型元素的认识,尝试各种媒介物的不同性能,这对学生更深刻地认识造型艺术打下了基础。
第三、从学习开始就逐步培养学生评论自己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和各种物体的审美能力,以此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最终要体现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的精神。另外我们还应注意艺术学科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关系,在课程设计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多种基本能力。如交流能力、交际和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和竞争的能力、身体的能力、发展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我们知道,艺术的教育势必划分为专业性教育与生活素养性的教育两类,两者都要兼顾。而为生活素养而设的教育,以文化史或艺术史为中心予以整合,是理想的模式。把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通过美术文化的学习,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学习美术。人类知识是统一的整体,文理之间,学科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是教育、科学发展的趋势,为了与之相适应,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已成为世界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