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建筑与音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唐凰音乐酒馆,奇幻,创意,创作
建筑与音乐论文文献综述
饶常明,钟飞凤[1](2019)在《建筑内部创意空间营造手段与应用研究——以唐凰音乐酒馆奇幻主题音乐酒馆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结合从化唐凰音乐酒馆奇幻主题音乐酒馆设计案例,从创意构思过程、设计理念、选材思考、建筑内部装饰创意、唐凰音乐酒馆建造过程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利用各种创新材料、废弃材料和纯手工打造的材料营造建筑内部的创意空间,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及现代手法营造建筑内部的创意空间以及这些创意空间蕴含的历史故事、传统文化、人文情感和精神内涵,望对今后的设计师在建筑内部创意空间营造上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9年31期)
[2](2019)在《音乐建筑 古典与科技尽汇于此》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之外,音乐本身也是一种建筑空间,各类音乐建筑的形状、装饰、结构甚至色彩,无一不在使音乐的振动自然传导,形成独特的音响特色。早从古希腊时期露天剧院起,醉人的音符便从一栋栋建筑内流淌而出。伴着建筑结构、材料、功能的变革与审美的转变,音乐建筑也展现出历史的底蕴与时尚的力量,古典之魅、科技之美尽汇于此,在一栋栋音乐建筑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来源于《产城》期刊2019年10期)
王丹[3](2019)在《浅谈音乐与建筑之间的互通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音乐和建筑同为八大艺术之一,二者之间看似毫无关联,但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互通关系。纵观音乐与建筑的历史发展,便不难发现二者的相互影响和促进。而在更为具体的结构、处理及表达方面,音乐和建筑之间的互通性更为明显。对音乐和建筑的互通关系进行研究,能够在进一步了解音乐和建筑艺术的同时,促进二者的共同影响和进步发展。本文将从历史发展、艺术结构、艺术处理及艺术表达等方面,对音乐和建筑的互通关系进行简单探讨。(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16期)
黄莺[4](2019)在《关于独立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声乐专业方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声乐艺术的大力普及,独立学院的声乐教学改革也成为了学院教学中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因我国独立学院声乐表演或音乐教育起步的较晚,作为独立学院中的新型学科,必在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面本文就独立学院中声乐教学的改革及本专业学生和老师的实际情况,对声乐教学未来的发展道路,提出一些相关的改革建议,希望能给予学校师生们一定的帮助,同时,也为独立学院中声乐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提升选择出一条最优的方式和渠道。(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08期)
陈伟[5](2019)在《建筑与音乐:美学通感》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因音乐与建筑之间互为影响、相互启迪、彼此借鉴,音乐与建筑的关系一直为音乐家、诗人、哲学家所津津乐道。"建筑是流动的音乐",毕达哥拉斯派认为:"如果建筑物的长度、宽度、体积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就(本文来源于《中外建筑》期刊2019年07期)
方铭[6](2019)在《建筑与音乐的转译——以克劳德·德彪西作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与音乐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和相通之处,不论是技法上的比例与节奏关系,还是物物通感上的艺术与联想,很多学者做了各种理论阐释与实践。本文借鉴学习他人对音画探究的一些要点,最后以音值单元为转译的基本单位方式,转化为数学中的单元N,从而将二维平面做叁维方式的立体生长,得以构筑。本文以德彪西的某作品片段为例,分析音乐转译为建筑语汇方式的可能性,为跨界设计提供一种类比的思考。(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9年09期)
吴迪,胡国旭[7](2019)在《当凝固的音乐与流动的光影相遇——胡国旭建筑摄影作品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摄影是胡国旭摄影创作的主要题材。这组建筑摄影题材的照片是作者多年来心血的凝聚,也是对他多年来摄影爱好的一个回赠。胡国旭任辽宁叁盟建筑安装有限公司老总时,建筑的一砖一瓦,一门一窗,钢筋混凝土,还有基层工地上的建设者,在他看来都具有触及灵魂的美感和神韵,他熟悉这里的一切。他把对建筑的了解与对建筑的挚爱融进血液,定格于照片!作者从2008年开始发表建筑摄影作品。2009年,《人民摄影报》和《辽宁摄影》分别刊登了这组建筑摄影的部分作品。2011年,作品《层楼迭榭》获得首届中国医院建筑摄影大(本文来源于《旅游纵览》期刊2019年01期)
吴恺峰[8](2018)在《浅析建筑与音乐的历史相通性以及审美通感》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与音乐虽存在差异性,但同属艺术范畴。追溯建筑史与音乐史各个时期风格特征变化、代表人物和作品以及相互渗透关系,厘清建筑与音乐的历史相通性。利用听觉与视觉的通感,使得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相通,引入时空交错的审美体验。通过二者间审美通感研究,得出结构是建筑与音乐中最本质的属性。全方位感知艺术创造的同时,对现今的建筑与音乐创作产生启迪,不断激发新的灵感。(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下旬刊)》期刊2018年12期)
刘彦玲[9](2018)在《“音乐效果”与“音乐建筑”——19世纪“丰碑性”美学的源起》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的目的在于透过历史的溯源,审视两种代表音乐丰碑性的美学典范:其一为"音乐效果",其二为"音乐建筑"。这两种典范是19世纪作曲家、美学家与评论者在讨论器乐曲之美时所关注的视角与议题。作者所要呈现的论证在于通过历史梳理,指出这两种典范在某些方面互为对立,但在其他方面却又互有交集与重迭。更重要的是,20与21世纪音乐学者在讨论这两种典范时的态度却进一步将它们之间的界线予以模糊化,呈现典范间的流动性。(本文来源于《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卢娜[10](2018)在《倾听凝固的音乐 新世纪10大最美建筑》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是凝固的音乐。"18世纪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谢林的这句话为后世所广泛认同,甚至派生出"音乐是流动的建筑"一说。建筑,狭义上指的是建筑物和构筑物,广义上还包括土木工程等。进入21世纪,生态、可持续、参数化成为了建筑业界核心的叁个关键词。从奥运场馆到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的缩写)建设,从世博展馆的营造到文化建筑的激增,从城市规划到住宅布局,国人对建筑的理解和欣赏(本文来源于《财富生活》期刊2018年19期)
建筑与音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之外,音乐本身也是一种建筑空间,各类音乐建筑的形状、装饰、结构甚至色彩,无一不在使音乐的振动自然传导,形成独特的音响特色。早从古希腊时期露天剧院起,醉人的音符便从一栋栋建筑内流淌而出。伴着建筑结构、材料、功能的变革与审美的转变,音乐建筑也展现出历史的底蕴与时尚的力量,古典之魅、科技之美尽汇于此,在一栋栋音乐建筑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建筑与音乐论文参考文献
[1].饶常明,钟飞凤.建筑内部创意空间营造手段与应用研究——以唐凰音乐酒馆奇幻主题音乐酒馆设计为例[J].居舍.2019
[2]..音乐建筑古典与科技尽汇于此[J].产城.2019
[3].王丹.浅谈音乐与建筑之间的互通关系[J].艺术评鉴.2019
[4].黄莺.关于独立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声乐专业方向为例[J].中国文艺家.2019
[5].陈伟.建筑与音乐:美学通感[J].中外建筑.2019
[6].方铭.建筑与音乐的转译——以克劳德·德彪西作品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19
[7].吴迪,胡国旭.当凝固的音乐与流动的光影相遇——胡国旭建筑摄影作品赏析[J].旅游纵览.2019
[8].吴恺峰.浅析建筑与音乐的历史相通性以及审美通感[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
[9].刘彦玲.“音乐效果”与“音乐建筑”——19世纪“丰碑性”美学的源起[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8
[10].卢娜.倾听凝固的音乐新世纪10大最美建筑[J].财富生活.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