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萜醇酯论文-包龙跃

二萜醇酯论文-包龙跃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萜醇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千金子,二萜醇酯,结构鉴定,含量测定

二萜醇酯论文文献综述

包龙跃[1](2018)在《千金子中二萜醇酯类成分及其有效部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泻下逐水,破血消症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毒蛇咬伤、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儿癫痫等疾病。千金子中分得的多种二萜醇酯类化合物是千金子中主要的药效物质,但至今为止对该类成分的含量测定、生物活性以及以该类成分作为有效部位的研究鲜见报道。本文对千金子中的二萜醇酯类化学成分、二萜醇酯类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药材及有效部位中二萜醇酯类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及生物活性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本文利用柱层析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从千金子中分离得到8个二萜醇酯类化合物单体,并利用NMR等波谱学手段鉴定了其化学结构。它们分别为6,17-环氧千金二萜醇-5,15-二乙酸-3-苯乙酸酯(化合物Ⅰ)、7-羟基-千金二萜醇-5,15-二乙酸-3,7-二苯甲酸酯(化合物Ⅱ)、千金二萜醇-5,15-二乙酸-3-苯甲酸酯(化合物Ⅲ)、17-羟基-异千金二萜醇-15,17-二乙酸-3-苯乙烯酸酯(化合物Ⅳ)、17-羟基-异千金二萜醇-5,15,17-叁乙酸-3-苯甲酸酯(化合物Ⅴ)、千金二萜醇-5,15-二乙酸-3-烟酸酯(化合物Ⅵ)、千金二萜醇-5,15-二乙酸-3-苯乙酸酯(化合物Ⅶ),7-羟基-千金二萜醇-5,15-二乙酸-3-苯甲酸-7-烟酸酯(化合物Ⅷ)。其次,本文建立了千金子中七种二萜醇酯类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的方法。这七种二萜醇酯类成分分别为化合物Ⅰ~化合物Ⅶ。通过对提取溶剂种类、提取方法、提取溶剂用量和提取次数等因素的考察,确立了最佳提取方法并进行了HPLC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I~VII在0.005 mg/m L~0.2mg/mL范围内峰面积S和进样浓度C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在0.03~0.80ng范围内。化合物I~VII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的RSD值均小于2.0%,加样回收率在96.5%~99.2%范围内,RSD值在0.26%~0.75%范围内,说明本实验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等优点。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千金子药材中化合物I-VII的含量分别为:3.260、2.165、4.745、0.705、1.365、0.425、0.615 mg/g,七个化合物的含量之和为13.3 mg/g,其中化合物I、II、III、V的含量较高。在明确千金子中二萜醇酯类成分及其含量的基础上,本文首次发明了先采用机械压榨的方法制得千金子油,再利用甲醇萃取方法获得二萜醇酯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并建立了有效部位中七种二萜醇酯类成分(化合物I~VII)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利用3倍体积的甲醇萃取千金子油3次,回收甲醇,干燥,即可得到二萜醇酯有效部位。经测定,该有效部位中化合物I~VII的含量之和为77.21%。最后,本文研究了八种二萜醇酯类化合物单体及二萜醇酯有效部位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其中七种化合物及二萜醇酯有效部位对酪氨酸酶具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千金二萜醇-5,15-二乙酸-3-苯甲酸酯(化合物Ⅲ)的抑制率最高。这一研究结果提示千金二萜醇酸酯类化合物及其有效部位可能具有皮肤美白功效。综上所述,本实验从千金子中分离鉴定了8个二萜醇酯类化合物单体,首次采用压榨及甲醇萃取的方式从千金子中分离得到了二萜醇酯类有效部位;首次建立了千金子药材中及二萜醇酯有效部位中七种二萜醇酯类化合物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首次对分离得到的八种二萜醇酯类化合物及其有效部位抑制酪氨酸酶作用进行了研究。本实验的研究结果为千金子质量标准的完善以及千金子中二萜醇酯类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5-01)

侯晓蓉,万蕾蕾,占扎君,李成平,单伟光[2](2010)在《HPLC-ESI-MS测定千金子炮制前后千金二萜醇酯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千金子炮制前后5种千金二萜醇酯(Euphorbia factorL1-L3,L7a,L8)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LC-ESI-MS)的测定方法。方法:使用反相C18柱进行分离,乙腈—水(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0.25ml/min;以HR-ESI-MS法对5种千金二萜醇酯进行结构鉴定,并对其中3种千金二萜醇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其线性、精密度、平均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结论:本方法为千金子的安全使用及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期刊2010-11-01)

孙洪峰,刘桂英,孙婷,魏巍,周洪玉[3](2009)在《RP-HPLC法测定千金子中3种千金二萜醇酯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千金子中千金子素L1(化合物Ⅰ)、千金子素L2(化合物Ⅱ)和千金子素L3(化合物Ⅲ)3种千金二萜醇酯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Preva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0nm,柱温25℃。结果:化合物Ⅰ、Ⅱ、Ⅲ进样量均在0.1~4.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8,0.9999,0.9996;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7.9%(RSD为1.5%),100.9%(RSD为1.5%),99.6%(RSD为1.2%)。结论:本方法能够准确测定千金子中化合物Ⅰ、Ⅱ、Ⅲ3种千金二萜醇酯的含量。(本文来源于《药物分析杂志》期刊2009年06期)

宿树兰,段金廒,丁安伟[4](2007)在《大戟二萜醇酯类成分及其毒效关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对大戟属植物中大戟二萜醇酯类成分毒性的研究概况,分析该类成分毒效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归纳总结该类化合物在大戟属植物资源中的分布,为大戟属植物资源以及大戟二萜醇酯类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新思路,并为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期刊2007年04期)

汪萌芽,邓乃键[5](1991)在《大戟二萜醇酯对大鼠颈上神经节胆碱能传递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观察了两种大戟二萜醇酯对大鼠颈上神经节胆碱能传递的影响.灌流5或10μmol/L 的4β-大戟二萜醇-12,13-双丁酯(PDB)增大膜电阻而不影响膜电位,对刺激节前神经诱发的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及外源性乙酰胆碱(ACh)引起的 ACh电位均有浓度依赖性的增强作用,并诱导自发性 EPSP,表明 PDB 通过突触前、后机制易化交感神经节的胆碱能传递.4β-大戟二萜醇-12-肉豆蔻酯-13-乙酯(PMA,10μmol/L)灌流30min 对神经节细胞的电生理性质及其胆碱能传递无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皖南医学院学报》期刊1991年03期)

叶惠珍[6](1980)在《12-去氧大戟二萜醇酯类化合物对人血小板的聚集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戟二萜醇酯类化合物是强的促肿瘤剂和致炎剂,而血小板的聚集是研究炎性介质释放的一种简单模型。12-0-十四酰基-大戟二萜醇-13-乙醇酯(TPA)可引起血小板聚集。作者研究了十个与TPA类似的酯对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和TPA的聚集作用作了比较。取男性血置于柠檬酸钠中,离心制成富有血小板的血浆(PRP)。酯溶于0.5%丙酮,配成0.05~10微克分子浓度(μM),然后与血浆混合,检测对血小板的聚集作用(0.5%丙酮溶液不引起血小板聚集)。(本文来源于《国外药学(植物药分册)》期刊1980年01期)

二萜醇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千金子炮制前后5种千金二萜醇酯(Euphorbia factorL1-L3,L7a,L8)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LC-ESI-MS)的测定方法。方法:使用反相C18柱进行分离,乙腈—水(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0.25ml/min;以HR-ESI-MS法对5种千金二萜醇酯进行结构鉴定,并对其中3种千金二萜醇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其线性、精密度、平均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结论:本方法为千金子的安全使用及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萜醇酯论文参考文献

[1].包龙跃.千金子中二萜醇酯类成分及其有效部位研究[D].吉林大学.2018

[2].侯晓蓉,万蕾蕾,占扎君,李成平,单伟光.HPLC-ESI-MS测定千金子炮制前后千金二萜醇酯的含量[C].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2010

[3].孙洪峰,刘桂英,孙婷,魏巍,周洪玉.RP-HPLC法测定千金子中3种千金二萜醇酯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9

[4].宿树兰,段金廒,丁安伟.大戟二萜醇酯类成分及其毒效关系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

[5].汪萌芽,邓乃键.大戟二萜醇酯对大鼠颈上神经节胆碱能传递的影响[J].皖南医学院学报.1991

[6].叶惠珍.12-去氧大戟二萜醇酯类化合物对人血小板的聚集作用[J].国外药学(植物药分册).1980

标签:;  ;  ;  ;  

二萜醇酯论文-包龙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