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灶神信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灶神信仰,家庭伦理,当代启示
灶神信仰论文文献综述
黄永锋,林銮生[1](2016)在《灶神信仰的家庭伦理观及其当代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灶神信仰源远流长,可上溯至火神崇拜和图腾崇拜,历经浮沉,延续至今,是一个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文化符号;灶神信仰的功能亦几经变化,最终以鉴察善恶为其主要功能,并以此为基础建构起以孝道为核心、妇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伦理观;当前传统家庭概念悄然解构,信仰缺失,灶神作为家神,其家庭伦理观可以为重构家庭概念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借鉴,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和安放个体身心。(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研究》期刊2016年03期)
任有海[2](2016)在《冀南村落民间信仰心理特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灶神在民间信仰众多神灵中有着代表性,所具有的世俗性和神圣性特点,充分反映了民间信仰文化的五彩斑斓,历史上作为古代五祀之一的神灵,灶神又被历代统治阶级操纵和控制,是解析民间信仰心理特点的重要媒介。本文首先第一章对国外和国内的民间信仰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二章对冀南村落武吉村村落情况和民间信仰进行了概述:第叁章从灶神年画来分析民间信仰心理特点,借助武吉村浓厚的民间信仰氛围,以武吉村供奉的灶神年画内容为例进行详细的解读,表达了民间信仰对美好事物追求与向往的心理特点;第四章解读武吉村祭灶前后所反映的民间信仰心理,从选择祭灶的矛盾心理,祭灶前准备祭品的单方交换心理,祭灶仪式中操纵灶神、宣泄补偿心理、趋利避害心理、人神团圆心理、平日祭祀灶神功利实用心理等进行分析,表现出民间信仰功利性和矛盾性心理特点;第五章对武吉村流传的灶神传说进行分类解读,反映了老百姓对神灵戏谑的心理特点。灶神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人世间真实生活的缩影,民间信仰是一种民间传承的文化,也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创造出来的心理产物。通过解读武吉村供奉的灶神年画、祭灶和传说,叁者连接起来可以发现隐藏在心灵深处的民间信仰心理,对相关灶神信仰习俗和传说的叙述,只有深入到内部层面,才能探究隐藏的心理内容,从村中流传的灶神传说中可以清楚地表现出来,人的处境和经历往往影响文艺作品创作,因此以灶神为例进行分析,对研究民间信仰心理特点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6-03-01)
任有海[3](2015)在《浅析灶神信仰的民俗心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民俗心理是心理结构中最深层、最隐藏,也是最稳固的部分,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民间信仰是构成民俗心理的核心部分,对其民俗心理分析尤为重要,本文以灶神为对象进行民俗心理解读。(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史志》期刊2015年11期)
任有海[4](2015)在《矛盾的灶神信仰》一文中研究指出灶神为我国古代"五祀"之一,又称灶君、灶王、护宅天尊等,民间称其为灶王爷、灶君菩萨、司命灶君等,主司民间饮食和监察之职,作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饮食之神,信众虔诚地供奉着。从各地来看有很多关于灶神的传说,文献上灶神从最初到现代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本文从灶神的形象、职能、祭灶心理和禁忌方面来叙述灶神信仰的矛盾现象。(本文来源于《赤子(上中旬)》期刊2015年02期)
王静[5](2015)在《中日灶神信仰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以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等理论为基础,运用比较研究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手段,对中日灶神信仰进行了比较研究。本论文的内容主要由中日灶神的起源、灶神的形象、灶神的职能、灶神信仰相关的活动以及中日灶神信仰的异同这五个部分组成。其结论可概括如下:首先,我们认为中日两国的灶神是由各国的火神演变而来的。其中,中国的火神是祝融,日本的火神是“迦具土神”。由于中日文化的不同,两国的灶神形象也是千差万别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及时代的变迁,中国的灶神在不同的阶段各具特点。而日本灶神的形象却与日本宗教密切相关。以神道为首,在佛教、阴阳道中的灶神形象各有千秋。此外,在以日本冲绳地区为代表的民间所流传的一些灶神形象与我国某些少数民族中的灶神形象如出一辙。其次,通过研究中日灶神的职能,我们发现中国的灶神职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变得复杂多样,具有功利性的特点。与此相对应,日本的灶神职能所表现出来的含义却极其简单,保护日本民众便是它的出发点。再次,通过分析与灶神相关的祭祀、禁忌,本论文认为,总体来看,两国的祭祀及禁忌不同点较多。但因为两国文化交流密切,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相似的地方。最后,本文研究了中日灶神信仰的异同及其原因。我们可以看到其不同点主要与两国灶神信仰的传承相关。而日本的灶神信仰来自中国,这是导致相似点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中日灶神信仰都在逐渐衰变。关于灶神信仰今后的发展,我们应该以中日两国流传下来的灶神信仰为基点,结合两国的文化特点,找出有效的发展方法。(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期刊2015-01-14)
廖彩吉[6](2014)在《广西壮族灶神信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广西壮族地区,灶神是民间信仰中重要的一位家神,掌管一家的饮食和家庭的大事小事。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可以认识到在广西壮族灶神信仰中灶灰担负着特殊的神性职能,它是一种重要的民俗符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4年26期)
朱旭强[7](2013)在《越南灶神信仰传统的文献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灶神是东方文明中一个基本的却并非最重要、仪轨趋于简约而又源流复杂难理的崇信对象。説其基本,指的是在传统上有家必有灶,有灶总有灶神的信仰。另起炉灶意味着另立门户,是家庭的分蘖和增生;倒灶一辞在后世亦有“家国败落”的语义指向~((1))。而説灶神并非最重要的神灵,主要是指在汉文化覆盖地区,尤其是在现代民族认同为汉族的人群中,其传统上对灶神的(本文来源于《域外汉籍研究集刊》期刊2013年00期)
覃金福[8](2013)在《土家族灶神信仰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灶神信仰普遍存在于中国各民族的生活当中,灶神信仰与先民对火的崇拜密不可分,由最初对火的超自然崇拜发展到现在的俗性崇拜。土家族也信奉灶神,其形象多为灶神公公和灶神婆婆。土家族主要在年节中祭祀灶神,分为送灶神上天和接灶神下凡间。土家族的灶神信仰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相关,带有强烈的功利性。(本文来源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李现红[9](2012)在《从祭灶时间的确立看灶神信仰文化的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至明清及今,官方祭灶(国家祀典)的时间由每年的夏季、冬季逐渐演变为冬季(腊月二十叁),每年祭灶的次数由多次减为一次,最终不见记载。民间祭灶行为则表现为:汉晋以前,祭灶时间很随意,祭灶次数有多次,晋以后逐渐确定在腊月二十叁或二十四。本文考察了中国(以古代为主)祭灶时间的历时性过程,展现了国家祀典与民间祭灶的区别与联系,揭示出灶神功能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断演化:由主饮食之神到无所不能的全神再到居家司察人间功过、上报天庭的小神,这一过程体现了中国灶神信仰文化的内涵变迁。(本文来源于《民俗研究》期刊2012年03期)
陆沅昕[10](2010)在《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灶神信仰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间信仰是一种普遍的民间文化现象,是在任何民族中、任何社会阶段、任何国家中都存在的。中国,拥有数千年的文明,时代虽然在不断地进步,但民间信仰却没有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却以旺盛的生命力植根于民众的意识中。俗神信仰是中国民间信仰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灶神、门神、财神、喜神等俗神无不和民众的日常活动有所联系。其中灶神信仰由来已久,从远古时期起,人类的生活就离不开灶。早期人类以直观的意识去认识周围事物,将一切现象神灵化,在此时产生的灶神信仰与自然崇拜是有着紧密联系的。文明的进步,人为宗教的产生,灶神被它们所吸收和容纳,使得灶神信仰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在绪论中简单介绍关于灶神信仰以及这一课题的既有研究成果,然后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古往今来关于灶神信仰的典籍记载和实地调查资料,从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灶神的起源、形象、神职等方面去进行比较,将原始的灶神信仰到当今社会的灶神信仰在中国各族民众中的影响剥离出来。本文第一章通过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灶神起源的比较,阐述太阳崇拜与火崇拜在各族中的影响力,认为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灶神起源首先出处是一样的,后各自发展,南方少数民族吸收了汉族的文化精髓,从而有了属于自己的灶神起源;第二章是根据灶神形象的比较,阐述各族灶神每种形象产生的过程和原因;第叁章对灶神神格进行比较,分析灶神在各族中有怎样不同的神格;第四章是通过各族灶神信仰类似心态和差异心态比较,透露中国人对俗神信仰的真实心理。第五章则是对灶神信仰在各族传承的方式进行比较,得出汉族灶神信仰的传承远不如南方少数民族的完整。在比较研究中会发现,汉族在灶神信仰过程中心态演变的程度远远超越各少数民族;第六章是本文的最后章节,主要通过各族灶神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影响的比较,看灶神信仰在现今中国社会的地位。(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期刊2010-05-20)
灶神信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灶神在民间信仰众多神灵中有着代表性,所具有的世俗性和神圣性特点,充分反映了民间信仰文化的五彩斑斓,历史上作为古代五祀之一的神灵,灶神又被历代统治阶级操纵和控制,是解析民间信仰心理特点的重要媒介。本文首先第一章对国外和国内的民间信仰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二章对冀南村落武吉村村落情况和民间信仰进行了概述:第叁章从灶神年画来分析民间信仰心理特点,借助武吉村浓厚的民间信仰氛围,以武吉村供奉的灶神年画内容为例进行详细的解读,表达了民间信仰对美好事物追求与向往的心理特点;第四章解读武吉村祭灶前后所反映的民间信仰心理,从选择祭灶的矛盾心理,祭灶前准备祭品的单方交换心理,祭灶仪式中操纵灶神、宣泄补偿心理、趋利避害心理、人神团圆心理、平日祭祀灶神功利实用心理等进行分析,表现出民间信仰功利性和矛盾性心理特点;第五章对武吉村流传的灶神传说进行分类解读,反映了老百姓对神灵戏谑的心理特点。灶神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人世间真实生活的缩影,民间信仰是一种民间传承的文化,也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创造出来的心理产物。通过解读武吉村供奉的灶神年画、祭灶和传说,叁者连接起来可以发现隐藏在心灵深处的民间信仰心理,对相关灶神信仰习俗和传说的叙述,只有深入到内部层面,才能探究隐藏的心理内容,从村中流传的灶神传说中可以清楚地表现出来,人的处境和经历往往影响文艺作品创作,因此以灶神为例进行分析,对研究民间信仰心理特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灶神信仰论文参考文献
[1].黄永锋,林銮生.灶神信仰的家庭伦理观及其当代启示[J].世界宗教研究.2016
[2].任有海.冀南村落民间信仰心理特点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3].任有海.浅析灶神信仰的民俗心理[J].黑龙江史志.2015
[4].任有海.矛盾的灶神信仰[J].赤子(上中旬).2015
[5].王静.中日灶神信仰的比较研究[D].宁波大学.2015
[6].廖彩吉.广西壮族灶神信仰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4
[7].朱旭强.越南灶神信仰传统的文献学考察[J].域外汉籍研究集刊.2013
[8].覃金福.土家族灶神信仰探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
[9].李现红.从祭灶时间的确立看灶神信仰文化的变迁[J].民俗研究.2012
[10].陆沅昕.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灶神信仰比较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