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滚压法成孔(桩)技术方法的研究与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博坤,孙思远,张永光[1](2020)在《凸轮型冲击旋压钻头成孔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挤密钻头是潜孔锤冲击挤密钻进技术的关键所在,其结构形式直接影响着钻进效率、成孔质量和应用效果。应用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对动载荷作用下土体的弹塑性和压缩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常规钻头在冲击挤密钻进过程中产生的桩效应是导致钻进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为了克服桩效应的影响,利用ANSYS/LS-DYNA软件对阶梯式钻头和凸轮旋压钻头的钻进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通过实钻试验进行验证。数值模拟分析和试验结果均表明:凸轮旋压钻头能够有效避免钻进过程中土体回弹问题,降低桩效应对钻进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相吻合,表明数值模拟的结果相对可靠。
张福友[2](2020)在《岩溶地区布袋桩成桩与承载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基础建设高速发展,岩溶地区不断兴建公路、桥梁和码头等基础设施,钻孔灌注桩因其良好的场地适应性和较高的承载力广泛应用于上述基础设施的施工中。然而,现阶段普通钻孔灌注桩在具有连通溶洞的岩溶地基施工中存在混凝土流失、成桩质量不稳定等突出问题;同时,针对岩溶地区桩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溶洞顶板承载特性和稳定性分析等方面,对于新型桩基在岩溶地区的应用却鲜有研究,因此迫切需要研究一种适用于岩溶地质的新型桩基,旨在解决灌注桩在连通溶洞中浆液流失问题,并在保证成桩质量基础上提高桩基承载力。本文根据存在连通溶洞的岩溶地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异形灌注桩-布袋桩,并对其成桩与承载特性进行试验和理论的综合性研究。首先,对岩溶地区既有桩基的研究方法作了扼要的总结,明确了布袋桩的研究思路。然后,设计开展了9组模型试验,研究布袋桩成桩可行性与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布袋桩能在成桩过程减少浆液流失,成桩成桩质量良好,同时得到枝状体长度与注浆压力和注浆液水灰比呈正相关的影响规律;并且基于圆薄膜大挠度理论,推导了可用于布袋桩桩型推演的枝状体长度计算公式,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其次,在布袋桩可成桩的基础上,开展了9组模型试验,通过模型布袋桩与模型等直径桩的对比,探究布袋桩承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布袋桩极限承载力是普通等直径桩1.5倍,其荷载传递规律亦存在明显差异;并且根据假设条件对布袋桩模型进行受力分析,提出布袋桩极限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模型,结合与模型试验对比的结果,分析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然后进一步分析布袋桩承载力影响因素,探讨和细化布袋桩在岩溶地区的适用范围。
刘宁[3](2020)在《公路桥梁的钻孔灌注桩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公路桥梁建设的快速发展,钻孔灌注桩基础凭借其承载力高、适应性强以及抗震能力强等优点,在公路桥梁建设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钻孔灌注桩在现场进行施工时,需要进行把桩孔处的土排出地面、清除孔内的沉渣、安装并放置钢筋笼、浇筑混凝土等施工工序,整个工程施工相对复杂,且属于隐蔽工程的一种,有着较大的风险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很容易导致坍孔、卡管、断桩等质量问题的出现,影响桩的承载能力以及影响到桩身的完整性,使工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有必要针对实际工程,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以及质量控制要点进行深入研究,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查阅国内外有关桩基础施工的相关文献,根据桩施工方法的不同,对桩基础进行了分类;详细的介绍了目前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的研究现状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以后类似的实际工程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2)对竖向轴心荷载作用下桩基础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综述,对钻孔灌注桩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的设计方法为后面长春东大桥改建工程的基础设计提供理论依据。(3)论述了钻孔灌注桩具体的施工过程,并对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进行了细致的说明;其次,为了更加深入地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质量管控措施的研究,提出成桩质量控制要点以及桩基检测方法。(4)结合工程实例,进行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和支护设计,选用旋挖钻机成桩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论述了旋挖成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施工要点以及桩基质量检测,并对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以及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以后类似的实际工程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胡修坤[4](2019)在《反井钻机镶齿滚刀破岩机理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井筒建设的重要设备,反井钻机被广泛应用于矿井开发、地铁隧道、城市管廊等工程建设中,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反井钻机的钻杆施加拉力,使镶齿滚刀压入岩石中,再由钻杆旋转带动刀具滚压破碎岩石。与冲击、切削等早期应用广泛的工艺相比,镶齿滚刀的滚压破岩是效率最高、适应性最强的一种破岩方式。基于此,本文开展镶齿滚刀破岩机理和破岩性能的研究,分析刀体参数和工程参数对岩石破碎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镶齿滚刀的破岩效率,减少刀具的磨损。本文采用理论推导在前、数值仿真为主、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对镶齿的破岩机理和滚刀的破岩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对镶齿滚刀结构和布置的研究,建立了镶齿运动的数学模型,根据空间的几何关系,推导出不同滚刀镶齿的运动方程,并绘制出镶齿的运动轨迹。通过研究镶齿滚刀的刀体结构,开展了齿形、齿间距和齿形磨损的破岩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从能耗角度考虑,优先选用楔齿;在地质环境为硬岩时,选择球齿或锥齿更为耐磨;不同齿形的镶齿滚刀都存在一个最佳的齿间距,使滚刀能够获得最佳的破岩效率;镶齿磨损对滚刀的影响是增大了进给力,间接增大刀盘和钻杆的扭矩。针对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分别开展了镶齿在岩石存在节理和围压状态下的破岩机理研究,证明节理的存在改变了裂纹的扩展方向,进而影响岩石的破碎效率;这种影响可分为两类,一种是节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岩石的破坏,无论从裂纹的数量还是镶齿的受力都是有利的;另一种是节理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裂纹的扩展,节理的阻隔会降低滚刀的破岩效率;围压对镶齿破岩的影响主要是抑制了裂纹产生和扩展,使镶齿滚刀的破岩量减少,降低了破岩的效率。建立了镶齿滚刀的直线破岩模型,开展了侵彻深度和移动速度对进给力、侧向力和正压力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侵彻深度和移动速度增加时,进给力都呈增大趋势,特别是随侵彻深度增加,进给力呈指数型增加;随侵彻深度增加,侧向力随之呈指数型增大,而且不同移动速度下其变化趋势一致;滚刀的正压力随侵彻深度的增加而呈指数型增加;正压力随移动速度增加几乎保持不变,这表明移动速度不会对滚刀的正压力产生影响;不同移动速度下,进给力和正压力变化曲线的峰谷值变化基本一致,进给力和正压力的载荷波动值与滚刀移动速度无关。基于齿形对破岩性能的影响,开展了楔齿、镐齿、锥齿和球齿四种不同齿形滚刀承载力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镶齿滚刀的正压力曲线呈周期性变动,其周期不随着侵彻深度的增加而变化,也不随着齿形的改变而变化,它是由镶齿滚刀上镶齿的排列规则造成的;随侵彻深度增加,不同齿形的滚刀进给力、侧向力和正压力都呈指数型增大,其中球齿随侵彻深度的增大变化最为明显;从力的波动幅值比较可知,滚刀各方向力的波动关系是正压力>进给力>侧向力,从齿形上分析各方向力的波动关系是球齿>锥齿>镐齿>楔齿。建立了镶齿滑移的数学模型,推导了镶齿滚刀在最小摩擦功状态下的方程解,指出镶齿滚刀的纯滚动点会因刀具的几何参数而改变,纯滚动的位置是在靠近滚刀中心偏向大端一侧。进一步推导了镶齿的单齿滑移量和滑移总量的公式,找出了影响滑移量的参数有安装位置、锥体倾角、锥体半径、侵彻深度和齿数,并依次分析这些参数对滑移的影响规律。开展了滑移的试验验证,通过研究镶齿滚刀在岩石和混凝土的滚压轨迹,验证了滚刀的向前滑移、不滑移和向后滑移三种破岩方式,证明了最小主锥上镶齿的滑移量最大,且纯滚动点位置处于主锥3和主锥4之间。通过反井钻机刀盘的工程试验,开展了刀盘的转速对钻杆拉力和扭矩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转速的增大钻杆的拉力基本不变,钻杆的拉力与推力油缸的压力呈正比关系;随着转速的增加,钻杆的扭矩基本保持不变;在不同转速下,扭矩随拉力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大。开展拉力和转速对钻速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拉力的增大,钻杆的钻速快速增加,拉力与钻速的变化曲线呈指数型;随着转速的增大,钻杆的钻速平稳增加,转速与钻速的变化曲线呈线性关系。开展拉力和转速对破岩比能耗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作参数是拉力为1483 kN(设定推力缸压力为11 MPa),转速为4 r/min;这种获取最佳工程参数的方法,不仅为反井钻机在新的地质环境中如何选择工程参数提供了参考,而且为进一步研究镶齿滚刀的破岩性能和刀盘的设计奠定了基础。该论文有图153幅,表10个,参考文献161篇。
李同贵[5](2019)在《香丽高速虎跳峡金沙江大桥复合索鞍支墩桩基础施工技术》文中研究指明虎跳峡金沙江大桥原设计隧道锚右洞散索鞍支墩基础为扩大基础。由于施工隧道锚的需要,隧道锚复合索鞍支墩下方开挖有一条施工便道,施工便道上边坡顶距原设计复合索鞍支墩基础距离3. 5m,边坡高度约10m,从隧道锚下方施工便道上边坡开挖揭示的地质情况可以看出,隧道锚右洞复合索鞍支墩基础前缘均为碎、块石堆积体。隧道锚复合索鞍支墩基础原位荷载试验单位提供的国家高速公路网G0613云南省香格里拉至丽江高速公路虎跳峡金沙江大桥《隧道锚岩石力学实验报告》(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院编号:Ⅱ201808LYT)中关于隧道锚右洞复合索鞍支墩基础基底承载力容许值为530kPa,远低于设计要求的750kPa。因为上述原因,且为确保桥梁施工和后期运营安全,将隧道锚复合索鞍支墩基础变更为桩基础,共计8根桩基。桩基长度分别为12,15,20,25m,桩基直径2m,桩基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韦超俊[6](2018)在《基于广西特殊地层的复合管桩植桩工艺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西区泥质岩和灰岩这两类特殊地层分布广泛,泥质岩岩性变化大,遇水易软化、崩解;灰岩易溶蚀,产生溶沟、溶槽、溶洞、裂隙等地质问题。由于这两类地层的特殊性,现阶段运用广泛的静压管桩和钻孔灌注桩在广西泥质岩和灰岩地区应用过程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严重影响工程安全,对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为解决现阶段桩基在广西泥质岩和灰岩地层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不同类型桩基的特点、桩基的受力机理和施工工艺,归纳总结广西区泥质岩和灰岩的工程性质,分别对泥质岩和灰岩地层提出旋挖植桩法和潜孔锤高压旋喷植桩法,并通过现场试验对两种植桩法施工得到的旋挖复合管桩和潜孔锤高压旋喷复合管桩进行探究。本文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桩基的受力机理,利用规范经验公式对两种复合管桩进行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桩周土以填土或圆砾为主时,管桩-砂浆接触面极限侧阻力要高于砂浆-桩周土极限侧阻力,此时可将管桩和桩周砂浆当成一个整体,侧摩阻力破坏界面发生在砂浆-桩周土界面。当旋挖复合管桩桩周土以硬质岩为主时,由于砂浆-桩周土接触面更大,复合桩直径到达某一个值后,极限侧阻力理论上会高于管桩-砂浆接触面极限承载力,此时侧阻力破坏界面可能发生在管桩-砂浆界面。2、对旋挖植桩法和潜孔锤高压旋喷植桩法两种工艺进行探究,并设计现场施工流程。选取南宁某项目进行旋挖复合管桩设计,选取桂林某项目进行潜孔锤高压旋喷复合管桩设计。对植桩法管桩的选取、管桩终压力的计算以及各项施工参数的确定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按照设计施工流程进行现场试验。施工成桩结果表明,两种植桩法成桩速度快,成桩效果好,桩身质量稳定。3、对两类复合管桩进行静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地层条件下,复合管桩承载力均达到设计要求,且桩身回弹率较高。将静载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静载试验最大加载值远小于理论承载力极限值,说明两种复合管桩在静载试验条件下,承载力仍有较大富余量。4、将静压管桩、旋挖灌注桩和旋挖复合管桩静载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荷载情况下,直径500mm静压管桩沉降量最大,800mm旋挖灌注桩次之,旋挖复合管桩最小。以最大荷载作用时的情况进行分析,旋挖复合管桩每沉降1毫米每平方米桩身材料可承受荷载值约为静压管桩的1.75倍和钻孔灌注桩的1.80倍。5、对静压管桩、旋挖灌注桩、旋挖复合管桩和潜孔锤高压旋喷复合管桩进行技术和经济性,结果表明静压管桩虽然单桩造价最低,但其在广西泥质岩和灰岩地区桩端无法入岩,适用性收到了限制。旋挖复合管桩不论从造价、工期还是成桩质量均优于旋挖灌注桩。潜孔锤高压旋喷复合桩施工速度快,成桩质量稳定,能适应各种地层,但相对于其他桩型单桩造价高。
李泰沣[7](2017)在《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桩网复合地基体系沉降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沉降变形是高速铁路路基面临的主要问题,地基是沉降变形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深厚软土地区。桩网复合地基是我国高速铁路的一种主要地基处理方式。桩网复合地基沉降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加筋垫层的压缩与桩顶刺入变形、加固区压缩沉降、下卧层压缩及桩体下刺变形。在桩网复合地基体系中,对于加固区沉降变形研究较多,对于桩体的上穿及下刺问题尚缺乏可靠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整体沉降的内在规律还有待深入研究,而且对于高速铁路还存在精细计算与高精度控制的需求。本文开展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桩网复合地基体系沉降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通过仿真计算和单桩模型试验,研究桩网复合地基垫层加筋体变形及失效机制以及不同条件下垫层变形的规律;通过模型试验,研究桩网复合地基荷载传递与变形特征,分析桩顶和桩底平面荷载分布特征及桩端上穿、下刺的变形规律;通过现场试验,分析单桩承载力以及桩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系统研究桩网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模式和方法;针对桩网复合地基沉降变形问题,分析研究相应的整治对策。主要成果如下:(1)揭示了加筋垫层与桩端相互作用特征和变形规律,得出了垫层加筋体在桩顶和桩间位置的完整变形形态,以及区别于桩间悬索理论的加筋体应变最大位置,修正了现有加筋体拉力计算公式,提出了加筋垫层设计计算公式。(2)得出了桩网复合地基各部位沉降变形特征,基于膜式压力分布传感器测试,探明了桩顶与垫层、桩底与下卧层界面处连续的压力分布形态,分析提出了桩体上穿、下刺变形简化计算公式。(3)基于桩底应力分布情况,得出了桩底下卧层局部应力集中的深度影响范围,提出了下卧层沉降局部应力集中区和应力均布区分层计算方案。考虑垫层作用,对现有土拱结构形态进行了优化。(4)建立了适用于高速铁路桩网复合地基的综合沉降作用体系计算模型,并通过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验证了其有效性。基于高速铁路桩网复合地基沉降特性,提出了针对不同部位沉降变形的整治措施。
张国利[8](2015)在《挤密效应对高铁路基复合地基沉降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在复合地基按沉降控制的理论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关于挤密效应对其影响的研究较少,多利用既有经验进行保守设计,使得软弱地基处理设计形成或多或少的浪费或不足。本文针对高速铁路大量应用的复合地基设计理论,从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两个方面进行对挤密效应下复合地基沉降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国内外挤密效应对高铁路基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研究现状和存在不足,从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理论出发,对挤密效应对高铁路基复合地基沉降影响的工作机理进行了研究。其次,建立复合地基成桩过程应力应变场模型,对挤密效应的应力应变场进行分析,推导出相关计算公式。并结合相关案例,研究了在成桩过程中,因成桩桩长、土质条件、预钻孔孔径、扩张力等参数的变化,复合地基的应力应变场的变化规律。第三,根据挤密效应应力应变场分析结果,对挤密效应下桩间土的土体参数变化规律和复合地基沉降控制参数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挤密效应对复合地基桩侧摩阻力、复合模量、有效桩长、桩土应力比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第四,根据复合地基相关参数变化规律,结合高铁路基复合地基的传统计算方法,对挤密效应下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公式进行推导。并进一步分析挤密效应对加固区、下卧层的沉降影响,与未考虑挤密效应的沉降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结合西宝客运专线杨凌车站现场情况,对挤密效应下桩间土土体参数及不同路基断面的沉降变化规律进行试验和观测,总结出其变化规律,与本文推导出的挤密效应下沉降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计算理论的正确性。综上所述,本文工作较全面的研究了挤密效应对高铁路基复合地基沉降变化的影响规律,并为挤密效应下复合地基相关参数及其沉降计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丰富和完善了高铁路基复合地基的分析理论和技术。
赵鹏[9](2014)在《砂土地基中轴向荷载作用下静压桩群桩效应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超高层建筑不断兴建,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日益增多,很多建筑物建造在不良地基条件下。桩基础一般以群桩的形式存在,需要承受巨大的上拔力甚至轴向往复荷载,桩基础破坏会影响结构物的正常使用甚至会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轴向荷载下群桩的受力性能研究非常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对砂土中静压桩的轴向受力性能进行研究。试验方面:首先进行了五组单桩的抗压、抗拔和循环加载试验,研究了桩的入土深度、桩侧粗糙度和桩身材料对单桩受力性能的影响;然后进行了两种粗糙度五种桩间距共十组2×2群桩试验,主要研究桩间距对群桩效应的影响。数值方面:基于荷载传递法中的位移协调算法,采用本文提出的考虑泊松效应影响的弹塑性t-z模型和双曲线q-z模型,编写MATLAB程序,对试验结果进行模拟验证了所采用t-z模型和q-z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压力荷载作用下静压桩的桩顶荷载-位移曲线与上拔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曲线差异较大。抗压桩的破坏属于缓进型,抗拔桩的破坏属于突进型。入土深度越大,侧表面越粗糙,桩的抗压和抗拔承载力越大。侧表面粗糙度和入土深度对桩的极限位移影响不大。桩身的材料越刚硬,极限抗压承载力越小,极限位移值越小。循环往复位移作用下,静压桩的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均随循环次数增加出现强化。这种强化是由于桩底和桩侧砂土随循环次数增加不断变密实引起的。单桩和群桩试验均表明:抗拔极限摩阻力ft小于抗压极限摩阻力fc,试验测得ft/fc=0.1-0.17。2×2群桩在承受压力时,最优桩间距为4D,对应群桩效应系数约为1.23;承受拉力时,最优桩间距在4D-5D之间,对应群桩效应系数约为1.2。当桩间距大于7D时,群桩效应基本可以忽略。本文的模型能够模拟单桩抗压能力随三个参数的变化规律,能够模拟抗拔和抗压摩阻力的不同,能够模拟循环荷载作用下桩顶荷载-位移曲线的滞回特性。此外,利用本模型计算得到ft/fc随桩身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通过拟合群桩试验结果本文还求得了模型中的群桩效应影响系数。
王卫东,朱合华,李耀良[10](2011)在《城市岩土工程与新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一五期间,中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增长时期,功能化、立体化、高速化以及改善综合环境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特点。城市岩土工程是指城市建设中与岩土及地下水相关部分。回顾和总结了近几年超高层建筑、大型地下空间工程、轨道交通、越江隧道等城市建设热点的发展现状与特点。简要介绍了大直径超长桩技术、新型抗拔桩技术、深基坑变形与环境影响控制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基坑支护技术、大断面管幕箱涵技术、现代气压沉箱技术、地下工程三维数字化技术等新技术。
二、滚压法成孔(桩)技术方法的研究与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滚压法成孔(桩)技术方法的研究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凸轮型冲击旋压钻头成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冲击挤密作用下土体的变形机理 |
1.1 动载下土体的压缩性 |
1.2 动载下土体的剪切强度 |
2 数值模拟 |
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2.2 凸轮旋压钻头结构设计 |
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3.1 桩效应形成机理分析 |
3.2 阶梯钻头模拟结果分析 |
3.3 凸轮旋压钻头模拟结果分析 |
4 实钻试验研究 |
4.1 试验条件 |
4.2 试验数据和分析 |
5 结论 |
(2)岩溶地区布袋桩成桩与承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岩溶地区桩基础发展概况 |
1.2.1 桩基础分类及适用范围 |
1.2.2 岩溶地区桩基础选型 |
1.3 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岩溶地区桩基承载力确定方法 |
1.3.2 岩溶地区灌注桩施工处理措施 |
1.3.3 岩溶地区嵌岩桩承载性能研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技术路线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布袋桩的设计构造与工作原理 |
2.1 概述 |
2.2 支盘桩技术及其适用范围 |
2.3 布袋桩的设计构造与工作原理 |
2.4 岩溶地区单桩极限承载力确定方法 |
2.4.1 静力学计算法 |
2.4.2 静载荷试验法 |
2.4.3 经验公式法 |
2.5 岩溶地区桩基承载力影响因素 |
2.5.1 岩石性质 |
2.5.2 桩体几何特征与强度 |
2.5.3 桩岩(土)界面特征 |
2.5.4 时间效应 |
2.5.5 软弱下卧层 |
2.5.6 其他因素 |
2.6 岩溶地区竖向荷载下单桩荷载传递特性 |
2.6.1 桩-土(岩)体系的荷载传递 |
2.6.2 荷载传递性状影响因素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布袋桩成桩可行性与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
3.1 试验目的与意义 |
3.2 试验设计与方案 |
3.2.1 试验模型的简化 |
3.2.2 岩溶模拟基岩的制作 |
3.2.3 模型布袋桩的制作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成桩效果与分析 |
3.3.2 成桩影响因素分析 |
3.4 布袋桩枝状体长度计算研究 |
3.4.1 Hencky问题 |
3.4.2 布袋桩枝状体结构长度计算 |
3.4.3 布袋桩包覆件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测试 |
3.5 布袋桩桩型推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布袋桩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
4.1 试验原理 |
4.2 承载特性模型试验方案 |
4.2.1 相似原理以及相似比的确定 |
4.2.2 模型桩及基岩的制作 |
4.2.3 试验系统及模型桩的埋设 |
4.2.4 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
4.3 布袋桩承载特性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承载力与沉降分析 |
4.3.2 荷载传递规律 |
4.3.3 桩侧摩阻力性状分析 |
4.3.4 枝状体阻力和桩端阻力性状分析 |
4.3.5 侧摩阻力、枝状体阻力和端阻力综合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布袋桩极限承载力与沉降计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5.1 竖向承载力与沉降计算公式推导 |
5.1.1 计算模型假定 |
5.1.2 计算公式推导 |
5.2 理论与试验对比分析 |
5.3 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枝状体长度 |
5.3.2 枝状体数量 |
5.3.3 枝状体分布 |
5.3.4 桩端溶洞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公路桥梁的钻孔灌注桩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桩基施工技术及发展概况 |
1.2.1 桩基施工技术概述 |
1.2.2 灌注桩的发展趋势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钻孔灌注桩设计方法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桩基础设计要点 |
2.2.1 桩型的选择 |
2.2.2 持力层的选择原则 |
2.2.3 桩的平面布置 |
2.2.4 桩长与桩径的选择 |
2.2.5 桩基承载力计算 |
2.3 桩身设计 |
2.3.1 桩顶竖向力的验算 |
2.3.2 桩基沉降验算 |
2.4 灌注桩结构设计还需注意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 |
3.1 钻孔灌注桩成孔机械的选择 |
3.1.1 施工机械的种类及施工特点 |
3.1.2 钻孔灌注桩施工成孔机械方法的比选研究 |
3.2 钢护筒埋设 |
3.2.1 钢护筒的作用 |
3.2.2 钢护筒的埋设要求 |
3.3 钻孔施工工艺 |
3.3.1 钻孔前准备 |
3.3.2 钻孔施工 |
3.4 泥浆护壁工艺 |
3.5 钢筋笼制作与吊装 |
3.5.1 钢筋笼制作 |
3.5.2 钢筋笼吊装工艺 |
3.6 清孔施工工艺 |
3.6.1 清孔的主要形式 |
3.6.2 沉渣厚度的测量 |
3.7 水下混凝土灌注工艺 |
3.7.1 水下混凝土灌注的方法 |
3.7.2 导管法施工工艺 |
3.7.3 桩顶灌注标高及桩头处理 |
3.8 基坑支护设计 |
3.8.1 基坑支护选型的原则 |
3.8.2 钻孔灌注桩中常用的基坑支护形式 |
3.8.3 钢板桩支护技术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 |
4.1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
4.1.1 成孔质量控制 |
4.1.2 成桩质量控制 |
4.2 桩基检测 |
4.2.1 桩身完整性检测 |
4.2.2 桩基承载力检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大桥桩基础施工工艺研究 |
5.1 工程概况 |
5.1.1 场地地形地貌条件 |
5.1.2 场地地层岩性及分布特征 |
5.1.3 拟建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
5.1.4 区域气候条件 |
5.1.5 不良地质作用评价 |
5.1.6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的分析与评价 |
5.2 基础设计 |
5.2.1 桥梁地基基础方案分析评价 |
5.2.2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
5.2.3 桩数及平面位置的确定 |
5.2.4 桩长的确定 |
5.2.5 承载力的验算 |
5.2.6 桩基沉降验算 |
5.3 施工部署 |
5.4 施工设备与人员的安排 |
5.5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
5.5.1 护筒的制作与埋设工艺 |
5.5.2 成孔工艺选择 |
5.5.3 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
5.5.4 旋挖桩清孔工艺选择 |
5.5.5 沉渣的检测方法 |
5.5.6 水下混凝土浇筑工艺研究 |
5.6 检测方式 |
5.6.1 检测依据 |
5.6.2 检测方法 |
5.6.3 桩身完整性检测结果分析 |
5.7 基坑支护 |
5.7.1 基坑支护形式的选择 |
5.7.2 基坑支护设计做法 |
5.7.3 拉森Ⅳ型钢板桩施工 |
5.7.4 基坑降止水 |
5.7.5 基槽土方开挖 |
5.7.6 施工注意事项 |
5.7.7 施工要点 |
5.8 进度管理计划 |
5.9 质量管理措施 |
5.10 绿色施工管理计划 |
5.11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反井钻机镶齿滚刀破岩机理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反井钻机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镶齿滚刀运动学研究 |
2.1 镶齿滚刀的结构与布置 |
2.2 镶齿滚刀数学模型 |
2.3 镶齿的运动轨迹 |
2.4 本章小结 |
3 镶齿滚刀破岩机理研究 |
3.1 滚压破岩有限元模型 |
3.2 模型的验证 |
3.3 刀具参数对破岩的影响 |
3.4 地质环境对破岩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镶齿滚刀破岩性能研究 |
4.1 镶齿滚刀的破岩模型 |
4.2 滚刀破岩的试验验证 |
4.3 镶齿滚刀的破岩特性 |
4.4 齿形对破岩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镶齿滚刀滑移破岩研究 |
5.1 滑移的数学模型 |
5.2 滑移量推导 |
5.3 滑移量的影响参数 |
5.4 滑移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6 反井钻机刀盘的试验研究 |
6.1 试验的目的及设备 |
6.2 试验的原理与方法 |
6.3 试验过程及数据处理 |
6.4 试验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香丽高速虎跳峡金沙江大桥复合索鞍支墩桩基础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
2 施工工艺 |
2.1 总体施工方案 |
2.2 具体施工工艺流程 |
3 桩基开挖 |
3.1 锁口施工 |
3.2 孔口防护 |
3.3 护壁施工 |
3.4 土石方开挖 |
3.5 出渣 |
4 终孔检查 |
5 桩基钢筋施工 |
5.1 材料、试验 |
5.2 钢筋连接 |
5.2.1 钢筋电弧焊 |
5.2.2 钢筋机械连接 |
5.2.3 钢筋笼制作 |
5.2.4 钢筋笼的运输及安装 |
5.2.4. 1 钢筋笼整体吊装 |
5.2.4. 2 钢筋笼散拼 |
6 桩基混凝土浇筑 |
7 质量检查标准(见表1) |
(6)基于广西特殊地层的复合管桩植桩工艺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问题的引出 |
1.1.2 桩基础概述 |
1.1.3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概况 |
1.1.4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概况 |
1.2 管桩承载力与沉降研究现状 |
1.3 植桩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植桩法简介 |
1.3.2 中掘植桩法研究现状 |
1.3.3 静钻根植桩研究现状 |
1.3.4 钢套管护壁潜孔锤凿岩嵌岩植桩法研究现状 |
1.4 复合桩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桩基受力机理分析 |
2.1 单桩受力机理 |
2.1.1 桩侧阻力的性状 |
2.1.2 桩端阻力的性状 |
2.2 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理论 |
2.2.1 荷载传递法 |
2.2.2 弹性理论法 |
2.2.3 剪切位移法 |
2.2.4 有限元法 |
2.3 复合管桩受力机理 |
2.3.1 复合管桩压密挤扩作用分析 |
2.3.2 植桩法单桩承载力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西特殊岩土的工程性质分析 |
3.1 广西区地质概况 |
3.2 广西区泥岩工程特性 |
3.2.1 泥岩分布 |
3.2.2 泥岩的工程性质 |
3.2.3 泥岩地基上桩基工程问题 |
3.3 广西区灰岩工程特性 |
3.3.1 灰岩分布 |
3.3.2 灰岩的工程性质 |
3.3.3 灰岩地基上桩基工程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管桩施工工艺及试验设计 |
4.1 复合管桩施工工艺 |
4.1.1 旋挖复合管桩施工工艺 |
4.1.2 潜孔锤高压旋喷复合管桩施工工艺研究 |
4.2 复合管桩试验设计 |
4.2.1 基于泥质岩地层的旋挖复合管桩试验设计 |
4.2.2 基于灰岩地层的潜孔锤高压旋喷复合管桩试验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场静载试验及试验结果分析 |
5.1 试验目的 |
5.2 现场静载试验 |
5.2.1 试验装置 |
5.2.2 静载数据采集 |
5.2.3 极限承载力确定 |
5.3 基于泥质岩地层的三类基桩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
5.3.1 静压管桩静载试验分析 |
5.3.2 旋挖灌注桩静载试验分析 |
5.3.3 旋挖复合管桩理论和静载试验分析 |
5.3.4 三类桩静载试验对比分析 |
5.4 基于灰岩地层的潜孔锤高压旋喷复合管桩理论与静载数据分析 |
5.4.1 基于经验公式的潜孔锤高压旋喷复合管桩承载力计算 |
5.4.2 基于静载试验的潜孔锤高压旋喷复合管桩承载力测定 |
5.5 经济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桩网复合地基体系沉降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桩网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3 桩网复合地基计算方法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 桩网复合地基垫层加筋体变形及失效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加筋垫层受力变形数值模拟 |
2.3 桩网复合地基加筋垫层受力变形影响因素 |
2.4 加筋垫层受力及失效状态试验研究 |
2.5 模型试验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桩网复合地基荷载传递与变形特征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桩网复合地基荷载传递与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
3.3 桩网复合地基加筋垫层格栅应变 |
3.4 桩网网复合地基基荷载特征 |
3.5 桩网复合结构沉降变形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单桩承载力及桩侧摩阻力分布现场试验 |
4.1 引言 |
4.2 桩侧摩阻力简介 |
4.3 试验方法与原理 |
4.4 试验过程 |
4.5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6 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 |
4.7 本章小结 |
5 桩网复合地基综合沉降计算模式研究 |
5.1 引言 |
5.2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
5.3 桩网复合地基综合沉降计算模型 |
5.4 桩顶拱效应分析 |
5.5 附加应力计算 |
5.6 加固区变形计算(S1) |
5.7 下卧层沉降计算(S2) |
5.8 计算沉降与试验对比 |
5.9 桩网复合地基沉降对策研究 |
5.10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表格样式 |
中文详细摘要 |
(8)挤密效应对高铁路基复合地基沉降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高铁路基复合地基对沉降控制的要求 |
1.1.2 挤密效应对高铁路基复合地基的影响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挤密效应对高铁路基复合地基沉降影响研究现状及存在不足 |
1.2.1 高铁路基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理论及其存在的不足 |
1.2.2 挤密效应对高铁路基复合地基沉降影响研究现状及存在不足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工作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工作思路 |
第2章 挤密效应对高铁路基复合地基沉降影响的工作机理 |
2.1 挤密效应与高铁路基复合地基沉降关系的判断 |
2.1.1 判断方法 |
2.1.2 判断模型的建立 |
2.1.3 挤密效应与复合地基沉降的关系判断 |
2.2 影响复合地基沉降控制的主要参数分析 |
2.2.1 影响复合地基加固区沉降控制的主要参数分析 |
2.2.2 影响复合地基下卧层沉降控制的主要参数分析 |
2.2.3 影响复合地基沉降控制的主要参数分析 |
2.3 桩间土参数变化对复合地基沉降控制参数的影响分析 |
2.3.1 桩间土参数变化对复合地基复合模量的影响分析 |
2.3.2 桩间土参数变化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分析 |
2.3.3 桩间土参数变化对有效桩长的影响分析 |
2.3.4 桩间土参数变化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分析 |
2.4 挤密效应对桩间土参数变化的影响分析 |
2.4.1 挤密效应对桩间土的三相比例指标的影响 |
2.4.2 挤密效应对桩间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 |
2.4.3 挤密效应对桩间土压缩模量的影响 |
2.5 挤密效应对高铁路基复合地基沉降影响的工作机理 |
2.5.1 基于挤密效应的复合地基分类 |
2.5.2 挤密效应工作机理 |
2.5.3 挤密效应对高铁路基复合地基沉降影响的工作机理 |
2.6 小结 |
第3章 复合地基挤密效应应力应变场分析 |
3.1 复合地基挤密效应应力应变场分析模型 |
3.1.1 国内外挤密效应分析理论对比分析 |
3.1.2 桩周土本构模型的对比分析 |
3.1.3 复合地基挤密效应应力应变场分析模型 |
3.2 成孔(桩)过程挤密效应弹性分析 |
3.2.1 桩周土位移方程 |
3.2.2 单桩桩周土弹性分析 |
3.2.3 群桩桩周土弹性分析 |
3.3 成孔(桩)过程挤密效应塑性分析 |
3.3.1 单桩桩周土塑性分析 |
3.3.2 群桩桩周土塑性分析 |
3.4 挤密效应下桩间土应力应变场变化规律 |
3.4.1 饱和土桩间土应力应变场变化规律 |
3.4.2 非饱和土桩间土应力应变场变化规律 |
3.5 小结 |
第4章 挤密效应对复合地基沉降控制参数影响研究 |
4.1 挤密效应下桩间土土体参数变化规律 |
4.1.1 挤密效应下桩间土三项比例指标变化规律 |
4.1.2 挤密效应下桩间土抗剪指标变化规律 |
4.1.3 挤密效应下桩间土压缩模量的变化规律 |
4.2 挤密效应下复合地基沉降控制参数参数变化规律 |
4.2.1 复合地基的复合模量变化规律 |
4.2.2 桩侧摩阻力变化规律 |
4.2.3 有效桩长变化规律 |
4.2.4 桩土应力比变化规律 |
4.3 小结 |
第5章 挤密效应下复合地基沉降变化研究 |
5.1 已有计算方法 |
5.2 挤密效应下复合地基附加应力计算方法 |
5.3 挤密效应下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5.3.1 加固区有效桩长段沉降计算 |
5.3.2 无效桩长区沉降计算 |
5.3.3 下卧层沉降计算 |
5.4 挤密效应下复合地基沉降变化规律 |
5.4.1 挤密效应对有效桩长区域沉降的影响变化规律 |
5.4.2 挤密效应对无效桩长区域沉降的影响变化规律 |
5.4.3 挤密效应对下卧层沉降的影响变化规律 |
5.4.4 挤密效应对地基整体沉降的影响变化规律 |
5.5 小结 |
第6章 挤密效应对复合地基沉降影响的试验研究及理论计算验证 |
6.1 试验依托工程介绍 |
6.2 主要试验内容 |
6.3 挤密效应对桩间土土体参数影响的试验研究及理论计算验证 |
6.3.1 试验方案 |
6.3.2 桩间土土体参数试验结果及理论计算验证 |
6.4 挤密效应对高铁路基复合地基沉降影响的试验研究及理论计算验证 |
6.4.1 观测断面选择 |
6.4.2 观测元件布置及观测时间 |
6.4.3 挤密效应下高铁路基复合地基沉降变化规律 |
6.4.4 理论计算验证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挤密效应的应力场和应变场变化规律 |
7.1.2 挤密效应下复合地基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 |
7.1.3 挤密效应下复合地基沉降变化规律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砂土地基中轴向荷载作用下静压桩群桩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1.1.1 课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桩基试验方法 |
1.2.2 桩基分析方法 |
1.2.3 砂土中单桩抗拔性能研究现状 |
1.2.4 轴向荷载下群桩受力性能研究现状 |
1.2.5 轴向循环荷载下单桩受力性能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试验概括 |
2.1 引言 |
2.2 加载装置、模型箱及数据采集系统 |
2.3 模型桩 |
2.4 砂样制备 |
2.5 试验步骤 |
2.5.1 传感器标定 |
2.5.2 制作砂样 |
2.5.3 成桩 |
2.5.4 安装传感器 |
2.5.5 单调荷载试验 |
2.5.6 循环荷载试验 |
2.6 误差分析 |
2.6.1 残余应力 |
2.6.2 零点漂移 |
2.6.3 砂土侧向土压力的影响 |
2.6.4 其它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桩的单调压拔和循环加载试验 |
3.1 引言 |
3.2 单桩的抗压试验 |
3.3 单桩的抗拔试验 |
3.4 单桩的循环加载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群桩的单调压拔和循环加载试验 |
4.0 引言 |
4.1 群桩的抗压试验 |
4.2 群桩的抗拔试验 |
4.3 群桩的循环加载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考虑泊松效应的弹塑性t-z模型的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桩侧弹簧与桩底弹簧的模型 |
5.2.1 考虑泊松效应的弹塑性t-z模型 |
5.2.2 双曲线q-z模型 |
5.3 算法 |
5.4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和分析 |
5.4.1 模型参数的标定 |
5.4.2 模拟单桩的单调加载试验 |
5.4.3 模拟单桩的循环加载试验 |
5.4.4 f_t/f_c随桩身材料弹性模量变化的规律 |
5.4.5 模型中群桩效应影响系数的取值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城市岩土工程与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城市岩土工程建设 |
2.1 超高层建筑 |
2.2 大型地下空间工程 |
2.3 轨道交通 |
2.4 越江公路隧道 |
3 岩土工程新技术 |
3.1 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技术 |
3.2 新型抗拔桩技术 |
3.2.1 扩底抗拔桩技术 |
3.2.2 桩侧后注浆抗拔桩技术 |
3.3 深基坑变形与环境影响控制技术 |
3.4 可持续发展的基坑支护技术 |
3.4.1 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技术 |
3.4.2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 |
3.4.3 可回收式锚杆支护技术 |
3.4.4 预应力装配式鱼腹梁支撑技术 |
3.5 大断面管幕—箱涵技术 |
3.6 现代气压沉箱技术 |
3.7 全方位高压喷射法 (MJS工法) |
3.8 地下空间与工程的三维数字化技术 |
四、滚压法成孔(桩)技术方法的研究与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凸轮型冲击旋压钻头成孔机理研究[J]. 博坤,孙思远,张永光.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20(11)
- [2]岩溶地区布袋桩成桩与承载特性研究[D]. 张福友. 广西大学, 2020(02)
- [3]公路桥梁的钻孔灌注桩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D]. 刘宁. 长春工程学院, 2020(03)
- [4]反井钻机镶齿滚刀破岩机理及性能研究[D]. 胡修坤.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5]香丽高速虎跳峡金沙江大桥复合索鞍支墩桩基础施工技术[J]. 李同贵. 施工技术, 2019(S1)
- [6]基于广西特殊地层的复合管桩植桩工艺及试验研究[D]. 韦超俊. 广西大学, 2018(06)
- [7]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桩网复合地基体系沉降分析及对策研究[D]. 李泰沣.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7(11)
- [8]挤密效应对高铁路基复合地基沉降影响的研究[D]. 张国利.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9]砂土地基中轴向荷载作用下静压桩群桩效应的研究[D]. 赵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7)
- [10]城市岩土工程与新技术[J]. 王卫东,朱合华,李耀良.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S1)
标签:复合地基论文;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论文; 钻孔灌注桩论文; 地基沉降论文; 桩基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