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畲族论文-张馨翌,杨小明

霞浦畲族论文-张馨翌,杨小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霞浦畲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霞浦畲族,服斗,纹样题材,布局特征

霞浦畲族论文文献综述

张馨翌,杨小明[1](2019)在《霞浦畲族女装服斗纹样题材及布局特征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意义]霞浦畲族女装服斗纹样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纹样题材内容丰富多样,色彩鲜艳,别具一格,是畲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研究方法]通过文物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霞浦畲族女装服斗纹样题材分类及其布局特征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认为:霞浦畲族女装服斗纹样题材内容丰富,受到汉文化影响的同时又保持本民族质朴特色,植物、动物、人物、几何字符四大分类纹样多围绕女性祥瑞之兆的寓意展开,严谨的纹样布局具有讲究凤凰崇拜的意向、突出人物纹样的视觉中心、达到纹样组合方式的平衡相称等特征,是霞浦畲族女装服斗的重要标识,体现了畲族人追求和谐安逸的心理诉求与审美习惯。(本文来源于《服饰导刊》期刊2019年05期)

龚任界[2](2019)在《霞浦畲族服饰的审美文化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霞浦畲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以祖先崇拜为主干、以民族服饰为标识的区域特色文化。文章从霞浦畲族服饰视觉造型手段入手,通过其民族信仰、审美观念、情感表达、纹样图式、工艺承继等来探析深藏于物质形态下独特的审美文化内涵。兼具物质形态与精神形态的霞浦畲族服饰,是值得保护、传承的民族文化遗产。(本文来源于《艺术与设计(理论)》期刊2019年04期)

王抒泓[3](2019)在《民族融合情景下闽东畲汉民族和谐关系共建——以霞浦畲族村落调查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人口大流动的背景下,民族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各民族的文化同质性增加,异质性减少,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更加复杂。霞浦畲族与汉族以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为桥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文化认同,搭建民族之间交往交流的平台,共建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建构国家民族认同感。(本文来源于《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吴薇,涂成星[4](2019)在《特色畲族乡村建设发展研究——以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畲"意为刀耕火种,畲民自称为"山哈",畲族具有一千多年悠久历史文明,是我国南方古老的游耕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江西等省份。畲族乡村的历史虽然很悠久但是缺乏畲族文化特色,分析总结畲族乡村的特色发展道路成为目前畲族乡村发展的重点。(本文来源于《西部皮革》期刊2019年03期)

夏斌,郑小倩[5](2018)在《老区重点村成为“示范村”》一文中研究指出“那时候的日子苦啊!一家六口人,只有两张床。一年到头没能吃上几顿白米饭,大都是地瓜米配咸菜、虾米。”78岁的洪利荣老人回忆道,40年前,溪边村没有一座水泥房,村民住的全是破木瓦房。“下雪天,只有一件单衣、单裤,脚上穿草鞋。有的人家,被子不够,冻(本文来源于《闽东日报》期刊2018-12-18)

张娟[6](2018)在《福建霞浦畲族凤凰装传统刺绣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多次田野考察,找到可以按传统工序和手法制作凤凰装的做衫师傅钟李发,対凤凰装传统刺绣工艺流程及其针法,如花扣针、错针、扭针、两步针、扣纽针等,逐一进行记录、复原、分析研究。总结了霞浦畲族凤凰装传统刺绣工艺特征和文化内涵,为霞浦畲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相对直观和准确的基础性研究资料。(本文来源于《服装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郑雨桐,陈清,朱海华[7](2018)在《为“荷”而来,为“畲”而来》一文中研究指出赏荷塘美景、听畲歌对唱、品畲家美食。8日,霞浦县崇儒畲族乡霞坪村举办霞浦县首届荷花文化节暨崇儒畲乡首届乡村旅游节,游客络绎不绝。“我们村以前哪有这人气,多亏了乡里打造乡域大景区带来的契机。”村主任蓝石希说,之前霞坪村久藏深闺,别说游客(本文来源于《福建日报》期刊2018-08-12)

李昌禹[8](2018)在《党建带团建 凝聚好青年》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村里铺设硬化道路、建设饮水工程,帮助村民改水改厕改善居住环境,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水门畲族乡半岭村,有这样一个“女当家”,虽然只有28岁,她却通过结对帮扶、产业引导、政策落实等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她就是半岭村党支部书记、(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8-06-24)

张娟[9](2018)在《福建霞浦畲族东路式花领衫制作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地走访畲族做衫师傅,对制作花领衫的材料、裁剪工艺流程及缝制工艺,逐一进行了记录、复原、分析与研究。总结了霞浦畲族东路式花领衫巧妙而独特的传统工艺制作特点,为霞浦畲族服饰文化的研究提供相对直观和准确的研究资料。(本文来源于《服装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吴旭涛,陈清[10](2017)在《畲乡脱贫,自有其道》一文中研究指出崇儒畲族乡位于霞浦县山区,畲族建筑多、文化特色浓厚。去年,该乡建档立卡贫困户372户,共1249人。作为全省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霞浦提出今年要“摘帽”。但对崇儒来说,原有的农业无法实现快速、精准脱贫,如何才能保证完成任务?去年以来,该(本文来源于《福建日报》期刊2017-08-31)

霞浦畲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霞浦畲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以祖先崇拜为主干、以民族服饰为标识的区域特色文化。文章从霞浦畲族服饰视觉造型手段入手,通过其民族信仰、审美观念、情感表达、纹样图式、工艺承继等来探析深藏于物质形态下独特的审美文化内涵。兼具物质形态与精神形态的霞浦畲族服饰,是值得保护、传承的民族文化遗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霞浦畲族论文参考文献

[1].张馨翌,杨小明.霞浦畲族女装服斗纹样题材及布局特征的探析[J].服饰导刊.2019

[2].龚任界.霞浦畲族服饰的审美文化内涵[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9

[3].王抒泓.民族融合情景下闽东畲汉民族和谐关系共建——以霞浦畲族村落调查为例[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

[4].吴薇,涂成星.特色畲族乡村建设发展研究——以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为例[J].西部皮革.2019

[5].夏斌,郑小倩.老区重点村成为“示范村”[N].闽东日报.2018

[6].张娟.福建霞浦畲族凤凰装传统刺绣工艺[J].服装学报.2018

[7].郑雨桐,陈清,朱海华.为“荷”而来,为“畲”而来[N].福建日报.2018

[8].李昌禹.党建带团建凝聚好青年[N].人民日报.2018

[9].张娟.福建霞浦畲族东路式花领衫制作工艺[J].服装学报.2018

[10].吴旭涛,陈清.畲乡脱贫,自有其道[N].福建日报.2017

标签:;  ;  ;  ;  

霞浦畲族论文-张馨翌,杨小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