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险契约——若在中国投资,选择什么样的伙伴结构最适宜?(论文文献综述)
刘琨[1](2021)在《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石,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物质工程设施及相关公共服务,对其投资可以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乘数效应”,有着举足轻重的“先行地位”。随着全球基础设施短缺及老化现象日益严重,给各国政府带来了持续性的挑战。由于传统采购模式引起的公共部门财政支出与债务压力,以及资产交付与服务质量的低效率问题,基础设施正由公共供给转向私营供给,这一趋势因思维方式转变和良好实践效果受到支持,因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得以加强。上世纪90年代,随着英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兼顾效益、效率、公平的公私合作PPP模式应运而生。目前,全球已有135个国家开展了基础设施公私合作,但各国PPP运行效率差异较大,在PPP模式风靡全球之际,加拿大发展为最具PPP市场热度和成熟度的国家之一。本篇论文针对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展现了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全貌:以PPP模式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加拿大PPP模式发展进程中,全生命周期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多元化投融资市场,法律制度与政府监管体系建设四个方面的探究,挖掘加拿大PPP模式跻身领先地位的深层驱动力。目前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正经历由高增长到高质量的规范化发展阶段,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通过研究,吸取加拿大PPP模式发展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中西交流和鉴往知来,对我国PPP模式的行稳致远与深化基础设施领域的国际合作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从四个方面对PPP模式相关理论和制度优势进行了探讨。第一,阐述了PPP模式概念,众多参与主体、伙伴关系、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服务绩效五个主要特征,以及价值驱动因素。第二,分析了PPP模式应用对象,即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特征,基础设施属性与市场失灵,以及PPP模式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应用行业领域。第三,以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新公共管理与实践、公共事业民营化等公共管理理论为依据,探究了PPP模式的制度优势。最后,以不完全契约下的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PPP模式缔约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物有所值、投融资结构、风险与利益分配、合同管理、绩效监管与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关键问题。第二,分别从基础设施的需求侧与供给侧两个角度,阐释了加拿大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公私合作PPP模式的动因。总结了近30年加拿大PPP模式发展的两次浪潮及特征,宏观展现了项目在各基础设施领域、管辖层级及地域分布的基本情况。在1991-2003年的第一波浪潮中,加拿大PPP模式经历了由理论转向实践的艰难过程,伴随着部分项目失败,在质疑声中积累经验和教训。第二次浪潮是2004年至今,加拿大省级政府作为PPP主要开拓者,打造了更具活力的基础设施PPP市场,公共部门拥有更专业的评估技术与监管能力,制定了更明晰的法律制度体系,不断深化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伙伴关系。在项目实践中,转变对私营资本需求方式,优化交易结构与回报机制,采用有限的需求与市场风险转移,极大提升了PPP项目产出效率及复杂程度。第三,加拿大PPP模式展现了公私双方从咨询伙伴、运营伙伴、协作伙伴、到贡献伙伴权利逐渐下放过程,根据私营部门参与度和风险转移程度,形成连续的包含设计、建设、融资、维护、运营等责任的组合体。在探讨加拿大PPP模式全流程运行机制和采购管理中发现,加拿大主要PPP应用省份虽然较其他国家和地区,在项目审批与采购管理上更为复杂且周密,但实际上加拿大PPP项目采购效率极高,表现为较短的招投标时间以及较低的招投标成本。这种高效性得益于,采购前期项目评审与决策管理、招投标评估与竞合谈判、合同体系建立三方面的运行监管与结构设计。首先,加拿大PPP项目采用了以物有所值为核心,细致且繁复的前期规划和评估工作;其次,加拿大省级PPP专业机构借助发达的咨询服务,实施评标以及竞争性对话,能够确保透明度和竞争性,权衡技术创新与财务方案;最后,分析了加拿大PPP合同协议在绩效产出规范以及回报机制两个关键边界条件的特征。第四,基础设施发展的先决条件是能够获得足额、长期、稳定的资金,PPP模式核心价值驱动因素之一是发挥民间资本优势,缓解政府财政支出与债务压力。加拿大PPP模式迅速发展,也得益于其成熟且深厚的PPP项目投融资市场。论文回答了关于加拿大PPP项目投融资结构的相关问题,并着重阐述了包括PPP项目债券、绿色债券、社会效益债券在内的债券类融资,政策性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养老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以及加拿大PPP基金与联邦基础设施基金,以上四类重要且极具特色的多元化投融资工具,对加拿大PPP模式支持方式和投融资特征。第五,加拿大PPP模式风险管理较为完善。以加拿大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原则以及风险管理工具为依据,探讨了加拿大在PPP项目风险管理七个要素,分别为风险全流程沟通,建立风险管理范围和标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处置,以及风险动态监管。并根据安大略省交通类PPP风险矩阵,探讨加拿大PPP项目风险识别中的风险触发机制与影响结果,以及风险评估方案。最后,归总加拿大主要省份交通项目的风险分配方式,探究加拿大PPP项目风险分配特征。第六,加拿大PPP模式拥有较为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宏观治理能力仍有待提升。首先,探讨PPP制度建设的意义,以及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下PPP立法特征,总结了加拿大联邦及主要省份PPP法律制度体系。其次,将治理能力、人力资源、协调能力归纳为加拿大PPP专业机构三大核心能力要素,体现了联邦PPP机构的战略引导作用,以及省级PPP机构的运营与执行能力。最后,从绩效监管、财政监管、审计监管三个方面,探析加拿大PPP广泛的宏观治理体系。最后,对加拿大PPP模式进行了评价及启示。重点分析了加拿大PPP模式按预算与准时交付效率,社会公众与主要参与者认可度,以及项目经济系统性影响。探讨加拿大在PPP模式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包括市级PPP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降低对长期私营资本需求及有限需求风险转移所带来的影响,以及部分地区和项目未实现真正的物有所值的原因。并且对本篇论文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进行了总结。篇末部分,阐述了我国PPP模式发展现状和问题,并通过对加拿大的研究得到对我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刘振[2](2021)在《G市智慧城市建设PPP项目的政府规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的发展和公众的需求的不断提高,使得城市管理者需要对城市进行更加全面、精细、高效的管理,这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近年来,中国的智慧城市方兴未艾,并进入到了理性探索阶段,各地都根据地方实际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创新。结合地方实际,G市采取PPP模式建设智慧城市,旨在缓解地方财政压力,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建设效率,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从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而在项目建设中,必须通过政府规制,解决市场失灵,保障地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纠正信息不对称,让社会资本方有序经营,使外部性问题内部化。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国内外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PPP模式的政府规制有了一些成果。结合中国PPP模式和规制理论,国内的研究在经济性规制、社会性规制以及中国政府体制机制上为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PPP模式的政府规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但是,就具体行业甚至具体项目而言,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更好地规范项目建设流程,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本文通过对G市智慧城市建设PPP项目进行研究,运用政府规制理论,主要采用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相关的方法,对项目建设的前、中、后三个阶段的政府规制进行探索。在项目实施前,政府方采用资格预审+竞争性磋商的方法选定社会资本方,且就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达成共识,并对项目总投资做出价格规制。在项目建设中,政府方对社会资本方的投资及其产品质量进行了规制,并授予社会资本方特许经营权和建设运营流程许可。在项目运营后,政府方采取收费补偿制度,并作出退出规制。然而,在项目实施的全生命周期中,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以及风险不可测、信息不对称、垄断、监管不到位等原因,政府在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上还存在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运用规制理论并结合项目实际,本文提出了建议。一是在项目实施前加强价格规制,明确数据权属及其使用原则,完善项目风险防范方案。二是在项目建设中设立该阶段的标准,加强监督检查,并进行绩效考核。三是在项目运营后设立该阶段的标准,做好项目中期评估和绩效考评。
赵梓霖[3](2021)在《H公司供应商关系管理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精细化运营时代已经到来,急病乱投医式的管理和粗放式的运营,只能让企业万劫不复。可诸多企业依然不懂得供应商关系管理之重要。根据调查数据,企业年销售额的50%-80%,都是从采购人员手中流出,用于物料采购及相关管理费用支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企业耗费巨大精力创造的销售额,大部分要从采购环节中流出。可见,制定与企业相伴而行的采购战略、构建富有竞争力的采购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总价值,跳出盈利困境,做好供应商关系管理战略才能拥抱时代变局。美国管理学专家迈克尔·哈默说过,在自身企业的四壁之内能够取得的效益是有限的。企业应在下一轮重大机遇之前,拆除企业与用户之间、上下游伙伴之间的围墙。可见供应商是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供应商管理是采购战略的核心话题,它在企业未来的成长空间起着决定作用,更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健康程度。若不制定科学、高效的供应商管理策略,企业将损失巨大收益,同时亦不能凸显企业竞争优势。因此,各个企业应更加重视自身的供应商管理策略优化,进而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旨在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供应商管理作为企业一项重点竞争优势,若不被视为企业重要的运营资源,思考如何在高效的管理中协同兼顾外部资源利用率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并着重在执行层面进行转化,企业发展将岌岌可危。H公司作为一家已成立14年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型企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专业的信息系统咨询、规划、建设以及技术服务的解决方案,是目前国内最具实力的商业零售行业领先的智慧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服务商之一。在其飞速发展的同时却接触拥有众多急需梳理的供应源与合作伙伴,成立初期沿用至今的管理模式开始面临挑战,尤其是低效、低质的供应商关系管理亟待依附一套因时制宜、切合自身发展的供应商关系管理体系,这将直接影响H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和自身竞争优势。为避免“用管理骆驼的方式管理兔子”这样荒谬的管理方式,H公司应积极利用实际结合理论、因地制宜的方式谈管理。H公司收入的60%,甚至更大比例的营收,是由采购部门与供应部门“花”出去的,若不能及时构建合理、科学的采购管理体系,特别是供应商管理体系,与受到系统化、专业化训练的相关采购管理人员,H公司将在变化莫测的市场中停滞不前。本文在梳理供应商关系管理相关理论和供应商关系管理实际情况基础上,按照现状分析-问题分析-原因分析-优化对策的逻辑主线来进行深入研究与讨论。本文首先针对H公司供应商关系管理活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又找出了目前供应商关系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相对应产生的原因,包括有供应商准入与选择机制不完善、缺乏与供应商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供应商分类缺乏科学依据、供应商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不健全、缺少专业的供应商关系管理人员这五个方面。重点结合国内外学者关于供应商关系管理的研究成果,运用交易成本理论、信息理论、供应商感知模型以及供应商定位模型等相关理论方法,针对H公司供应商关系管理现状以及供应商关系管理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科学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其中包括供应商关系管理部门的组织架构优化调整、供应商准入与开发优化策略、供应商绩效评估及激励机制优化策略、供应商信息管理的优化策略以及H公司供应商关系维护优化策略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旨在提升H公司的供应商关系管理效率和质量,使H公司采购的意义不只在于交易本身,而是成为一门管理科学与战略重点,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把握供应商管理布局与思考,以满足企业发展与获取竞争资源。同时,该论文的研究对大量同样经营模式、经营规模企业的供应商关系管理也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武茗[4](2021)在《PPP明股实债融资的信用风险度量及CDS定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又称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PPP模式凭借着能够整合政府公共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多方资源的特点,已经成为该领域重要的融资和合作方式。然而,正是由于PPP模式相对复杂的结构特点,PPP的项目融资问题是阻碍该模式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阻点。从PPP项目融资的资金来源分析,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资金通常是主要部分,但是一方面监管政策有明确的约束,另一方面受到自身风险偏好及经营能力所限,其参与PPP项目融资主要是以明股实债的方式实现。所以,对PPP项目明股实债融资的信用风险度量,并以此为基础对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相关研究就成为PPP项目融资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虽然国内外学者对PPP项目融资各种方式的特征、主要融资结构、风险因素、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同时对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DS的定价方法等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都形成了大量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对于国内基于PPP项目的明股实债信用风险度量的有效可行方法研究还很少,尤其是以此为基础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DS的定价研究几乎是空白,本文将在这一领域展开分析研究。本文对基于PPP项目明股实债融资的信用风险度量和CDS定价分析进行研究。首先就PPP项目常见的融资方式、项目中风险与相应的分担机制、项目中企业与政府债务的边界、PPP项目明股实债的交易结构等进行初步的研究,建立本文研究对象的逻辑框架。其次,在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企业主体评级的指标体系,考虑企业发生违约的若干极端情况下的模型表现,引入了带盒约束的logistic方法对企业主体的违约概率进行更加准确的刻画。最后,通过一般交易结构增信下的PPP明股实债的违约风险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和刻画,并以此构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DS,尝试对各种主要定价方法进行研究,指出以各信用评级的中债收益率曲线结合Jarrow-Turnbull二叉树违约概率模型为基础的定价方法,对于我国当下信用衍生品市场初期发展阶段来说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并以此方法为基础给出相应的实证模拟研究。为我国银行和保险等金融机构参与PPP项目融资并以CDS等信用衍生品来缓释信用风险提供相应的参考。
马占山[5](2020)在《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利益协调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PPP模式在公共体育服务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到公共体育服务领域。但是PPP模式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领域发展不太理想,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本身利益追求的不同,导致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利益协调失衡,阻碍了 PPP模式在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应用。为了公平合理分配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内外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利益相关者,总结国外经验,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提供参考;在研究现实的基础之上,通过模型分析法把握利益分配影响因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利益相关者根据参与方对项目的投入、贡献度、参与度的不同,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可以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一般利益相关者、边缘利益相关者。在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中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参与度和贡献度最高,因此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是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2)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在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中的职责不同。首先,政府部门要选择具有专业运营体育场馆经验的私人部门,并与私人部门签订特许经营协议;私人部门获得特许经营期后申请成立项目公司。其次,政府部门要求私人部门按照特许经营协议对公共体育场馆进行建设;私人部门按照合同对公共体育场馆进行建设。再次,公共体育场馆建成后,政府部门要求私人部门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私人部门采取多元化的运营模式,在有效的监督机制下开拓市场资源。最后,政府部门从宏观层面协调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利益;私人部门从微观层面做好公共体育服务的提供者,在实现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实现私人部门的经济利益。(3)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在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中利益诉求不同。政府部门在公共体育服务领域采用PPP模式主要是为了有效利用私人部门的融资能力来解决政府的财政压力,PPP模式也可以解决当前我国政府职能存在的缺位、错位和越位等问题。私人部门在公共体育场馆领域专业的运营管理经验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与效率。政府部门在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投入的资金减少,私人部门可以为政府部门有效分担PPP项目的财政风险。私人部门参与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的是可以获得合理的投资利益回报以及相应的政策支持。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中,政府部门给予私人部门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对私人部门而言,政府部门可以为私人部门分担相应的风险,尤其是政策、法律、不可抗力、最低需求等方面的风险,除此之外,还能提供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加快了企业转型。(4)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利益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追求不同,政府部门追求公共利益,私人部门追求经济利益,这是两者根本的区别。其次是缺乏相对独立的监督机制,我国对PPP项目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以政府内部监督为主,容易滋生腐败行为。再次是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没有做到风险由最适宜的一方承担。最后是财政部、发改委的政策缺乏细化的实施手段,并且财政部与发改委政策不统一。(5)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在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中的投入比例、风险分担、合同执行度、贡献程度等是利益分配影响因素。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是成正比的,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的风险转移给最有能力承担的一方。核心利益相关者在项目中承担的风险越多,分配到的利益也更多。核心利益相关者在项目中认真执行合同内容,且作出的贡献越多,分配的利益也更多。因此,建立Shapley值利益分配模型,可以做到合理分配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6)核心利益相关者在分配收益时应该以法律法规保障机制为依据,让承担更多风险的一方得到相应更多的利益,应该构建风险分担机制,并建立相对独立的监督机制,对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的行为形成有效的监督,有效的监督也是减少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纠纷的前提,对于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中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可能出现的纠纷,应该建立以法律为依据的纠纷解决机制。在整个PPP项目运作过程当中,为了及时解决项目出现的问题,还应该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易钊理[6](2020)在《PPP模式下F市高投置业公司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从PPP模式入手,主要分析将PPP模式引入到产业园区后的风险管控机制。从论文的结构来看,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第二章为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章为F市高投置业公司发展现状及在高投置业公司风险管理状况,第四章为F市高投置业公司风险识别与分析,第五章为高投置业公司风险应对措施及建议,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在运用相关文献资料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F市高投置业公司为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探索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启示与经验。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通过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通力合作为项目融资,可助力产业园区实现新的融资模式升级,发挥产业协同效应,解决目前产业园区面临的融资困境。由于PPP模式融资周期长的原因,过程中无法避免存在风险识别困难,风险管理机制和应对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关注PPP模式下的风险管理问题显得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国内产业园公司、PPP公司风险管理的大量文献资料,再结合F市高投置业公司本身的特点,对该公司的风险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使用文献分析法得出该公司的初始风险清单,再结合该项目公司的特点,通过修正得到F市高投置业公司最终风险清单。然后,对识别出来的29项风险因素进行了评价。最终得出的F市高投置业公司整体投资风险可控,但是,其中的三类风险需要引起重视:市场、建设、运营风险,因此本文根据分析结果对症下药,提出应对方法,以期对风控有良好效果。另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到了诸如风险识别一类的方法,打造出一套完整的可用于对风险进行评价的体系,对我国对于此类风险管控研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补充,目的是更好的将PPP模式引入到产业园项目中去,从而能够给出新的角度去进行风险管理。拟为其他类似PPP产业园公司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意义。
汪月[7](2019)在《信息与风险:PPP治理中的公私伙伴关系 ——基于S河PPP治理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PPP模式是指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PPP治理的实质在于充分发挥政府与私人部门各自的优势,兼顾效率和公平原则,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与债务。成功的PPP合作关系的标志是公开、公平、分担风险、平等及通过解决问题消除矛盾。公私伙伴关系是其核心,只有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打破传统融资模式,处于平等协商地位,才形成真正意义的伙伴关系,而不是限于合同的契约关系。但目前国内外对PPP项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概念定义、风险机制等方面,鲜于研究伙伴关系的构建,当前融资模式下,政府部门需要与私人部门建立和谐平等的长期合作关系。为了更有效探讨PPP治理中公私伙伴关系的构建问题,本文首先在全面剖析PPP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融合PPP合作公私伙伴关系理论,以及我国PPP项目实践情况,总结PPP治理过程中影响公私伙伴关系构建的关键因素,从信息不对称、风险分担两个维度分析伙伴关系的构建问题。其次,通过对信息、风险与PPP治理伙伴关系构建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路径进行理论分析,分析这两个因素如何作用于公私伙伴关系的构建。并通过分析政府与社会资本方,基于专有知识、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博弈,获得的讨价还价能力,以研究PPP治理伙伴关系的构建问题。最后基于H市S河PPP治理的实证研究,分析S河PPP治理过程中,是否真正做到信息共享、遵循“物有所值”的准则合理分担风险,以构建真正的平等协商、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其中主要采取案例分析、文献研究、实地访谈的研究方法,分析S河PPP治理中的信息与风险因素,以及非信息对称博弈视角下,政府和S公司采取的项目捆绑项目式,二次转移风险的可行性。并讨论信息不对称时,政府和S公司如何处理,有何效果,对伙伴关系的构建有什么影响,以及风险因素影响下,双方如何分担风险,采取何种措施,效果如何的关系。从而论证信息不对称、风险分担不合理情况下,我国PPP治理中真正的公私伙伴关系建构的困境,并进行相应讨论。
李晓玺[8](2018)在《云南国际信托消费金融业务模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托公司业务转型是当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重要议题,各家信托公司基于自身基础条件和战略目标做出的业务转型选择,将直接影响未来信托业形成的整体市场格局。消费金融市场作为云南信托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一方面有效提升了公司业务运作的主动管理能力和系统流程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也为其他信托公司在业务转型的市场和思路方面提供了有益参考。不过总体上当前国内信托公司的消费金融业务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业务模式和交易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归纳梳理,各类业务模式所依托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也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针对于此,本文结合金融创新、信托功能、定位等理论,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云南信托消费金融业务模式的发展进行了针对性和系统性的研究,并分析、评价、对比了各类业务模式之间的优劣和存在的问题,寄希望于为云南信托消费金融业务模式的升级迭代,以及信托公司展业消费金融市场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主要研究三个问题:一是基于云南信托消费金融的业务现状,以及现有的消费金融业务服务,总结归纳出云南信托消费金融的业务模式类型,并结合具体的消费金融项目案例,对现有倚重的业务模式的交易架构和运营流程进行说明。二是深入分析各类业务模式依托的优势、适用的范围、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各类业务模式之间的优劣,并结合云南信托的现实条件,找出适宜其展业消费金融市场的最优业务模式。三是基于对各类业务模式之间的关系分析,结合云南信托消费金融业务模式所处的阶段,分析制约其业务模式升级迭代的影响因素,并就解决这些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本文认为:一是云南信托消费金融业务模式可归纳为事物管理类、批发融资类、助贷类、专业化类这四种类型,不过目前专业化类业务模式的成熟度不高,云南信托现有的业务模式重心侧重于助贷类业务模式。二是专业化类中“平台+数据”的业务模式是云南信托发展消费金融业务的最优选择,不过这一模式的实现需要前三类业务模式的长期积淀,尤其是助贷类业务模式。三是目前云南信托的事物管理类、批发融资类、助贷类业务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来自借款用户违约、合作伙伴违规、竞争对手赶超、资金供给收紧、政策监管趋严等方面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本文认为云南信托可以从基础资产选择、合作伙伴筛选、拓宽资金渠道、优化系统流程四个方面来入手,加快实现从助贷类业务模式向专业化业务模式的升级发展。
李斐飞[9](2017)在《价值重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今天数字技术趋于成熟,并在应用领域内迅速普及,将人类社会带入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数字时代。新技术与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带来了全新的价值创造方式和商业规则。对于广告公司而言,如何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下生存发展下去,是业界和学界的共同关注课题。价值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永恒的主题,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发展到今天的信息经济乃至数字经济,社会价值系统呈现出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变化特征,唯一不变的是社会经济系统的终极使命——创造“价值”。从微观层面商业模式是企业组织的价值逻辑,它必然折射出特定阶段更为宏观的社会价值系统的价值创造逻辑。本研究以“价值创造”为核心,试图回答“从工业社会价值生产系统走向数字社会价值系统的过程中,广告公司如何通过商业模式来实现生存和发展”这一现实问题。本研究将这一复杂问题分解为四个子问题:第一,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是什么;第二,对比传统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出现了哪些创新?第三,主导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性因素是什么;第四,从传统到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可行性路径。为了得到这四个问题的答案,本研究采用了理论演绎与经验研究两种研究路径。一方面以价值理论为工具,通过理论演绎将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这一具体问题置于社会价值系统的范畴内,通过社会价值系统的演变过程分析和研究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方向和方式。另一方面,从现实材料中,采用定性为主体的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结合部分定量分析,采用NVIVO.11作为案例研究的数据储存、分析工具,通过两个相互联系的子研究,总结业界在实践中给出的解决方案以及相关思考。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可以将从上至下的理论研究与从下至上的经验研究相互对比、相互补充,试图对以上的四个子问题做出比较客观,又具有一定理论前瞻性的解答。全文分七个部分:前两章是论文的基础,第一章绪论,对本研究的基本介绍,包括背景、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并界定研究对象核心概念,澄清研究的基本问题内容、研究方案的设计;第二章文献综述以及理论资源。通过梳理商业模式理论、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统一本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商业模式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并通过对以往学者的研究范式的梳理,确定了以理论演绎和案例归纳作为本研究的两个研究方法路径。并在此部分梳理了经济学与管理学体范畴内的价值理论体系,明确了本文的理论工具选择;第三、四、五章,是采用理论演绎的路径对四个问题进行具体的研究。这三章的基本理论工具是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价值源泉与价值工具理论,通过对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人类社会价值系统的历史性梳理,总结不同社会价值系统下的价值创造的一般性规律和决定性力量。并由外在社会价值系统的价值创造规律,推导作为企业组织的广告公司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商业模式的变化规律以及发展趋势。第三章,回顾了工业社会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历史发展过程,探讨了广告公司在工业社会中的价值定位以及商业模式的一般演进规律,并提出在工业社会价值系统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是基于工业社会内在价值逻辑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主导下的价值创新;第四章从解构到重构:“技术-价值范式”迭代中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从技术社会学视角提出社会价值系统的内在价值逻辑——“技术-价值范式”这一全新的构念。商业模式创新,都是由社会价值系统的“技术-价值范式”所决定和主导的,因此整个社会价值系统的“技术-价值范式”迭代发展,必然导致广告公司旧有商业模式的解构,继而建构符合新的技术价值范式的新商业模式。第五章,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基本范式以及创新路径。本章并通过阐述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的内在逻辑,分析其主导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可能范式,并解析其理想范式的价值创造机制、竞争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从传统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向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重构的可行性路径。本研究的第六、七两个章节,则从丰富的实践案例中,以多案例研究的方式对这四个问题进行了归纳式的研究。第六章,价值重构:基于多案例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证研究。本章采用一种对比研究的方式,通过对传统广告公司商业模式与数字时代商业模式的比较,去回答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以及广告公司商业模式是否存在创新,哪些方面存在创新。第七章殊途同归:基于多案例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及动力机制研究。本章通过纵向解剖个案的方式,通过对新进入的广告公司与传统在位者的创新过程研究对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中的推动力量与创新路径进行深描,并提出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一般路径以及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构想。本研究的第八章结论与展望则在总结了本研究的基本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组织层面为商业模式转型中的提出广告公司提出策略性建议,在制度层面为政策制定提出一些思考,并在最后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展望。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的基本特征是价值创新,其创新的方向是由其所属的社会价值系统的“技术-价值范式”所决定的,在“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企业家扮演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内部推动者角色。“技术-价值范式”是复杂性系统:其中技术与价值需求(包括媒体、广告主、消费者)是外部根本性驱动力量;竞争者与合作伙伴,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推动是影响广告公司商业模式模式变迁的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变革内在驱动是企业内部的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这些因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并不是直线型因果关系,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演进。它表示在社会价值系统演进过程中,通过系统内彼此相关的元素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第二,从传统到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的迭代决定了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必然发生价值重构。其理想的发展范式是构成营销价值网络的“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或“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模式。在“大广告产业”的范畴内,现阶段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是打造“大平台”或“小服务前端”的商业模式,而少数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正在设计打造“大平台+小服务前端”的整体价值网络系统。“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或“大平台+小服务前端”的商业模式建立的基础是基于稀缺知识资源的互补,参与者必须建构或者嵌入到特定的营销价值网络系统中,从而获取网络租金。“大平台+小服务前端”的商业模式本身是与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专业分工相互匹配的一种组织合作和价值生产的治理制度,它主动通过关系构建从而进行价值创造,这种商业模式中的价值模块之间通过嵌入到这种组织形态中形成彼此的利益相关者,它们通过相互耦合实现价值的创造,价值转移、价值分配以及价值消费。第三,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实现了创新。广告公司的价值主张发生了创新性的演进:从为广告主提供整合营销传播迁移到提供更加丰富的营销服务演进。以数据作为核心资源的智能投放等企业的商业模式中服务范畴出现较明显的扩展,他们为具有营销或营销传播需求的小微创新者提供营销服务。此外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广告公司提供的价值内容实现了飞跃:一方面大幅度低营销传播过程的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二,是通过创造体验价值,增加商品的价值总和。此外,价值主张创新带动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价值建构方式以及价值获取也实现了创新,从价值建构角度来看,数据、信息、知识,广告公司中愈来愈成为核心资源,而传统价值链式的组织治理方式向价值网络转变;从价值获取视角来看,广告公司的成本结构向大数据技术转移,并在盈利方式上显现出更加弹性、多元化的特征。第四,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从传统走向数字是一个从解构到建构的过程,不同基因的企业有不同的创新路径。从价值系统的层面来看,价值实现机制的演进,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带来价值链模式的解体和价值网络的建构,这是一个从解构到建构的过程,具有普遍性。从具体的企业组织角度来看,在位企业与新进入者的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具有显着的差异。新进入者的价值定位是全新的,直接进入数字营销价值系统的核心区域。其商业模式创新是从无到有创新路径:设计—建构—优化。与新进入企业不同,位企业在传统价值系统中的原有价值定位受到新的“技术—价值逻辑”侵蚀后,会有两种选择:固守或创新。采用商业模式创新也与新进入企业不同,在位企业一般选择在原有商业价值主张的基础上,以最小风险成本为目标,渐进性迁移到数字营销价值系统中,采用一种迂回路径:补充—设计一整合—优化。
范冬清[10](2017)在《科学精英汇聚与一流大学成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精英的汇聚与一流大学的成长是一个相互支持、交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尽管科学精英的汇聚能够促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成长是普遍得到承认的一个命题,然而,科学精英的汇聚如何促进大学的提升,一流大学的成长又如何推动科学精英的汇聚,即科学精英汇聚与一流大学成长的内在协同机理较少被系统阐述。当前无论是先发型国家还是后发型国家都在国家层面实施一流大学战略,对全球科学精英的竞争愈发激烈。理顺科学精英汇聚与一流大学成长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具体而言,一方面以科学精英的汇聚为切入口,能较好地呈现一流大学在成长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与重要影响要素;另一方面以高等教育强国,尤其是美国为例,阐释与归纳出科学精英汇聚与一流大学成长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对中国的“双一流”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研究表明,从历史视角来看,科学进入大学启动了现代大学的发展,科学精英的产生及汇聚助力研究型大学成长为一流。二战后科学精英从欧洲转向美国集聚,与美国研究型大学集群的迅速发展相同步。从20世纪90年代起,主要来自于中国与印度的S&E早期精英汇聚于美国的一流大学。美国是全球科学精英首选的目的地,也是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与科学中心。欧洲多数发达国家同时显示出较高的迁入及迁出比例,欧洲大学在排名榜单上占据第二集团地位。以中国为代表的后发国家将科学精英回流及一流大学(学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举措,处于积极追赶过程中。从科学精英与现代大学的交互机制来看,二者相互契合与匹配,科学精英产出社会资本、学术资本与物质资本,推动一流大学成长;一流大学通过政府稳定巨额的资助、良性的大学治理、卓越的人才集聚平台以及注重清除对家庭及个人迁移障碍等行为汇聚科学精英。从制度上看,学科制度上注重学科治理中的专业权力、强调R&D经费可用度、发展跨学科、鼓励科学文化,通过学科与院系的协同主体作用,在“底部沉重”的大学组织内实施有效汇聚,直接驱动学科发展与创新。大学制度上实施高效合理的招募引进、职业晋升、学术能力评价、捐赠讲席制度,既优化精英群体动态结构,又扩充工作岗位数量,使得大学达到成长的最优态。加之,移民、政治、经济、文化为科学精英提供宽松包容的环境,也为大学成长提供了广泛的支持。在“双一流”背景下,须重构我国科学精英汇聚与研究型大学成长的关系,以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目标。
二、风险契约——若在中国投资,选择什么样的伙伴结构最适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险契约——若在中国投资,选择什么样的伙伴结构最适宜?(论文提纲范文)
(1)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对加拿大PPP模式的研究 |
1.2.2 国外对加拿大PPP模式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基础设施PPP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
2.1 PPP模式一般性分析 |
2.1.1 PPP模式概念 |
2.1.2 PPP模式特征 |
2.1.3 PPP模式价值驱动因素 |
2.2 公共产品与基础设施相关理论 |
2.2.1 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 |
2.2.2 基础设施性质与市场失灵 |
2.2.3 基础设施分类与PPP项目选择 |
2.3 PPP模式与公共管理相关理论 |
2.3.1 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理论 |
2.3.2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PPP实践 |
2.3.3 公共事业民营化组织形式 |
2.4 PPP模式缔约机制相关理论 |
2.4.1 交易费用理论与PPP模式 |
2.4.2 产权理论与PPP模式 |
2.4.3 委托代理理论与PPP模式 |
第3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动因及现状分析 |
3.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需求角度动因 |
3.1.1 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需求 |
3.1.2 基础设施老化与投资缺口 |
3.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供给角度动因 |
3.2.1 基础设施投资呈下降趋势 |
3.2.2 基础设施政府供给管理能力不足 |
3.2.3 基础设施战略与PPP政策导向 |
3.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现状与运作机制 |
3.3.1 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与特征 |
3.3.2 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现状与国际地位 |
3.3.3 基础设施PPP模式主要运作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采购管理分析 |
4.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采购管理框架与管理原则 |
4.1.1 PPP模式全流程采购框架 |
4.1.2 PPP模式采购管理原则 |
4.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评估与采购决策体系 |
4.2.1 PPP全项目筛选及物有所值动态评估 |
4.2.2 PPP物有所值定性评估计分法 |
4.2.3 PPP物有所值定量评估方案 |
4.2.4 PPP物有所值创新因子与量化 |
4.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采购管理的竞争性与效率性 |
4.3.1 PPP项目竞合对话的充分竞争性 |
4.3.2 PPP项目非招标提案的竞争性优化 |
4.3.3 PPP项目技术与财务评标的权衡 |
4.3.4 PPP项目采购时间与成本的效率性 |
4.4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采购主合同边界条件 |
4.4.1 PPP项目合同标准化 |
4.4.2 PPP项目合同绩效产出边界 |
4.4.3 PPP项目合同回报机制边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投融资管理分析 |
5.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投融资结构 |
5.1.1 PPP项目投融资一般性分析 |
5.1.2 加拿大PPP项目投融资结构 |
5.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债券类融资构成及创新 |
5.2.1 PPP项目债券融资现状 |
5.2.2 PPP项目债券构成要素 |
5.2.3 绿色债券与PPP绿色项目协同创新 |
5.2.4 社会效益债券与公共服务融资创新 |
5.3 加拿大PPP项目政策性及商业银行金融支持与变革 |
5.3.1 加拿大基础设施银行对PPP政策性金融支持 |
5.3.2 省属金融管理局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
5.3.3 金融危机后商业银行PPP投融资变化与变革 |
5.4 加拿大养老金对基础设施及PPP项目投资与绩效 |
5.4.1 养老金资产配置与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
5.4.2 养老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与风险偏好 |
5.4.3 养老金基础设施投资方式与投资业绩 |
5.5 加拿大PPP产业投资基金与基础设施基金作用与机制 |
5.5.1 PPP产业投资基金类型及主要作用 |
5.5.2 PPP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机制 |
5.5.3 联邦基础设施基金运作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管理分析 |
6.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特征及风险管理制度 |
6.1.1 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及特征 |
6.1.2 PPP模式风险管理原则与工具 |
6.1.3 PPP模式风险管理要素 |
6.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管理核心内容与管理实践 |
6.2.1 PPP项目风险识别 |
6.2.2 PPP项目风险分配 |
6.2.3 PPP项目风险评估 |
6.2.4 PPP项目风险救济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监管保障分析 |
7.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法律构成要素与制度框架 |
7.1.1 PPP模式法律构成要素 |
7.1.2 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下PPP立法特征 |
7.1.3 联邦与省级PPP法律制度框架 |
7.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专业机构与治理能力 |
7.2.1 PPP专业机构核心能力要素 |
7.2.2 联邦级PPP机构战略引导作用 |
7.2.3 省级PPP机构运营与执行能力 |
7.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监管机制 |
7.3.1 PPP模式绩效监管 |
7.3.2 PPP模式财政监管 |
7.3.3 PPP模式审计监管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评价 |
8.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效率评价 |
8.1.1 加拿大PPP项目交付效率分析 |
8.1.2 社会认可度与市场参与度分析 |
8.1.3 PPP模式经济系统性效益分析 |
8.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面临挑战 |
8.2.1 加拿大市级PPP模式发展受到制约 |
8.2.2 弱化对长期私营资本的需求及其影响 |
8.2.3 部分地区或项目未能真正实现物有所值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加拿大经验对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
9.1 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与现状 |
9.1.1 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 |
9.1.2 我国基础设施PPP项目发展现状 |
9.2 我国基础实施PPP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9.2.1 政府与社会资本PPP模式理念认识不清,双方合作地位不平等 |
9.2.2 PPP模式全生命周期监管、财政隐性风险、绩效管理存在不足 |
9.2.3 PPP项目融资属性欠缺,项目回报渠狭窄,存在短期投资倾向 |
9.3 加拿大经验对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
9.3.1 协调财政与发改部门轴心作用,建立省和市级PPP专业团队 |
9.3.2 提升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财政及审计综合治理能力 |
9.3.3 加强PPP项目规划与筛选,完善物有所值定性与定量分析 |
9.3.4 优化PPP项目风险分担、回报方式与激励机制 |
9.3.5 拓展PPP多元化投融资市场,逐步向项目融资模式转变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G市智慧城市建设PPP项目的政府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国外相关研究 |
2.国内相关研究 |
3.文献简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智慧城市 |
2.PPP项目模式 |
3.政府规制 |
(二)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进行规制的理论基础 |
1.公共物品理论 |
2.规制博弈理论 |
3.项目区分理论 |
三、G市智慧城市建设PPP项目的政府规制情况 |
(一)G市智慧城市建设PPP项目概况 |
1.G市概况 |
2.项目概况 |
3.项目推进情况 |
(二)G市智慧城市建设PPP项目实施前的政府规制情况 |
1.明确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实施卖方规制和买方规制 |
2.严选采购流程,实施准入规制 |
3.紧盯项目工费,实施价格规制 |
(三)G市智慧城市建设PPP项目建设中的政府规制情况 |
1.明晰融资结构,实施投资规制 |
2.围绕建设内容,实施质量规制 |
3.划定业务范围,授予经营许可 |
(四)G市智慧城市建设PPP项目运营后的政府规制情况 |
1.设置回报机制,实行收费补偿 |
2.明确移交过程,实施退出规制 |
四、G市智慧城市建设PPP项目政府规制存在的问题 |
(一)G市智慧城市建设PPP项目实施前政府规制存在的问题 |
1.价格规制还不到位 |
2.疏于对数据的权属及其使用进行规制 |
3.对项目风险的识别与防范的规制缺失 |
(二)G市智慧城市建设PPP项目建设中政府规制存在的问题 |
1.质量规制还不到位 |
2.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规制的有效性不够高 |
3.疏于对项目建设进度进行规制 |
(三)G市智慧城市建设PPP项目运营后政府规制存在的问题 |
1.对项目移交及运营的流程进行规制还不到位 |
2.疏于对设施设备运营情况进行规制 |
3.疏于对设施设备运营效果保障进行规制 |
五、G市智慧城市建设PPP项目政府规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G市智慧城市建设PPP项目实施前政府规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信息不对称客观存在 |
2.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
3.风险普遍存在且不可预测 |
(二)G市智慧城市建设PPP项目建设中政府规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垄断使社会资本方降低建设标准 |
2.对项目监管不到位 |
3.垄断使社会资本方降低建设效率 |
(三)G市智慧城市建设PPP项目运营后政府规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市场机制遭到扭曲 |
2.对项目监管不到位 |
3.外部性广泛存在 |
六、完善G市智慧城市建设PPP项目政府规制路径的建议 |
(一)完善G市智慧城市建设PPP项目实施前规制的建议 |
1.加强对社会资本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规制 |
2.明确数据权属及其使用原则 |
3.完善项目风险防范方案 |
4.对规制者进行规制 |
(二)完善G市智慧城市建设PPP项目建设中规制的建议 |
1.设立项目建设及验收流程的标准 |
2.加强对项目建设中各环节的监督检查 |
3.通过绩效考核实施激励性规制 |
4.对规制者进行规制 |
(三)完善G市智慧城市建设PPP项目运营后规制的建议 |
1.设立项目交付使用及运营维护流程的标准 |
2.做好项目的中期评估 |
3.通过绩效考核实施激励性规制 |
4.对规制者进行规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H公司供应商关系管理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国外供应商关系管理研究现状 |
2.国内供应商关系管理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目标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案例分析法 |
3.数据分析法 |
二、相关理论概述 |
(一)供应商管理相关理论 |
1.供应商关系管理发展背景 |
2. 供应商关系管理基本内容与意义 |
(二)供应商关系管理相关理论 |
1. 交易成本理论 |
2. 信息理论 |
3. 供应商定位模型 |
4. 供应商感知模型 |
三、H公司供应商关系管理现状 |
(一)H公司简介及其采购需求情况 |
1.H公司简介 |
2.H公司的产品采购需求情况 |
(二)H公司供应商关系管理现状分析 |
1.H公司供应商关系管理的组织形式 |
2.H公司供应商采购管理的基本流程 |
3.H公司与供应商间的交易合作情况 |
4.H公司供应商评估标准 |
5.H公司供应商激励机制 |
6.H公司的供应商关系管理制度 |
四、H公司供应商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H公司供应商关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1.供应商选择流程不合理 |
2.供应商信息维护难度大 |
3.供应商分类管理欠妥当 |
4.供应商合作意愿不高 |
(二)导致H公司供应商关系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1.供应商准入与选择机制不完善 |
2.缺乏与供应商间的信息共享机制 |
3.供应商分类缺乏科学依据 |
4.供应商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不健全 |
5.缺少专业的供应商关系管理人员 |
五、H公司供应商关系管理的优化对策 |
(一)H公司供应商关系管理的组织架构优化策略 |
(二)H公司供应商准入与开发优化策略 |
1.H公司供应商准入与选择流程优化策略 |
2.H公司供应商开发标准与流程优化策略 |
(三)H公司供应商分类管理的优化策略 |
(四)H公司供应商绩效评估及激励机制的优化策略 |
1.供应商绩效评估指标优化 |
2.改进公司供应商绩效评估方法 |
3.完善供应商激励制度 |
(五)H公司供应商信息管理优化策略 |
(六)H公司供应商关系维护优化策略 |
1.培养与发展供应商 |
2.动态管理与联合决策 |
六、H公司供应商关系管理优化策略实施保障 |
(一)实施重点与难点 |
1.实施重点 |
2.实施难点 |
(二)实施保障措施 |
1.H公司思想保障 |
2.H公司制度保障 |
3.H公司资金保障 |
4.H公司培训保障 |
七、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PPP明股实债融资的信用风险度量及CDS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2章 项目融资与PPP |
2.1 项目融资概述 |
2.1.1 项目融资的起源和发展 |
2.1.2 项目融资的特征 |
2.1.3 项目融资的概念 |
2.2 PPP概述 |
2.2.1 PPP的起源及发展情况 |
2.2.2 PPP模式的具体含义及其契约本质 |
2.2.3 PPP模式的分类 |
2.2.4 PPP模式参与主体 |
2.2.5 PPP模式的组织和合同结构 |
2.3 PPP的理论基础 |
2.3.1 产权与竞争理论 |
2.3.2 项目区分理论 |
2.3.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3.4 委托代理理论 |
2.3.5 PPP理论基础的运用 |
第3章 信用评级与信用违约互换CDS |
3.1 信用评级 |
3.1.1 信用评级的定义 |
3.1.2 信用评级类型 |
3.2 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 |
3.2.1 传统信用风险度量方法 |
3.2.2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方法 |
3.3 信用违约互换和信用衍生品的概念 |
3.3.1 信用违约互换概念、风险转移原理、交易结构 |
3.3.2 CDS的重要组成要素 |
3.3.3 CDS的特点 |
3.4 国内外信用违约互换的发展概况 |
3.4.1 国外发展历史及概况 |
3.4.2 国内发展历史及概况 |
3.5 国内外CDS定价研究 |
3.5.1 国内CDS定价研究 |
3.5.2 国外CDS定价研究 |
第4章 PPP公司主体债务的CDS定价分析 |
4.1 结构模型对公司违约概率度量 |
4.1.1 Merton违约概率模型对公司违约概率度量 |
4.1.2 First Passage模型对公司违约概率度量 |
4.1.3 Leland & Toft模型对公司违约概率度量 |
4.2 公司主体债务CDS定价与运用范围 |
4.2.1 公司主体债务的CDS定价 |
4.2.2 定价方法的运用范围和不足 |
第5章 PPP明股实债风险分担研究 |
5.1 PPP项目风险及风险分担综述 |
5.1.1 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价 |
5.1.2 风险分担原则 |
5.1.3 风险分担机制 |
5.2 PPP融资结构及明股实债 |
5.2.1 主要融资结构 |
5.2.2 PPP股权投资和债务融资工具 |
5.2.3 PPP明股实债 |
5.3 政府债务问题的PPP政府信用边界 |
5.3.1 PPP全生命周期中的政府责任支出 |
5.3.2 PPP中的政府信用边界 |
5.3.3 政府信用边界扩大的风险分析 |
5.4 PPP项目主体和明股实债风险度量因子 |
5.4.1 PPP项目主体风险度量因子 |
5.4.2 明股实债风险度量因素 |
第6章 PPP主体的信用风险度量 |
6.1 带盒约束的logistic方法 |
6.2 以港口行业为例的信用风险度量 |
6.2.1 经营风险指标 |
6.2.2 财务风险指标 |
6.2.3 风险指标选取和使用 |
6.3 数值分析与检验结果 |
6.3.1 基础数据处理 |
6.3.2 不同空间划分下的结果 |
第7章 一般交易结构下PPP明股实债的CDS定价分析 |
7.1 明股实债的信用评级 |
7.1.1 主体和债项评级 |
7.1.2 各种交易结构增信后的评级 |
7.2 Jarrow-Turnbull模型计算违约概率和CDS定价 |
7.2.1 违约概率推算 |
7.2.2 一次性支付保费情况下CDS价格 |
7.2.3 分期支付保费情况下CDS价格 |
7.3 一般交易结构下CDS价格的实证研究 |
第8章 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致谢 |
(5)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利益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2 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利益协调相关概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公共体育服务的内涵及其特征 |
2.1.2 PPP模式的内涵、分类及其特征 |
2.1.3 利益相关者内涵及其分类 |
2.1.4 利益协调内涵及其重要性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合作博弈理论 |
3 国内外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现状分析 |
3.1 我国国家体育场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现状分析 |
3.1.1 国家体育场PPP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分析 |
3.1.2 国家体育场PPP项目运营现状分析 |
3.2 国外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现状分析 |
3.2.1 悉尼奥林匹克公园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现状分析 |
3.2.2 美国丰田体育中心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现状分析 |
3.2.3 英格兰新温布利球场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现状分析 |
3.3 国外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经验总结借鉴 |
3.3.1 选择运营专业化的社会资本 |
3.3.2 完善的特许经营协议 |
3.3.3 合理的PPP监管体系 |
3.3.4 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 |
4 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利益失衡及其原因 |
4.1 政府部门利益诉求及其特征分析 |
4.1.1 政府部门利益诉求 |
4.1.2 政府部门特征 |
4.2 私人部门利益诉求及特征分析 |
4.2.1 私人部门利益诉求 |
4.2.2 私人部门特征 |
4.3 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利益失衡原因分析 |
4.3.1 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利益诉求不同 |
4.3.2 缺乏相对独立的监督机制 |
4.3.3 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没有合理分担风险 |
4.3.4 缺乏有效的政策保障 |
5 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利益分配模型研究 |
5.1 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职责分析 |
5.1.1 政府部门职责分析 |
5.1.2 私人部门职责分析 |
5.2 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影响因素 |
5.2.1 公私双方投入比例 |
5.2.2 风险分担系数 |
5.2.3 合同执行度 |
5.2.4 贡献程度 |
5.3 基于Shapley值的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利益分配的模型建立 |
5.3.1 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利益分配影响因素确定 |
5.3.2 基于Shapley值的利益初始分配 |
5.3.3 基于修正Shapley值的PPP项目利益分配模型 |
5.4 算例分析 |
6 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利益协调机制 |
6.1 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利益分配原则 |
6.1.1 利益分配与投入相匹配原则 |
6.1.2 利益分配与风险分担对等原则 |
6.1.3 信息公开原则 |
6.2 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利益协调机制 |
6.2.1 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
6.2.2 风险分担机制 |
6.2.3 相对独立的监督机制 |
6.2.4 纠纷解决机制 |
6.2.5 有效的相互沟通机制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PPP模式下F市高投置业公司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PPP模式概念 |
2.1.1 PPP模式的概念 |
2.1.2 PPP模式的特点 |
2.2 PPP模式下的产业园开发 |
2.2.1 PPP产业园项目的概念 |
2.2.2 PPP产业园项目的开发模式 |
2.3 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2 博弈论 |
2.3.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4 复杂系统理论 |
2.3.5 PPP项目的“物有所值”(VFM)评价理论 |
2.3.6 风险识别理论 |
2.4 风险管理含义、程序及方法 |
2.4.1 风险管理含义 |
2.4.2 风险管理的程序 |
2.4.3 风险管理的方法 |
第3章 F市高投置业公司发展状况及风险管理现状 |
3.1 F市高投置业公司发展现状 |
3.1.1 公司背景及概况 |
3.1.2 运作模式 |
3.1.3 交易结构 |
3.1.4 绩效考核 |
3.2 高投置业公司风险管理现状 |
3.2.1 高投置业公司不同股东间存在风险分担的博弈 |
3.2.2 现阶段高投置业公司人员风险管理意识较为淡薄 |
3.2.3 PPP模式下项目公司法律全过程风险管理难度大 |
第4章 PPP模式下F市高投置业公司风险识别与分析 |
4.1 风险识别 |
4.2 风险分配的基本原则 |
4.3 高投置业公司风险分配框架 |
第5章 F市高投置业公司的风险应对措施及建议 |
5.1 F市高投置业公司投资风险评估 |
5.1.1 物有所值评价分析 |
5.1.2 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分析 |
5.2 F市高投置业公司风险应对措施 |
5.2.1 法律政策风险应对措施 |
5.2.2 融资风险应对措施 |
5.2.3 政府潜在风险应对措施 |
5.2.4 审批延误风险应对措施 |
5.2.5 建设风险应对措施 |
5.3 F市高投置业公司风险控制建议 |
5.3.1 构建规范完善的合同体系 |
5.3.2 建立科学的融资决策制度 |
5.3.3 合理设置公司回报机制 |
5.3.4 依据各方优势及风险分担原则合理分担风险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信息与风险:PPP治理中的公私伙伴关系 ——基于S河PPP治理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1. 我国PPP治理模式的兴起与发展 |
2. 我国PPP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二) 研究问题 |
(三) 研究内容 |
(四) 研究价值 |
1. 理论价值 |
2. 现实意义 |
二、文献回顾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1. 集中于概念定义研究的早期PPP治理理论 |
2. 构建PPP伙伴关系的理论研究 |
3. PPP项目中的信息处理研究 |
4. 相对成熟的PPP治理风险分担研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1. 理论研究逐步成熟 |
2. PPP公私伙伴关系构建问题研究 |
3. PPP项目中的信息处理研究 |
4. 风险分担理论研究 |
(三) 简要评价 |
三、研究方法 |
(一) 案例研究 |
1. 方法 |
2. 目的 |
3. 案例选择的合理性和证据来源 |
(二) 文献研究法 |
1. 方法 |
2. 目的 |
(三) 实地访谈法 |
1. 方法 |
2. 目的 |
3. 结果与讨论 |
4. 不足之处 |
四、S河PPP治理的案例概况 |
(一) S河PPP治理的背景与现状 |
1. 选择PPP模式的背景 |
2. S河PPP治理状况及成效 |
(二) 具体运作模式 |
1. 需解决的三个污染治理问题 |
2. 公开招标与邀请招标相结合的双向选择模式 |
3. 采取竞争性磋商方式采购 |
4. EPC+PPP+全程监督运作模式 |
五、信息不对称与PPP治理中的公私伙伴关系 |
(一) 基于政府视角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 |
1. 社会资本方技术优势下的政府信息劣势 |
2. 社会资本方管理体系下的政府信息劣势 |
3. 层层上报机制下的信息劣势 |
4. 政府强制性措施下的政策信息优势 |
5. 政策信息优势下:政府对社会资本方的主动选择权 |
6. 政府的自由裁量权优势 |
(二) 基于社会资本方视角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 |
1. 政府决策权下的信息劣势 |
2. 政府干预下的信息劣势 |
3. 技术、管理优势下的信息反制 |
(三) 应对信息不对称性:S河PPP治理的经验 |
1. 采购前的大规模市场测试识别方式 |
2. 专业化团队的项目设计把关 |
3. 严格的考察和管理体系 |
4. 严格的绩效考核机制 |
5. 项目信息的公开化 |
(四) PPP治理中信息不对称对公私伙伴关系建构的影响 |
1. 治理信息隔离第三方:居民参与度低 |
2. 信息薄弱:政府和市民间信息传递隔断成常态 |
3. 政治隔离怪现象:不平衡的PPP治理圈内与圈外 |
4. 有效沟通的失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5. 社会资本利用技术优势的压制:被蒙在鼓里的政府 |
六、风险分担与PPP治理中的公私伙伴关系 |
(一) 基于政府视角的风险分担问题分析 |
1. 征地与拆迁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 |
2. 政府项目兜底承担的资本支出融资风险 |
3. 政府信用风险 |
(二) 基于社会资本方视角的风险分担问题分析 |
1. 领导人更换:设计理念不同带来的风险 |
2. 融资风险 |
3. 成本风险 |
4. 不可抗力风险 |
(三) 风险分担:S河PPP治理的经验 |
1. 多维度影响下的风险再分配 |
2. 项目捆绑项目:风险的二次转移 |
3. 专业技术优势降低风险 |
4. 团队合作降低风险 |
(四) PPP治理中风险分担对公私伙伴关系建构的影响 |
1. 政府整体性地转移风险 |
2. 项目捆绑下的社会资本方风险增加 |
3. 风险分担不合理下的管理成本增加 |
4. 项目建设社会风险综合评价结果较低 |
七、结论与讨论 |
(一) 结论:H市PPP治理中公私伙伴关系建构的经验 |
1. 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
2. 遵循缔约合同的规则 |
3. 遵循PPP治理平等合作的核心原则 |
4. 采取第三方审计管控项目 |
(二) 中国PPP治理中公私伙伴关系构建困境 |
1. 信息不对称下公私伙伴关系的难构建 |
2. 风险分担不合理下公私伙伴关系难构建 |
3. PPP治理隔离圈外的市民:仅公私竞技下公私伙伴关系难构建 |
4. 项目捆绑过度化的风险分担 |
(三) 讨论:中国PPP治理过程离公私伙伴关系还有多远?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8)云南国际信托消费金融业务模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消费金融业务模式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金融创新理论 |
2.1.2 金融中介理论 |
2.1.3 信托功能理论 |
2.1.4 定位理论 |
2.2 研究综述 |
2.2.1 非信托机构消费金融业务模式研究综述 |
2.2.2 信托机构消费金融业务模式研究综述 |
3 云南信托消费金融的业务现状与业务模式 |
3.1 云南国际信托公司简介 |
3.2 云南信托消费金融的业务现状 |
3.2.1 云南信托消费金融市场现状 |
3.2.2 云南信托消费金融用户现状 |
3.2.3 云南信托消费金融合作机构现状 |
3.3 云南信托消费金融的业务模式 |
3.3.1 事物管理类业务模式 |
3.3.2 批发融资类业务模式 |
3.3.3 助贷类业务模式 |
3.3.4 专业化类业务模式 |
3.4 云南信托消费金融业务助贷模式项目案例研究 |
4 云南信托消费金融业务模式分析对比及问题研究 |
4.1 云南信托消费金融业务模式评析 |
4.1.1 事物管理类业务模式评析 |
4.1.2 批发融资类业务模式评析 |
4.1.3 助贷类业务模式评析 |
4.1.4 专业化类业务模式评析 |
4.2 云南信托消费金融业务模式对比研究 |
4.2.1 事物管理类与批发融资类业务模式对比分析 |
4.2.2 批发融资类与助贷类业务模式对比分析 |
4.2.3 助贷类与专业类业务模式对比分析 |
4.3 云南信托消费金融业务模式关系分析及问题总结 |
5 促进云南信托消费金融业务模式升级发展的建议 |
5.1 消费金融业务模式展业选择场景化 |
5.2 消费金融业务模式合作伙伴优质化 |
5.3 消费金融业务模式资金来源多元化 |
5.4 消费金融业务模式系统流程精细化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在读期间参与课题研究 |
致谢 |
(9)价值重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趋向成熟的中国广告业迎来数字时代变革的机遇与挑战 |
1.1.2 理论背景:数字时代的新价值、新管理视角 |
1.2 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本研究的学术价值以及现实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1.3.2 核心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和基本结构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文的主要结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设计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2 相关研究述评与理论资源 |
2.1 商业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研究评析 |
2.1.1 多元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的理论内涵 |
2.1.2 静态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的理论模型与构成要素研究 |
2.1.3 商业模式理论的功能与价值研究 |
2.1.4 创新理论与动态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创新 |
2.1.5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研究述评 |
2.2 管理学与经济学理论视角下的价值研究 |
2.2.1 价值的理论内涵 |
2.2.2 一元与多元之争:价值源泉理论 |
2.2.3 价值链到价值网:价值工具论的演变 3 价值创新: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演进规律 |
3.1 工业社会价值系统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演进 |
3.1.1 单一价值模块的报业广告批发商模式 |
3.1.2 价值链延伸的全面服务广告代理制模式 |
3.1.3 多价值链条并行的整合营销传播集团模式 |
3.2 广告公司的价值定位及其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特征 |
3.2.1 从客观价值到主客观价值并重:广告公司在社会价值系统中的价值定位演进 |
3.2.2 价值创新: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特征 4 从解构到重构:“技术-价值范式”迭代与商业模式创新 |
4.1 社会价值系统的内在价值逻辑:“技术-价值范式” |
4.1.1 社会价值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
4.1.2 “技术-价值范式”:社会价值系统的价值逻辑 |
4.2 解构与重构:“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的社会价值系统的演进规律 |
4.2.1 人类社会价值系统发展的连续与非连续性 |
4.2.2 “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的社会价值系统的演进过程 |
4.3 “技术-价值范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演进决定性因素 |
4.3.1 社会价值系统中的企业组织 |
4.3.2 “技术-价值范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决定性力量 |
4.3.3 企业家:“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历史推动者 |
4.4 从“自我完善”走向“价值重构”:“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
4.4.1 从建构到解构:工业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主导的传统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
4.4.2 从解构到重构: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迭代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5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基本范式以及其创新路径 |
5.1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特征以及价值实现机制 |
5.1.1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的基本特征 |
5.1.2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价值实现机制:价值网络 |
5.2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基本范式 |
5.2.1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 |
5.2.2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价值创造机制 |
5.3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竞争机制 |
5.3.1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的竞争优势来源 |
5.3.2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内部竞争机制 |
5.4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
5.4.1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形成的基础 |
5.4.2 从解构到建构:大平台+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的形成过程 6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实证研究一:基本范式的价值重构 |
6.1 研究方案 |
6.1.1 问题、方法与工具 |
6.1.2 案例的选择 |
6.1.3 资料搜集与处理 |
6.2 从传统到数字,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比较分析 |
6.2.1 以价值主张为主要判断依据的商业模式创新标准 |
6.2.2 传统广告商业模式范式 |
6.2.3 基于案例研究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 |
6.2.4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结论 7 数字时代商业模式创新实证研究二:新进入者与在位者的殊途同归 |
7.1 多案例研究设计 |
7.2 乘势而起:新进入者商业模式创新 |
7.2.1 抓住市场的风口:新进入者在数字环境下的价值主张创新 |
7.2.2 回应数字“技术-价值范式”:新进入者的商业模式建构的内在逻辑 |
7.2.3 多赢:新进入者价值获取的意图 |
7.3 基因的选择: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 |
7.3.1 基因的不对称动机:在位者的商业模式价值主张创新 |
7.3.2 如何实现大梦想: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价值建构方式 |
7.3.3 多元化的价值获取方式: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价值获取 |
7.3.4 如何突破亚历山大难题:在位者的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考 |
7.4 结论与探讨一:数字“技术-价值范式”下的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实践驱动因素 |
7.4.1 “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技术与价值需求的选择 |
7.4.2 “大平台+小服务前端”:价值竞争与价值共创的耦合 |
7.4.3 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内部驱动者:企业家(企业家精神) |
7.5 结论与探讨二:价值视角下新进入者与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 8 结论与展望 |
8.1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结论 |
8.2 广告公司未来商业模式创新的策略性思考 |
8.2.1 培育内部企业家精神,塑造持续创新文化 |
8.2.2 建设二元性组织,协调创新与效率矛盾 |
8.3 制度创新促进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
8.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后记 |
(10)科学精英汇聚与一流大学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目标、概念界定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一流大学成长中科学精英汇聚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个人—组织契合理论 |
一、P-O fit理论概述 |
二、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二节 学习型组织系统思考动力学理论 |
一、系统思考动力学理论概述 |
二、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三节 组织资本与个人资本理论 |
一、组织资本理论概述 |
二、个人资本理论概述 |
三、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二章 一流大学科学精英产生与汇聚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科学家角色的出现与大学科研职能的萌发 |
一、科学家角色的出现与确立 |
二、大学科研职能的萌发 |
第二节 科学精英的产生与研究型大学的崛起 |
一、研究型大学的崛起 |
二、科学精英的产生与流动 |
第三节 科学精英的汇聚与世界一流大学集群的形成 |
一、美国研究型大学集群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含义 |
二、科学精英在美国的集聚状况 |
三、黄金时代:美国研究型大学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三章 科学精英汇聚促进一流大学成长的机制分析 |
第一节 科学精英社会资本提升大学声誉的机制分析 |
一、科学精英与一流大学的契合关系 |
二、科学精英声誉机制助推大学成长为一流 |
第二节 科学精英学术资本实现大学职能的机制分析 |
一、科学精英推动一流大学的科研 |
二、科学精英推动一流大学研究生及职业生涯早期科学家培养 |
第三节 科学精英物质资本助力大学成长的机制分析 |
一、科学精英驱动一流大学在创新联动中捕获发展机会 |
二、科学精英通过教学与科研促使大学获得不菲物质资本 |
第四章 一流大学吸引科学精英汇聚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政府对一流大学R&D的巨额资助 |
一、政府为一流大学科研付费的动机 |
二、政府为一流大学科研付费的力度 |
三、付费背景下政府促进科学精英朝一流大学集聚的机制 |
第二节 良性的大学治理 |
一、一流大学搭建良性治理架构以吸引及挽留科学精英 |
二、一流大学平衡学术商业化与科研自主以保护科学精英少受干扰 |
第三节 卓越的人才集聚平台 |
一、一流大学与科学精英之间的信任关系有利于人才集聚 |
二、科学精英之间的互惠关系有利于人才类聚 |
三、科学精英在一流大学达到一定阈值会稳定类聚行为 |
第四节 家庭结构及个人因素约束流动得以消减 |
一、家庭因素对科学精英流动的约束作用 |
二、个人因素对科学精英流动的约束作用 |
三、家庭结构及个人因素约束流动得以消减的途径 |
第五章 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制度分析 |
第一节 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学科制度分析 |
一、学科治理:大学内外部治理中专业权力的发挥促进科学精英集聚 |
二、学科资助:R&D经费可用度与科学精英集聚存在正向相关 |
三、学科构建:跨学科(IDR)推动科学精英集聚 |
四、学科运行:科学文化与院系管理文化的共生促进科学精英集聚 |
第二节 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大学制度分析 |
一、科学精英招募引进制度 |
二、科学精英学术职业晋升与薪酬制度 |
三、科学精英学术能力评价制度 |
四、一流大学私人捐赠讲席制度 |
第三节 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制度环境分析 |
一、科学精英汇聚的跨国格局及动因分析 |
二、高等教育强国的精英移民制度分析 |
三、一流大学汇聚科学精英的政治环境分析 |
四、一流大学汇聚科学精英的经济环境分析 |
五、一流大学汇聚科学精英的文化环境分析 |
第六章 科学精英汇聚对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启示 |
第一节 我国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实证分析 |
一、我国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情况 |
二、我国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国际比较 |
三、我国一流大学综合性人才竞争力国际比较 |
第二节 科学精英的汇聚决定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的成败 |
一、系统思考:科学精英汇聚决定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成败 |
二、驱动之驱动:我国研究型大学汇聚科学精英的背景及路径分析 |
三、间接之驱动:科学精英汇聚愿景是我国大学改革的源动力 |
第三节 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是实现科学精英汇聚的关键 |
一、改善大学内部治理,打造利于精英汇聚的扁平式生态 |
二、完善大学外部治理,打造有利于精英汇聚的保护式生态 |
三、打破学术界-产业界行业分隔,营造利于精英汇聚的开放式生态 |
第四节 科学精英队伍的国际化是我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的必由之路 |
一、我国研究型大学科学精英国际化的现状 |
二、我国研究型大学提升科学精英国际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三、我国研究型大学提升科学精英国际化的可能解决路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风险契约——若在中国投资,选择什么样的伙伴结构最适宜?(论文参考文献)
- [1]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D]. 刘琨. 吉林大学, 2021(12)
- [2]G市智慧城市建设PPP项目的政府规制研究[D]. 刘振.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3]H公司供应商关系管理优化策略研究[D]. 赵梓霖.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4]PPP明股实债融资的信用风险度量及CDS定价研究[D]. 武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1)
- [5]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 马占山. 苏州大学, 2020(03)
- [6]PPP模式下F市高投置业公司风险管理研究[D]. 易钊理. 南昌大学, 2020(01)
- [7]信息与风险:PPP治理中的公私伙伴关系 ——基于S河PPP治理的实证研究[D]. 汪月. 海南大学, 2019(01)
- [8]云南国际信托消费金融业务模式发展研究[D]. 李晓玺. 云南大学, 2018(01)
- [9]价值重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 李斐飞. 武汉大学, 2017(06)
- [10]科学精英汇聚与一流大学成长[D]. 范冬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标签:商业模式创新论文; ppp融资模式论文; ppp项目融资方案论文; 合同管理论文; 融资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