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豆地方品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豆地方品种,蚂蚁上树,特征特性,夏播栽培技术
大豆地方品种论文文献综述
徐康明[1](2019)在《延平区大豆地方品种“蚂蚁上树”的特征特性及夏播栽培技术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蚂蚁上树"是南平市延平区具有地方特色的大豆品种,种植历史悠久,是当地群众做豆腐的首选,比一般大豆做豆腐会多出约叁分之一。该品种株型直主,花色粉红色,荚色烟黄色,叶形为桃形,叶色绿色,生育期约100 d,属极早熟品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已收入国家种质资源库。为更好地发掘和发挥特色地方农作物品种的资源优势,笔者就该品种于2018年进行夏播示范栽培5亩,掌握其特征特性,认真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种的栽培、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11期)
狄胜强,陈力强,魏长平,王锦霞,李叁相[2](2018)在《甘肃大豆地方品种农艺性状的分布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田间播种、调查和考种的基础上,对甘肃省160余个大豆农家品种进行研究,获得其株高、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花序荚数、单株粒数等农艺性状值,分析了地理上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各地区大豆地方品种农艺性状的分布模式及与所在地纬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甘肃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呈3种分布模式:(1)增减,是西东向大豆单株荚数等性状的主要分布模式;由北向南仅花序荚数呈递减分布。(2)弧形,开口向上的弧形是由北南向大豆主茎节数等性状的主要分布模式。(3)不规则,由北向南单株产量和百粒重呈不规则分布。由北向南、由西向东甘肃大豆农家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分布与其所在地区纬度成正相关。可见,甘肃大豆农家品种依农艺性状的分布较为复杂,这可能与甘肃省地理条件复杂多样有关,但主要决定因素是所在地区的纬度。本研究揭示了地理条件复杂地区的大豆农艺性状分布规律和模式,对指导甘肃大豆引种、栽培和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杨莹[3](2016)在《中国野生大豆与地方品种群体对斜纹夜蛾抗生性的评价和遗传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Gllycine max(L.)Merr.]起源于我国,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含有较多有益于人体的成份。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在我国华东数省频繁爆发,是大豆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而随着农药的长期使用,斜纹夜蛾已产生了抗药性,因此采用环境友好且行之有效的抗虫手段--抗虫品种的选育则是大豆害虫治理的首选。本研究以野生大豆群体、地方品种群体为材料,挖掘新的抗斜纹夜蛾种质资源以及新抗虫QTL,用于后续大豆抗虫鉴定、抗虫机理及抗虫育种等的研究。本研究以203份野生大豆组成的自然群体以及370份大豆地方品种组成的自然群体为材料,采用室内饲养斜纹夜蛾的方法,以斜纹夜蛾初孵幼虫作为抗生性鉴定的初始虫源,称量幼虫不同喂养时期(喂养第6、9和12天)的重量。为便于不同喂养期的比较,利用标准品种将不同喂养期的幼虫重转化为隶属函数值,以不同喂养期幼虫重的相对值为抗生性指标评价了来自我国各大豆生态区的代表性野生大豆材料和地方品种的抗虫性。根据所得到的抗生性鉴定结果,采用二阶段关联分析方法,对野生大豆群体及地方品种群体进行大豆抗斜纹夜蛾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通过获得的QTL等位变异效应,构建QTL-allele矩阵。主要结果如下:1)野生大豆材料两年第6天幼虫重隶属函数值的联合方差分析表明材料间、年份间、材料与年份互作间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2015年不同喂养期幼虫重的隶属.函数值联合方差分析表明材料间、喂养期间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材料与喂养期间明显无互作。说明不同材料间抗性差异显着,不同年份间、喂养期间抗性表现不同,且材料与年份间有互作,但材料与喂养期间无互作。按标准品种分级法对供试材料进行分级,发现野生大豆抗生性与地理来源有关,长江中下游生态区(III)及西南-中南生态区(IV)的高抗材料较多,而北方生态区(I)的高感材料较多。从供试的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中遴选出高抗材料N23369、T960097-1、中山陵-4、F-013、J-024、N23342、N23349、TY100-1、N23312 和 ZYD4349 共 10份,高感材料 N23264、N23433、N23440、N23444、N23457、N23352、N23417、N23424、N23434和N23185共10份。且本研究所鉴定出的高抗材料的抗性均高于国际常用的栽培大豆抗源PI227687和Lamar。2)野生大豆群体的QTL定位结果,共获得28个斜纹夜蛾抗生性QTL,总解释率达68.68%,未检测到的微效位点合计占26.90%,分布在除染色体Gml、Gm5、Gm7、Gm9、Gmll、Gm12、Gm20外的13条染色体上,其中贡献率较大的(R2>4%)位点共有 5 个,分别为 wCCW-a-03-3、wCCW-a-10-1、wCCW-a-13-1、wCCW-a-16-2和wCCW-a-17-1,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7.96、4.22、11.07、6.83和7.86%。与已报道的大豆食叶性害虫抗性QTL进行比对,发现野生大豆所定位到的QTL中有11个QTL与前人定位结果重合或邻近。3)大豆地方品种群体春播和夏播两批次喂养第6天幼虫重隶属函数值的联合方差分析表明材料间、批次间、材料与批次互作间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喂养第9天的结果与第6天结果相似;不同批次及喂养期的联合方差分析发现,大豆地方品种不同批次间、不同材料间、不同喂养期间差异极显着;喂养期与批次间互作差异显着,材料与批次间互作也极显着,而材料与喂养期间则无互作;喂养期、批次和材料叁者之间无互作。按标准品种分级法对供试材料进行分级,发现大豆地方品种抗生性与地理来源有关,6个生态区均无高抗材料,抗性材料大多来源于黄淮海生态区(II),高感材料在除华南热带生态区(VI)外的各生态区均有分布。从供试的大豆地方品种中筛选出抗性材料N06202、N24297、N00710.2、N09737、N24158、N24480、N23576、N23578、N23582 和 N09962 共 10 份,高感材料N05157.2、N02840、N10201、N23847、N23597、N04671.2、N06166、N05094、N23533 和 N24190 共 10 份。4)地方品种群体的QTL定位结果,共获得52个斜纹夜蛾抗生性QTL,占总变异的21.61%,未检测到的微效位点合计占8.50%,分布在除Gm2,Gm8和Gm14以外的17条染色体上。Gm3和Gml0上检测到的位点最多,分别检测到6和7个位点。定位结果中贡献率较大的(R2>1.5%)位点共有2个,分别为vCCW-a-01-2和vCCW-aa-20-2,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1.96和1.95%。与已报道的大豆食叶性害虫抗性QTL进行比对,发现大豆地方品种所定位到的QTL中有19个QTL与前人定位结果重合或邻近。5)建立野生大豆群体和大豆地方品种群体斜纹夜蛾抗生性的QTL-allele规阵,分别包含了 203份野生大豆和370份地方品种所有的遗传信息,2个群体定位结果发现抗虫材料和感虫材料均存在一定数量的增效(增加幼虫重量)与减效(减轻幼虫重量)等位变异,抗虫材料含有的减效变异相对多一些,感虫材料含有的增效等位变异相对多一些。野生大豆材料表型效应变幅为-0.41~0.48,地方品种群体表型效应变幅为-0.19~0.22。6)本研究对比野生大豆群体的定位结果与地方品种群体定位的结果未发现重合的QTL,这可能由于野生群体和栽培群体间遗传背景不同,野生大豆对斜纹夜蛾有高抗材料,具有特异的抗性QTL,因而可能为改良地方品种抗性提供新的抗性基因或等位变异。(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孟珊[4](2014)在《中国大豆地方品种群体异黄酮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解析、区域分化和优化组合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异黄酮是大豆等豆类植物中富含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从大豆籽粒中共分离出12种组分,依据苯环配基的差异可归为叁大类:大豆苷类异黄酮,染料木苷类异黄酮和黄豆苷类异黄酮。大豆异黄酮对人体具有特殊的医疗保健功能,主要集中在预防癌症、缓解妇女更年期综合症、辅助治疗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不同组分也具有各自特定的保健功效,如大豆苷类异黄酮可调节人体内雌雄激素水平,染料木苷类异黄酮可有效预防癌症,而黄豆苷类异黄酮则对骨质酥松症具有疗效并具有抗氧化活性等。大豆异黄酮总含量及各组分含量的专用品种选育可成为现代大豆品质育种的重要方向。我国大豆种质资源极其丰富,其中地方品种作为几千年来农民在耕种过程中选育出的品种,其遗传多样性为现代育种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来源与基因宝库。了解资源群体中异黄酮的遗传变异情况,明确控制异黄酮含量相关性状的遗传结构,准确定位异黄酮密切相关的基因位点,是开展异黄酮育种的必要前提。植物育种的主要过程是通过优化杂交亲本组合和后代精准的选择从而获得优异等位变异的最佳组合。分子标记技术为解析目标性状遗传体系进而设计最优亲本组合和辅助后代选择提供了有力工具。利用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单苷酸多态性)标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能对群体进行较为全面的遗传解析,但SNP标记的双等位变异特性不适用于具有丰富复等位变异的资源群体,同时自交作物中较长的LD衰减距离也会在定位中带来较多假阳性结果。一套适用于自交作物资源群体GWAS的遗传标记以及由其结果生成的数量性状位点-等位变异矩阵(QTL-allele矩阵)可以为亲本组配提供全面的遗传结构信息,从而实现将分子生物学整合进传统育种的梦想。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选取366份来自于中国大豆6大生态区24个省份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品种资源(Chinese soybean landrace population,CSLRP)。对4个异黄酮含量性状:异黄酮总含量(total isoflavone content,TISF)、大豆苷类异黄酮总含量(total daidzin group content,TD)、染料木苷类异黄酮总含量(total genistingroup content,TG)和黄豆苷类异黄酮总含量(total glycitin group content,TGL)在4个环境下获得表型数据,分析不同生态区的遗传变异特点,并针对不同性状筛选出一批优异资源供育种利用。根据具有广泛遗传变异的地方品种群体CSLRP的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水平建立一套由遍布全基因组SNP衍生的SNPLDB(SNP linkage disequilibrium block,SNP连锁不平衡区段)标记,分析其在全基因组的分布特点,通过比较SNP和SNPLDB标记在异黄酮含量GWAS中的效用,说明SNPLDB是有效的关联分析标记。利用SNPLDB标记并通过“两步法”对资源群体的异黄酮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进而分析该群体中异黄酮性状的遗传结构,构建关联位点的QTL-allele矩阵,了解不同生态区材料遗传结构的差异,发掘优异等位变异,为后续的异黄酮组分含量育种提供亲本信息并进行杂交组配预测。分析4个异黄酮相关性状遗传体系的共性和特异性,利用总含量性状的遗传信息辅助进行组分含量性状的亲本组配优化。主要研究结果具体如下:1中国大豆地方品种异黄酮性状具有很大的遗传变异,各生态区遗传变异存在差异,并在各区中筛选出异黄酮特异种质.在CSLRP的四个检测环境中TISF性状均表现出很大的表型变异,环境间平均数据的变异范围为423.8~6,579.6μgg-1,个别环境中含量上限可高达8,514.0μg g-1,遗传变异系数GCV为27.1%,且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率(92.5%)。联合方差分析表明材料与环境互作虽然显着,但远远小于材料基因型变异,环境对表型变异影响相对较小。性状TD、TG和TGL的遗传变异特点与TISF相似,变异范围分别为116.7~2,984.9μg g-1,319.4~4,040.0 μgg-1和8.5~1,208.0 μ g-1,叁种组分占总含量的百分比大致为35.2%、51.9%和12.9%,黄豆苷类TGL含量变幅最广,但异黄酮组分含量最高的为染料木苷类TG含量。GCV分别为34.5%、32.1%和35.0%,可知叁组分含量的遗传变异程度比异黄酮总含量更大。TD、TG和TGL的广义遗传率同样较高,分别为93.0%、93.4%和92.9%,说明异黄酮性状具有较高的育种选择效率。四个性状在6大生态区材料中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对于性状TISF,第Ⅰ生态区品种具有最低的表型平均值和最高的遗传变异系数,而Ⅱ和Ⅵ区品种的表型平均值最高但遗传变异系数却最低,说明Ⅰ区品种异黄酮含量普遍不高但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而Ⅱ和Ⅵ区拥有较多的高异黄酮总含量的品种但变异范围却相对较小。叁个组分含量性状中,TD和TG表型变异特点均与TISF较为相似,最低表型均值均来自Ⅰ区而最高表型均值均来自Ⅵ区,且Ⅰ区还具有最为广泛的变异。性状TGL的最低表型均值也来自Ⅰ区,但最高表型均值以及最广泛变异均来自Ⅱ区。另外除TG在Ⅵ区含量最高外,其余叁个性状含量最高值均存在于Ⅱ区。以 TISF>6,000 μg g-1,TD>2,400 μg g-1,TG>3,200 μg g-1和 TGL>900 μg g-1为筛选标准,分别筛选出6、7、10和9份特异种质材料,共计24份,来自于全部6个生态区,其中Ⅱ区材料最多(13份),Ⅲ区的最少(1份)。TISF、TD、TG和TGL含量最高的材料分别为N23587(6,579.6μg g-1,Ⅱ区)、N24452(2,984.9 μg g-1,Ⅱ区)、N24603(3,894.8 μg-1,Ⅵ区)和N24296(1,053.4 μg g-1,Ⅱ区)。存在较多的兼具多个性状优点的特异种质,如来自Ⅱ区河南的N23587既为高大豆苷类(2,605.1 μgg-1)种质又为高染料木苷类(3,251.2 μgg-1)种质,同时也为高异黄酮总含量最高的种质;来自Ⅲ区陕西的N23576同时入选高大豆苷类(2,572.0μg g-1)、高黄豆苷类(933.4μg g-1)和高异黄酮总量(6,497.4 μg g-1)特异种质。2建立适用于资源群体GWAS和后续育种研究的SNPLDB标记.在CSLRP群体中,以全基因组116,769个SNP为基础,在200 kb片段长度的设定窗 口内以 D'(the standardized disequilibrium coefficient,标准化不平衡系数)大于 0.7为LD标准,共计获得29,121个SNPLDB,每个标记覆盖1~128个SNP,物理长度为1 bp~200 kb,等位变异个数为2~12个。通过与SNP进行GWAS结果进行比较发现SNPLDB具有显着优点:复等位变异特性更符合自然群体复杂性状的遗传构成特征;LD衰减距离缩短进而提高了作图精度;覆盖了更多的基因组信息;减少了假设测验时间以及GWAS第一类错误率;本身即为核苷酸序列的一段因此其变异类型更接近于目标QTL/基因特征。SNPLDB标记能有效的运用于复杂性状的关联分析以及后续的分子辅助育种工作中。3中国大豆地方品种异黄酮性状的全基因组遗传构成以及其在生态区间的分化.使用“两阶段”关联分析在CSLRP的366份材料中对4个异黄酮性状进行遗传结构解析,性状TISF的遗传部分解释了表型变异的92.9%,其中6个“主要QTL”(位点贡献率大于3.0%)的表型变异贡献率为31.2%,其余38“低效QTL”(位点贡献率小于3.0%)的贡献率总和为41.0%,而未定位的微效位点解释了剩余20.7%的表型变异。对于叁个组分性状TD、TG和TGL,遗传部分的表型变异解释率同样较高,分别为93.3%、93.6%和93.6%;分别拥有8、7和5个“主要QTL”,其表型变异解释率均略高于TISF的“主要QTL”,分别为39.4%、36.4%和38.2%,TD位点最高;“低效QTL”的解释率则均低于TISF,分别为34.3%、37.1%和34.3%;未定位的微效位点解释率分别为19.6%、20.1%和21.1%,性状TGL最高。性状TISF获得44个SNPLDB关联位点,分布在16条染色体上,3号染色体上拥有最多QTL(7个),且表型解释率最高(8.2%)的位点qTIsf-a-03-5也在该染色体上,图位约为29.2 Mb。叁个组分性状TD、TG和TGL分别获得50、42和37个关联QTL。不同组分性状与总含量的遗传结构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TD、TG和TGL与总量位置一致或相近的位点分别位于14、12和12个染色体区间内。4号染色体上具有最多的控制TD的QTL(7个),但表型解释率最高(7.4%)的位点qTd-a-05-3则位于5号染色体的38.5 Mb附近。3号染色体上除TISF外还拥有最多的TG和TGL控制位点(均为6个),性状TG中解释率最高(8.3%)的位点qTg-a-03-2也位于3号染色体29.2 Mb附近,而性状TGL中位于11号染色体8.3 Mb附近的位点qTgl-a-l1-1为所有位点中唯一一个解释率超过10%的QTL(高达16.8%)。性状TISF的每个QTL位点等位变异个数变幅2~12个均值为4.5个,累计等位变异199个,而叁组分TD、TG和TGL每个QTL等位变异数分别为2~10、2~10和2~11个,均值分别为4.2、4.7和4.6个,累计总数分别为212、198和171个,不同性状间单个位点等位变异数的差异不大,但由于位点个数的差异使得TD位点具有最多的累计变异个数,TGL位点则拥有相对较少的累计变异数。根据CSLRP群体中4个性状等位变异效应的分布情况,分别建立4个QTL-allele矩阵,矩阵大小为位点标记数×366份材料,矩阵中整合浓缩了各个性状的遗传信息。所有矩阵中无论高值或低值材料均携带一定数量的增效和减效等位变异,意味着该群体中蕴藏着分离重组产生优良后代的巨大潜力。以中国大豆6大生态区为单位,CSLRP群体QTL-allele矩阵可分解为6个生态区的QTL-allele矩阵。在全部4个目标性状中,来源于不同生态区材料所含有的位点等位变异频率的差异导致了 QTL结构分化,这也是各生态区异黄酮表型存在差异的内在原因,分化较严重的位点多数具有较多的等位变异类型。各生态区的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Ⅱ和Ⅳ生态区位点多样性较高,而TISF和TGL性状的位点在V区、TD和TG位点在Ⅵ区遗传多样性较低。杂交亲本组配预测从各个生态区内部材料出发,兼顾跨生态区组合,性状TISF、TD、TG和TGL中分别获得了 34、49、42和38个代表性优异杂交组合,每个性状均具有获得高于亲本表型值后代的潜力,后代预测值与亲本表型值比率最高分别可达1.28、2.08、1.61和1.50倍,TD性状具有最高的育种潜力。4各异黄酮性状遗传体系具有共性可进行综合优化组合设计.CSLRP中四个异黄酮性状共计定位到173个关联QTL,分布在全部20条大豆基因组染色体上。异黄酮遗传体系中大多数位点(约总数四分之叁)可同时控制2个以上性状,有37个长度较短的染色体区间(5 Mb左右)中包含2个以上性状的QTL,共涉及130个关联QTL,分布在除7、10和12号染色体之外的其余17条染色体上。3号染色体上拥有最多的区间(5个)。5号染色体上的36.6~38.5 Mb区间中同时检测到了与全部4个目标性状关联的QTL,可作为研究异黄酮组分含量遗传共性的重点区段。其余43个位点体现了遗传体系的特异性,是组分间含量差异的遗传基础。由于异黄酮各性状间具有显着的相关性,各性状的选育均会对其他性状产生影响。结合异黄酮总含量性状,叁大异黄酮组分含量育种中均有望获得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同时提高的后代,针对不同生态区来源材料分别预测了 32、24和13个综合优化组合。(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4-12-01)
李明松,吴俐,吕美琴,康蓉蓉,王金线[5](2014)在《福建省春大豆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表型和SSR标记对23份福建省春大豆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7个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6.56%,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29,聚类分析将23份种质资源聚为3大类;SSR分子标记分析,23份种质中共检测到163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变异系数为3.26,有效等位变异系数为2.286。PIC变幅为0.131 8~0.728 5,平均值为0.454 9。Shannon-Weaver指数平均值为0.899 5,成对相似系数范围为0.194 4~0.725 2,平均相似系数为0.450 9,基于SSR分子标记结果的聚类也将23份材料聚为3大类,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没有明显相关性。(本文来源于《福建农业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张英虎[6](2014)在《中国大豆地方品种群体籽粒性状的遗传解析及其在设计育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育种”作为一种概念,提出的目的是将育种资源农艺性状的优良等位变异聚集在一起。通过关联分析和连锁分析可以检测亲本材料中育种性状QTL,发掘QTL的等位变异类型并估计其遗传效应,建立育种性状全基因组范围的QTL-allele矩阵。根据建立的矩阵信息,可以优选亲本进行单交或者复交,实现位点间重组,进一步利用表型和分子标记技术对分离后代进行选择,该方法能优化育种计划,提高育种效率,实现设计育种。本研究利用具有中国地方品种群体(CSLRP)代表性的366份地方品种作为研究材料,进行了3年4个环境的重复试验。分析地方品种百粒重、油脂、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含量的表型变异。利用重测序技术和基于PCR扩增凝胶电泳方法,鉴定分子标记,分析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联合标记数据和表型数据,利用新开发的二阶段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大豆籽粒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在定位的同时,获得QTL等位变异的效应,建立QTL-allele矩阵,根据QTL-allele矩阵进行设计育种。另外,在本研究中利用一个重组自交系群体(NJRSXG)进行了籽粒性状的连锁定位,根据定位结果配置高蛋白质含量组合,进行大豆蛋白质含量的标记辅助育种。主要结果如下:1. CSLRP中6个籽粒性状表型变异广泛CSLRP中百粒重、油脂、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蛋白质含量的表型变异广泛,分别为4.59~40.35g、15.81~24.14%、11.94~36.84%、44.10~60.82%、2.85~10.40%和37.51-50.46%;联合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家系和家系与环境互作差异都显着,但家系和环境的方差要远远小于家系的方差,表明家系和环境互作占表型变异较小;籽粒性状间存在广泛的相关,其中油脂含量与百粒重存在正相关,与亚麻酸和蛋白质含量负相关,油酸含量与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负相关,亚油酸含量与亚麻酸含量存在正相关。2. CSLRP中建立了高密度的标记数据通过对CSLRP进行重测序分析,鉴定了116769个SNP标记,其中53%的SNP标记的最小等位变异频率(MAF)在0.01-0.10的范围内,表明大量SNP标记的最小等位变异频率较小;利用Haploview软件将SNP标记合并为7223个单体型和21898个游离的SNP,将单体型和游离的SNP统称为SNPLDB,总共获得了29121个SNPLDBs,其中7223个单体型的长度变幅为5bp到200000bp,覆盖的SNP标记个数为2~130个,包含2-12个等位变异,同时发现异染色质区域的单体型,长度更长,覆盖的SNP标记数更多;利用318个SSR&SV标记和29121个SNPLDBs对地方品种进行多样性分析,发现黄淮海二熟制春夏作大豆品种生态区(第1Ⅱ生态区)的品种多样性最高,但仅覆盖了SNPLDBs中所有等位变异的0.91;利用SNP标记分析了CSLRP的LD衰减距离,以r2=0.5为阈值,衰减距离为100-200kb,以r2=0.1为阈值,衰减距离分别为2000kb以上;利用29121个SNPLDBs进行的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地方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近,平均为0.18,系统进化树和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生态区的品种间存在广泛的渗透。3.CSLRP中建立了百粒重的QTL-allele矩阵CSLRP中百粒重遗传部分解释了表型变异的98.45%,其中5个大贡献率QTL解释了表型变异的51.00%,46个小贡献率QTL解释了表型变异的43.900%,未检测的微效QTL解释了表型变异的3.55%。QTL和环境的互作较小,仅解释了表型变异的1.01%。在关联分析中,获得了关联位点(2-10个等位变异)的总共276个的等位的变异效应,分析CSLRP中每个品种含有的百粒重QTL的等位变异类型,建立了CSLRP中百粒重的QTL-allele矩阵。根据建立的矩阵,发现小粒和大粒品种都含有减效等位变异和增效等位变异,只是小粒品种含有更多的减效等位变异,而大粒品种含有更多的增效等位变异,表明CSLRP百粒重具有较大的改良潜力。根据地方品种的生态区来源,建立了不同生态区百粒重QTL-allele矩阵,发现不同生态区的QTL-allele矩阵的遗传结构不一致。利用建立的CSLRP中百粒重的QTL-allele矩阵,分析了同一生态区和不同生态区品种间可能杂交组合培育高百粒重品种的潜力,预测经多次重组,CSLRP能选育出百粒重高达48.24g的大豆品种。4. CSLRP中建立了油脂含量的QTL-allele矩阵在CSLRP中油脂含量遗传部分解释了表型变异的91.29%,其中5个大贡献率QTL解释了表型变异的39.80%,28个小贡献率QTL解释了表型变异的41.10%,未检测的微效QTL解释了表型变异的10.39%。QTL和环境的互作较小,仅解释了表型变异的4.93%。在进行关联分析的同时,获得了33个油脂含量QTL(2-9个等位变异)共147个等位变异效应,解析CSLRP中每个品种含有的油脂含量QTL的等位变异类型,建立了CSLRP中油脂含量的QTL-allele矩阵。根据建立的油脂含量QTL-allele矩阵,发现低油脂含量和高油脂含量品种都含有减效等位变异和增效等位变异,但低油脂含量品种中含有更多的减效等位变异,高油脂含量品种含有更多的增效等位变异,表明了CSLRP中油脂含量具有较大的改良潜力。根据地方品种原始生态区来源,建立了不同生态区的QTL-allele矩阵,发现不同生态区的遗传结构存在差别。利用建立的QTL-allele矩阵,分析了同一生态区和不同生态区品种潜在杂交组合培育高油脂含量品种的潜力,预测通过多次重组,CSLRP能选育出高达26.99%油脂含量品种的大豆。5. CSLRP中建立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QTL-allele矩阵在CSLRP中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中,大贡献率加性QTL、小贡献率QTL和未检测到的微效QTL分别解释了表型变异的28.00~34.90%、47.50-54.50%和7.94-11.40%。在CSLRP中,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分别检测到43、41和38个QTL。在进行关联分析的同时,获得了43个油酸含量QTL中172个等位变异、41个亚油酸含量QTL中171个等位变异和38个亚麻酸含量QTL中145个等位变异的效应,分别建立了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的QTL-allele矩阵。根据品种原始生态区来源,分别建立了不同生态区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的QTL-allele矩阵,发现不同生态区间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遗传结构存在差别。根据建立的QTL-allele矩阵,预测了潜在组合亲本组配效应值,发现不同生态区不一致,来自第Ⅰ~Ⅳ生态区内的品种获得高油酸和低亚麻酸的品种的潜力较大。6. CSLRP中建立了蛋白质含量的QTL-allele矩阵CSLRP中蛋白质含量遗传部分解释了表型变异的84.31%,其中4个大贡献率QTL解释了表型变异的27.80%,25个小贡献率QTL解释了表型变异的44.80%,未检测的微效QTL解释了表型变异的11.71%,QTL和环境的互作较小,仅解释了表型变异的9.08%。在关联分析中,获得了关联位点(2-10个等位变异)总共137个的等位变异效应,分析CSLRP中每个品种含有的蛋白质含量QTL的等位变异分布,建立了CSLRP中蛋白质含量的QTL-allele巨阵。根据建立的建立的蛋白质含量QTL-allele矩阵,发现低值和高值品种都含有减效等位变异和增效等位变异,只是低值品种含有更多的减效等位变异,而高值品种含有更多的增效等位变异,表明了CSLRP蛋白质含量仍有较大的改良潜力。根据地方品种的生态区来源,建立了不同生态区蛋白质含量QTL-allele矩阵,发现不同生态区的QTL-allele矩阵的遗传结构不一致。利用建立的CSLRP中蛋白质含量的QTL-allele矩阵,分析了同一生态区和不同生态区品种间可能杂交组合培育高蛋白质含量品种的潜力,发现通过多次重组,CSLRP能选育出高达51.16%蛋白质含量品种的大豆。7.创造了大豆高蛋白质含量材料根据表型和基因型数据,选择WT133和XG30作为亲本配置杂交组合(WX),在3个环境(世代)中,都产生了蛋白质含量超过高值亲本的家系,同时NJRSXG重组自交系中定位到的Prot-l-08-1、Prot-1-14-1和Prot-l-19-23个蛋白质含量QTL都具有选择效率,其中Prot-l-08-1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变幅为28.83~43.83%,选择效率较高。选择6个在F2中Prot-l-08-1为杂合基因型的家系,在F2:5代进行单株选择,并衍生为6个亚群,在F2:5:6测定蛋白质含量,选择出蛋白质含量高达54.75%的大豆材料,同时Prot-l-08-1位点在多个亚群中具有选择效率。8. CSLRP中设计了籽粒性状的综合优化组合CSLRP中总共定位到235个QTL,有21个距离较近的区间(5Mb左右)存在3个或以上不同籽粒性状的QTL,覆盖了94个不同的QTL;分析籽粒性状间一个性状的选择对其它性状的影响,优选出油脂含量较高同时蛋白质含量不降低、蛋白质含量通过同时油脂含量不降低、油脂和油酸含量较高同时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较低的组合。(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李敏捷,杜云安,向国红,彭友林[7](2014)在《湘北地区大豆地方品种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6个大豆品种进行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生态适应性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推广种植大豆时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其中3号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最好,植株高大,产量最高,湘北地区推荐种植3号品种。(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4年05期)
华劲松[8](2013)在《攀西地区大豆地方品种资源遗传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攀西地区118份大豆地方品种遗传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攀西地区大豆地方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均有较大的遗传变异和选择潜力,尤以分枝数、单株粒数和单株荚数的变异最大;茎粗的遗传率最高,株高、分枝数、主茎节数其次;各性状对产量的遗传相关系数的大小顺序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主茎节数>分枝数>株高>百粒重>茎粗,单株粒数对单株粒重的影响最大,茎粗对单株粒重的影响最小。从中筛选出6个植株高度适中,分枝多、结荚多,单株产量较高的大豆地方品种,可以通过提纯改良用于生产或作为育种的基础材料。(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3年08期)
张志华,李向华,王克晶[9](2013)在《中国不同SKTI类型栽培大豆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SKTI)广泛存在于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中,具有多种变异类型,常作为一种遗传标记用来研究大豆的起源与传播。本研究对我国10131份大豆地方品种进行了SKTI多态性鉴定,使用20对细胞核SSR(nuSSR)标记和5对叶绿体SSR(cpSSR)标记对不同SKTI类型的187份地方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细胞核水平上Tib类型材料遗传多样性低于Tia类型,但是在叶绿体基因组水平上Tib类型材料明显高于Tia类型,暗示Tib类型大豆在驯化过程中可能来源于较多的野生大豆个体祖先,而不是来源于单一祖先。聚类分析显示不同地区的Tib类型材料存在优先聚类的现象,说明Tib类型材料具有祖先亲缘性。来源于甘肃省的Tib类型大豆地方品种的叶绿体单倍型类型丰富,并以Ⅱ型和Ⅲ型为主,具有Ⅱ型叶绿体单倍型的大豆地方品种很可能是其他地区的同类型大豆的主要来源;基于甘肃Tib类型大豆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并与其他省区Tib类型材料亲缘关系密切等因素,推测甘肃地区是栽培大豆Tib类型的起源中心。(本文来源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邢光南,谭连美,刘泽稀楠,岳汉,张寒竹[10](2012)在《大豆地方品种叶片叶柄茸毛性状的形态变异及其与豆卷叶螟抗性的相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茎、叶、荚普遍着生茸毛,表现有末端形态、密度、长度和角度(着生状态)的差异。本文利用地方品种群体研究了大豆叶片和叶柄茸毛性状的变异、区域差异、相互关系及其与大豆对豆卷叶螟抗性的关系。大豆叶片茸毛密度、长度、角度和叶柄茸毛角度在全国393份代表性大豆地方品种间存在大幅度变异,变幅分别为4.8~105.9根·10 mm-2(无茸毛品种除外),0.22~0.94 mm,0°~88°和5°~90°。叶片茸毛密度、长度和角度大的品种较少,而叶柄茸毛角度小的品种较少。393份大豆地方品种中尖型茸毛末端品种127份。叶片茸毛长度、角度、末端形态及叶柄茸毛角度与地理生态区有关,生态区I的叶片茸毛较长,生态区I和II的叶片茸毛角度较大,生态区I、II和III的钝型茸毛末端比率较高,生态区I、II和V的叶柄茸毛角度较大,而叶片茸毛密度与生态区无关。叶柄、叶片茸毛角度及叶片茸毛长度间相互呈极显着正相关,叶片茸毛密度与长度间呈极显着负相关。叶片茸毛密度和长度在茸毛末端形态间也有显着差异,尖型茸毛末端的品种茸毛密度较大,长度较短。豆卷叶螟引起的虫包数和卷叶率与叶片、叶柄茸毛角度及叶片茸毛长度极显着正相关,而与叶片茸毛密度显着负相关,与茸毛末端形态无关。叶片茸毛角度与抗虫性指标相关性最强,角度越小越抗虫,是大豆抗豆卷叶螟的重要因子。(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2年05期)
大豆地方品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田间播种、调查和考种的基础上,对甘肃省160余个大豆农家品种进行研究,获得其株高、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花序荚数、单株粒数等农艺性状值,分析了地理上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各地区大豆地方品种农艺性状的分布模式及与所在地纬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甘肃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呈3种分布模式:(1)增减,是西东向大豆单株荚数等性状的主要分布模式;由北向南仅花序荚数呈递减分布。(2)弧形,开口向上的弧形是由北南向大豆主茎节数等性状的主要分布模式。(3)不规则,由北向南单株产量和百粒重呈不规则分布。由北向南、由西向东甘肃大豆农家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分布与其所在地区纬度成正相关。可见,甘肃大豆农家品种依农艺性状的分布较为复杂,这可能与甘肃省地理条件复杂多样有关,但主要决定因素是所在地区的纬度。本研究揭示了地理条件复杂地区的大豆农艺性状分布规律和模式,对指导甘肃大豆引种、栽培和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豆地方品种论文参考文献
[1].徐康明.延平区大豆地方品种“蚂蚁上树”的特征特性及夏播栽培技术初探[J].农业科技通讯.2019
[2].狄胜强,陈力强,魏长平,王锦霞,李叁相.甘肃大豆地方品种农艺性状的分布模式[J].大豆科学.2018
[3].杨莹.中国野生大豆与地方品种群体对斜纹夜蛾抗生性的评价和遗传解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6
[4].孟珊.中国大豆地方品种群体异黄酮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解析、区域分化和优化组合设计[D].南京农业大学.2014
[5].李明松,吴俐,吕美琴,康蓉蓉,王金线.福建省春大豆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14
[6].张英虎.中国大豆地方品种群体籽粒性状的遗传解析及其在设计育种中的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4
[7].李敏捷,杜云安,向国红,彭友林.湘北地区大豆地方品种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4
[8].华劲松.攀西地区大豆地方品种资源遗传特性研究[J].种子.2013
[9].张志华,李向华,王克晶.中国不同SKTI类型栽培大豆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
[10].邢光南,谭连美,刘泽稀楠,岳汉,张寒竹.大豆地方品种叶片叶柄茸毛性状的形态变异及其与豆卷叶螟抗性的相关分析[J].大豆科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