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读风臆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读风臆评》,《读风臆补》,《诗经》,以诗解《诗》
读风臆补论文文献综述
严晓宇[1](2014)在《《读风臆评》、《读风臆补》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读风臆评》是明代戴君恩对《诗经》中《国风》部分所作的一种文学解读,《读风臆补》是清代陈继揆在《读风臆评》的基础上增补而成,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之处。两部书都是《诗经》文学阐释史上比较重要的着作,本文即是从两本书的相同和相异两方面入手,将二者进行对比研究。首先考察两本书的成书过程,从社会背景、学术背景、作者生平及具体成书过程几个方面,比较其不同之处。其次,比较两本书的评点方式及内容,看到两本书在评点体例、评点特色、评语内容及风格上,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之处。接下来,从诗歌理论角度,就解诗立场和格法理论两个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对比。最后,分析两本书对后世《诗经》研究的影响,无论是对《诗经》评点之学的影响,还是对后世《诗经》解读的影响,都能看出两本书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4-03-15)
吴晗[2](2013)在《《读风臆评》与《读风臆补》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戴君恩的《读风臆评》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诗经》研究着作。清人陈继揆因对此书的欣赏和共鸣,补作了《读风臆补》。二人在阐释中大胆抛弃经学的束缚,张扬和显示自己的思想,挖掘和深化《诗经》的艺术魅力,对《诗经》中的诗情、诗景和诗意在想象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充分显示出独到的文学眼光,浓厚的诗意情怀以及对《诗经》的虔诚热爱之心。本文主要通过对两部作品的解读和分析,联系戴氏和陈氏在评点《诗经》中的相通之处,来揭示两部着作的评点特色和文学价值。全文分四章:第一章介绍《读风臆评》和《读风臆补》两书的着述背景。主要说明两部着作的学术背景、文本体例、作者生平,并比较分析戴君恩和陈继揆着作中对朱熹《诗集传》的态度,阐明着述立场。第二章是比较分析两部着作的评点特色。首先是从题目的“臆”字入手,介绍两位作者的创作心态,分析二人的以“臆”说《诗》和以诗解《诗》的评点特色。第叁章介绍二人的诗歌理论。从诗法入手,结合二人的评点,总结二人对“格法”的认识。主要是说明“格法”应灵活多变和充满感情,并分析二人对字法的重视。第四章主要分析两部评点着作的艺术特色,通过分析戴君恩和陈继揆评点中表现的中的绘画美、音乐美及含蓄美和淡远美,来表现诗意之美。结语部分简要概括陈继揆的《读风臆补》对戴君恩《读风臆评》的发展和创新之处,指出两部着作的影响、意义及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学院》期刊2013-05-19)
吴晗[3](2013)在《《读风臆评》与《读风臆补》中的“以画论《诗》”》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戴君恩的《读风臆评》和清代陈继揆的《读风臆补》是两部《诗经》评点着作。陈氏《读风臆补》是承戴氏《读风臆评》的补作,两部着作如同母子篇,联系紧密。戴君恩和陈继揆均不是经学家,他们将自己看作一个虔诚而单纯的爱《诗》者,都站在文学立场上来解读《诗经》。本文从二人论《诗》与论画相结合的特色来进行研究,表现二人对《诗经》中那份清雅的诗意之美的独特品评。(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吴晗[4](2013)在《以“臆”说《诗》论——以《读风臆评》和《读风臆补》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戴君恩的《读风臆评》和清代陈继揆的《读风臆补》是《诗经》评点史上两部关系密切的着作。陈氏承戴氏之作补作《读风臆补》,两部着作均用了一个"臆"字,"臆"对二人解诗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权慧[5](2009)在《陈继揆《读风臆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晚清陈继揆《读风臆补》为研究对象,是迄今为止第一篇专文研究。《臆补》是晚明戴君恩《读风臆评》的补作。《臆评》出世后,曾受到小说家凌蒙初、大学者崔述、出版家闵齐伋等人的好评。《臆补》在继承《臆评》特色基础上,增补且详解《臆评》,诸多突破,是一部极其成功的补作。《臆补》在诗旨上基本尊序,而在方法上却又颇近于宋儒,因而可以说他是虽受汉宋两派影响,却是沿着“明学”以“经”为“诗”的研究道路向前推进的。汉有汉学,宋有宋学,清学也自成特色。元明学术多被人视为“空疏”之学,更谈不上将“明学”独立提出。其实这是一种偏见。本文首先回顾学术史,认为明学主要特色是以“经”为“文”,以“史”为“文”,以“诸子”为文。特别是到晚明后期,几乎所有的文献典籍,都被明朝人当作文学典籍来对待。其显着的特点就是用文学评点的方式研究经史子集。在大量例证的基础上,笔者首次大胆提出“明学”的概念。明代《诗经》学,有与汉、宋完全不同的作风,而且取得了汉、宋无法替代的成就。以“诗”证《诗》的评点方式是《读风臆补》的显着特色。以“诗”证《诗》的诗话格式与评点形式相结合,在《臆补》中得到淋漓尽致地成功应用,《诗经》的文学性质赖以全面披露。《诗》与后世诗歌一样,皆是中国诗学百草园中一员。以“诗”证《诗》的评点方式如何与《诗经》研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种评点方式在经学研究中有何价值?论文条分缕析地予以分类研究。因此对于经学研究方法论研究意义重大,且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清陈氏《臆补》补明戴氏《臆评》而成,故名“补”。《臆评》缺六十六篇无评,戴评字数约五千。《臆补》补齐六十六篇评语,陈评字数约二万,是戴评的四倍。作为一部“补”作,补作与原作之间的关系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原作来讲,补作是一种发展,还是倒退,抑或是一种停滞不前?补作继承了原作多少,《臆补》在《臆评》的基础上有何发展?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臆补》的整体研究,必要而且重要。笔者通过逐条对举,得出《臆补》在继承《臆评》的基础上,不仅用详解地方式丰富了《臆评》的血肉,而且从五大方面对《臆评》予以增补。《诗经》的文学生命赖《臆补》显得更为生机勃勃。通过二书的对比研究,不仅深化了《臆补》的研究,而且对于《臆评》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臆补》是一部富有特色的《诗经》学着述,陈在诗旨上遵序,在解诗上又是以“诗”解《诗》,这其实是以经学为纲,以诗情为目的方式来解诗,是经学与文学的结合。与历史上纯经学或纯文学的《诗经》着述相较,别具一格。一直以来,笔者都认为《诗经》非姓经即姓文,经学与文学水火难容,陈继揆却将它们融合在一起。也唯有在清代这样一个百家争鸣、学术总结的特殊历史时期,才能孕育出这样一部熔合众家精华的艺术珍品。(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09-06-01)
宁宇[6](2005)在《陈继揆的《读风臆补》》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学者陈继揆据明代戴君恩《读风臆评》补辑成《读风臆补》一书。该书在乾嘉《诗经》考据研究取得成就的背景下,直接进入对《诗经》的文学赏析,探讨《诗》的艺术特色和价值,特别指出《诗》对后代诗歌体式的影响,并将诗体和《诗经》用韵情况结合起来加以分析,以突出《诗经》的源头意义。陈继揆因广泛吸收前人成果以及自身对《诗经》文学特色的关注,使其书在文学鉴赏《诗经》中具有突出特色,是清人中《诗经》研究摆脱经学束缚较为彻底者。(本文来源于《诗经研究丛刊》期刊2005年01期)
宁宇[7](2005)在《陈继揆的《读风臆补》》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学者陈继揆据明代戴君恩《读风臆评》补辑成《读风臆补》一书。该书在乾嘉《诗经》考据研究取得成就的背景下,直接进入对《诗经》的文学赏析,探讨《诗》的艺术特色和价值,特别指出《诗》对后代诗歌体式的影响,并将诗体和《诗经》用韵情况结合起来加以分析,以突出《诗经》的源头意义。陈继揆因广泛吸收前人成果以及自身对《诗经》文学特色的关注,使其书在文学鉴赏《诗经》中具有突出特色,是清人中《诗经》研究摆脱经学束缚较为彻底者。(本文来源于《诗经研究丛刊(第八辑)》期刊2005-01-01)
村山吉广,胡宝珍[8](2001)在《欣赏派的诗解——关于陈继揆《读风臆补》》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戴君恩《读风臆评》是明代诗经学欣赏派的重要着作,它把《诗经》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突破了经学传笺序疏的束缚。这种学风为清代学者陈继揆所继承。(本文来源于《诗经研究丛刊》期刊2001年00期)
村山吉广,胡宝珍[9](2001)在《欣赏派的诗解——关于陈继揆《读风臆补》》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戴君恩《读风臆评》是明代诗经学欣赏派的重要着作,它把《诗经》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突破了经学传笺序疏的束缚。这种学风为清代学者陈继揆所继承。(本文来源于《诗经研究丛刊(第一辑)》期刊2001-07-01)
读风臆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明代戴君恩的《读风臆评》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诗经》研究着作。清人陈继揆因对此书的欣赏和共鸣,补作了《读风臆补》。二人在阐释中大胆抛弃经学的束缚,张扬和显示自己的思想,挖掘和深化《诗经》的艺术魅力,对《诗经》中的诗情、诗景和诗意在想象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充分显示出独到的文学眼光,浓厚的诗意情怀以及对《诗经》的虔诚热爱之心。本文主要通过对两部作品的解读和分析,联系戴氏和陈氏在评点《诗经》中的相通之处,来揭示两部着作的评点特色和文学价值。全文分四章:第一章介绍《读风臆评》和《读风臆补》两书的着述背景。主要说明两部着作的学术背景、文本体例、作者生平,并比较分析戴君恩和陈继揆着作中对朱熹《诗集传》的态度,阐明着述立场。第二章是比较分析两部着作的评点特色。首先是从题目的“臆”字入手,介绍两位作者的创作心态,分析二人的以“臆”说《诗》和以诗解《诗》的评点特色。第叁章介绍二人的诗歌理论。从诗法入手,结合二人的评点,总结二人对“格法”的认识。主要是说明“格法”应灵活多变和充满感情,并分析二人对字法的重视。第四章主要分析两部评点着作的艺术特色,通过分析戴君恩和陈继揆评点中表现的中的绘画美、音乐美及含蓄美和淡远美,来表现诗意之美。结语部分简要概括陈继揆的《读风臆补》对戴君恩《读风臆评》的发展和创新之处,指出两部着作的影响、意义及不足之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读风臆补论文参考文献
[1].严晓宇.《读风臆评》、《读风臆补》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
[2].吴晗.《读风臆评》与《读风臆补》比较研究[D].安庆师范学院.2013
[3].吴晗.《读风臆评》与《读风臆补》中的“以画论《诗》”[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4].吴晗.以“臆”说《诗》论——以《读风臆评》和《读风臆补》为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5].权慧.陈继揆《读风臆补》研究[D].山西大学.2009
[6].宁宇.陈继揆的《读风臆补》[J].诗经研究丛刊.2005
[7].宁宇.陈继揆的《读风臆补》[C].诗经研究丛刊(第八辑).2005
[8].村山吉广,胡宝珍.欣赏派的诗解——关于陈继揆《读风臆补》[J].诗经研究丛刊.2001
[9].村山吉广,胡宝珍.欣赏派的诗解——关于陈继揆《读风臆补》[C].诗经研究丛刊(第一辑).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