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意志薄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意志薄弱,非理性悖论,批判性阐释,隐含的规范性
意志薄弱论文文献综述
郑宇健,文杰[1](2018)在《阐释的悖论、隐含的规范性和人性:从比较哲学的视角重审意志薄弱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一个比较哲学的新视角出发,结合对戴维森广受忽视的非理性悖论的关注,批判性地介入了古老而又备受争议的意志薄弱问题的大量现存工作。它旨在揭示批判性阐释观的描述性方面和规范性方面的相互作用,以及揭示当成真和做成真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的揭示有助于解释柏拉图原则和孟子的某些范例原则的描述性外衣之非偶然性。同样地,它也阐明了动态规范性的一种确定的隐含类型的某种整体图像,比如,它明显可运用于孟子、荀子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但当代比较哲学仍较少地关注和阐述过这一图像。(本文来源于《思想与文化》期刊2018年02期)
吴元发[2](2018)在《知识与德行的断裂:校园欺凌者何以知善而不为善——从学生意志薄弱现象看校园欺凌事件》一文中研究指出出于意志薄弱的校园欺凌者,明知欺凌是错的,却由于强烈的情感和欲望阻断了理性的运用,从而无法使自己的实际行为与其理智判断相一致。欺凌者意志薄弱实质上是由于不明确的实践之知与不完善的品格导致的。具体表现为既知又无知,知善而不为善,在内在选择与外化行动之间出现链条断裂。化解意志薄弱所导致的欺凌行为应从理由化、品格化、德性与德行化入手。即培育实践之知,涵养品格之优,辅以情感和欲望的引导,使实践之知与品格和情感完全融合以使德性驻扎灵魂,通过习惯养成使道德原则被学生"持有并运用",从而在习惯化的教导中走向德行。(本文来源于《教育发展研究》期刊2018年12期)
刘时勇,常若松[3](2018)在《道德意志薄弱:可能性、现实性及其教育干预》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多数经典论述认为道德意志薄弱在理论上或逻辑上不存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道德意志薄弱现象涵盖了相当广泛的行为类型,时间间隔和能力区隔是判断某一行为是否属于道德意志薄弱的两个基本判定标准,而理智上的不诚实和欲望上的立即性则是导致道德意志薄弱的主要原因。针对道德意志薄弱问题,道德教育应积极鼓励受教育者认知和探究他们当前内心的真实想法和真正动机,促使他们在行为处事时努力保持动机理由与支持理由相向而行,以榜样学习、道德奖惩、理性讨论、情境假设、道德想象、角色扮演等方式减少理智上的不诚实和欲望上的立即性的不利影响,努力形成自己的道德规则,涵养相应的道德品行,内化为个人的道德习惯、行为动机和做人准则。(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张杰克,何明泽[4](2018)在《“意志薄弱”的发生及其克服——以梁启超思想为视域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刺激,促使梁启超思考意志薄弱如何发生的问题。梁启超试图用"志行薄弱""志力薄弱"两个概念诠释"意志薄弱"。在对意志薄弱如何发生的追问中,他主要从知行之辩、情理之辩两个层面展开论述,并对形上之维以及心理学层面有所关涉。对于如何克服意志薄弱,梁启超也从慎独、自恕、自尊、自信力、毅力等几个方面提出解决之道。质而言之,他对意志薄弱的考察为中国近代哲学史上"意志薄弱"的讨论提供了较为深刻的见解。(本文来源于《晋中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胡寿曼[5](2016)在《知识、实践叁段论和意志薄弱者的内心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意志薄弱问题是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充满争议的难题。它既涉及理性知识和欲望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关涉到我们对人之“理性形象”的定位和理解。对于此问题的探究,学界主要关注的焦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亚里士多德在明确肯定意志薄弱可能性之际,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赞同苏格拉底在这一问题上的强势立场,即“无人自愿作恶,除非他无知”;二是按照亚里士多德对软弱类型的意志薄弱(也称真正的意志薄弱)的解释,一个行为者虽然推理出了如何正确行动的结论,只是由于欲望的诱惑而未能坚持。如此一来,欲望在知识面前,似乎更能驱使一个人的行为,那么究竟如何协调这种推论与“人是理性的动物”之基本教诲的张力?围绕这两个方面,学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解释方案:传统解释和非传统解释。前者认为,实践叁段论的结论即是行动;意志薄弱者由于“具有”而没有运用具体前提的知识,未能顺利得出如何正确行为的结论。因而,意志薄弱者也就并不存在内心的冲突。由此,理性和知识在行为选择中的主导作用并未受到威胁。此种传统解释核心的困难在于否定了真正意志薄弱者的可能性。然而,对传统解释进行修正的理论,依旧未能化解亚里士多德前后观点相互冲突的矛盾。因为,如果真正的意志薄弱者得出了如何正确行动的结论,但是又未按照结论采取正确的行动,那只能表明实践推理并不能有效的激发一个人的行动。至于非传统的解释,主要认为实践叁段论的结论可能只是某种决定或决心。本文在细致梳理传统解释及对其修正和非传统解释这两种不同方案的基础上,表明传统解释及其修正理论过度重视了知识和实践叁段论在解释人类行动模式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单纯的理性和实践叁段论本身并不能致使一个人行动。而非传统解释虽能意识到并重视真正意志薄弱者的内心冲突对行为的影响和作用,却并未详细的描述这种冲突。在基本遵循非传统解释框架的基础上,本文比较详细地分析了致使一个人行动的灵魂内部构成尤其是欲望的构成情况,探究了意志薄弱者的行动动机,并通过将其与节制者、放纵者和意志坚强者的比较研究,刻画了真正意志薄弱者的内心冲突。同时,也表明亚里士多德并未因承认真正意志薄弱者的存在而削弱知识和理性在行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且也更为明确地阐述了欲望和情感在人类行为选择中所扮演的复杂角色。总之,知识要想发挥它在行动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力量,除了必须付诸行动和实践外,还需行动者具备对知识和实践叁段论所指向的善或目的之积极的欲望和快乐情感,而这恰恰涉及良好的教化与习惯的养成。(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5-15)
王永珍[6](2015)在《意志薄弱会损害寿命》一文中研究指出20多项研究均证实,性格坚强的人要比意志薄弱的人多活2~4年。研究人员认为,能控制自己的人不容易染上抽烟、酗酒的恶习,有疾病能正确对待,勇于同疾病斗争,所以他们寿命更长。研究表明,具有情绪稳定、个性活泼积极等人格特质的人,比起消极的人,寿命会较长。人格特质与寿命长短具有决定性的关系,长寿的人拥有的人(本文来源于《长寿》期刊2015年09期)
吴童立[7](2015)在《理性的意志薄弱与慎思自我》一文中研究指出意志薄弱难题的实质在于,如果经过全面慎思的最佳判断对行动者具有决定性的规范效力,那么为何在有些情况下他会有意地违反它而行动。本文指出,传统观点对意志薄弱的非理性解释是有问题的,它的两个支柱——作为辩护依据的"理性原则"和作为心理学基础的"准传动的模型",都是不完备的。更进一步,通过对慎思自我的结构特征的分析,本文阐明了意志薄弱源于自我融贯性的调整和建构过程。在此过程中,行动者是在理性地使用"理由不完备性原则",因为理由的不确定性映射着自我的不确定性。由此,我们为意志薄弱的理性说明提供了一个更加基础性的辩护。(本文来源于《世界哲学》期刊2015年02期)
孙晋芳[8](2013)在《青少年意志薄弱的原因及意志品质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目前青少年学生中出现的意志薄弱的原因进行了浅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可供参考的培养青少年良好意志品质的途径。(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3年31期)
杨国荣[9](2012)在《意志薄弱及其克服》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行动与实践,往往面临意志软弱的问题。就知行关系而言,意志软弱主要表现为"知其当行却未行"或"知其当止而未止";从理性与意欲的关系看,意志软弱则更多地关乎理性与意欲等之间的张力。在形而上的层面,意志软弱进而以可能性、偶然性的存在为其本体论的前提。对意志软弱的理解与应对,无法回避以上问题。(本文来源于《思想与文化》期刊2012年00期)
李浩[10](2011)在《“意志薄弱”存在吗?》一文中研究指出意志薄弱自古就是人们谈论的一个话题,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从各自的观点给予论述。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意志薄弱不存在,是由于人的无知才发生的,人是理性的动物;而柏拉图则从灵魂叁分的角度认为意志薄弱是由于欲望战胜了理性,我们应修炼自己的情感,使它与理性站在一条战线。(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1年23期)
意志薄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出于意志薄弱的校园欺凌者,明知欺凌是错的,却由于强烈的情感和欲望阻断了理性的运用,从而无法使自己的实际行为与其理智判断相一致。欺凌者意志薄弱实质上是由于不明确的实践之知与不完善的品格导致的。具体表现为既知又无知,知善而不为善,在内在选择与外化行动之间出现链条断裂。化解意志薄弱所导致的欺凌行为应从理由化、品格化、德性与德行化入手。即培育实践之知,涵养品格之优,辅以情感和欲望的引导,使实践之知与品格和情感完全融合以使德性驻扎灵魂,通过习惯养成使道德原则被学生"持有并运用",从而在习惯化的教导中走向德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意志薄弱论文参考文献
[1].郑宇健,文杰.阐释的悖论、隐含的规范性和人性:从比较哲学的视角重审意志薄弱问题[J].思想与文化.2018
[2].吴元发.知识与德行的断裂:校园欺凌者何以知善而不为善——从学生意志薄弱现象看校园欺凌事件[J].教育发展研究.2018
[3].刘时勇,常若松.道德意志薄弱:可能性、现实性及其教育干预[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4].张杰克,何明泽.“意志薄弱”的发生及其克服——以梁启超思想为视域的考察[J].晋中学院学报.2018
[5].胡寿曼.知识、实践叁段论和意志薄弱者的内心冲突[D].山东大学.2016
[6].王永珍.意志薄弱会损害寿命[J].长寿.2015
[7].吴童立.理性的意志薄弱与慎思自我[J].世界哲学.2015
[8].孙晋芳.青少年意志薄弱的原因及意志品质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3
[9].杨国荣.意志薄弱及其克服[J].思想与文化.2012
[10].李浩.“意志薄弱”存在吗?[J].青年文学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