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质量因子论文-李岚

图像质量因子论文-李岚

导读:本文包含了图像质量因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能CT,权重因子,血管成像,肺动脉

图像质量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李岚[1](2014)在《双源双能量不同权重因子CT肺动脉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权重因子对新双源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图像CT值、噪声、SNR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新双源CTPA的最佳权重因子。材料与方法对32例疑似肺栓塞的患者使用新双源CT进行胸部平扫及增强扫描,获得140kV及80kV的2组增强扫描图像,并将其按不同比例进行融合,生成权重因子为0.1-0.9的9组140kV和80kV不同比例的混合能量图像。首先,分别测量上述11组图像中第1-3级肺动脉(肺动脉主干、左肺动脉及左下肺动脉)的CT值及噪声,计算相应的信噪比(SNR),采用多个相关样本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方法比较11组图像的CT值、噪声及SNR有无差异。然后,2名放射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对肺动脉血管CT值最高组、噪声最低组及SNR最高组的不同混合能量图像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采用多个配对样本Friedman检验和两个配对样本Wilcoxon检验方法比较不同组别图像质量评分结果有无差异。结果1.各级肺动脉血管的CT值随着权重因子的递增而显着增加,80kV图像(即权重因子为1.0的图像)具有最高的CT值,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权重因子为0.3及0.4的混合能量图像噪声最小,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肺动脉的SNR值在权重因子为0.5及0.6的混合能量图像最高,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权重因子为0.3、0.4、0.5、0.6及1.0的肺动脉血管图像质量评分结果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32,P=0.00)。其中权重因子为0.6的混合能量图像质量评分最高,其次为权重因子为0.5的混合能量图像,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0,P=0.31)。3.在BMI<25.0kg/m2的患者,权重因子为0.6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权重因子为0.5的评分,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0,P=0.04)。结论采用新双源CT进行肺动脉血管成像,权重因子为0.5及0.6的混合能量图像具有最高的SNR和图像质量,但对于普通体型患者,权重因子为0.6的混合能量图像能提供最佳的图像质量,推荐在临床中应用。(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4-05-01)

张祖泷[2](2012)在《基于多因子的指纹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动指纹识别系统在身份认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该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受指纹图像质量的影响十分严重。合理评价指纹图像质量有着诸多好处,最重要的是可以在采集过程中有效控制低质量图像数量,为识别系统的各种后续处理提供高质量的图像,从而大大提高系统性能。然而,指纹图像具有独特的纹理特性和拓扑结构,一般数字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没有明显的效果,早期出现的基于局部信息和基于全局信息的指纹图像质量评价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合理地评价指纹图像质量。为此,本文进行了基于多因子融合的指纹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在分析了指纹图像采集技术和低质量图像产生原因的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能较全面评价图像质量的五个影响因子:奇异点存在情况、全局纹理清晰度、局部纹理清晰度、图像有效面积和干湿度。通过上述五个影响因子的合理融合,得出了指纹图像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主要工作如下:①介绍了指纹图像的采集技术和分类原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图像质量,分析了低质量指纹图像形成的原因,总结了指纹图像质量的影响因子,为图像质量评价奠定基础。②研究了指纹奇异点定位的各类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指纹奇异点精确定位新方法:通过预处理、归域化、计算PI值等手段提高了算法效率,实现了奇异点的快速精确定位。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性能良好且鲁棒性强。③研究了指纹图像质量评价的几类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多因子融合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检测奇异点存在情况,预判断图像质量,再结合图像纹理清晰度、图像有效面积和图像干湿度综合评价图像质量。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能合理有效地将指纹图像分为五个质量等级,在指纹图像采集过程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此外,对多因子科学融合方法做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并成功了解决了科学获取融合权值的难题。④为检验本文正确性,设计了指纹图像质量评价系统。该系统完整的实践了所提出算法,并且根据图像采集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对系统功能进行了完善。最后对论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并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2-05-01)

廖勇,杨士中[3](2010)在《量化因子在IEEE 802.11b/e无线局域网视频流传输中的图像质量性能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NS2-MyEvalvid模型基础上分析了量化因子对传输图像质量性能的影响,并在NS2平台上通过仿真实现了基于Evalvid机制的视频流在无线局域网环境下的传输,总结归纳了编码相关参数仿真视频流在无线网络图像传输过程中的一般方法,通过改变编码的量化因子,得到了在多速率无线局域网环境(802.11b/e)下视频流传输的图像平均延迟和平均PSNR值。分析表明,802.11e在视频流传输性能上比802.11b具有更好的表现。(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0年06期)

郭新星,彭小奇,赵琪,王健康[4](2009)在《基于判别因子的指纹图像质量评估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的指纹图像质量评估方法。该方法根据不同指纹特征对最终评估结果影响的大小,依次通过指纹图像有效面积比、位置偏移量、灰度均值、灰度方差、傅里叶频谱能量比等判别因子对指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并对低质量指纹提出改进建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对不同质量的指纹图像进行准确评估,拒绝低质量指纹的输入,可显着提高自动指纹识别系统的准确率和识别效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09年11期)

潘可,赵松,张志坚,张培仁[5](2009)在《采用部件和图像质量调整因子的人脸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克服人脸识别中的姿态和表情等的影响,提高人脸识别精度,提出一种新的采用部件和图像质量调整因子的人脸识别方法.人脸图像根据眼睛的坐标被归一化,并被划分为多个部件,划分出的各部件分别给出判决分数.根据各部件的基础权值及图像质量调整因子,各部件的判决结果被融合并给出最终结果.开集测试表明,该方法优于基于整脸的方法和采用部件的简单加权融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09年07期)

郑永安,宋建社,周文明,袁礼海[6](2006)在《基于图像质量因子的图像融合客观评价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图像融合技术中的效果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质量因子的图像融合客观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熵加权和均方根图像融合质量因子对融合图像与源图像间的相关性、亮度失真和对比度失真进行综合评价,因而在不同融合方法和不同源图像的条件下,可获得标准的评估统计量。采用加权平均、拉普拉斯塔形分解及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法为例,通过对多传感器图像进行融合评价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06年03期)

图像质量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动指纹识别系统在身份认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该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受指纹图像质量的影响十分严重。合理评价指纹图像质量有着诸多好处,最重要的是可以在采集过程中有效控制低质量图像数量,为识别系统的各种后续处理提供高质量的图像,从而大大提高系统性能。然而,指纹图像具有独特的纹理特性和拓扑结构,一般数字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没有明显的效果,早期出现的基于局部信息和基于全局信息的指纹图像质量评价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合理地评价指纹图像质量。为此,本文进行了基于多因子融合的指纹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在分析了指纹图像采集技术和低质量图像产生原因的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能较全面评价图像质量的五个影响因子:奇异点存在情况、全局纹理清晰度、局部纹理清晰度、图像有效面积和干湿度。通过上述五个影响因子的合理融合,得出了指纹图像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主要工作如下:①介绍了指纹图像的采集技术和分类原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图像质量,分析了低质量指纹图像形成的原因,总结了指纹图像质量的影响因子,为图像质量评价奠定基础。②研究了指纹奇异点定位的各类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指纹奇异点精确定位新方法:通过预处理、归域化、计算PI值等手段提高了算法效率,实现了奇异点的快速精确定位。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性能良好且鲁棒性强。③研究了指纹图像质量评价的几类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多因子融合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检测奇异点存在情况,预判断图像质量,再结合图像纹理清晰度、图像有效面积和图像干湿度综合评价图像质量。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能合理有效地将指纹图像分为五个质量等级,在指纹图像采集过程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此外,对多因子科学融合方法做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并成功了解决了科学获取融合权值的难题。④为检验本文正确性,设计了指纹图像质量评价系统。该系统完整的实践了所提出算法,并且根据图像采集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对系统功能进行了完善。最后对论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并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图像质量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1].李岚.双源双能量不同权重因子CT肺动脉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对比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

[2].张祖泷.基于多因子的指纹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

[3].廖勇,杨士中.量化因子在IEEE802.11b/e无线局域网视频流传输中的图像质量性能仿真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0

[4].郭新星,彭小奇,赵琪,王健康.基于判别因子的指纹图像质量评估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

[5].潘可,赵松,张志坚,张培仁.采用部件和图像质量调整因子的人脸识别方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9

[6].郑永安,宋建社,周文明,袁礼海.基于图像质量因子的图像融合客观评价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

标签:;  ;  ;  ;  

图像质量因子论文-李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