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线要素化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制图综合,线要素化简,弯曲取舍,弯曲组
线要素化简论文文献综述
杜佳威,武芳,李靖涵,巩现勇[1](2017)在《采用多元弯曲组划分的线要素化简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线要素化简是制图综合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和经典研究问题之一.针对当前基于弯曲的线化简方法中对连续弯曲取舍研究的不足,在分析线要素弯曲构成特点及取舍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采用多元弯曲组划分的线化简方法.首先基于目标比例尺下弯曲可视性划分多元弯曲组;为避免线要素化简过度,设计了合理的弯曲组内弯曲取舍方案,并从中选择整体位移最小的弯曲取舍方案化简多元弯曲组;最后重复化简过程,直到化简结果中不存在目标尺度下不可视的细小弯曲为止.通过对比实验,从视觉感受和量化分析的角度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陈竞男,钱海忠,王骁,何海威,胡慧明[2](2016)在《基于线要素动态化简的匹配算法比较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矢量线要素数据来源多样,细节层次不一,限制了已有匹配算法正确率的提高,同时也给算法评价带来困难。化简可以减少线要素细节层次,提取其主要形态,据此提出一种基于线要素动态化简的匹配算法评价新方法。对不同匹配算法采用相同数据,在相同化简算法支撑下进行匹配,从而实现对不同匹配算法的评价。首先,阐述动态化简方法提取线要素主要形态的过程;其次,利用动态化简分别辅助4种已有匹配算法,获取每个匹配算法的最优匹配正确率;最后,将4种匹配算法的原始匹配结果与加入动态化简后的匹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化简对匹配结果的影响,并把该影响运用到匹配算法的比较和评价中来。其中,1通过匹配正确率变化、误匹配等分析了匹配算法的数据适用性;2通过化简比例系数K变化时新增匹配数量的统计,评价了匹配算法对线要素局部细节的敏感程度并提出该指标的量化方法;3结合匹配算法采用的匹配相似度指标对其作出评价。(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技术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陈竞男,钱海忠,王骁,何海威,胡慧明[3](2016)在《提高线要素匹配率的动态化简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矢量线要素匹配是当前空间数据匹配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提高已有匹配算法正确率的线要素动态化简方法。首先,对待匹配双方利用开方根规律分别确定各自的化简阈值范围;其次,令化简参数在线要素各自的阈值范围内以一定的步长变化,对每条线要素分别进行化简,每完成一次化简,重新计算待匹配双方的匹配相似度,并与上一次化简后的匹配相似度进行比较,最终得到最高的匹配相似度值;最后,根据获取的最高匹配相似度来判断其是否成功匹配。该算法是一种以动态化简来带动动态匹配的过程。通过化简提取线要素主要形态,降低了局部细节对已有匹配算法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匹配正确率。试验验证及对比分析证明了本方法的科学性和普适性。(本文来源于《测绘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黄博华,武芳,翟仁健,巩现勇,李靖涵[4](2014)在《保持弯曲特征的线要素化简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线要素综合是地图综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尤以化简最为突出。在分析国内外线要素化简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保持曲线弯曲特征的线要素化简算法。该方法采用保持可视弯曲特征的化简思路,在弯曲取舍的过程中对约束条件进行量化处理,较为准确地描述了弯曲化简前后的变化情况,经过实验检验,化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技术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邓敏,樊子德,刘慧敏[5](2013)在《层次信息量的线要素化简算法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简是地图综合的一类基本算法。针对现有算法评价指标更多地考虑要素化简前后的位置偏移的问题,以线要素为例,全面考虑线要素化简原则,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层次信息量的线要素化简算法性能评价方法。首先将线要素的信息划分为3个层次来描述,即:元素层次、邻域层次和整体层次,并发展相应的信息量计算方法。然后,从化简后各层次信息量的保持能力(或信息传递能力)来评价线要素化简算法的性能。其中,元素层次信息传递比评价关键点保持性能;邻域层次信息传递比评价弯曲保持性能;整体层次信息传递比评价整体形态保持性能。最后,以河网为例,采用层次信息量指标,对4种经典化简算法进行评价,分析验证层次信息量评价指标的合理性,与经典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指标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测绘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郭立帅,沈婕,朱伟[6](2012)在《线要素化简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线状要素是地图中数量最大、要素类型最多样的要素,其化简在地图自动综合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目前对线状要素化简算法的改进、化简质量、化简精度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对线状要素化简算法的效率研究较少。此处是在兼顾化简质量的前提下研究算法效率,通过分析化简算法约束参数的特征,将线状要素化简算法分为6类,选取其中的几个典型算法,分析了其时间复杂度,并按照线状要素化简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将其分为线性算法和非线性算法两类,初步探讨了适合这两类算法的并行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技术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王晓理,吕晓华,邵士新[7](2011)在《转角法实现长度约束矢量线要素化简》一文中研究指出矢量线要素化简是矢量地理信息处理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抽稀法化简算法基础上提出了转角法实现长度约束矢量线要素化简方法。在线要素合理形状和位置精度范围内,该方法可以实现化简前后线要素长度变化最小,提高了线要素长度属性的表示精度,从而使化简后地理数据在线要素长度统计与线要素长度实时分析等领域具有更高的应用精度和可信度。(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技术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武芳,朱鲲鹏[8](2008)在《线要素化简算法几何精度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化简算法对线要素精度影响主要分为几何精度和属性精度两方面的基础上,针对算法化简过程中曲线在几何特征和点的位置发生变化的特点,对线化简算法的几何精度实施评估,并提出了线的曲折度、位置误差等几何精度评估指标,选择了几种典型的化简算法进行了评估实验,得出了较客观的结论。(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08年06期)
朱鲲鹏,武芳[9](2007)在《线要素化简算法的传递误差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了算法对线要素化简过程中对其邻近其他地理要素的空间精度和空间关系产生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线要素化简算法误差传播的研究方法,建立了线要素化简算法的传递误差模型,并利用误差椭圆将模型可视化。最后针对不同线要素,对不同算法的传递误差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07年10期)
朱鲲鹏,武芳,陈波,薛本新[10](2007)在《基于约束条件的线要素化简算法质量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制图综合质量评价越来越受重视,对地图要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线要素的化简算法进行质量评估变得十分必要。结合线化简算法自身的特点,从几何和语义两方面总结了线要素在化简过程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分析线要素化简应满足的约束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对算法实施评估的评价指标,并选择水平中误差等叁种评价指标对叁种线化简算法具体实施质量评估。试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提出的评估方法的科学性。(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期刊2007年03期)
线要素化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矢量线要素数据来源多样,细节层次不一,限制了已有匹配算法正确率的提高,同时也给算法评价带来困难。化简可以减少线要素细节层次,提取其主要形态,据此提出一种基于线要素动态化简的匹配算法评价新方法。对不同匹配算法采用相同数据,在相同化简算法支撑下进行匹配,从而实现对不同匹配算法的评价。首先,阐述动态化简方法提取线要素主要形态的过程;其次,利用动态化简分别辅助4种已有匹配算法,获取每个匹配算法的最优匹配正确率;最后,将4种匹配算法的原始匹配结果与加入动态化简后的匹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化简对匹配结果的影响,并把该影响运用到匹配算法的比较和评价中来。其中,1通过匹配正确率变化、误匹配等分析了匹配算法的数据适用性;2通过化简比例系数K变化时新增匹配数量的统计,评价了匹配算法对线要素局部细节的敏感程度并提出该指标的量化方法;3结合匹配算法采用的匹配相似度指标对其作出评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线要素化简论文参考文献
[1].杜佳威,武芳,李靖涵,巩现勇.采用多元弯曲组划分的线要素化简方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7
[2].陈竞男,钱海忠,王骁,何海威,胡慧明.基于线要素动态化简的匹配算法比较与评价[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6
[3].陈竞男,钱海忠,王骁,何海威,胡慧明.提高线要素匹配率的动态化简方法[J].测绘学报.2016
[4].黄博华,武芳,翟仁健,巩现勇,李靖涵.保持弯曲特征的线要素化简算法[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4
[5].邓敏,樊子德,刘慧敏.层次信息量的线要素化简算法评价研究[J].测绘学报.2013
[6].郭立帅,沈婕,朱伟.线要素化简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2
[7].王晓理,吕晓华,邵士新.转角法实现长度约束矢量线要素化简[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1
[8].武芳,朱鲲鹏.线要素化简算法几何精度评估[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
[9].朱鲲鹏,武芳.线要素化简算法的传递误差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
[10].朱鲲鹏,武芳,陈波,薛本新.基于约束条件的线要素化简算法质量评估[J].测绘科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