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许红芳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许红芳

解放军第十二医院检验科(新疆疏勒)844200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分析预防的对策。方法:以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临床检验科登记的不合格血液标本241份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并探讨预防对策。结果:在241份不合格血液样本中,因样本量少导致占26.6%;因抗凝不全导致占19.9%;因溶血导致14.9%;因凝血导致占12.4%;因容器不当导致占9.9%;因输液同侧采集导致占6.2%;因送检不及时导致占4.1%;因受检者准备不足导致占3.3%;因标签不当导致占2.1%;因标本污染导致占0.4%。结论:造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比较多,护理人员在采集血液标本时,应充分的做好准备工作,并规范操作,减少血液标本不合格率。

【关键词】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对策

临床诊断及治疗患者时,多数患者需要依据血液标本检验结果来确诊或调整治疗方案,因此,血液标本检验对疾病的诊治十分重要。不合格血液样本包含两种,一种是指送检时即为不合格样本,无法进行检验,一种为检验后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可能会受到影响,不合格血液样本无法将患者真实情况准确的反映出来,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临床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血液标本的不合格数量。本研究中分析了本院检验科明确登记的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形成原因,并探讨了预防的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临床检验科登记的不合格血液标本241份为研究对象,男性血液标本132份,女性血液标本109份;年龄4~78岁,平均(48.6±6.4)岁;血清92份,血浆86份,全血63份。纳入标准:护理人员采集时均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皿,由专门人员送至检验科,检验时利用免疫、生化、细胞学进行。

1.2方法

收集登记的不合格血液样本及其相关资料,依据检查项目,观察血液样本的外观、采取时间、凝血情况、采血剂量等,分析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参照相应的文献资料,结合检验人员、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制定预防对策。

2.结果

在241份不合格血液样本中,因样本量少导致不合格64份,占26.6%;因抗凝不全导致不合格48份,占19.9%;因溶血导致不合格36份,占14.9%;因凝血导致不合格30份,占12.4%;因容器不当导致不合格24份,占9.9%;因输液同侧采集导致不合格15份,占6.2%;因送检不及时导致不合格10份,占4.1%;因受检者准备不足导致不合格8份,占3.3%;因标签不当导致不合格5份,占2.1%;因标本污染导致不合格1份,占0.4%。

3.讨论

3.1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

3.1.1患者因素

患者在接受血液样本采集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比如禁食、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禁止剧烈运动等,而且检查项目特殊性,患者需要进行特殊的准备,如果患者自身并未进行充足的准备,比如采血前剧烈运动,会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

3.1.2药物因素

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会受到某些药物的影响,降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不合格,采集血液标本之前,患者如服用此类型的药物,会导致血液样本不合格,比如患者杜勇四环素类药物后,会延长凝血时间[1]。

3.1.3样本采集方法不规范

血液比例不当:此种因素中包含样本量不足、抗凝不全,导致检验结果准确性降低,采血时,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如果采血管内负压不足或者过高时,会导致样本的采集量不足,造成不合格,使用抗凝剂时,加入量与采集血液量之间应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如果比例不科学,会导致血液样本无法凝血[2];(2)标本溶血:护理人员进行血液采集时,操作规范性差,运送血液标本时,震荡程度比较高,离心时离心力不合理等均可导致标本溶血,此外,护理人员过紧的扎止血带,注射器与针头之间连接的紧密性比较差等均会导致其不合格;(3)标本凝血:注入血液标本及抗凝剂时,顺序出现错误,抗凝管未能够及时混匀,会形成凝血问题;(4)送检不及时:血液样本采集完成后,未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至检验科,造成血液成分发生变化,造成不合格。

3.2预防对策

临床中,血液标本的合格性非常重要,医院领导应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在全院中加大血液标本临床检验合格的重要性,提升医护人员的认识,并自觉的约束自身的采血行为,减少不合格血液样本的数量[3]。组织护理人员参与规范血液标本采集的培训,培训过程中,从患者的准备工作来事,逐步的介绍各个环节的规范操作方法,促使护理人员掌握规范采集方法。培训完成后,要在各个科室中认真的贯彻、落实,护理人员通知患者准备采血时,应详细、准确的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比如采血前12h禁止进食,前4h禁止引用茶、酒等刺激性饮品、禁止剧烈运动、尽量避免服用药物等,血液采集过程中,应保证采集的样本量充足,避免过多或过少,依据采血量,科学的确定抗凝剂的使用比例,按照正确顺序加入血液样本及抗凝剂,充分混匀,避免标本溶血或凝血,送检时,在规定时间内及时送至检验科,运送过程中应避免激烈震荡,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预防血液标本不合格[4,5]。

综上所述,血液标本检验结果是临床诊断与治疗疾病时的重要依据,由于多种因素会导致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护理人员应在采血时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并规范各项采血工作,降低血液标本不合格率。

【参考文献】

[1]刘兴彦.74份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21(06):528-529.

[2]崔军,王平.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及质量改进[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6,12(03):506-507.

[3]范昂.关于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探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1):115-116.

[4]王秋桐,安跃震,刑洁.临床检验中心不合格标本分类统计及原因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3(21):2945-2946.

[5]杨毓.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和对策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0(04):252-253

标签:;  ;  ;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许红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