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地体论文-徐泰然,卢占武,张雪梅,李文辉,贾君莲

拉萨地体论文-徐泰然,卢占武,张雪梅,李文辉,贾君莲

导读:本文包含了拉萨地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深地震反射,冈底斯成矿带,地壳结构,深部背景

拉萨地体论文文献综述

徐泰然,卢占武,张雪梅,李文辉,贾君莲[1](2019)在《拉萨地体南部多金属矿集区构造样式——来自深地震反射剖面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中段的雄村、娘热地区,因近年来不断发现铁、铜等金属矿床,而逐渐被关注。但是由于缺少地球物理资料,该地区地壳精细结构未能取得清楚的认识。针对横过雄村-娘热矿集区130km深地震反射剖面及25km矿集区内部加密反射剖面的数据,进行了层析静校正、能量补偿、去噪、速度分析等数据处理,获得了雄村-娘热矿集区地壳结构的反射图像。结合本区地质资料,对矿集区深部结构进行了解释和推断,揭示了上地壳多条断裂及各类地质现象,认定断裂与岩浆流动上升方向有关,研究结果对矿集区成矿背景的研究具有一定价值。(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9年10期)

董昕,张泽明,田作林,李冰[2](2019)在《拉萨地体东部早侏罗纪变质和深熔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的拉萨地体不仅记录了中生代的新特提斯洋俯冲及随后新生代的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造山作用,而且还记录了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南、北拉萨地体的拼合作用。本文对拉萨地体东部东久地区的片岩和脉体进行了岩石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片岩经历了峰期高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和部分熔融,中压角闪岩相退变质过程以及晚期的降温、降压过程。片岩记录了峰期矿物组合蓝晶石+石榴石+黑云母+斜长石+钛铁矿+石英,退变质矿物组合石榴石+夕线石+堇青石+黑云母+斜长石+钛铁矿+石英,晚期退变质矿物组合堇青石+黑云母+白云母+绿泥石+斜长石+钛铁矿+石英。相平衡模拟研究表明,片岩的峰期变质作用温度、压力条件约为720℃、0.9GPa;退变质条件约为670℃、0.59GPa以及480℃、0.12GPa。全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含石榴石长英质脉体具有显着的Eu元素正异常(δEu=3.57),为斜长石堆晶的产物。锆石U-Pb年代学表明,片岩和脉体在早侏罗纪的181 Ma和195 Ma发生了变质和部分熔融作用。本文结合已发表研究结果表明,东久地区的高级变质岩可划分出不同的构造岩片,在早侏罗纪先后经历了相似温、压条件的变质作用,为南、北拉萨地体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李成志,杨文光,朱利东,杨珍,吝利民[3](2019)在《拉萨地体南缘错布拉果花岗岩体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动力学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次研究文对拉萨地体南缘错布拉果岩体进行了两件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了错布拉果花岗岩类型、岩浆源区与演化,并讨论了区域成岩动力学背景。分析结果显示,错布拉果岩体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61 Ma~59 Ma,与区域上冈底斯南缘岩浆弧为同一时期。在地球化学组成上,错布拉果花岗岩w(SiO_2)70.09%~72.64%,具有高w(Al_2O_3)14.40%~15.99%,低w(TiO_2)0.08%~0.24%,w(MgO)(0.41%~0.76%),w(Fe_2O_3T)6.82%~29.9%,w(P_2O_5)0.07%~0.12%和w(CaO)1.06%~1.75%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错布拉果花岗岩轻稀土元素(LREE)含量介于133.69×10~(-6)~226.64×10~(-6)之间,重稀土元素(HREE)含量介于17.36×10~(-6)~32.11×10~(-6)之间,LREE/HREE介于5.05~7.83之间,富集轻稀土(LREE)和Rb,K,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P,Nb,Ta等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弧型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组成。另外,错布拉果花岗岩体的铝饱和指数(A/CNK=1.06~1.11)属于弱过铝质的I型花岗岩。综合分析表明,错布拉果花岗岩是在印度-亚洲板块碰撞的开始,俯冲下插的新特提斯洋板块由于重力作用造成与大陆板块脱离,引起软流圈上涌,导致岩石圈地幔下地壳底部发生部分熔融从而形成母岩浆,最终在侵位与成岩后期主要经历分离结晶作用。(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期刊2019年02期)

李永鹏[4](2019)在《拉萨地体中段哲蚌窝地区古新世花岗岩类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海拔最高的造山带,发育有大规模的岩浆岩,分布在印度河-雅鲁藏布缝合带北侧拉萨地体内大量且类型丰富的岩浆岩,是长约3000km的缅甸-冈底斯-拉达克-科希斯坦岩基的一部分,记录了南部拉萨地体古生代以来的岩浆活动历史,蕴含着关于地壳增生与造山带演化的重要信息。在野外调研基础上,本文对南部拉萨地体中段哲蚌窝地区花岗岩类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矿物学、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并通过与同时期林子宗火山岩的对比,探讨了岩石成因及其对新特提斯洋俯冲、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过程的地质意义。本文哲蚌窝岩体岩性为花岗闪长岩,主要由斜长石、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等矿物组成,斜长石具正环带结构,主要为中长石,An值为53.37%~28.82%,从核部到边部An值呈降低趋势;角闪石具简单双晶结构,MgO含量为11.97%~13.27%,属镁角闪石;黑云母MgO含量为10.51%~11.21%,属镁质黑云母。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哲蚌窝岩体侵位于古新世(61Ma),与区域上同时代的林子宗火山岩构成了南部拉萨地体古新世-始新世时期岩浆活动的主体。地球化学显示其具有较高的SiO_2(67.33%)、Al_2O_3(15.21%)及K_2O(3.04%)含量,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Th、U等)和LRE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HREE,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a/Yb)_N=6.1),具显着的Eu负异常(δEu=0.14),属过铝质I型花岗岩。哲蚌窝花岗闪长岩具有与火山弧花岗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低Cr(16.304ppm)、高Ni(7.35ppm)含量及低Sm/Nd值(0.2),表明岩浆源区为下地壳。高Si(67.33%)、高K(3.04%)、高Th/U(12.01)和Nb/Ta比值(10.39)以及显着的负Eu异常,与幔源岩浆底侵致地壳物质重熔形成的岩浆岩相似;岩石固结指数SI=13.9、镁铁指数MI为82.64、La/Sm比值(5.13)及La/Yb比值(8.47)表明其经历了低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此外,哲蚌窝花岗闪长岩中黑云母MgO平均含量10.96%,FeO平均含量19.79%,角闪石Mg~#值为66.28~73.19,平均值为69.68,均显示出壳幔混源特征。因此,哲蚌窝地区的古新世花岗岩类可能是在新特提斯洋板片北向俯冲的背景下,地幔楔物质部分熔融产生的玄武质岩浆底侵,导致下地壳发生重熔,并经历岩浆混合和低程度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本文来源于《河北地质大学》期刊2019-06-03)

叶加鹏[5](2019)在《拉萨地体革吉地区晚白垩世沉积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分隔羌塘地体与拉萨地体的构造带,班公-怒江缝合带(下文简称“班怒带”)代表了班怒洋闭合的残留标志。班怒带主要由一系列蛇绿岩、侏罗系深水沉积、混杂岩和火山岩组成。长期以来,班怒残留海何时消亡及消亡的方式等关键科学问题缺乏可靠的地质证据,仍存在较大争议。班怒带中东部晚白垩世沉积研究程度较好,而西部缺乏研究。因此,本文对班怒带西段革吉地区发育的晚白垩世最高海相层进行了系统的地层学、沉积学和岩相学研究。通过分析这些地层的沉积过程和物源区等工作,对研究班怒残留海西段最后的消亡过程提供了新的认识。本文对西藏地区革吉县姜龙-唐杂地区晚白垩世地层进行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其明显不同于北拉萨地体上广泛分布的竟柱山组陆相沉积,而以发育海相灰岩和混积岩为特征,并被竟柱山组不整合覆盖。本文将这套新发现的地层命名为唐杂组,代表着拉萨地体和班怒带迄今发现的最高海相层。沉积环境分析表明,唐杂组早期为扇叁角洲平原环境,逐步加深到前扇叁角洲相,随后海水逐渐消退并变为扇叁角洲前缘相的砂砾岩沉积。其中灰岩夹层里的有孔虫化石定年结果显示,这套地层的时代为Cenomanian期(101-94 Ma)。砂岩碎屑组分、碎屑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分析等结果表明,唐杂组沉积物源发生了一次明显的变化:早期由北拉萨地体和班怒带向南供给,后期转变为来自沉积区南侧的中拉萨地体和下白垩统郎山组灰岩。结合区域古地理分析,本文认为革吉地区唐杂组约束了班怒海在西段消失的时间为~94 Ma,同时结合前人研究,本文认为班怒残留海并非由东向西退出,而是大致同时退出中北拉萨地体。不整合覆盖在唐杂组之上的竟柱山组是一套紫红色灰质砾岩、砂岩、粉砂岩组合的陆相沉积,野外特征和岩相学研究表明,竟柱山组砾岩是残留海基本退出中北拉萨地体之后(<94Ma)形成的冲积扇沉积体系。碎屑统计、碎屑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分析表明竟柱山组沉积时,研究区更南侧的唐杂组,连同郎山组一起被逆冲断层抬升剥蚀,成为竟柱山组的物源。该过程可能是中北拉萨地体晚白垩世受新特提斯洋壳俯冲挤压发生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的连续变形增厚,导致该地区发生隆升剥蚀,从而被竟柱山组所记录。(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21)

郝露露,王强,黄方[6](2019)在《青藏高原南部壳幔混合和地壳再造:来自中拉萨地体中新世高硅钾质岩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陆碰撞造山带是大陆地壳再造的重要场所,然而,陆壳再造的机制却存在很大争议。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之间的碰撞-汇聚形成了世界闻名的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此外,喜马拉雅-藏南拉萨地块具有地球上最厚的陆壳,因此是研究大陆碰撞造山带地壳再造的理想地点。前人关于这个造山带陆壳再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喜马拉雅地块。最近,部分学者提议幔源岩浆底侵和随后的壳幔岩浆混合可能是南拉萨地块后碰撞阶段重要的陆壳再造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郭京梁,张宏飞,徐旺春,郭亮,吴耀[7](2019)在《拉萨地体东南部整体地壳成分及其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造山带地壳结构和成分的基本特征对于认识大陆地壳成分演化和区域成矿背景具有重要意义.综合青藏高原拉萨地体东南部地球物理、高温高压岩石物性和岩浆岩地球化学资料,分析该地区地壳整体成分特征,并探讨其可能成因.该地区平均地壳波速显着低于全球大陆和造山带地壳的平均值,表明地壳整体具有中酸性成分,下地壳特征也可由中性岩石(残余体性质的中性含石榴石麻粒岩)解释.拉萨地体东南部整体地壳成分特征应与多阶段长英质化有关,包括碰撞前大陆弧演化阶段(以堆晶或残余体下地壳拆沉为主)和碰撞后高原垮塌阶段(以加厚下地壳拆沉为主,伴随印度古老长英质陆壳物质的俯冲回返/构造底侵).拉萨地体是研究大陆地壳成分演化的绝佳区域,亟待进一步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李洪梁,李光明,刘洪,黄瀚霄,曹华文[8](2019)在《拉萨地体西段达若地区古新世花岗斑岩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Hf同位素的约束》一文中研究指出前人对林子宗群典中组火山岩的成因研究较为深入,却忽略了侵位于其中的大量花岗斑岩.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拉萨地体西段达若地区花岗斑岩进行了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Hf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2件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61.9±0.3 Ma(MSWD=0.17)和61.1±0.6 Ma(MSWD=0.69),为古新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中未见角闪石及富铝矿物,属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具有高SiO_2(76.16%~82.78%,平均为78.28%)、高碱(K_2O+Na_2O=4.16%~6.93%,平均为6.09%)、低CaO(0.11%~0.16%,平均为0.14%)和P_2O_5(0.02%~0.04%,平均为0.03%)的特点,富集Rb、Th、K和LREE,亏损Ba、Nb、Sr、P、Ti和HREE,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强烈,负Eu异常显着,属强过铝质的高分异I型花岗岩.岩石富含放射成因Pb,(~(208)Pb/~(204)Pb)_t、(~(207)Pb/~(204)Pb)_t和(~(206)Pb/~(204)Pb)_t值分别为为38.737~38.944、15.661~15.682和18.079~18.624,且具有较高的(~(87)Sr/~(86)Sr)_i值(0.722 739~0.744 497)、ε_(Nd)(t)值(-6.82~-6.67),锆石ε_(Hf)(t)值(-4.97~-1.54)为较为分散而低弱的负值,Hf同位素二阶段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_(DM2))介于1 083~1 273 Ma,Nd-Hf同位素之间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解耦.综合研究表明,达若花岗斑岩形成于印度-欧亚大陆主碰撞板块汇聚(65~41 Ma)的早阶段,主要为滞后的俯冲新特提斯洋壳与地幔岩石相互作用形成的母岩浆底侵于拉萨地体古老地壳之下致使其重熔,并与少部分幔源岩浆混合之后,经高程度的结晶分异作用形成.(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马义明,王强,康志强,杨天水[9](2018)在《拉萨地体中部地区早侏罗世古地磁学结果》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是由从北到南多个地体碰撞拼合而成的。这些来自冈瓦纳的地体的北向运动过程控制着特提斯域的洋陆格局。对这些地体的冈瓦纳裂解和北向运动过程的精确约束有助于我们理解青藏高原的地球动力学演化。例如,对于拉萨地体的北向运动过程的精确限定就直接关系到特提斯洋的演化和原青藏高原的形成。然而,由于缺乏可信赖的古地磁数据,对于拉萨地体的北向运动过程还无法进行(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一)——专题1: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专题2: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8-10-21)

边伟伟,杨天水,姜泽磊,金靖杰,王锁[10](2018)在《拉萨地体西部晚白垩世竟柱山组红层古地磁学结果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亚洲大陆的碰撞及持续挤压不仅形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而且对全球气候、环境以及生命演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拉萨地体作为亚洲大陆的最南缘,其碰撞前的古地理位置,对理解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尽管前人对拉萨地体开展了大量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但对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前拉萨地体的古地理位置及碰撞后的地壳缩短量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我们已经对拉萨地体西部晚白垩世竟柱山组红层开展了系统的岩石磁学及古地磁学研究,该文总(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一)——专题1: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专题2: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8-10-21)

拉萨地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的拉萨地体不仅记录了中生代的新特提斯洋俯冲及随后新生代的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造山作用,而且还记录了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南、北拉萨地体的拼合作用。本文对拉萨地体东部东久地区的片岩和脉体进行了岩石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片岩经历了峰期高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和部分熔融,中压角闪岩相退变质过程以及晚期的降温、降压过程。片岩记录了峰期矿物组合蓝晶石+石榴石+黑云母+斜长石+钛铁矿+石英,退变质矿物组合石榴石+夕线石+堇青石+黑云母+斜长石+钛铁矿+石英,晚期退变质矿物组合堇青石+黑云母+白云母+绿泥石+斜长石+钛铁矿+石英。相平衡模拟研究表明,片岩的峰期变质作用温度、压力条件约为720℃、0.9GPa;退变质条件约为670℃、0.59GPa以及480℃、0.12GPa。全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含石榴石长英质脉体具有显着的Eu元素正异常(δEu=3.57),为斜长石堆晶的产物。锆石U-Pb年代学表明,片岩和脉体在早侏罗纪的181 Ma和195 Ma发生了变质和部分熔融作用。本文结合已发表研究结果表明,东久地区的高级变质岩可划分出不同的构造岩片,在早侏罗纪先后经历了相似温、压条件的变质作用,为南、北拉萨地体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拉萨地体论文参考文献

[1].徐泰然,卢占武,张雪梅,李文辉,贾君莲.拉萨地体南部多金属矿集区构造样式——来自深地震反射剖面的证据[J].地质通报.2019

[2].董昕,张泽明,田作林,李冰.拉萨地体东部早侏罗纪变质和深熔作用[J].地质学报.2019

[3].李成志,杨文光,朱利东,杨珍,吝利民.拉萨地体南缘错布拉果花岗岩体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动力学背景[J].矿物岩石.2019

[4].李永鹏.拉萨地体中段哲蚌窝地区古新世花岗岩类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D].河北地质大学.2019

[5].叶加鹏.拉萨地体革吉地区晚白垩世沉积演化[D].南京大学.2019

[6].郝露露,王强,黄方.青藏高原南部壳幔混合和地壳再造:来自中拉萨地体中新世高硅钾质岩的证据[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7].郭京梁,张宏飞,徐旺春,郭亮,吴耀.拉萨地体东南部整体地壳成分及其成因分析[J].地球科学.2019

[8].李洪梁,李光明,刘洪,黄瀚霄,曹华文.拉萨地体西段达若地区古新世花岗斑岩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Hf同位素的约束[J].地球科学.2019

[9].马义明,王强,康志强,杨天水.拉萨地体中部地区早侏罗世古地磁学结果[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一)——专题1: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专题2: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2018

[10].边伟伟,杨天水,姜泽磊,金靖杰,王锁.拉萨地体西部晚白垩世竟柱山组红层古地磁学结果及其地质意义[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一)——专题1: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专题2: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2018

标签:;  ;  ;  ;  

拉萨地体论文-徐泰然,卢占武,张雪梅,李文辉,贾君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