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音高组织形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乔治·,本杰明,《中提琴,中提琴》,织体形态,音高组织
音高组织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朱慧[1](2019)在《乔治·本杰明《中提琴,中提琴》织体形态与音高组织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乔治·本杰明是英国当代着名作曲家和指挥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本杰明的创作具有非常强的个人重塑能力,他的音乐风格和创作理念以他富有丰富想象力和共鸣性的听觉为指导。他在创作中对声音和音色的塑造要求极高,经常以精致入微和超乎想象的乐器组合来营造惊奇的音响效果。以本杰明的小型室内乐作品《中提琴,中提琴》为切入点来探究其织体形态和音高组织方面的一些特点。(本文来源于《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杨柳[2](2018)在《在理性与感性间游走——施万特纳《速率》的音高组织及结构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速率》(Velocities)是当代美国作曲家约瑟夫·施万特纳(Joseph Schwantner,b, 1943)于1990年创作的马林巴独奏作品。其创作风格不同于浪漫主义以传统调性与和声功能为基础;也不同于现代主义过分抽象、理智、严格控制的音乐风格,而是通过对音高组织的设计运用将调性与非调性因素并置体现在结构中,形成了施式的"折中主义"风格。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今,施万特纳一直在他的作品中探索新的创作技法和风格,本文关注的是其在20世纪90年代所创作的作品中对音高组织的设计运用及结构布局。(本文来源于《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邢莹[3](2018)在《《解析勋伯格钢琴小品op19-1的音高组织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音乐风格呈现出多风格、多流派并存的现象。勋伯格作为二十世纪音乐的开创者,打破传统创作规则的同时采用具有创新性的作曲技法。本文以他的《钢琴小品op19》为例进行深入剖析,旨进一步了解作曲家在这一时期的主要创作思维和创作技法。(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8年11期)
范黎[4](2014)在《《Echo Andante》中的音高组织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赫尔穆特·拉亨曼(Hemlut Laehenmann)20世纪杰出作曲家,他于60年代创作的《Echo Andante》可以说是他"器乐具体音乐"初形成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主要从音高形态、音响形态、节奏特点等几个方面具体分析该作品,希望通过以上的具体分析,更加深入的了解拉亨曼早期创作的特点,并能更好的为创作实践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艺海》期刊2014年11期)
王进[5](2012)在《论音高组织核心的控制与离散——徐占海歌剧创作中的音高组织观念及表现形态研究系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徐占海歌剧音乐创作研究为主线,通过剖析徐占海歌剧当中音高组织核心的控制与离散,进一步阐明其音乐创作中的音高组织观念及表现形态。尤其是作曲家在创作中对"音高组织核心"的控制技术与对其有意地予以离散的创作思维更是值得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理性的研究。通过研究,可以明显地窥测到作曲家对民族文化的遵从;对作品风格或人物性格的掌控;对新创作技法由心而发的探索;对歌剧音乐创作规律有节的采纳或断然的突破等创作意识。这些都充分地体现了作曲家对待创作过程以及创作预期的深邃、豁达、坦荡的心态和潇洒自如,轻车熟路的创作技巧。(本文来源于《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史蕾[6](2008)在《对巴托克《小宇宙》中音高组织形态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对巴托克《小宇宙》中乐音材料运用的研究,结合分析前人对这部曲集的研究成果发现,《小宇宙》曲集中,巴托克在乐曲组织中在对各种调式、调性娴熟运用的基础上,对音高在组织形态的构建与应用上同样体现出巧妙的关联性和逻辑性。笔者运用阿伦·福特的集合原理及欣德米特对和弦紧张度的分类方法,在对音高材料自身内在结构及音响特点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音高材料作为乐曲发展的核心材料及其在乐曲中展现出的调式、调性内涵、音响特色等元素在乐曲中变化发展的规律进行了分析,初步形成了以微观形态参悟宏观理念的逻辑推理方式。文章对曲集中的音高组织手法的分析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呈示:音高结构组织形态及人工音阶。(一)音高结构组织形态的研究:1.音程的压缩与扩展巴托克在对乐音进行半音化的尝试中总结出了一种属于他自己的创作技法,即音程的压缩与扩展,这种技法巴托克本人却并未作更深一步的探讨,笔者在通过对《小宇宙》的研究中发现,这种技法是巴托克写作乐曲中较常用的手法,巴托克通过音程的压缩与扩展的手法调节乐曲发展变化中音响色彩、变换旋律与和弦结构,使乐曲在音程变化的有效控制中呈现出丰富的音乐组织形态。2.叁全音音在乐曲中的结构力巴托克的“轴心”体系作为他对调性的运用手法的代表理论众所周知,文章另辟蹊径从“轴心”体系中体现出的最小单位叁全音音程入手,研究《小宇宙》中叁全音音程从旋律中的特性音程运用,扩展至叁全音音程为特性的利底亚调式的运用,最后延展至具有叁全音音程关系的平行双调性的运用上,探寻巴托克在对特性音程叁全音发展的思维路径。3.四音集合在乐曲中的结构力《小宇宙》中乐音材料具有理性化、逻辑化的组织特点,文章通过选取与中国五声音阶风格最接近的四音集合4-23(12)的分析,以这个集合的内在机构及音响特点为基础,结合乐曲解析巴托克以4-23(12)这个四音集合为乐曲核心材料,通过对这个集合的扩展形成具有五声音阶与具有大小调音阶等不同音乐特色音阶形态的发展手法。(二)人工音阶运用的研究:在《小宇宙》中除了我们常见的大小调音阶及“教会调式”的运用外,我们还会看到全半音阶、全音音阶在乐曲片段中的运用及作为整个乐曲素材的运用,这两个音阶在《小宇宙》中是以调性中心为基础结合特有的音程结合、变化形态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综上所述,《小宇宙》以传统调式、调性为基石,以民间音乐素材为血肉,在作品中对这两种因素加以延伸与突破形成了巴托克在音高组织安排上集中、简洁、富有逻辑的音高写作技法,通过对巴托克音乐体系中最小单位音高的研究可以为我们如何通过最细微的音高组织手法架构与组织乐曲,使感性的乐思与理性的结构更加融合。(本文来源于《西安音乐学院》期刊2008-05-01)
胡向阳,赵德义[7](2001)在《古琴曲《长清》的旋律音高组织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音组”作为古琴曲《长清》旋律构成的基本单位,在运行过程中具有陈述时的多元性、发展时的组合多样性、重现时的间隔性等特征,并且诸音组之间相互繁复交织,呈现出“多端网络性”的形态,从而导致单旋律音乐具有了隐形多层面的含义。(本文来源于《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音高组织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速率》(Velocities)是当代美国作曲家约瑟夫·施万特纳(Joseph Schwantner,b, 1943)于1990年创作的马林巴独奏作品。其创作风格不同于浪漫主义以传统调性与和声功能为基础;也不同于现代主义过分抽象、理智、严格控制的音乐风格,而是通过对音高组织的设计运用将调性与非调性因素并置体现在结构中,形成了施式的"折中主义"风格。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今,施万特纳一直在他的作品中探索新的创作技法和风格,本文关注的是其在20世纪90年代所创作的作品中对音高组织的设计运用及结构布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音高组织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1].朱慧.乔治·本杰明《中提琴,中提琴》织体形态与音高组织解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9
[2].杨柳.在理性与感性间游走——施万特纳《速率》的音高组织及结构形态[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8
[3].邢莹.《解析勋伯格钢琴小品op19-1的音高组织形态》[J].北方音乐.2018
[4].范黎.《EchoAndante》中的音高组织形态[J].艺海.2014
[5].王进.论音高组织核心的控制与离散——徐占海歌剧创作中的音高组织观念及表现形态研究系列[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
[6].史蕾.对巴托克《小宇宙》中音高组织形态的分析[D].西安音乐学院.2008
[7].胡向阳,赵德义.古琴曲《长清》的旋律音高组织形态[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