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型论文-何鹏,陈珍珍,周幸,丛宇,刘晓伟

硬膜外型论文-何鹏,陈珍珍,周幸,丛宇,刘晓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硬膜外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椎管内肿瘤,单纯硬膜外型,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治疗

硬膜外型论文文献综述

何鹏,陈珍珍,周幸,丛宇,刘晓伟[1](2018)在《腰5/骶1单纯椎管内硬膜外型海绵状血管瘤1例并文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性,51岁,因"腰疼伴右下肢疼痛2年余,加重3个月"入院。腰椎MRI提示L5/S1水平椎管内腹侧、硬脊膜外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占位性病变,增强后明显强化。手术探查发现肿块完全位于硬膜外腔,硬脊膜、椎体骨质无受累。肿块切除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本文来源于《临床与病理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尹利强,尹飞,朱庆叁,聂新富[2](2013)在《颈椎后纵韧带解剖学观察及在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实验观察颈椎后纵韧带的解剖形态,探讨前路手术切除后纵韧带治疗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采集10具颈段脊柱标本,测量C3至C7节段椎体及椎间盘平面后纵韧带的宽度,计算出各个节段95﹪可信区间,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2004年1月-2010年12月参照此结果进行颈前路后纵韧带切除手术的42例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JOA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后纵韧带随着椎体宽度变化而变化,在间盘平面和椎体平面其宽度无显着性差异。42例中35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2月,术后末次随访时JOA改善率优22例,良8例,可4例,差1例,总优良率达85.7﹪,平均改善率74﹪。结论解剖学研究为临床上切除后纵韧带治疗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依据,术中切除适当宽度后纵韧带是完整取出游离间盘并有效减少副损伤治愈该病的必要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13年01期)

尹利强,李学兵,聂新富,秦海江,蔡向伟[3](2012)在《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MRI观察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椎间盘的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或/和脊髓而产生的一系列综合症。有学者把其中间盘组织游离至后纵韧带后方者称为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epidural cervical disc extrusion,ECDE)[1]。2006年1月到2011年12月行136例颈椎前路手术,其中35例证实为硬膜外型,回顾其MRI表现对术前诊断该病有一定(本文来源于《实用骨科杂志》期刊2012年10期)

尹利强,聂新富,秦海江,张建,蔡向伟[4](2011)在《2种椎间融合方式联合钛板固定治疗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颈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是治疗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23例单节段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椎间融合,并获短期随访,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3例,术前有不同程度上肢疼痛、麻木、无(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1年10期)

尹利强,聂新富,秦海江,张建,蔡向伟[5](2011)在《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手术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2004年1月到2009年12月对42例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前路手术,切除后纵韧带,取出脱出椎间盘组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23~70岁,平均43岁;病程1d至11年,平均7.5个月。临床特点:部分患者有头颈外伤史,主诉多汗、(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1年10期)

徐丽明,顾锐[6](2010)在《手术治疗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35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5例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患者临床表现、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及手术疗效,根据JOA评分标准评定手术疗效。结果 35例患者中32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8个月,手术疗效优25例,良3例,可以、差各2例,总优良率87.5%。结论对于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术中常规应行后纵韧带后方探察。术中为探察或切除后纵韧带在其骨窗或骨槽两侧扩大术野,有利于椎内静脉丛前丛纵行血管近远端的电凝止血。切除增生肥厚的后纵韧带及其粘连物,将会提高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减压的彻底性。(本文来源于《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期刊2010-08-09)

黎君彦[7](2009)在《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37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回顾总结2002年10月~2008年2月我科收治的37例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病人的临床资料(这期间共收治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病人271例),分析其发病率、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组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29~63岁(平均42.5岁);病史5d~3y,平均11个月。其中脊髓型颈椎病(CSM)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3例;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ACDH)13例(均为创伤性颈椎间盘突出);CSM术后翻修1例。本组病人35例行前路椎间盘切除术,1例行前后联合入路减压(二次手术者),1例行椎体次全切,术中均切开后纵韧带,取出后方的间盘组织。术前均行正侧位、动力位、双斜位平片,CT和MRI检查;对患者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的症状、体征等进行JOA评分、计算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率。结果ECDH在全部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发病率约为13.7%。X光平片上表现为间隙明显变窄和节段不稳,CT表现为椎管内巨大突出、突出呈分叶状、椎间隙中空气征。MRI主要表现为:1)矢状面椎管狭窄,突出的间盘组织占椎管的比例为:45.3%—78.4%(70.7±7.8%);2)后纵韧带低信号线影受损,本组病人中31例观察到此现象;3)突出的间盘主要位于椎管的中部或稍偏一侧,本组37例中,中央型18例,旁中央型15,外侧型4例;髓核穿过后纵韧带后可向上下移位,本组4例向下移位,1例向上移位。前路减压术后病人症状均明显改善,手术时间:50—315分钟(78.7±25.1分钟);出血量:10—200ml(38±27.4ml)。32例病人获得随访,时间4—61月(17±4.6月);JOA评分:术前3-16分(9±2.7分);术后12月9-17分(14±2.1分),脊髓神经功能改善率53.3%—100%(78.5±14.7%)。结论ECDH在颈椎退变性和创伤性间盘突出中占13.7%。术前MRI示矢状面突出的间盘组织占椎管的比例>50%、后纵韧带低信号线完整性破坏,结合术中探查,可以诊断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行前路椎间盘切除术,术中切开后纵韧带,摘除髓核,可获得满意疗效。(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9-05-04)

吴玉玲,伏晓萍,姜爱平,王华玲,王秀英[8](2008)在《单节段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椎间盘的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或(和)脊髓而产生的一系列综合征,作为致压物是单纯的椎间盘组织[1]。颈椎间盘突出症是颈椎外科的常见病,其中一部分病例是由于外伤或退行性变导致颈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游离至后纵韧带后方,(本文来源于《徐州医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7期)

朱庆叁,顾锐,尹利强,吴丹凯[9](2007)在《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附35例临床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由于外伤或退变导致颈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间盘组织游离至后纵韧带后方,压迫颈髓和神经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称为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相对少见。了解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一般规律进而在术中准确而彻底的摘除后纵韧带深层的游离间盘组织,解除脊髓、神经根压迫,对于脊柱专科医生十分必要。(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07-09-01)

张宏其,郭超峰,龙文荣,陈静,胡建中[10](2007)在《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治疗硬膜外型颈椎间盘脱出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 Bryan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应用于硬膜外型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手术技巧并评价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 2月至2005年12月,对5例硬膜外型颈椎间盘脱出症患者实施前路减压+Bryan 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术前摄颈椎正、侧位和动力位片,颈椎 CT、MRI 并进行颈椎病 JOA 评分。术后一周复查颈椎 X 线片以了解假体位置及活动功能情况;复查颈椎 MRI,了解颈脊髓减压情况。本组病例均获随访3~13 个月(平均7个月),分别于术后6周、3 个月重新进行 JOA 评分。结果所有病例均完成单节段置换,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颈椎 MRI 示所有患者颈脊髓减压彻底,临床症状均显着改善:术后6周及3个月 JOA 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提高。至最后一次随访复查,手术节段侧屈及屈伸活动度无明显丢失,假体均无偏移、下沉等。结论对硬膜外型颈椎间盘脱出症行 Bryan 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时,在满足假体骨床的前提下,仍可获得充分的颈脊髓减压。(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07-09-01)

硬膜外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颈椎后纵韧带的解剖形态,探讨前路手术切除后纵韧带治疗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采集10具颈段脊柱标本,测量C3至C7节段椎体及椎间盘平面后纵韧带的宽度,计算出各个节段95﹪可信区间,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2004年1月-2010年12月参照此结果进行颈前路后纵韧带切除手术的42例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JOA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后纵韧带随着椎体宽度变化而变化,在间盘平面和椎体平面其宽度无显着性差异。42例中35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2月,术后末次随访时JOA改善率优22例,良8例,可4例,差1例,总优良率达85.7﹪,平均改善率74﹪。结论解剖学研究为临床上切除后纵韧带治疗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依据,术中切除适当宽度后纵韧带是完整取出游离间盘并有效减少副损伤治愈该病的必要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硬膜外型论文参考文献

[1].何鹏,陈珍珍,周幸,丛宇,刘晓伟.腰5/骶1单纯椎管内硬膜外型海绵状血管瘤1例并文献分析[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8

[2].尹利强,尹飞,朱庆叁,聂新富.颈椎后纵韧带解剖学观察及在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

[3].尹利强,李学兵,聂新富,秦海江,蔡向伟.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MRI观察及临床意义[J].实用骨科杂志.2012

[4].尹利强,聂新富,秦海江,张建,蔡向伟.2种椎间融合方式联合钛板固定治疗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比较[J].山西医药杂志.2011

[5].尹利强,聂新富,秦海江,张建,蔡向伟.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手术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

[6].徐丽明,顾锐.手术治疗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35例[C].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2010

[7].黎君彦.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37例分析[D].山东大学.2009

[8].吴玉玲,伏晓萍,姜爱平,王华玲,王秀英.单节段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8

[9].朱庆叁,顾锐,尹利强,吴丹凯.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附35例临床报告)[C].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7

[10].张宏其,郭超峰,龙文荣,陈静,胡建中.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治疗硬膜外型颈椎间盘脱出症[C].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7

标签:;  ;  ;  ;  

硬膜外型论文-何鹏,陈珍珍,周幸,丛宇,刘晓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