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选集教学中虚词解释的质疑

古文选集教学中虚词解释的质疑

一、古汉语文选教学中虚词解释质疑(论文文献综述)

罗薇[1](2021)在《《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专为高等教育编写的汉语语法教科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该书既是一部实用的汉语教材,也是一部传承俄罗斯汉学研究传统、充分吸收以往欧洲人汉语学习与研究成就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较早以普通语言学理论解释汉语的学术着作。本文将以1902年首版为基础,结合施密特个人档案、拉脱维亚大学所藏施密特个人藏书中的相关资料,从成书的历史背景、俄罗斯人的汉语学习与研究传统、欧洲人学习汉语的历史、世界语言学史以及俄罗斯汉语教育史的角度挖掘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该书写作的主要基础来源于俄罗斯人研究与学习汉语的传统。得益于作者施密特在彼得堡大学所受的东方学专业训练,俄国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汉学学派汉语教学的传统、以及俄国人的语言研究传统对施密特写作《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在俄国汉语研究的强项方面,如语法分析系统、汉字分析法等方面,施密特广泛采纳了前辈学者的观点,并且在传统汉学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局势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此外,对俄国人学习汉语的继承还表现在另一些方面,如:延续俄国汉学研究的传统项目,同时关注汉、满、蒙三语,又根据海参崴东方学院对学生掌握东亚语言的要求增添了日语、朝鲜语以及越南语等语言材料。其次,继承彼得堡学派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的基本观点,认为包括汉语在内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一样,可以通过一般方法被科学地认识、研究,汉语并非是某些欧洲汉学家认为的“停滞不前”的、处于其原始状态的一种低级语言,而是具有与其文化相关的理据性,需要理性地认识。再次,彼得堡汉学学派注重积累史实材料,在研究汉语时,施密特大量收集、引用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例证,这也是施密特作为瓦西里耶夫弟子最突出的传承特点之一。俄罗斯人早期对汉语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驻北京东正教使团成员论着和西方人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有大量从中国运回的中文原典。俄罗斯人对汉语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具有三方面的视野,他们既传承本国人的研究,又善于参考西方、中国的研究和学习资料。一方面,该书吸收了当时欧洲和中国学术界对汉语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在系统、科学的文献综述基础之上的学术着作,对欧洲其他汉学家的观点、成果和语言材料进行整合,从中得出更进一步的观点,从而成为外国人汉语教材编着史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时具有综述性、整合性的一部着作。另一方面,《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中对欧洲人汉语学习资料的运用还在于对其中收集的语言材料进行分类、精选,找到最适合编入该书的范例。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特点还在于将以往欧洲汉学家、语言学家的资料,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将之整合纳入他的语法系统中—一汉语实用语法系统是作者要着重教授的内容,也是这部教材相比于一些欧洲汉学家语料搜集式的汉语教科书更具优势之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并非只有零散的语法点汇集,而是强调汉语语法规则的整合归纳,并且首次在俄语语境下构建一套新的汉语实用语法体系。是明清时期以来外国人对汉语语法科学研究史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继往开来之作,也是20世纪以后国际学界的现代汉语研究往纵深方向开拓的重要前提,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从欧洲语言学史和俄罗斯语言学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到19世纪末,欧洲和俄国语言学经过了多年的方法和材料积累,在历史比较语言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经为学界所接受,这些思想对这一时期包括施密特在内的俄国语言工作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普通语言学的新思想在外语教材编纂方面的应用也具有重大意义。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汉学史上第一次尝试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语法着作。一方面来说,以汉语为参照、拓宽了普通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围,反过来说,也从西方语言学的新成果出发丰富了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从语言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的汉语内部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清末社会大变革,越来越多的新词日渐成为时尚,北方官话口语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中外交往标准语,白话文运动已在酝酿之中;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来自西欧语言学的发展——经过19世纪的发展,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该书可以看作是一部汉语史研究与汉语实践语法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书中证实了运用产生于印欧诸语言框架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方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通过对本书的研究,可以从“他者”的角度审视汉语对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贡献,挖掘汉语对历史语言学及普通语言学研究的补充意义,加深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观念下对汉语及其历史演变的认识。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出版使用对19、20世纪之交俄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汉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言实践教材,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规则、掌握用法,作者不仅善于描写语法规则时在抽象化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表述,注重使用条件、搭配对象、适用范围、特例等方面的考察,力求使语法规则呈现出严谨、易懂、实用的特色,同时还配有大量精选范例。此外,教材的内容还间接地反映了俄国的教育政策、教育历史,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汉语课程大纲、教学目标,施密特本人的教学思想等。因此,教材的内容折射出这一时期俄国汉语教育史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即19、20世纪之交)、特定教育场所中(即海参崴东方学院)、特定教育者(即施密特)主导下、针对特定学习者群体(即就读于海参崴东方学院的大学生、军官和少量其他社会人士)的教育活动的历史进程。总之,俄国汉学家施密特专为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汉语学习者编写、并于1902年出版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既继承了俄罗斯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学派既往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传统,采用了俄国人头脑中相对成熟的俄语语法框架基础,又能放眼世界,有所取舍地借鉴当时流传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其他国家汉学家所着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成功运用最新的俄国和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研究方法论,以及截止到清末时期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成就来科学地描写汉语,是俄国汉语教育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部语法教科书。本文将结合教材原着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本书的编写特点及研究成果,全面考察这部着作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田语[2](2020)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文中提出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是20世纪下叶欧美古典汉学界的代表性学者。他在唐代物质文化史、中西交通史、古代文学研究等领域均出类拔萃,堪称一代大家。因为薛爱华在域外汉学界的声誉,国内学术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有一些对薛爱华代表作品的译介与评述作品出现,成果斐然。然而相对于薛爱华其人在上世纪域外汉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相对于其汉学论着作品的丰硕和内容的多样化,目前对其展开的译介和研究工作仍旧是相对不充分的。基于此,本论文立足于文本分析,用学术史的、跨文化的方法,对薛爱华的生平经历以及学术研究展开全方位的考察,并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将梳理与薛爱华汉学研究工作有关的历史性事实,并通过全面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其汉学研究论着与论文作品,尽可能为学界呈现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风貌;其次,本文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薛爱华专着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专题研究工作,以期从学术视阈与研究方法的范式与因革流变的角度深化对薛爱华不同时期汉学研究模式与特色的理解。其三是自觉得以更为宏观的西方古典汉学发展史视角理解薛爱华的汉学研究,并通过对薛爱华的个案研究形式,以局部照见整体,对认识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乃至整个欧美古典汉学研究的历史走向、理论特色、学术视阈等更为重大的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系和管窥之途。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薛爱华之前古典汉学的发展史做一精要的梳理与概述。古典汉学源起自早期西葡天主教士的中国观察,自十九世纪法国学派兴起而蔚为大观。法兰西学院雷慕沙、儒莲、沙畹、伯希和等人,见证着古典汉学研究从稚嫩走向辉煌的进程。古典汉学以语文学为本,重视翻译与注释研究,其传统得到了夏德、劳费尔等学者的发扬,正是他们将这一传统嫁接到美国学术土壤之上,推动了美国古典汉学研究的成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的诞生与发展正是植根于这种历史语境之中。经由莱辛、赵元任、卜弼德等学者的教研实践和薪火相传,而终以期古典汉学研究傲视美国西海岸学术界。薛爱华正是伯克利东语系所培养出的杰出学子,但其学术师承却并非如此简单。薛早年对人类文化、文学作品的广泛爱好孕育了其为学的宽广视野以及为文的丰沛才情;语言学天赋与勤苦使他得以掌握数十种东西方语言,为其广泛利用多国文献开展研究提供了条件;本科人类学的专业训练使得薛爱华能够在文本研究基础上融汇博厄斯派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最后,博士师从伯克利卜弼德的学术经历奠定了其汉学研究的语文学底色、视阈与翻译方法上的特点。以前述汉学史及薛爱华学术渊源之梳理与分析为基础,本文从目录学角度审视薛爱华学术研究视阈及其发展。通过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薛爱华的作品,我们可以勾勒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模式:薛爱华的研究按时代先后可分为前后二期。就前期(上世纪50-60年代)来说,薛主要致力于唐五代物质文化史与中西交通研究。《闽国:10世纪中国的南方王国》《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等作皆为此类;后期(上世纪70-80年代)的作品转向神话民俗、道教、道教文学等领域,《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与雨女》《唐代的茅山》《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等作皆为此类。本文继而对薛爱华前后期代表作《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开展专题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和编写体例,通过翻译—注释研究法、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及合理想象的运用,对唐代南越自然与人文物事做了细致而全面的介绍与描写,并以此勾勒出存在于唐代文献中的南越世界的整体风貌。《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出现标志着薛爱华走上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学研究道路。通过对曹唐诗歌的文本分析,薛爱华深入探讨了曹唐游仙诗的内涵、母题、主题等问题,并利用其诗作为研究材料,开展针对唐人想象中的道教神仙世界的考证和描写。在文本研究基础上,本文转向对理论问题的探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有着明确的理论与方法论指导,它以语文学为大宗,在当时的欧美中国研究的浮躁语境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独特性。此外,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石——汉文英译理论与实践颇具特色,其保全源语言语义与语境色彩的翻译范式相对于音译和功能性翻译等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和价值。最后,因为薛爱华着作等身,且革新了中西交通史、名物考证研究、道教研究等领域的研究现状,也因为薛爱华在学术社团实践、教学活动、社会活动等方面为中国研究和中国文化传播所作出的贡献,我们认为,从20世纪下半叶域外汉学的整体大局看,薛爱华可称为美国乃至整个欧美中国研究界古典汉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

曹雨杨[3](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姚道林[4](2020)在《出土文献与《毛传》训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出土文献的角度来研究《毛传》训诂,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後世学者对这一传统多有继承,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吸收前(5以及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之上,利用出土文献对《毛传》训诂加以考察,其中结论或可证成《毛传》训诂之实、或可纠正《毛传》训诂之误。第一章是对《毛传》释词与解句的集中阐释。第一节主要论述《毛传》是如何利用声训和义训来解释字词,其中声训的内容可以概括爲“同音相训”“双声相训”“叠韵相训”“音近相训”四类,义训的内容可以概括爲“释一词之义”和“概括释义”两类。第二节主要阐释《毛传》如何解释诗句,我们从解释范围的大小将其分爲解释句意和串讲诗句两类。第三节首先论述《毛传》如何使用训诂术语;其次又讨论了《毛传》如何分析《经》文当中的语法关系,其中涉及《毛传》对语序、虚词的説明;最後我们讨论了《毛传》对“兴”体的论述。第四节是对《毛传》局限性的揭示,论述的焦点集中在“望文生训”之上,根据致误的原因本文将其分爲“因昧於古义而望文生训”“因不明假借而望文生训”两类。在第二章当中,我们以出土文献爲切入点,分别论证《毛传》释词之正确性以及《诗经》中的假借字。第一节首先对学界主要观点加以吸收,其後逐次论述“覃”“荒”“干城”“茨”“愉”等字词,认爲《毛传》对诸字词的训释正确可从。毛《诗》作爲古文经,其间借字多见,但《毛传》往往都能够作出准确的解释,所以第二节的内容主要关涉《诗经》中借字的训释。在这一节中,我们先後论述了“流”“履”“肃”“盬”等字,认爲诸字分别爲“摎”“礼”“蹙”“固”之借字。第三章是对《毛传》训诂的补充説明。本章共分爲两节,第一节主要是利用出土文献来释《毛传》未释之字词,第二节则是对《毛传》已释之字词加以补充。两节内容皆是从吸收学界已有成果入手,然後是对《诗经》字词的论证分析。其间提出“悠”爲“陶”之借字,当训爲“郁陶”;“委蛇”当以“蟡蛇”爲本字,本义可能指“蛇”;“强”爲“竞”之借字,当训爲“逐”;“毛物”当爲“屯(纯)物”之譌等观点。第四章是对《毛传》训诂的校正。本章按照《毛传》致误的原因,共分爲三小节。一、二两节分别从字形与语音入手校正《毛传》训诂,其间不仅佐证了“缝”爲“裘”之譌字、“廛”“亿”“囷”分别爲“缠”“繶”“稛”之借字、“中冓”“中垢”爲“中”之借字、“畅毂”爲“象毂”之借字,还提出了“阴靷”爲“靲靷”之借字的观点。此外,一、二两节还分析了校改《毛传》训诂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其间包括字形、语音、字用与文意的有机统一。本章第三节是以吸收学界最新观点爲主要内容,由於学界对此诸例尚有争议,故本节将其归爲其他类,并不强行作解。在附录部分,我们对早期《诗经》文本的形成与流传作了几点思考,先後探讨了“早期《诗经》文本的形成与定型化”“早期《诗经》文本的流传”“《诗经》字词演变的原因”“《诗经》字词演变的时间綫”等问题。

姚舜禹[5](2020)在《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课堂教学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思辨性阅读是一种强调读者以独立自主的阅读姿态,以文本作为基础,主动进行质疑、分析、推论、区辨、判断的阅读方式,注重阅读者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我国对于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研究相比西方起步较晚,现有的研究尽管能意识到文言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所具有的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充分适宜性,但整体而言,其一方面缺乏对文言文区别于白话文独有思辨空间的深刻体认;另一方面缺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结构化视角,对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中的目标、内容、方法三者的逻辑构成及联结方式鲜有系统化的研究。因之,文本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廓清思辨及思辨性阅读的概念,并回溯20世纪后期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批评语境,在笼统的心理学之外基于文学批评的模式阐明思辨性阅读的理论基础,从而更为合理地论述思辨性阅读的内涵和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不同于传统文言文教学的特点。其次,立足于文言文本体特征的角度,从语言系统、文体分类、语词修饰和文化成分四个方面厘定文言文区别于白话文所独有的立体性思辨空间,从最为核心的本体论的角度论证开展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可行性,以及综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文言文独有思辨特质的内在规约说明进行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接着,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南京市五所高级中学的近500名学生和近10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从而更为客观有效地掌握目前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现状,为之后的教学结构构建提供更为坚实的实践性理据。最后,在理论梳理、文献分析和实证调查的基础之上尝试进行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课堂教学结构的构建,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维度入手,阐明三者之间外部具体的联结方式和内部微观的逻辑构成,并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文本细读、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备课案例针对课堂教学结构中的每一要素给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王玉[6](2019)在《《过秦论》文本解读和教学探究》文中认为《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也是“过秦”思潮影响下流传最广、最为有名的篇章之一。该文分为上中下三篇,自1961年《过秦论》上篇首次被选入现代语文教材后,多次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具有很大的教学和学习价值。本文主体由三章构成:第一章首先论述了《过秦论》古代选本选入情况和现代选入语文教材的情况,对《过秦论》的教学价值进行了简要分析。作为一篇政论型散文,《过秦论》无论是在文章气势、论证手法还是结构布局上都别具特色。而其所蕴含的主题思想和承载的文学知识,也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第二章对《过秦论》文本内容进行分析。主要是从主题解读、艺术特色、原文对比分析、注释商榷这几个方面展开。首先,《过秦论》主旨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理解历来存在着争议,笔者从贾谊的政治思想、文言文语法知识等角度进行了阐释。其次,笔者将不同版本语文教材中的《过秦论》与古代选本中的《过秦论》文本进行对比,针对不同版本的文本差异,简要分析了原因。最后,笔者将人教版、粤教版和沪教版的《过秦论》课下注释进行了比较,探究三者注释的优劣,并进行了辨析。第三章对搜集到的《过秦论》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并尝试解决《过秦论》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此外,笔者从全新的角度,对《过秦论》进行了教学设计。最后综合各个方面,对实际教学中出现的不足给出适当的教学建议。通过《过秦论》艺术特色的总结和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的归纳分析,笔者对《过秦论》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反思,并给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希望有益于年轻教师对《过秦论》这篇课文的深入理解,为一线教师的语文教学提供帮助。

袁昱菡[7](2019)在《汉语复合词的结构历时变异现象》文中研究表明汉语属于孤立语,缺乏形态的变化,所以汉语的词汇多是通过词根与词根的组合来构词,词法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与句法结构保持着一致性。以往的构词法研究总是局限于共时平面,当从历时的角度分析时,会发现一些词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本文以词根与词根组合而成的复合词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历时发展中的结构变异,并试图解释其中的动因与机制。依据词根间的语法关系,复合词一般被分为并列式、偏正式、补充式、动宾式以及主谓式,本文以这五类结构作为研究的重点,说明其古今结构的变异情况。汉语中语素以其简短的组合形式来表达丰富的语义内涵,与复杂的句法形式相比,缺乏虚词、语序等确定组合关系的语法手段。这会导致语素间语义和语法关系在理解上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在词义框架的制约下能够得以消解。然而,当语素或词语的意义改变,或人们用词过程中不自觉的忽视或对意义重新理解时,都可能会造成词语内部组合关系的变化。例如“颜色”一词,其成词之初属于定中结构的复合词。随着词义的发展,“颜”被重新理解为了“颜色”义,其结构在今天已经被重新分析为了并列结构。本文的“结构变异”指的是一个词在古代汉语的系统中属于A结构,发展到现代汉语中变化为B结构。通过历史比较的方法,对《汉语大词典》与《现代汉语词典》中每个复合词的古今结构进行了一一的对比分析,作了穷尽式的考察,试图从中归纳总结出每种结构的复合词的变异情况。通过统计发现,这五种基本语法结构的复合词中,古今由此结构变为彼结构的所占数量并不多,共计265例。这在整个复合词系统中所占比例虽然很小,但是这种语言现象是客观存在而不容忽视的,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在这些结构变异的复合词中,以并列式复合词的变异类型和数量最为丰富,偏正结构次之,动宾结构与主谓结构复合词的历时变异情况较少。最后,由于补充式结构出现的时间较晚,成词之后的结构和意义相对稳定,因此发生结构变异的现象最少,在所搜集的语料中仅有一例。不同类型复合词结构的变异情况有着不少相通之处,同时又各具特点。在现象描写的基础上试图对这种结构变异的动因与机制做出解释,探寻其中的规律。变异的动因与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自身发展的结果,如词义或语素义的改变,词性的转类,字形的掩盖等;另一方面是人们认知行为的影响,即人们无意识地对意义的重新理解,包括对语素义、词义以及语素间的语义关系的重新理解,具体而言包括聚合类推、语法类推、异质激活等。在此基础上,再对词语的结构进行分析时,就可能会出现复合词的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属于重新理解导致的结构的重新分析。结构变异现象除了涉及五种基本语法结构的复合词外,还表现在其他一些特殊的结构上。包括早期的外来音译词,它们外来词的身份被汉语自源词所取代,在结构上由单纯词变为复合词;一些由跨层结构词汇化形成的双音词,成词之初结构本不可分析,在重新理解的推动下演变成了可分析的结构;一些复合词在成词之初结构是唯一的、确定的,到了现代汉语中具有不同的理解方式;还有一些复合词由一种词性和一种结构发展出了名动两种词性和两种结构,这是一种多构化的现象。总的来说,从历时的角度对词语的结构进行分析时,会发现纷繁多样的变异情况,这也进一步说明从古至今的词汇系统中,改变的不仅有词义,还包括一些词语的词法结构。复合词结构的分析判定应以意义为主,形式为辅。意义在结构变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象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这些词汇材料中的意义变化,会发现具有不同的特点,即有些是词义不变,语素义改变;或者词义改变,语素义不变;还有些是语素义和词义都变化。但不管是哪种情况,意义或者人们对意义的理解都一定会发生改变。构词法所描写的对象是词汇,构词法又属于语法系统,所以构词法可以看作是联结词汇系统与语法系统的一座桥梁。此外,意义是词汇研究的核心要素,在结构的判定和变异中都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综上,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这些词语古今结构的变异研究,可以进一步揭示意义与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词汇结构与语法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试图将词汇系统与语法系统的互动研究引向更深的层次。除此之外,词语结构的古今对比分析还打破了以往词汇结构研究总是在某一共时平面的局限性,使共时与历时联系起来。然而,由于复合词数量的庞大,加之作者知识结构方面的局限,在进行结构分析时只能以相关的辞书作为客观标准,难以对每个词的词汇化具体过程以及结构在不同历史时期演变的具体情况做出细致的描写,尚且只能依据两个时段的对比,进行总体规律的考察。这些不足之处将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改进。

魏学琴[8](2019)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篇目注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选篇构成中,古诗文篇目作为凝聚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占了相当一部分比重。古诗文注释对理解古诗文文本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借助注释,教师和学生对古诗文教学的任务才能得到有效地开展,古诗文承载的教育价值才能得到彰显。因此,注释的质量影响教学的质量,只有注释准确、到位,学生才能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获得古诗文该有的文本熏陶与教育。论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使用的方法。第一章对“部编本”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篇目注释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注释数量及注释内容两个角度的对比,从中发现变化所在,并对变化作出理性的原因分析。第二章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总结“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的特色及从中体现的教育理念。第三章提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尚存在的不足,并针对不足从编写和教学两个方面提出相对应的编写和使用建议。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对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作进一步的总结与反思。本文立足于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的研究,以期通过深入地梳理、对比和研究,对这版教材的古诗文注释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与把握,发现选文及注释的审定、更新与进步,总结其中的规律和特点,领会教材编订专家的用意和努力。同时,也提出了其中存在的些许问题。本研究的目的即全面研究“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相较于传统版本之特点,从多个角度进行归纳总结,从使用角度提出的一些建议或对使用者有所裨益。

王依娜[9](2018)在《西周金文句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周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个比较重要的时期,上承商代,下接春秋战国,时间近三百年,西周汉语研究是上古汉语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相比西周传世文献,西周时期最重要的出土文献——西周金文虽然数量巨大,语料内容庞大,但是研究却相对薄弱。已有研究存在使用语料不够全面,运用的语言学理论不够新颖,方法上以举例为主,少有穷尽描写和研究等问题。随着西周金文语料的增多,考释水平的提高,语言学理论和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推陈出新,西周金文的句法研究,尤其是一些特色句式的研究也亟待进一步深入。本文以《殷周金文集成》及其后新发表的西周金文为研究对象,针对语料封闭性特点,借鉴了专书语法研究之方法,对语料进行穷尽性统计和分析,并在定量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定性分析,同时以历时比较的方法进行历时关照,深入研究各类句式发展脉络。论文细致考察了西周金文的判断句、有字句、在字句、兼语句、与格句式、连动式、并列式等7种重要句式,结合西周传世文献、殷墟甲骨卜辞、春秋战国时期语料,分析了上述7种句式的历时演变面貌,并借鉴语言类型学、语法化理论、认知语法、语义地图等理论依次探讨了殷商西周时期汉语判断句的表达类型和语用策略、先秦汉语领有动词“有”的语法化、西周金文在字句的语义类型、兼语句与使动表达之关系、上古汉语与格句式的句式演化以及语义地图等一系列问题。

郑玉贵[10](2017)在《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肯定否定的极性视角切入,运用结构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式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的相关问题做了较为全面地探讨。全文由十三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理论背景及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说明语料来源。第二章到第六章是在宏观层面上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进行研究。第二章重点考察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类别。本章首先探讨极性词语与否定极性词语的概念,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否定极性副词”,接着对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进行探讨,提出界定该类副词的三个重要标准进而框定出其范围与具体成员。最后分别根据该类副词成员在语法意义和对否定结构的依赖程度等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征进行类别划分,为进一步展开考察打下基础。第三章重点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在句法和语义方面表现出的共性和差异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在句法特征方面,主要从其句法功能、修饰成分、句法分布与辖域范围、对否定词的选择限制以及与否定词的共现语序等方面进行描写和解释。在语义特征方面,重点对该类副词成员具有的极量特征进行描写和分析,初步从极量角度探寻了该类副词倾向于与否定结构结合的内在机制。第四章在根据此类副词语法意义的分类基础上分别考察各类成员与含“不”“没(有)”“别”否定结构的分布组合情况。虽然同为否定极性副词甚或是内部的同一小类,其组合情况也并不完全一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第五章首先引介学界对情态的定义以及大致的分类,然后据此对各种否定结构可能包含的情态语义类型做分析,最后集中通过描写分析该类副词成员对否定结构的情态语义的选择限制进而考察否定极性副词内部各成员呈现出的情态语义特征。第六章详细描写部分否定极性副词与肯定结构的组合分布状况进而归纳出可共现的肯定结构具有的一些特征,并尝试解释一些肯定结构可以允准部分否定极性副词使用的原因。最后对否定极性副词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七章到第十章是在微观层面上对否定极性副词进行研究,分别从程度类、时间类、范围类和语气类四类否定极性副词中各选取一个词语进行个案研究,分别是“丝毫”“始终”“一概”和“万万”。各章首先利用北大语料库对这4个副词的语例进行定量调查和分析,为它们能否成为否定极性副词成员进行定性。接下来根据语料从它们与否定结构的强制性程度、与否定词的组合位置、组合自由度以及间隔距离等角度考察分析它们作为否定极性词语所表现出来的极性特征。然后调查它们的语境分布状况,重点分析与否定结构搭配时表现出的各种句法格式特征和语法意义、与之共现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的选择限制规律以及在句中表达的语用功能等进行考察。最后提出观点,认为这些副词的语境分布之所以受到限制是其自身的极量语义特征、强调的语用功能以及梯级逻辑等因素相互协调的结果。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是对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的否定极性副词进行对比研究。第十一章是在宏观层面对汉日否定极性副词分别从句法分布、语义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首先确立界定标准并框定出拟对比的汉日否定极性副词成员,然后分别从词语的构成方式、在实际使用时共现成分的类型差异、与否定词的语序及辖域关系、量性特征以及该类副词的形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考察,总结并归纳出它们之间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第十二章是在微观层面对汉日否定极性副词中的日语“决して”与汉语“并”和“决/绝”进行个案对比分析。它们在各自的语言中都是典型的否定极性副词且语义上具有相通性。本章分别从否定的类型归属、各自的语义背景及用于否定句的语法意义、否定量域、共现成分的选择与限制等方面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之处,总结彼此对应及不对应的状况并尝试解释原因。第十三章是结语。

二、古汉语文选教学中虚词解释质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汉语文选教学中虚词解释质疑(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
    1.1 海参崴东方学院及其培养目标
        1.1.1 办学背景
        1.1.2 学院设置
    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作者施密特
        1.2.1 施密特的早年求学、实习生涯
        1.2.2 赴海参崴东方学院任教后的汉学研究
    1.3 教材的学习者与使用情况
        1.3.1 教材的出版、使用、影响
        1.3.2 学员的汉语学习情况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国传统汉学背景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语音系统考辨
        2.1.1 南北官话的语音系统、汉语音韵研究
        2.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注音方案
        2.1.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发音规则
    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比丘林汉语语法体系的突破
        2.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词法体系
        2.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句法体系
    2.3 施密特对比丘林、瓦西里耶夫等人汉字理论的发展
        2.3.1 汉字的起源问题
        2.3.2 关于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讨论
        2.3.3 汉字的“六书”
        2.3.4 施密特对瓦西里耶夫汉字体系的增补
    2.4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满、蒙、日、朝、越等语言的关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世界汉语研究史框架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3.1 例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欧美汉学的反思
    3.2 以“声调”为例谈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音研究的整合
        3.2.1 声调的本质
        3.2.2 汉语声调的发音特点
        3.2.3 汉语声调的标调系统
        3.2.4 汉语方言的声调语音规律
        3.2.5 中外学者论“汉语声调的演变”
        3.2.6 “入声”之争
    3.3 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整理
        3.3.1 某些语法形式在各地的使用差异
        3.3.2 各国汉学家对若干语法规则的不同观点
        3.3.3 欧洲汉学家普遍忽略的汉语语法知识
    3.4 选编欧美、日本汉语教材及中文原典的书面官话范例
        3.4.1 筛选范围:标准北方书面官话材料
        3.4.2 筛选入编:符合语法规范、排列顺序合理
    3.5 个案研究:德国汉学家阿恩德对施密特的影响
        3.5.1 阿恩德及其《官话手册》
        3.5.2 两部教材的总体设计
        3.5.3 以重音理论为例讨论施密特对阿恩德的取舍
    3.6 个案研究:《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中国传统文献的改编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世界语言学发展进程中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4.1 施密特的汉语观
        4.1.1 对汉语的两种定位
        4.1.2 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
    4.2 汉语语音史的构建: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的结合
        4.2.1 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基础材料
        4.2.2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辅音音变考察
        4.2.3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元音音变考察
        4.2.4 语言史的社会性——汉语官话的形成
        4.2.5 语言现象的“类推作用”:汉语词根溯源问题
    4.3 俄国语言学成果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
        4.3.1 用“形式语法”思想分析汉语的词法
        4.3.2 语言与思维的联系——汉语与中国人的心理
        4.3.3 波捷布尼亚及其弟子的句法思想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语言教育及应用视角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5.1 一部“研究—学习—教学”三位一体的汉语教科书
    5.2 从课程理论分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材料建构
        5.2.1 横向组织:课程教学板块的功能分析
        5.2.2 纵向组织:螺旋渐进的主题序列性
    5.3 从应用语言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教学大纲
        5.3.1 字词大纲及词汇控制
        5.3.2 语法大纲及翻译训练
    5.4 本章小结
余论 施密特《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价值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书影及相关影像资料
附录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序言及目录
附录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俄语字母注音表(含例字)
附录4 阿恩德《官话手册》序言及目录
致谢

(2)薛爱华的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西方研究情况概述
        1.1.1 中国学术界的薛爱华研究
        1.1.2 西方汉学界的薛爱华研究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
    1.3 关键词的界定与解释
        1.3.1 汉学与中国学
        1.3.2 语文学与古典汉学
        1.3.3 中古中国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古典汉学传统与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学术资源
    2.1 古典汉学的萌芽与发展
    2.2 法国古典汉学(1814-1945)
    2.3 美国古典汉学的起步与劳费尔的开拓
    2.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与文学系古典汉学研究的发展
    2.5 卜弼德的汉学研究
    2.6 薛爱华的早年生活与学术渊源
        2.6.1 从西雅图到伯克利
        2.6.2 博厄斯派人类学与薛爱华
        2.6.3 卜弼德的影响
第三章 对薛爱华汉学论着的目录学审视
    3.1 薛爱华学术专着概览
    3.2 薛爱华汉学学术论文概览
    3.3 基于目录学的历时性分析
第四章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
    4.1 成书背景
    4.2 对《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内容与体制的讨论
        4.2.1 主要内容
        4.2.2 内容与结构上的特点
        4.2.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方法论析
    4.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征引性注释考析
    4.4 勘误
第五章 《时间海上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研究
    5.1 写作背景与动因
        5.1.1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转向和道教研究的深入
        5.1.2 《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创作目的
    5.2 《曹唐的道教诗歌》内容与体制
    5.3 母题研究与曹唐游仙诗的内涵与主题
    5.4 道教仙境考证学
    5.5 订正
第六章 薛爱华汉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论
    6.1 “我是一名语文学者”
    6.2 语文学研究的特点
    6.3 语文学研究之于古典汉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6.4 薛爱华汉文英译理论与方法论
第七章 薛爱华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7.1 薛爱华所处的美国中国研究历史发展阶段
    7.2 书斋内外:薛爱华对美国古典汉学的贡献
    7.3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缺憾
        7.3.1 不重视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7.3.2 一部分论着作品结构编排不合理
        7.3.3 论文写作的文学色彩所带来的问题
        7.3.4 材料引征上的几个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薛爱华论着目录
附录二 薛爱华生平
附录三 薛爱华获奖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尹至》
        第二节 《尹诰》
        第三节 《程寤》
        第四节 《保训》
        第五节 《耆夜》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第七节 《皇门》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第九节 《楚居》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系年》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说命上》
        第二节 《说命中》
        第三节 《说命下》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第五节 《芮良夫毖》
        第六节 《良臣》
        第七节 《祝辞》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第一节 《尹至》
        第二节 《尹诰》
        第三节 《程寤》
        第四节 《保训》
        第五节 《耆夜》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第七节 《皇门》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第九节 《楚居》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第一节 《系年》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第一节 《说命上》
        第二节 《说命中》
        第三节 《说命下》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第五节 《芮良夫毖》
        第六节 《良臣》
        第七节 《祝辞》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凡例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尹至》篇知见录
        《尹诰》篇知见录
        《程寤》篇知见录
        《保训》篇知见录
        《耆夜》篇知见录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皇门》篇知见录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楚居》篇知见录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综论知见录(存目)

(4)出土文献与《毛传》训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毛传》训诂研究概述
    二、出土文献当中的《诗》类文献述要
    三、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四、关於本文相关问题的説明
第一章 《毛诗故训传》的内容及其特点
    第一节《毛传》关於字词的训释
    第二节《毛传》关於诗句的阐释
    第三节《毛传》关於训诂术语、语法关系以及“兴”体的説明
    第四节《毛传》训诂之局限
第二章 利用出土文献佐证《毛传》之训诂
    第一节 从出土文献的角度看《毛传》训诂之正确性
    第二节 从出土文献的角度来看《毛传》对於借字的解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利用出土文献补充《毛传》之训诂
    第一节 利用出土文献释《毛传》未释之字词
    第二节 利用出土文献补释《毛传》已释之字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利用出土文献校正《毛传》之训诂
    第一节《毛传》因文字错)而误释例
    第二节《毛传》因字词通假而误释例
    第三节《毛传》因其他原因而误释例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利用出土文献来研究早期《诗经》文本的形成所得到的一些启示
附录二《毛传》训诂词例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课堂教学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概述
    第一节 思辨性阅读的定义、理论基础与内涵
        一、思辨性阅读的定义
        二、思辨性阅读的理论基础
        (一)读者反应批评
        (二)新历史主义批评
        三、思辨性阅读的内涵
        (一)思辨什么
        (二)为何思辨
        (三)如何思辨
    第二节 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区别于传统文言文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主体:更强调学生以独立自主的姿态阅读文本
        二、教学目标:更突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育
        三、教学内容:更注重“言”“文”统一,整体建构
        四、教学方法:更重视运用聚焦思辨的问答法
第二章 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一节 必要性:“一体四面”的文本特点与课程标准的双重要求
        一、思辨性阅读教学是基于文言文本特点的必然选择
        二、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是课程标准规约下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 可行性:文言文本具有广阔的思辨空间
        一、文言与白话之间存在微妙复杂的关联
        二、文体对于文言文阅读的暗示与规约
        三、语词细节对作者情志的遮蔽
        四、丰富传统文化成分的蕴藏
第三章 目前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现状及分析——以南京市五所高中为例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问卷发放和回收的基本情况
        三、问卷的内容及设计思路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结果及现状分析
        一、学生卷的结果及现状分析
        (一)高中生对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整体认识
        (二)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实际目的
        (三)高中生对于教材文言文本思辨特质的认知程度
        (四)高中生进行文言文思辨性阅读学习的方法
        (五)高中生进行文言文阅读学习评价的自我标准
        二、教师卷的结果及现状分析
        (一)教师对于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认知
        (二)教师在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开展之前目标制定的侧重
        (三)教师对教材文言文本思辨特质的认知及文本研读方式
        (四)教师在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开展时教学方法的整合及运用
第四章 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课堂教学结构的构建
    第一节 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目标样态的构建
        一、使能性目标:学生思辨意识的唤醒
        二、教学性目标
        (一)通过推理与解释,建构个体原生的文言言语经验
        (二)通过分析与论证,发展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通过辨析与评价,形成对传统文化隐质的辨证理解
    第二节 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内容样态的构建
        一、主干内容:文言文本之“实”
        (一)反思文本成见:思辨的起点
        (二)解释文本细节:思辨的基点
        (三)分析文本逻辑:思辨的重点
        (四)建构文本旨归:思辨的结点
        二、枝叶性内容:与文言文本相关的思辨支撑材料
        (一)相关史料
        (二)其他关联性文本
    第三节 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方法样态的构建
        一、贯穿“质疑、激疑、解疑”的线索性方法——问答法
        (一)指向文本成见、细节的呈现性提问和理解性提问
        (二)针对文本逻辑的分析性提问
        (三)紧扣文本旨归的评价性提问
        二、引导学生针对文言文本进行辩论与论争的支撑性方法——讨论法
        三、引入思辨支撑材料,转化思辨空间的辅助性方法——讲授法
结语
附录A 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B 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中文期刊文献类
    三、外文期刊文献类
    四、学位论文类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6)《过秦论》文本解读和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过秦论》的教材选编情况与教学价值
    第一节 《过秦论》古代选本入选情况
    第二节 《过秦论》在现代语文教材中的选录情况
    第三节 《过秦论》的教学价值
第二章 《过秦论》的文本分析
    第一节 《过秦论》主题解读
    第二节 《过秦论》艺术特色分析
    第三节 《过秦论》原文与注释商榷
第三章 《过秦论》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一节 《过秦论》的教学设计
    第二节 《过秦论》的教学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谢辞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7)汉语复合词的结构历时变异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意义
        1.2.1 共时与历时相结合
        1.2.2 词汇与语法相结合
        1.2.3 描写与理论相结合
    1.3 研究现状
        1.3.1 现代汉语中的构词法与造词法
        1.3.2 词法与句法的关系
        1.3.3 专书与断代词汇结构分析
        1.3.4 各类构词法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
        1.5.1 对比分析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穷尽分析,定性考察
    1.6 研究内容
2. 词汇结构的分析方法及作用
    2.1 词汇结构的分析方法
        2.1.1 拆词法
        2.1.2 扩展法
        2.1.3 语素法
        2.1.4 类推法
        2.1.5 形式法
        2.1.6 字形法
    2.2 构词法的作用
        2.2.1 构词法在造词中的作用
        2.2.2 构词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2.3 小结
3. 并列式复合词结构的历时变异
    3.1 并列式复合词结构的变异类型
        3.1.1 并列式——单纯词
        3.1.2 并列式——偏正式
        3.1.3 并列式——补充式
        3.1.4 并列式——动宾式
        3.1.5 并列式——结构模糊的复合词
    3.2 结构变异的并列式复合词的特点和规律
    3.3 并列式复合词结构变异的动因与机制
        3.3.1 词义的发展
        3.3.2 语法功能的转变
        3.3.3 字形的掩盖
        3.3.4 重新理解
    3.4 小结
4. 定中式复合词结构的历时变异
    4.1 定中式复合词结构的变异类型
        4.1.1 定中式——并列式
        4.1.2 定中式——主谓式
        4.1.3 定中式——动宾式
        4.1.4 定中式——附加式合成词
        4.1.5 定中式——结构模糊的复合词
        4.1.6 定中式——单纯词
    4.2 结构变异的定中式复合词的特点和规律
    4.3 定中式复合词结构变异的动因与机制
        4.3.1 词义的发展
        4.3.2 语素的发展
        4.3.3 语法性质的改变
        4.3.4 字形的掩盖
        4.3.5 重新理解
    4.4 小结
5. 状中式复合词结构的历时变异
    5.1 状中式复合词结构的变异类型
        5.1.1 状中式——并列式
        5.1.2 状中式——定中式
        5.1.3 状中式——结构模糊的复合词
    5.2 状中式复合词结构变异的动因与机制
        5.2.1 词义的发展
        5.2.2 词性转类
        5.2.3 重新理解
    5.3 小结
6. 动宾式复合词结构的历时变异
    6.1 动宾式复合词结构的变异类型
        6.1.1 动宾式——并列式
        6.1.2 动宾式——定中式
        6.1.3 动宾式——结构模糊的复合词
    6.2 动宾式复合词结构变异的动因与机制
        6.2.1 词义的发展
        6.2.2 重新理解
    6.3 小结
7. 主谓式复合词结构的历时变异
    7.1 主谓式复合词结构的变异类型
        7.1.1 主谓式——并列式
        7.1.2 主谓式——状中式
        7.1.3 主谓式——定中式
        7.1.4 主谓式——结构模糊的复合词
    7.2 主谓式复合词结构变异的动因与机制
        7.2.1 词义的发展
        7.2.2 重新理解
    7.3 小结
8. 其他类型的结构变异现象
    8.1 补充式复合词结构的历时变异
    8.2 外来词结构的历时变异
        8.2.1 外来单纯词——附加式复合词
        8.2.2 外来单纯词——定中式复合词
        8.2.3 外来单纯词——并列式复合词
    8.3 超层次复合词结构的重新分析
    8.4 结构明确的复合词——结构歧解的复合词
        8.4.1 结构歧解的复合词
        8.4.2 造成结构歧解的原因
    8.5 小结
9. 复合词结构发展中的一词多构现象
    9.1 复合词多构化的类型
        9.1.1 并列式复合词的多构化
        9.1.2 主谓式复合词的多构化
        9.1.3 定中式复合词的多构化
        9.1.4 状中式复合词的多构化
        9.1.5 动宾式复合词的多构化
        9.1.6 补充式复合词的多构化
    9.2 复合词多构化的特点
        9.2.1 新词性的产生
        9.2.2 各类复合词多构化的语义和语法条件
    9.3 一词多构化的原因
    9.4 小结
10. 意义与结构变异的关系
    10.1 词义不变,语素义改变
    10.2 词义改变,语素义不变
    10.3 词义改变,一个语素的意义改变
    10.4 词义改变,两个语素的意义都改变
    10.5 重新理解
    10.6 小结
11. 构词法与语法、语义间的关系
    11.1 构词法与语法的互相影响
        11.1.1 构词法影响语法
        11.1.2 语法影响构词法
    11.2 构词法与语义的互相影响
        11.2.1 构词法影响语义
        11.2.2 语义影响构词法
    11.3 词法与句法的联系
        11.3.1 新语素义的产生与词语结构明确化
        11.3.2 句法中的名词作状语与状中式复合词
        11.3.3 动词带代体宾语与动宾式复合词
        11.3.4 词法与句法中的转指
        11.3.5 词法与句法中的同形异构
        11.3.6 复合词的来源
    11.4 小结
12. 结语
    12.1 研究结论
    12.2 创新之处
    12.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篇目注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部编本”与人教版古诗文篇目注释对比研究
    第一节 “部编本”与人教版古诗文篇目及注释数量对比
    第二节 “部编本”与人教版重合古诗文篇目注释内容对比
    第三节 “部编本”注释变化原因分析
第二章 “部编本”古诗文篇目注释的特色及教育理念
    第一节 “部编本”古诗文篇目注释的特色
    第二节 “部编本”古诗文篇目注释的教育理念
第三章 “部编本”古诗文篇目注释的不足及编写和使用建议
    第一节 “部编本”古诗文篇目注释的不足
    第二节 “部编本”古诗文篇目注释的编写建议
    第三节 “部编本”古诗文篇目注释的使用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谢辞
个人简介

(9)西周金文句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现状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内容、特点和方法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特点
        1.2.4 研究方法
    1.3 相关问题说明
        1.3.1 语料选取
        1.3.2 体例、简称等说明
第二章 西周金文判断句研究
    2.1 判断句内涵和外延问题的理论探讨
        2.1.1 已有判断句定义简述
        2.1.2 判断句内涵和外延界定
    2.2 西周金文判断句的描写和分析
        2.2.1 西周金文判断句之描写
        2.2.2 西周金文判断句之特点分析
    2.3 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判断句及其与西周金文判断句的比较
        2.3.1 西周传世文献的判断句
        2.3.2 殷商时期的判断句
        2.3.3 与同时期传世文献、殷商时期判断句的比较
    2.4 殷商西周汉语判断句的表达类型及其语用策略
        2.4.1 殷商西周汉语判断表达的构式类型
        2.4.2 殷商西周汉语判断表达的语义类型
        2.4.3 殷商西周汉语判断表达的语用策略
        2.4.4 余论
    2.5 小结
第三章 西周金文有字句研究
    3.1 西周金文有字句的描写和分析
        3.1.1 已有研究
        3.1.2 西周金文的有字句
    3.2 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有字句及其与西周金文有字句比较
        3.2.1 西周传世文献的有字句
        3.2.2 殷商时期的有字句
        3.2.3 与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有字句的比较
    3.3 殷商西周时期的领有动词“有”
        3.3.1 领有和空间存在的区别判定
        3.3.2 领有动词“有”的考察
    3.4 先秦汉语领有动词“有”的语法化
        3.4.1“有”语法化的认知理据和源头语境
        3.4.2“有”在动词连用中的语法化
        3.4.3“有”语法化的进一步扩展
        3.4.4 余论
    3.5 小结
第四章 西周金文在字句研究
    4.1 西周金文的在字句
        4.1.1“在字句 1”
        4.1.2“在字句 2”
    4.2 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的在字句
        4.2.1 西周传世文献的在字句
        4.2.2 殷商时期的在字句
        4.2.3 与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在字句比较
    4.3 基于认知的西周金文在字句语义分析
        4.3.1“在字句 1”的语义分析
        4.3.2“在字句 2”的语义分析
    4.4 余论和小结
        4.4.1 余论
        4.4.2 小结
第五章 西周金文兼语句研究
    5.1 西周金文兼语句的结构类型
        5.1.1 齐全式
        5.1.2 省略式
        5.1.3 特殊式
    5.2 西周金文兼语句的语义类型
        5.2.1 使令类
        5.2.2 助佑类
        5.2.3 任命类
    5.3 与同时期传世文献、殷商和春秋战国时期兼语句的比较
        5.3.1 与同时期传世文献兼语句的比较
        5.3.2 与殷商时期兼语句的比较
        5.3.3 与春秋战国时期兼语句的比较
    5.4 兼语句起源及其与使动范畴发展顺序问题
    5.5 小结
第六章 西周金文与格句式研究
    6.1 与格句式概论
        6.1.1 研究思路、内容及相关说明
        6.1.2 与格句式的内涵和外延
        6.1.3 与格句式之双宾语结构
        6.1.4 与格句式之于类句式和以类句式
        6.1.5 与格句式与双及物结构
        6.1.6 小结
    6.2 西周金文的与格句式
        6.2.1 结构类型
        6.2.2 语义类型
        6.2.3 小结
    6.3 同时期传世文献、殷商、春秋战国时期与格句式的结构类型
        6.3.1 同时期传世文献与格句式的结构类型
        6.3.2 殷商甲骨卜辞与格句式的结构类型
        6.3.3 春秋战国时期与格句式的结构类型
        6.3.4 小结
    6.4 同时期传世文献、殷商、春秋战国时期与格句式的语义类型
        6.4.1 同时期传世文献与格句式的语义类型
        6.4.2 殷商时期与格句式的语义类型
        6.4.3 春秋战国时期与格句式的语义类型
        6.4.4 小结
    6.5 西周金文与格句式特点及先秦与格句式的演变
        6.5.1 西周金文与格句式之特点分析
        6.5.2 与格句式结构类型的演变
        6.5.3 与格句式语义类型的演变
        6.5.4 小结
第七章 西周金文连动式研究
    7.1 西周金文的连动式
        7.1.1 已有研究和连动式界定
        7.1.2 结构类型
        7.1.3 语义类型
        7.1.4 基于认知的西周金文连动式分类
    7.2 与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春秋战国时期连动式的比较
        7.2.1 与西周传世文献连动式的比较
        7.2.2 与殷商时期连动式的比较
        7.2.3 与春秋战国时期连动式的比较
    7.3 余论和小结
        7.3.1 余论
        7.3.2 小结
第八章 西周金文并列式研究
    8.1 复音化与并列式的判定
        8.1.1 西周时期复音化所处阶段
        8.1.2 并列式判定标准问题
    8.2 西周金文的并列式
        8.2.1 并列式的结构类型
        8.2.2 并列式的语义类型
    8.3 与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并列式的比较
        8.3.1 与西周传世文献并列式比较
        8.3.2 与殷商时期并列式比较
    8.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关注现代汉语否定现象的缘由
        1.1.2 将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作为研究对象的考虑
        1.1.3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考虑
    1.2 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
        1.2.1 研究对象
        1.2.2 语料来源
    1.3 研究方法和意义
        1.3.1 研究方法
        1.3.1.1 描写和解释相结合
        1.3.1.2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1.3.1.3 归纳和对比相结合
        1.3.1.4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背景
        1.4.1 极性词语的梯级模型理论
        1.4.2 关联理论
        1.4.3 预设理论
        1.4.4 主观性与主观化
        1.4.5 标记理论
    1.5 相关研究动态
        1.5.1 否定极性词语相关研究概况
        1.5.1.1 国外的否定极性词语研究
        1.5.1.2 国内的否定极性词语研究
        1.5.2 否定极性副词相关研究概况
        1.5.2.1 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与类别
        1.5.2.2 微观层面的对比研究与历时考察
        1.5.3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1.6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类别
    2.1 引言
    2.2 否定极性词语概念的提出
        2.2.1 极性词语与否定极性词语
        2.2.2 否定范畴与否定句的界定
        2.2.3 否定极性词语的类别
    2.3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界定
        2.3.1 否定极性副词的范围
        2.3.2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界定与判定标准
        2.3.2.1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界定
        2.3.2.2 否定极性副词的判定标准
        2.3.3 与否定极性副词相关的几点说明
    2.4 否定极性副词的分类
        2.4.1 按照语法意义的分类
        2.4.2 根据对否定性语境依赖程度的类别划分
        2.4.2.1 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2.4.2.2 非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2.4.3 根据与否定词组合自由度的类别划分
        2.4.3.1 自由组合类
        2.4.3.2 不自由组合类
        2.4.3.3 限制组合类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否定极性副词的句法语义特征及成因
    3.1 引言
    3.2 否定极性副词的句法特征
        3.2.1 句法功能的单一性和附属性
        3.2.2 句法分布与辖域范围
        3.2.3 对否定词的选择
        3.2.4 对句类的选择
        3.2.4.1 对陈述句的选择限制
        3.2.4.2 对感叹句的选择限制
        3.2.4.3 对祈使句的选择限制
        3.2.4.4 对疑问句的选择限制
    3.3 否定极性副词的语义特征
        3.3.1 语义弱化或虚化
        3.3.2 语义指向特征
        3.3.3 极量特征
    3.4 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因
        3.4.1 极量否定极性副词的形成机制
        3.4.1.1 自然语言的肯定与否定公理
        3.4.1.2 违背肯定与否定公理的语言现象
        3.4.1.3 关联标记模式对极量与肯否极性关系的解释
        3.4.2 非极量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与否定结构的组合分布特征分析
    4.1 引言
    4.2 与含“不”否定结构的组合
        4.2.1 否定极性副词+不+VP
        4.2.2 否定极性副词+不+助动词+VP
        4.2.3 否定极性副词+V+不+X+(O)
        4.2.4 否定极性副词+不+AP
        4.2.5 否定极性副词+A+不+X
        4.2.6 与含“不”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4.3 与含“没(有)”否定结构的组合
        4.3.1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VP
        4.3.2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AP
        4.3.3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NP
        4.3.4 与含“没(有)”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4.4 与含“别”否定结构的组合
        4.4.1 时间类成员
        4.4.2 程度类成员与范围类成员
        4.4.3 语气类成员
        4.4.4 与含“别”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否定结构情态语义的选择限制考察
    5.1 引言
    5.2 情态的定义和类型
        5.2.1 情态的定义
        5.2.2 情态的类型
    5.3 否定结构的情态类型
        5.3.1 具备情态义的否定结构
        5.3.2 不具备情态义的否定结构
    5.4 对否定结构的情态语义选择
        5.4.1 时间类成员
        5.4.2 程度及范围类成员
        5.4.3 语气类成员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与肯定结构的组合状况及语用功能分析
    6.1 引言
    6.2 与肯定结构组合的否定极性副词
        6.2.1 强否定极性副词
        6.2.2 弱否定极性副词
    6.3 可共现肯定结构的特征
        6.3.1 与隐性否定动词连用
        6.3.2 与隐性否定副词连用
        6.3.3 与隐性句否定表达共现
        6.3.4 与其他词形成固定搭配
        6.3.5 与非典型动词的连用
        6.3.6 语境中临时获得消极否定语义
        6.3.7 其他
    6.4 可用于肯定结构的原因
        6.4.1 语言的动态性
        6.4.2 语言使用的个性差异
        6.4.3 肯定结构与否定含义
    6.5 否定极性副词的语用功能
        6.5.1 增强语气
        6.5.2 提高否定等级,凸显否定
        6.5.3 主观性功能
        6.5.4 反预期功能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丝毫”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7.1 引言
    7.2 “丝毫”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7.2.1 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7.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7.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7.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7.3 “丝毫”的句法特征
        7.3.1 “丝毫”的语法功能及词性探讨
        7.3.1.1 作状语的“丝毫”
        7.3.1.2 做定语的“丝毫”
        7.3.1.3 做宾语的“丝毫”
        7.3.2 副词“丝毫”的句法格式特征
        7.3.2.1 丝毫+否定动词+NP
        7.3.2.2 丝毫+否定副词+(助动词)+VP
        7.3.2.3 丝毫+V+否定词+C+(NP)
        7.3.2.4 否定词+助动词+丝毫+VP
        7.3.2.5 丝毫+否定词+AP
        7.3.2.6 丝毫+A+否定词+C
    7.4 “丝毫”的语用功能分析
        7.4.1 通过焦点表述加强否定语气
        7.4.2 通过强调“反预期信息”加强否定语气
        7.4.3 通过全量否定加强否定语气
        7.4.4 通过凸显主观性加强否定语气
    7.5 “丝毫”与否定亲和的语用认知阐释
        7.5.1 基于客观世界肯定否定公理的解释
        7.5.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7.5.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始终”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8.1 引言
    8.2 “始终”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8.2.1 倾向性否定极性副词
        8.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8.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8.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8.3 “始终”的各层面分析
        8.3.1 “始终”的语义分析
        8.3.1.1 表主观长时
        8.3.1.2 表持续
        8.3.2 “始终”的句法分布
        8.3.2.1 “始终”位于主谓语之间
        8.3.2.2 “始终”位于句首
        8.3.2.3 “始终”与其他词的连用
    8.4 “始终”的语境分布状况
        8.4.1 “始终”与肯定结构共现分析
        8.4.1.1 “始终”与状态动词
        8.4.1.2 “始终”与动作动词
        8.4.1.3 “始终”与变化动词
        8.4.1.4 “始终”与形容词
        8.4.2 “始终”与否定结构共现分析
        8.4.2.1 “始终”+没(有)+(助动词)+VP∕AP
        8.4.2.2 “始终”+不+(助动词)+VP∕AP
        8.4.2.3 “始终”+V不 C
    8.5 “始终”的极性分布规律
        8.5.1 “始终”与[+持续性]谓语情状类型
        8.5.2 “始终”与[-持续性]谓语情状类型
    8.6 “始终”的语用功能分析
        8.6.1 主观评价
        8.6.2 客观描述
        8.6.3 焦点表述
        8.6.4 对预期的否定
        8.6.4.1 “始终”搭配肯定结构的否定作用
        8.6.4.2 “始终”搭配否定结构的否定作用
    8.7 “始终”极性特征隐现的语用认知阐释
        8.7.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8.7.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
        8.7.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
        8.7.3.1 “始终”的扩域和增强信息度的功能
        8.7.3.2 “始终”隐藏极性特征的原因
        8.7.3.3 “始终”显现极性特征的原因
    8.8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一概”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9.1 引言
    9.2 “一概”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9.2.1 倾向性否定极性副词
        9.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9.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9.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9.3 “一概”的语境分布特征
        9.3.1 “一概”与显性否定表达共现
        9.3.1.1 格式“一概+否定词+VP”
        9.3.1.2 格式“一概+否定词+AP”
        9.3.1.3 格式“一概+其他+否定词+其他”
        9.3.1.4 格式“否定词+一概+VP”
        9.3.1.5 格式“否定词+其他+一概+VP”
        9.3.2 “一概”与隐性否定表达共现
        9.3.2.1 与词语否定表达共现
        9.3.2.2 与句否定表达共现
        9.3.3 “一概”与肯定表达共现
    9.4 与“一概”有关的语义问题
        9.4.1 否定量域
        9.4.1.1 全量否定
        9.4.1.2 部分否定
        9.4.2 “一概”的语义特征分析
        9.4.2.1 表统括整体
        9.4.2.2 表方式
        9.4.2.3 表定量
        9.4.3 语义特征对句法的制约
        9.4.3.1 “一概”不能离谓的定位特征
        9.4.3.2 “一概”不能直接被否定词否定
    9.5 “一概”的语用功能分析
        9.5.1 焦点表述
        9.5.2 凸显主观性
        9.5.2.1 主观评价
        9.5.2.2 主观视角和主观情感
        9.5.2.3 主观倾向
        9.5.3 突出强调反预期信息
        9.5.3.1 “一概”搭配否定表达的否定功能
        9.5.3.2 “一概”搭配肯定表达的否定功能
    9.6 “一概”与否定相亲和的允准动因
        9.6.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9.6.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
        9.6.3 主观增量
    9.7 本章小结
第十章 “万万”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10.1 引言
    10.2 “万万”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10.2.1 强制性否定极性副词
        10.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10.2.3 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10.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10.3 “万万”的语义分析
        10.3.1 副词“万万”的句类分布
        10.3.2 副词“万万”句的句式语义
        10.3.2.1 “万万”+不+(助动词)+VP
        10.3.2.2 “万万”+V不 C
        10.3.2.3 “万万”+没(有)+VP
        10.3.2.4 “万万”+没(有)+NP
        10.3.2.5 “万万”与其他否定词
        10.3.3 副词“万万”的语法意义
        10.3.3.1 “万万”与否定词的共现语序规律
        10.3.3.2 “万万”的语法化过程
        10.3.3.3 “万万”的语境分布演变
    10.4 副词“万万”的语用功能分析
        10.4.1 传信评价
        10.4.2 焦点表述
        10.4.3 凸显主观性
    10.5 “万万”与否定结构相亲和的语用认知阐释
        10.5.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10.5.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10.5.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10.6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对比分析
    11.1 引言
    11.2 相关研究概况
    11.3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与构词方式
        11.3.1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及数量
        11.3.2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构词方式
    11.4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极性敏感特征
        11.4.1 否定极性副词的允准成分类型
        11.4.2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极性敏感分类
        11.4.2.1 极强否定极性副词
        11.4.2.2 强否定极性副词
        11.4.2.3 弱否定极性副词
    11.5 与否定词的语序及辖域关系对比
        11.5.1 与否定词的语序关系
        11.5.2 宽域型和窄域型否定极性副词
    11.6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量性特征
        11.6.1 极小量否定极性副词
        11.6.2 极大量否定极性副词
        11.6.3 极大量与极小量之间的流动关系
    11.7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对比分析
    12.1 引言
    12.2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否定类型
        12.2.1 汉语界对“否定的性质与类型”的观点
        12.2.2 日语界对“否定的性质与类型”的观点
        12.2.3 “并”“决/绝”的否定类型归属
        12.2.4 “决して”的否定类型归属
    12.3 从否定类型看“决して”与“并”“决/绝”
        12.3.1 作用于“语义否定”的“决して”与“决/绝”
        12.3.2 作用于“语用否定”的“决して”与“并”“决/绝”
        12.3.2.1 语境预设
        12.3.2.2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语义背景
    12.4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语法意义
        12.4.1 “决して”的语法意义
        12.4.2 “决/绝”“并”的语法意义
    12.5 “决して”与“并”“决/绝”表达的否定含义
        12.5.1 完全否定
        12.5.2 部分否定
        12.5.2.1 “决して”与部分否定
        12.5.2.2 “并”与部分否定
    12.6 对共现成分的选择与限制
        12.6.1 对形容词的选择与限制
        12.6.2 对句类的选择与限制
        12.6.3 与“预设否定”专用表达呼应的“决して”
    12.7 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 结语
    13.1 基本观点与结论
    13.2 本文的特点与创新
    13.3 今后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古汉语文选教学中虚词解释质疑(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D]. 罗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薛爱华的汉学研究[D]. 田语. 西北大学, 2020(07)
  • [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4]出土文献与《毛传》训诂研究[D]. 姚道林. 安徽大学, 2020(07)
  • [5]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课堂教学结构研究[D]. 姚舜禹.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过秦论》文本解读和教学探究[D]. 王玉. 宁夏大学, 2019(02)
  • [7]汉语复合词的结构历时变异现象[D]. 袁昱菡.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8]“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篇目注释研究[D]. 魏学琴. 宁夏大学, 2019(02)
  • [9]西周金文句式研究[D]. 王依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10]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D]. 郑玉贵.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古文选集教学中虚词解释的质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