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川丰彦论文-刘家峰

贺川丰彦论文-刘家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贺川丰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明治天皇,误解,贫民窟,孙中山

贺川丰彦论文文献综述

刘家峰[1](2012)在《被遗忘的贺川丰彦》一文中研究指出贺川丰彦(1888-1960)是日本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是着名牧师、劳工运动领袖、作家、和平主义者,被赞为"日本的先知"。贺川的父亲出身贵族,但四岁时父母去世,家道衰落,其叔父资助他念教会中学,遇见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美国长老会传教士梅雅斯,并在其影响下受洗入教。贺川毕业于东京明治学院和神户神学院,后留学美国普林斯顿。一九○九年平安夜他入住神户贫民窟,对研究和改善日本贫民窟有重要贡献。他建立了日本第一个工会和劳工学校,领导神户船厂罢工。二战初期他倡导和平,因多次反战而被捕。贺川一生着述勤奋,其《全集》有二十四卷,涉及专业极为广泛,有圣经研究、政治、经济、哲学、医药、教育、心理、自然科学等,最畅销的作品是以他本人救济贫民窟的经历写成的小说《越过死亡线》。(本文来源于《书城》期刊2012年09期)

滨田直也,陶波[2](2012)在《孙文与贺川丰彦——以1920年在上海的会谈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贺川丰彦是20世纪前期日本着名的基督教布道家、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在日本国内先后发起了大规模的劳工运动、农民运动以及合作社运动。与此同时,他还经常应邀去海外布道讲学,因此在国际社会上赢得盛誉,被称为"日本的甘地"、"日本的史怀哲",晚年还获得了数次诺贝尔奖提名。本文主要关注其在1920年访华时与孙文会谈的内容及其影响。贺川在这次会谈中得到了重大的启示,使他在此前仅限于日本国内问题的关心扩展到了日本在中国和朝鲜的殖民地问题。他在会谈后视察了中国各地的贫民窟和殖民统治下的朝鲜,对中国、朝鲜人民的悲惨境遇有了深刻的认识。从此,贺川加强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批评以及对朝鲜独立运动的支持。(本文来源于《近代史学刊》期刊2012年00期)

陶波[3](2011)在《追求互济与和平》一文中研究指出贺川丰彦(1888-1960)为20世纪日本的着名基督教布道家、社会活动家和民间外交家。他作为入世的宗教领袖,以在神户贫民窟的宣教工作为开端,在日本国内先后发起规模最大的劳工运动、农民运动以及合作社运动等,并大力推广他基于基督教信仰的友爱思想及和平思想。与此同时,他还经常应邀去海外布道,因此在国际社会上赢得赞誉,被称为“日本的甘地”、“日本的史怀哲”。他在战后更是声名卓着,于1947年和1948年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又先后于1954年、1955年和1956年叁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本论文以贺川丰彦后半生,即他在太平洋战争前后(自1929年大萧条和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至1960年日美安保条约修订为止)叁十年间的思想和行动为案例,探讨宗教在20世纪中期亚太地区国际关系中的影响。面对这个时期的一系列经济危机和战争冲突,以及战后复兴和重返国际社会的困难课题,贺川利用其宗教领袖身份,与外国政要和大众接触,并作为民间组织的代表,积极推动了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本论文挖掘和运用中英日叁种文字的第一手史料,试图探明贺川在日本对外交往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加深对宗教因素对国际关系之影响的理解。贺川在国内外展开的大量社会活动以及和平工作使他无愧于“基督教国务活动家”的称号。他借助宗教的力量,向太平洋战争时期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占领日本的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以及韩国的李承晚总统等外国政要呼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注重民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他还指导合作社运动以推进平民的经济自救,领导世界联邦运动以促进世界和平,并以这两个运动的组织作为平台,为加强战后日本与苏联、中国的接触和双边关系做出了贡献,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因1951年旧金山会议片面讲和而造成的日本外交的偏向。贺川的案例显示出宗教领袖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发言权:即通过共同的思想信仰和世界观影响政治家,并在民间层次上影响大众舆论。然而,当宗教领袖的和平诉求和救世祈愿与经济利益、军事战略及领土主权等事关重大的现实主义考量发生冲突时,其影响力和实际作用往往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1-05-30)

陶波[4](2011)在《贺川丰彦与罗斯福总统——一位日本基督教领袖的对美和平工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教在国际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不一定是消极的和负面的,它有时也能起到调停乃至化解国家和民族之间暴力冲突的积极作用。在当代基督教和平主义的研究中,这种积极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以贺川丰彦在太平洋战争前夕的对美和平工作为例,阐述一个国际知名的日本基督教领袖在非常时期所发挥的巨大影响力,并指出他的工作之所以能引起罗斯福总统的关注,是因为两人具有共同的思想信仰、时局关怀和社会责任感。虽然贺川和其他基督教人士的努力最终未能防止这场战争的爆发,但他们为国际冲突的和平解决所作的贡献是难能可贵的。(本文来源于《基督教学术》期刊2011年00期)

刘莉[5](2008)在《贺川丰彦与二十世纪中国基督教思潮》一文中研究指出贺川丰彦(1888-1960)是近代日本着名的基督教领袖和社会活动家,他毕其一生精力推动教会发展、倡导社会改革、领导劳工运动、救抚下层民众、呼吁世界和平,在日本和国际社会享有盛誉。在一系列社会实践中,贺川逐渐形成了以基督教理念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这一体系在日本教会和社会反响很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基督教思潮发生了种种内在的关联。基督教社会主义思想是贺川思想体系中比较突出的部分。贺川的基督教社会主义主张以爱为基调来改造社会政治和法律,以合作运动来推动社会改良。自二十年代起,贺川频频到华演讲,宣讲其基督教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了基督教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而中国基督教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张仕章对基督教社会主义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定义,发展成了独特的耶稣主义。虽然中日两国基督徒对基督教社会主义有不同的诠释,但他们的理念所昭示的理想社会却是许多人的共同追求。基督教和平主义思想是贺川思想的最为集中的体现。贺川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为世界和平不懈奋斗,中日战争爆发前后,他作了许多和平主义努力。但频仍的战争破坏了中日两国和平主义者的梦想。通过对贺川及吴耀宗这两个着名基督教和平主义者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中日两国的基督教和平主义运动在极为艰难、特殊的政治环境中,最终的宿命都是走向沉寂和嬗变。关注社会下层人士的布道思想是贺川思想体系中的另一亮点。贺川一生热衷于布道,他在全国范围内发动的“神之国”运动与中国教会发动的“五年运动”在同一时间正式启动,本文对二者的关联和异同的分析,展示了贺川在中国、乃至东亚基督教传教运动潮流中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尝试用比较的方法,以贺川的基督教社会主义、和平主义及传教思想叁个层面为切入点,结合贺川在中国的活动,探讨了贺川的叁大思想与二十世纪中国基督教思潮中对应项的关联和异同,对这些关联和异同的分析,揭示了贺川在促进中日基督教交流及至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友好交往中起到了桥梁作用,同时有助于我们了解近代东北亚基督教运动的实际发展状况,对加强今天国际间文化交流、维护世界和平也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1)

刘家峰[6](2007)在《近代中日基督教和平主义的命运——以徐宝谦与贺川丰彦为个案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中国和日本两个着名的基督教和平主义者徐宝谦和贺川丰彦为个案,分析、比较了他们战争时期的和平主义立场、理论及其行动与心理困境。和平主义听上去很美,但和当时中日两国占主流思潮的民族主义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很难被民众引为同调,即使在基督徒中也只有极少数的支持者,在战争时期更没有施展余地。尽管如此,和平主义在东亚基督教思想史上仍具有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浙江学刊》期刊2007年02期)

贺川丰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贺川丰彦是20世纪前期日本着名的基督教布道家、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在日本国内先后发起了大规模的劳工运动、农民运动以及合作社运动。与此同时,他还经常应邀去海外布道讲学,因此在国际社会上赢得盛誉,被称为"日本的甘地"、"日本的史怀哲",晚年还获得了数次诺贝尔奖提名。本文主要关注其在1920年访华时与孙文会谈的内容及其影响。贺川在这次会谈中得到了重大的启示,使他在此前仅限于日本国内问题的关心扩展到了日本在中国和朝鲜的殖民地问题。他在会谈后视察了中国各地的贫民窟和殖民统治下的朝鲜,对中国、朝鲜人民的悲惨境遇有了深刻的认识。从此,贺川加强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批评以及对朝鲜独立运动的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贺川丰彦论文参考文献

[1].刘家峰.被遗忘的贺川丰彦[J].书城.2012

[2].滨田直也,陶波.孙文与贺川丰彦——以1920年在上海的会谈为中心[J].近代史学刊.2012

[3].陶波.追求互济与和平[D].复旦大学.2011

[4].陶波.贺川丰彦与罗斯福总统——一位日本基督教领袖的对美和平工作[J].基督教学术.2011

[5].刘莉.贺川丰彦与二十世纪中国基督教思潮[D].华中师范大学.2008

[6].刘家峰.近代中日基督教和平主义的命运——以徐宝谦与贺川丰彦为个案的比较研究[J].浙江学刊.2007

标签:;  ;  ;  ;  

贺川丰彦论文-刘家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