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清肺消痤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清肺消痤颗粒,薄层鉴别,质量标准
清肺消痤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庞会明,李爽,范玲,马兴苗,吕佳佳[1](2013)在《清肺消痤颗粒的薄层鉴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清肺消痤颗粒的薄层鉴别方法,为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清肺消痤颗粒中黄芩、丹参、赤芍等所有饮片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分别以含水量75%的微乳-甲酸(9.5∶0.5),叁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苯-乙酸乙酯(19∶1),石油醚-甲酸甲酯-甲酸(15∶5∶1)氯仿-甲醇(20∶1),氯仿-乙醚(1∶1),苯-丙酮(1∶1)为黄芩、赤芍、丹参、虎杖、连翘、桔梗、浙贝母的展开剂,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20∶4∶0.5)为山楂和桃仁的展开剂;在聚酰胺薄膜或者硅胶板上展开,所得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特征明显,阴性对照未见干扰。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清肺消痤颗粒的定性鉴别。(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3年18期)
潘素珍,李小莉[2](2011)在《复方清肺消痤颗粒的主要药效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分析复方清肺消痤颗粒的主要药效学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大鼠棉球肉芽增生、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疼痛反应及组织胺所致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实验证明该药的药效学作用。结果实验证明复方清肺消痤颗粒对大鼠棉球肉芽增生、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疼痛反应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同时能拮抗组织胺所致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结论复方清肺消痤颗粒具有明显的抗急性、慢性感染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1年03期)
刘晋华,李玉萍,尤光甫[3](2010)在《清肺消咳颗粒的解热作用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清肺消咳颗粒的解热作用。方法:采用细菌内毒素,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叁联疫苗致家兔发热法;干酵母,2.4-二硝基苯酚诱发大鼠发热法,观察清肺消咳颗粒的解热作用。结果:清肺消咳颗粒对家兔和大鼠的体温升高模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及维持时间呈现量效关系。结论:清肺消咳颗粒具有较好的解热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师》期刊2010年02期)
邹小娟[4](2009)在《清肺消痤颗粒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颜面、胸背等皮脂溢出部位,在临床上极为多见,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及身心健康。研制和开发治疗痤疮的药物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治疗痤疮的西药多为激素类或抗生素类药物,疗效与禁忌症以及毒副作用等问题并存,而清肺消痤颗粒是一种纯中药口服制剂,在临床有效处方的基础上加减而来的,本方由黄芩,丹参,赤芍,等九味中药组成。本制剂组方合理,配伍精当,用于治疗痤疮。本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提取工艺研究采用4种提取物对炎症小鼠模型进行药效筛选试验,选取处方的初步提取条件。以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研究丹参和浙贝母药材的乙醇提取工艺,先以乙醇浓度为考察因素,得到乙醇提取的最佳浓度,再以提取时间,乙醇用量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选取丹参和浙贝母的最佳提取工艺;以黄芩苷含量,芍药苷含量,水提浸膏得率及正丁醇萃取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黄芩等药的水提工艺;以黄芩苷含量,芍药苷含量及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优选黄芩等群药水提液的精制工艺;以黄芩苷、芍药苷、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对醇提液的浓缩进行考察。(2)成型工艺研究通过对辅料用量、浸膏的相对密度以及一步制粒设备的有关参数进行考察,确定相关的工艺及技术参数。(3)质量标准研究采用TLC法鉴别了制剂中黄芩、赤芍、连翘等九味药材,结果表明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适用于清肺消痤颗粒的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测定了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黄芩苷的线性,精密度,重复性,加样回收率均良好,初步确定清肺消痤颗粒中含黄芩苷含量不低于20mg/g。(4)稳定性考察采用留样观察法对制剂的定性鉴别、含量测定、水分、装量差异、微生物限度进行3个月的考察,结果均无明显变化,表明本品在考察期内稳定性良好。(5)药效学研究初步药效学试验表明,清肺消痤颗粒具有缩小皮脂腺、降低血清睾酮水平、升高血清雌二醇水平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清肺消痤颗粒制备工艺合理,质量稳定,稳定性良好,药效显着。(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4-10)
刘晋华,李玉萍,尤光甫[5](2008)在《清肺消咳颗粒镇咳 祛痰 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清肺消咳颗粒镇咳、祛痰、平喘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氨水和电刺激引咳法,酚红祛痰、毛细管排痰法及气管纤毛运动试验,整体平喘与离体气管条收缩试验等方法进行镇咳、祛痰、平喘的效果观察。结果清肺消咳颗粒能明显抑制浓氨水诱导的小鼠咳嗽和电刺激诱导的豚鼠咳嗽;可显着增加小鼠酚红分泌量和大鼠排痰量并明显加快家鸽气管内纤毛运动;对"乙酰胆碱-组胺"诱发的豚鼠哮喘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可显着延长豚鼠呼吸困难与引喘潜伏期,对豚鼠离体平滑肌有明显的松弛作用。结论清肺消咳颗粒有明显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本文来源于《解放军药学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刘晋华,尤光甫,李玉萍[6](2008)在《清肺消咳颗粒抑菌、抗炎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清肺消咳颗粒的体内外抑菌与抗炎作用。方法:采用体外抗菌及病原菌感染小鼠造模,评价清肺消咳颗粒的抑菌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与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等炎性模型,研究清肺消咳颗粒的抗炎作用。结果:清肺消咳颗粒对肺炎双球菌、甲/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或灭活作用,对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弱,对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死亡保护率分别为40%,35%,10%,生命延长率为57.14%,45.45%,14.29%;清肺消咳颗粒可显着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大鼠棉球致肉芽组织增生和大鼠足跖肿胀并明显减少炎症组织内PGE_2含量。结论:清肺消咳颗粒具有较好的体内、外抑菌与抗炎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师》期刊2008年06期)
王丽英,王东文,王勇敢,刘晋华[7](2008)在《RP-HPLC测定清肺消咳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清肺消咳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RP-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色谱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乙晴-0.4%磷酸溶液(13:87);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327nm;柱温:22℃;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绿原酸在10.0~10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9.41%,RSD 0.72%(n=6)。结论:该方法测定样品分离度佳,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师》期刊2008年04期)
刘晋华,李玉萍,尤光甫[8](2008)在《清肺消咳颗粒药效学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清肺消咳颗粒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氨水引咳、酚红祛痰、整体平喘与离体气管条收缩试验评价镇咳、祛痰、平喘作用;采用体外抗菌及病原菌感染小鼠模型,细胞病变法(CPE)、噻唑蓝法(MTT)及流感病毒感染动物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与大鼠棉球肉芽肿炎性模型,评价抑菌、抗病毒与抗炎作用。结果:清肺消咳颗粒能明显抑制浓氨水诱导的小鼠咳嗽,可显着增加小鼠酚红分泌量,对"组胺-乙酰胆碱"诱发的豚鼠哮喘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可显着延长豚鼠呼吸困难与引喘潜伏期。清肺消咳颗粒对肺炎双球菌、甲/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或灭活作用,对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弱,可提高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生存率和存活时间;清肺消咳颗粒在12.5 mg·mL-1浓度下对MDCK细胞无毒性,在0.78 mg·mL-1浓度时即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毒性,对流感病毒诱发小鼠肺炎的肺指数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清肺消咳颗粒可显着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棉球致肉芽组织增生。结论:清肺消咳颗粒有明显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和抑菌、抗病毒、抗炎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08年01期)
刘晋华,尤光甫,李玉萍[9](2006)在《清肺消咳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清肺消咳颗粒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 TLC 法对处方中的金银花、大黄、五味子、桔梗进行鉴别;采用HPLC 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金银花、大黄、五味子、桔梗;绿原酸在0.10~1.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41%,RSO 为0.72%。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能有效控制制剂的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师》期刊2006年12期)
清肺消痤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分析复方清肺消痤颗粒的主要药效学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大鼠棉球肉芽增生、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疼痛反应及组织胺所致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实验证明该药的药效学作用。结果实验证明复方清肺消痤颗粒对大鼠棉球肉芽增生、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疼痛反应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同时能拮抗组织胺所致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结论复方清肺消痤颗粒具有明显的抗急性、慢性感染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清肺消痤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庞会明,李爽,范玲,马兴苗,吕佳佳.清肺消痤颗粒的薄层鉴别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
[2].潘素珍,李小莉.复方清肺消痤颗粒的主要药效学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
[3].刘晋华,李玉萍,尤光甫.清肺消咳颗粒的解热作用实验[J].中国药师.2010
[4].邹小娟.清肺消痤颗粒的研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5].刘晋华,李玉萍,尤光甫.清肺消咳颗粒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8
[6].刘晋华,尤光甫,李玉萍.清肺消咳颗粒抑菌、抗炎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师.2008
[7].王丽英,王东文,王勇敢,刘晋华.RP-HPLC测定清肺消咳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J].中国药师.2008
[8].刘晋华,李玉萍,尤光甫.清肺消咳颗粒药效学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
[9].刘晋华,尤光甫,李玉萍.清肺消咳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药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