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脑积水,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脑室腹腔分流术
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论文文献综述
陈正楼,胥敏,戴浴宇,王云江,火旭其[1](2019)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创伤后脑积水与去骨瓣减压术的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创伤后脑积水(Post-Traumatic Hydrocephalus,PTH)与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的关联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89例严重头部创伤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49例行去骨瓣减压术的分为:脑积水组和非脑积水组。对比分析去骨瓣减压术各因素与创伤后脑积水发生关系以及PTH治疗。结果 149例接受DC治疗的患者发生PTH为25例(16.8%)发生PTH;其余240例非DC治疗患者发生PTH为11例(4.6%)。术前GCS,双侧或单侧减压,DC术中硬脑膜成形术与PTH的发生显着相关。对DC后25例PTH患者中的23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成形术,其中16例通过额角穿刺方法进行手术,7例通过枕角穿刺方法进行手术。在手术后,19例影像学和临床改善。2例仅影像学改善。1例最终死于重症肺炎。1例发生分流相关感染而移除导管。结论去骨瓣术后的颅骨缺损的患者PTH发生率高。低术前GCS评分和双侧减压患者更易在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PTH,去骨瓣减压术中的硬脑膜成形术有助于减少PTH的发生率。PTH伴随颅骨缺损的患者应尽早恢复其解剖和生理完整性,以促进神经系统康复。(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1期)
肖振涛,左玲,聂绍良[2](2019)在《血清P物质水平在早期诊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创伤性凝血病中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水平在早期诊断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cute traumatic coagulopathy,AT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作者医院急诊科2015-01/2018-06月收治的104例STBI作为STBI组,根据STBI组患者是否发生ATC,将患者分为非ATC组(n=77)和ATC组(n=27),同时选择同期在作者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查血清中SP含量,分析血清中SP水平与STBI后ATC的关系及对STBI后ATC的预测价值。结果 STBI组患者血清中SP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经检验,ATC组患者血清中SP水平显着高于非ATC组(P<0.01);ATC组患者的休克、癫痫、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移位和环池消失的发生率显着高于非ATC组(P<0.01或0.05),同时,ATC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显着低于非ATC组(P<0.01)。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回归方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显示,GCS评分和SP水平是STBI后AT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GCS评分和SP水平预测STBI后ATC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83和0.842,对预测STBI后ATC发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GCS评分和SP水平的ROC AUC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TBI后ATC患者血清中SP水平增高,临床检测SP水平有利于早期预测STBI后ATC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华南国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刘文革[3](2019)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某院收治的82例S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骨瓣开颅术治疗;研究组则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性因子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IL-2、IL-4、TNF-α以及NSE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IL-2、TNF-α以及N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L-4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STBI,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损伤。(本文来源于《中国疗养医学》期刊2019年07期)
李杰[4](2019)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在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经过筛选后进入研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接受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术后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43例患者术后的恢复良好率高达60.47%,可见其良好效果。结论在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中应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效果显着,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有较大价值。(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17期)
倪萌,高山,桂世涛,周子扬[5](2019)在《凝血功能障碍对中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凝血功能障碍对中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8年5月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中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入院时格斯拉昏迷指数(GCS)评分分为中型组26例,重型组为24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8例作为对照组。抽取静脉血测定凝血功能水平,对比不同时点3组凝血5项[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水平,并观察中型组及重型组患者的预后状况。结果中型组及重型组患者伤后4 h、12 h、24 h、48 h FDP、PT、PTT及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伤后4 h、12 h、24 h APT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伤后48 h 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型组预后良好患者高于重型组,预后不良患者低于重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型组及重型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与其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程度有关,尽早地给予凝血功能监测及干预有助于病情评估及改善预后。(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16期)
卢民[6](2019)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创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创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我院就诊的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术后六个月内有无继发创伤性梗死发生分为对照组(无创伤性脑梗死)与实验组(继发创伤性脑梗死),各42例,对两组患者年龄、继发病、原发病、性别、有无蛛网膜下隙出血等进行分析,从而总结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有效防治措施。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创伤性脑梗死与患者性别无关,P>0.05;与蛛网膜下隙出血、年龄、多发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脑疝、低血压、颅底骨折、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中需要对术后继发创伤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进行高度重视,对患者颅内压给予密切监测,降低患者血液黏度,减少继发创伤性脑梗死情况。(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40期)
吕苗苗[7](2019)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护理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析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进行手术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从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前来本院接受治疗的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围术期整体护理为观察组,观察手术治愈率及比较两组生命体征状况及护理质量。结果经手术后治愈率达75%,观察组呼吸、心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氧饱和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有效的护理可提升手术治愈率,且极大改善患者生命体征状况,护理质量有显着提升。(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18期)
薛文[8](2019)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8例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05期)
潘文,王振强,高原,任天禄,蒋世禄[9](2018)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联合高压氧对老年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应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联合高压氧对老年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STBI所致老年颅内出血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大骨瓣开颅术,观察组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术后1 w、1个月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容量(CBV)等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并对比两组入院时及术后5 d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2、降钙素原(PCT)等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变化;同时检测两组入院时、术后5 d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E)、前白蛋白(PA)等蛋白代谢指标和脑氧摄取率(CEO_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等脑代谢指标。结果两组均有3例抢救无效,抢救成功率均为91.43%(32/35)。观察组术后1 w及1个月CBF、CBV、TTP、MTT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CBF、CBV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TTP、MTT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5 d,观察组血清中TNF-α、IL-2、PCT水平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IL-4水平明显上升,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清中IL-2水平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但TNF-α、IL-4、PCT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5 d,两组TRE、PA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P<0.05);RBP、CEO_2、SVO_2水平明显高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RBP、TRE、PA、CEO_2、SVO_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STBI能有效控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血供,加快脑组织恢复及改善脑代谢和蛋白代谢。(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8年24期)
刘海兵,魏梁锋,洪景芳,黄艺生,高进喜[10](2018)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动态变化与CTP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CT灌注成像(CTP)观察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变化与CTP的相关性。方法动态评定20例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行CT检查明确重型颅脑损伤诊断;并分别在外伤后或术后第2 d、7 d及14 d行CTP检查。分析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早期GCS评分与脑局部脑血流量(region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局部脑血容量(region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及血液通过组织的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之间的关系。结果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GCS评分与CBF、CBV呈正相关,与MTT呈负相关。表明患者伤后GCS评分越高,脑组织缺血的程度越低。结论 CTP技术有助于了解颅脑损伤后局部脑组织血流灌注状况,rCBF、rCBV和MTT与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早期GCS评分存在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水平在早期诊断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cute traumatic coagulopathy,AT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作者医院急诊科2015-01/2018-06月收治的104例STBI作为STBI组,根据STBI组患者是否发生ATC,将患者分为非ATC组(n=77)和ATC组(n=27),同时选择同期在作者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查血清中SP含量,分析血清中SP水平与STBI后ATC的关系及对STBI后ATC的预测价值。结果 STBI组患者血清中SP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经检验,ATC组患者血清中SP水平显着高于非ATC组(P<0.01);ATC组患者的休克、癫痫、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移位和环池消失的发生率显着高于非ATC组(P<0.01或0.05),同时,ATC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显着低于非ATC组(P<0.01)。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回归方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显示,GCS评分和SP水平是STBI后AT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GCS评分和SP水平预测STBI后ATC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83和0.842,对预测STBI后ATC发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GCS评分和SP水平的ROC AUC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TBI后ATC患者血清中SP水平增高,临床检测SP水平有利于早期预测STBI后ATC的发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论文参考文献
[1].陈正楼,胥敏,戴浴宇,王云江,火旭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创伤后脑积水与去骨瓣减压术的关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2].肖振涛,左玲,聂绍良.血清P物质水平在早期诊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创伤性凝血病中的临床价值[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9
[3].刘文革.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9
[4].李杰.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5].倪萌,高山,桂世涛,周子扬.凝血功能障碍对中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9
[6].卢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创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7].吕苗苗.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护理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8].薛文.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J].基层医学论坛.2019
[9].潘文,王振强,高原,任天禄,蒋世禄.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联合高压氧对老年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应激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
[10].刘海兵,魏梁锋,洪景芳,黄艺生,高进喜.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动态变化与CTP的相关性[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