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创新素质培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导师工作室,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学习共同体
创新素质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徐飞,马东嫄,王亚文,赵莉,张岩波[1](2019)在《基于校企双导师工作室的计算机类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当前的高等工程教育中大学生创新素质提升缺乏校企联合培养平台的问题,提出依托"双导师制的教师工作室"培养机制,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实践活动,作为对传统大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探索,面向学生小组开展基于"互联网+"主题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教育》期刊2019年11期)
孙炳芳[2](2019)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主体,考察利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创新教育,首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深刻认识创新的意义,树立牢固的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的创新思维、养成独特的创新品格,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较为全面的素质基础。(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30期)
杨文中[3](2019)在《浅谈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学是一门基础的学科,是学生从小就接触的学科,同时也是教育问题的重点.然而,在高职学校开展数学教学的情形并不乐观.高职学院的学生因为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对数学也没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并且,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也比较单一枯燥.对此,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材内容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地创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来源于《数学学习与研究》期刊2019年20期)
刘进[4](2019)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中教学中,体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体育教师的重要职责。传统的体育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阻碍了学生自主探索事物能力的发展,不能有效激发高中生的创新能力,致使高中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只停留在表面。针对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然后介绍了体育教学中高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途径,希望以此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本文来源于《亚太教育》期刊2019年10期)
何修文[5](2019)在《人力资源开发视角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高校培养计划提出较高的要求,高校改进传统教育模式,以培养具备创新素养的学生为目标,加强师资队伍素质,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学生进行兴趣爱好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此,为未来的各种工作储备人力资源。本文以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模式进行研究,重点突出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管理观察》期刊2019年27期)
李贵洋,李晓宁,郭涛[6](2019)在《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新生工程教育与创新素质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结合高校工科专业大一学生对专业学习缺乏认知和认同、对专业学习感到迷茫与困惑、缺乏专业学习兴趣等问题,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新生入学第一学年开展工程教育及创新素质培养教学改革。教改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校企合作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实践,推进面向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创新创意能力的工程教育教育课程建设。实施效果表明,计算机专业新生工程教育与创新素质培养改革与实践取得预期效果,在大一新生中初步形成工程与专业的认知。(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孙凤珠[7](2019)在《浅谈小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全面展开,素质教育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灵魂。而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建立的关键时期,所以说,在小学阶段比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9年30期)
赵平,田淑英[8](2019)在《基础教育培养创新素质叁大关系认知辨正》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学界在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存在着诸多关系认知误区。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维视角审视,对选择拔尖与面向全体的关系认知、对知识学习与创新意识培养的关系认知,以及对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认知,构成了基础教育培养创新素质方面的叁大认知关系,即以"总体理念-主体渠道-未来影响"为表征的总体性认知框架。正确把握和驾驭这叁大认知关系,并将其灵活运用于高校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输送人才。(本文来源于《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志,王敏,贾露[9](2019)在《双案例驱动的创新素质人才培养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素质在应用技术领域的创新水平教学实际,分析高职院校应始终以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出在软件类人才培养中,建设以优良案例与缺陷案例相结合的双案例资源库,采用双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内化为创新素质,使创新素质的培养常态化、大众化。(本文来源于《现代计算机》期刊2019年26期)
燕冰[10](2019)在《高中生的生物学习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培养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学在学生学习各科的知识内容之中是属于一个比较重要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以实验为主的一门自然科学,在教学的过程之中,不仅可以通过生物的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来让学生们把握生物学当中的重要知识和一些生物学当中的基本原理,还可以通过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来提高学生们的实验技能。尤其是在积极推动新课标改进的大背景之下,对于高中生物在培养学生们的实验探究能力、思维创造力以及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促进他们动手用脑等等方面做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9年25期)
创新素质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主体,考察利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创新教育,首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深刻认识创新的意义,树立牢固的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的创新思维、养成独特的创新品格,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较为全面的素质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创新素质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1].徐飞,马东嫄,王亚文,赵莉,张岩波.基于校企双导师工作室的计算机类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9
[2].孙炳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3].杨文中.浅谈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
[4].刘进.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9
[5].何修文.人力资源开发视角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研究[J].管理观察.2019
[6].李贵洋,李晓宁,郭涛.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新生工程教育与创新素质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
[7].孙凤珠.浅谈小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
[8].赵平,田淑英.基础教育培养创新素质叁大关系认知辨正[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9].张志,王敏,贾露.双案例驱动的创新素质人才培养实践[J].现代计算机.2019
[10].燕冰.高中生的生物学习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