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丘脑核论文-李光英,庄乾兴,李斌,王建军,朱景宁

底丘脑核论文-李光英,庄乾兴,李斌,王建军,朱景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底丘脑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底丘脑核,基底神经节,运动控制,深部脑刺激

底丘脑核论文文献综述

李光英,庄乾兴,李斌,王建军,朱景宁[1](2017)在《底丘脑核:从环路、功能到深部脑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靶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底丘脑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是基底神经节(basal ganglia)环路中唯一的兴奋性谷氨酸能核团,不仅是经典间接通路中的关键节点,而且接受皮层的直接投射从而构成超直接通路(hyperdirect pathway),甚至被认为是驱动整个基底神经节活动的起搏器。STN由于其在基底神经节环路功能中的重要地位而成为临床上神经外科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首选靶区之一。尽管STN-DBS可显着改善PD运动障碍,但其发挥效应的神经机制至今不明。本文简要综述了STN的传入、传出联系及它们在基底神经节环路中的功能,特别讨论了STN-DBS改善PD运动障碍机制的假说和最新研究进展。我们认为,对STN-DBS作用机制的认识不仅有助于临床PD治疗策略的发展,也有助于对基底神经节环路功能的深入理解。(本文来源于《庆祝中国生理学会《生理学报》创刊90周年专辑》期刊2017-10-21)

李光英[2](2017)在《中枢组胺能和orexin能神经系统对底丘脑核神经元的调控及在帕金森病运动障碍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不仅包括运动症状(motor symptoms),而且常常伴发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运动症状主要表现为运动徐缓、肌肉僵直和静止性震颤等运动障碍,而非运动症状则表现为睡眠紊乱及情绪情感障碍等。PD运动障碍的主要病因是基底神经节(basal ganglia)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变,致使基底神经节环路中的直接通路(directpathway)和间接通路(indirect pathway)的活动失衡。而底丘脑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是基底神经节环路中唯一的兴奋性谷氨酸能核团,不仅是经典间接通路中的关键结构,而且与皮层间构成超直接通路(hyperdirectpathway),甚至被认为是驱动整个基底神经节活动的起搏者(pacemaker)。同时,STN也是临床上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 PD 的首选靶区之一。有趣的是,起源于下丘脑且常常并行的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central histaminergic system)和中枢 orexin 能神经系统(central orexinergic system)均有向基底神经节的直接神经支配。并且,新近的许多临床证据表明中枢组胺能和orexin能神经系统很可能与P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D患者脑内基底神经节和血液中的组胺浓度均显着升高,且黑质中的组胺能纤维投射密度和组胺受体密度均显着增加;而另一方面,PD患者和PD动物模型脑内的orexin能神经元则随PD发展发生严重的凋亡,且脑脊液中的orexin浓度也相应下降。然而,中枢组胺能和orexin能神经系统在经基底神经节环路介导的运动控制和PD运动障碍中的作用至今不明。因此,本文以中枢组胺能和中枢orexin能神经系统对STN这一基底神经节环路中关键结构的调控及其机制为着眼点,采用分子生物学、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离体脑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在体多通道记录和行为学相结合的方法,在分子、细胞、神经环路和整体动物行为水平上,深入研究组胺和orexin对STN神经元的作用及其受体和离子机制,特别是STN中组胺能和orexin能神经传入在基底神经节运动调控功能中的作用及其与PD运动障碍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不仅对全面认识组胺和orexin的运动调控功能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意义,而且对临床上优化帕金森病的治疗策略具有参考价值。一、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对STN神经元的调控及其在PD运动障碍中的作用STN不仅是基底神经节环路中的关键结构,也是临床高频深部脑刺激治疗PD患者运动障碍的首选靶区之一。有趣的是,随着PD的进展,基底神经节中的组胺水平显着升高。然而,对起源于下丘脑结节乳头体核(tuberomammillary nucleus)的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在基底神经节运动功能中的作用,以及DBS刺激STN改善PD运动症状的神经元机制仍知之甚少。我们的研究发现,STN神经元的放电模式(firing pattern)与放电频率(firing rate)相比对维持基底神经节正常的运动功能和改善PD运动障碍更为重要。组胺和高钾均能直接增加STN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但与高钾不同,组胺却能够显着改善PD运动障碍。我们的研究揭示,组胺是通过激活组胺H2受体及其耦联的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HCN通道)使STN神经元的放电模式规则化从而改善PD模型大鼠的运动症状。进一步地,在PD模型大鼠STN中过表达HCN2或对STN施予DBS均能够使STN神经元的放电模式规则化。这些研究结果表明,STN神经元放电模式的规则与否对于基底神经节的运动功能来说至关重要,而组胺和DBS都能够通过规则化STN神经元的放电模式从而改善PD运动障碍。这一结果提示,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对STN神经元放电模式的规则化和基底神经节的正常运动功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临床深入认识和理解DBS治疗PD运动症状的机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二、中枢orexin能神经系统对STN神经元的调控及其在PD运动障碍中的作用起源于下丘脑外侧区(lateral hypothalamus,LHA)和穹窿周区(perifornical area,PFA)的中枢orexin能神经系统在机体许多基础生理功能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已经知道,其缺陷会在人和动物中导致嗜睡症(nacrolepsy),即表现为白天睡眠的过度增加。有趣的是,PD患者除了典型的运动症状外还常伴有REM睡眠行为障碍、嗜睡症型的白天过度睡眠发作、失眠等睡眠障碍。同时,PD患者脑内的orexin能神经元会随着PD病程的发展呈现进行性地丢失,且脑脊液中的orexin含量也显着降低,提示PD中伴发的睡眠障碍很可能与中枢orexin能神经元的退变密切相关。。我们的研究揭示,LHA/PFA中的orexin能神经元具有向STN的直接纤维投射,并且STN神经元上存在orexin 1型受体(OXlR)和orexin 2型受体(OX2R)的共表达。Orexin能够直接兴奋STN神经元,该效应是通过激活突触后OXlR和OX2R及它们所耦联的Na+-Ca2+交换体(Na+-Ca2+exchangers)和内向整流性型钾离子通道实现的。与组胺不同,STN中微量注射orexin显着地抑制正常大鼠的运动并使得PD模型大鼠的运动障碍恶化。PD造模14天后,阻断STN中的内源性orexin能神经传入能够显着改善PD运动障碍,但这一改善作用在PD造模21天和28天后逐渐减弱并消失,提示STN中的orexin能神经传入会随着PD的发展而降低。有趣的是,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研究表明,LHA/PFA中投射至STN的orexin能神经元与投射至睡眠觉醒相关核团蓝斑的orexin能神经元并非同一类神经元。前者随着PD的进程发生显着凋亡,但是后者并不凋亡,提示PD中orexin能神经元的凋亡可能与运动障碍相关,却与广泛认为的睡眠障碍无关。综上所述,起源于下丘脑的中枢组胺能和orexin能神经系统均能通过对STN的直接神经支配参与经基底神经节环路介导的运动调控,并在PD运动障碍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组胺和orexin均能够兴奋STN神经元,但由于组胺能够规则化STN神经元的放电模式,因而有助于PD运动障碍的改善。这些研究创新性地揭示了中枢组胺能和orexin能神经系统直接的运动调控功能,并为认识PD运动障碍和非运动障碍的神经机制和研发治疗新策略开辟了全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7-05-01)

王春雷,常永丽,郭晓姝,韩玲娜,张翠英[3](2016)在《底丘脑核中MPEP对治疗早期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运动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底丘脑核(STN)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拮抗剂MPEP对部分损毁的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运动行为的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损毁+生理盐水组(n=12)、损毁+MPEP组(n=12)。采用行为学和神经化学检测方法,观察3组大鼠在旷场实验中的自发运动能力和斜板实验中的停留角度,以及纹状体中多巴胺(D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较,损毁+生理盐水组大鼠的水平运动能力(P<0.001)、垂直运动能力(P<0.001)和斜板停留角度(P<0.001)均明显降低,而损毁+MPEP组大鼠均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P>0.05)。神经化学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较,损毁+生理盐水组大鼠纹状体DA含量降低了56.3%(P<0.001),而损毁+MPEP组大鼠与假手术组大鼠无明显差异(P>0.05),且与损毁+生理盐水组比较明显升高(P<0.001)。结论:慢性STN局部应用MPEP对早期PD模型大鼠的运动行为和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长治医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吕焕娣[4](2014)在《健康成人底丘脑核的MRI定位及其与年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3.0T MRI对底丘脑核进行多序列及多方位扫描,寻找显示底丘脑核的最佳扫描参数及扫描方位;评价正常脑老化过程中底丘脑核的形态变化,旨在探索底丘脑核的生理老化规律,为底丘脑核相关疾病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首先选取3名健康右利手志愿者,男1名,女2名,年龄20~79岁,行MRI T1、T2、FLAIR常规检查,并采用T2-3D-DRIVE CLEAR、T2*、SWI序列分别进行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叁个方位的扫描,得出最佳扫描参数及扫描方位。选取134名健康右利手志愿者,男63名,女71名,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49岁,中位年龄30岁,并按性别、年龄分组,进行垂直于AC-PC线的T2-3D-DRIVE CLEAR冠状位扫描,显示出两侧核团的最大截面,手工绘制感兴趣区,测量两侧底丘脑核的最大长径、短径及最大截面积。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成组t检验、配对t检验等比较底丘脑核不同侧别、性别、年龄组间各统计指标的差异,探索底丘脑核的形态与年龄的相关关系。结果:1在应用飞利浦公司Achieva3.0T超导磁共振设备条件下,经过T1、FLAIR、SWI、T2*、T2几种最常用且具有代表性的序列进行筛选和对比观察得出显示底丘脑核的MRI最佳序列为T2,鉴于底丘脑核的解剖学特点,进而选择T2-3D-DRIVE CLEAR。比较观察包括轴位、矢状位、冠状位叁个常用扫描方位对核团的显示情况,得出底丘脑核最理想的显示方位为垂直于AC-PC线的冠状位。2对底丘脑核于垂直于AC-PC线的冠状位最大截面形态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底丘脑核于冠状位呈现叁种形态类型:双凸透镜形、羊角形、柳叶形。3底丘脑核冠状位扫描所得两侧最大截面积、最大长径及最大短径叁个结构参数与性别、侧别、不同年龄组、各组之间的统计学结果如下:底丘脑核的冠状位最大截面积、最大长径及最大短径男女之间均不存在差异(P>0.05)。底丘脑核的两侧冠状位最大截面积、最大长径及最大短径均不存在侧别差异(P>0.05)。底丘脑核的两侧冠状位最大截面积、最大长径及最大短径不同年龄组间两两比较,得出结果为组间均无差异(P>0.05)结论:1底丘脑核的MRI最佳扫描序列为T2序列;最理想的显示方位为垂直于AC-PC线的冠状位。2底丘脑核于垂直于AC-PC线的冠状位呈现叁种形态类型:双凸透镜形、羊角形、柳叶形。3底丘脑核冠状位最大截面积、最大长径及最大短径值不存在性别差异;底丘脑核冠状位最大截面积、最大长径及最大短径值不存在侧别差异;底丘脑核的冠状位最大截面积、最大长径及最大短径随年龄的增长不发生变化。(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4-03-01)

张长征[5](2013)在《5-HT和组胺对经小脑顶核和底丘脑核介导的运动行为的调控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5-HT和组胺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两类重要的单胺能神经递质。长期以来,人们主要关注它们对非躯体性活动的调节,然而,起源于脑干中缝核(raphe nuclei)及延髓与脑桥网状结构(medullary and pontine reticular formations)的5-HT能神经纤维和起源于下丘脑结节乳头体核(tuberomammillary nucleus, TMN)的组胺能神经纤维也直接支配皮层下许多重要运动结构(如小脑、基底神经节、红核和前庭核团等)。这些纤维以曲张体(varicosity)的形式释放5-HT或组胺,主要通过相应的促代谢型受体与靶细胞发生联系并调节神经元的活动,进一步影响运动功能。除了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这叁个运动控制的等级性组构之外,小脑(cerebellum)和基底神经节(basal ganglia)构成了皮层下参与运动控制的两个重要侧环。小脑是最大的皮层下运动结构,在动物的平衡控制、肌张力调节和随意运动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损伤将导致共济失调等运动障碍。而基底神经节主要负责随意运动的发起,其损伤将导致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和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 HD)等。但是,到目前为止,中枢5-HT能传入纤维和中枢组胺能传入纤维对经小脑和基底神经节介导的运动行为的作用仍不清楚,对其神经机制就更知之甚少。本论文采用实时定量RT-PCR、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电生理学以及行为学等方法,研究了5-HT和组胺分别对这两个皮层下运动结构神经元活动的作用,特别是二者对运动行为的调控。一、5-HT对经小脑顶核介导的运动行为的调控及其机制5-HT能传人纤维是继苔状纤维和爬行纤维之后小脑最大的传入系统,不仅直接支配皮层中的细胞,还直接支配核团中的神经元。另外,放射自显影、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和神经药理学等研究已经发现,包括5-HT2受体在内的多种5-HT受体亚型均在小脑内有分布。但是,激活5-HT2受体对小脑神经元的活动发挥何种效应,特别是对小脑运动行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尚不清楚。在小脑神经元环路中,小脑核团是小脑内信息处理的最终结构而并非仅仅是接受来自小脑皮层Purkinje细胞(小脑皮层主神经元)传出的中继站。事实上小脑核团整合来自小脑皮层、苔状纤维和爬行纤维的相关运动信息,以及包括5-HT能传入在内的第叁类传入系统传来的复杂调节信息,与绒球小结叶一起,构成小脑的最终输出。在小脑核团中,顶核(fastigial nucleus, FN)是系统发生上最古老的核团,主要负责躯干和肢体近端肌肉的精确调节。由此,本研究重点探讨5-HT2受体家族在小脑顶核神经元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在经顶核介导的小脑运动行为中的功能意义。实时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显示,在5-HT2受体家族中,只有5-HT2A受体在小脑顶核中有表达和分布;通过离体脑片的细胞外电生理记录发现,所记录到的大多数神经元(92/116,79.3%)对5-HT的刺激表现出单一的兴奋性效应,且这种兴奋性效应具浓度依赖性特点。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低钙高镁人工脑脊液不能阻断5-HT对顶核神经元所诱发的兴奋性效应(n=9),提示5-HT引起顶核神经的兴奋性反应主要是突触后效应。进一步地,我们还发现,5-HT2A受体的激动剂TCB-2(n=42)能够模拟5-HT对顶核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性效应,且5-HT2A受体的阻断剂M100907(n=32)不仅能阻断TCB-2,而且也能阻断5-HT对顶核神经元引起的兴奋性效应,表明突触后5-HT2A受体在5-HT对顶核神经元的兴奋性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接下来,我们通过向小脑顶核微量注射的方法来评估5-HT及其它5-HT能药物对顶核介导的运动行为影响,结果发现,向双侧小脑顶核微量注射5-HT能药物虽然不能影响大鼠在开场活动中的基础运动行为(n=12),但注射5-HT后,大鼠在rota-rod走步机和平衡木的运动成绩显着提高(n=11),同时在足印实验中发现大鼠行进时两足间距缩小(n=12)。向小脑顶核微量注射5-HT2A受体的激动剂TCB-2(n=12或n=13)可模拟5-HT对运动行为的这种易化效应,而微量注射5-HT2A受体的阻断剂M100907(n=12)可对抗核团内源性5-HT传入而显着降低大鼠的运动平衡与协调能力,并且使得大鼠行进时的步宽增大。这些结果强烈提示5-HT或5-HT能神经传入可以通过调节小脑顶核神经元的活动来增强大鼠的运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5-HT2A受体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向小脑顶核微量注射5-HT(n=12)并不影响大鼠的步长和肌张力,表明小脑顶核内5-HT或5-HT能传入精确调节躯干肌或近端肌的活动,而非远端肌。因此,我们推测小脑5-HT能传入纤维可以通过对核团神经元活动的调节,影响小脑的最终输出,而实现对小脑介导的运动平衡和协调能力的调控。综上所述,中枢5-HT能神经系统能够通过5-HT2A受体直接调节小脑顶核神经元的电活动,并进而调控经小脑顶核介导的运动行为。二、组胺兴奋大鼠底丘脑核神经元并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运动能力底丘脑核(subthalamic nucleus, STN)是基底神经节环路中唯一的兴奋性谷氨酸能核团,它接受苍白球及大脑运动皮层的传入并发出广泛的纤维投射到基底神经节的其它核团,由此,STN被认为在基底神经节的运动整合功能中起着驱动及控制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在PD患者及PD模型动物中STN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升高并且出现不规则的p同步化震荡,由此,现在临床上STN一直被认为是深部脑刺激治疗PD的重要靶点。放射自显影、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实验发现地松鼠下丘脑结节乳头体核有到STN直接的组胺能投射,并且在人类及豚鼠的STN中分别发现有组胺H1和H2受体。另有研究发现PD病人脑内组胺能纤维密度增高,基底神经节(壳核、黑质网状部、苍白球)及血液内组胺的浓度显着升高。然而,组胺对STN神经元活动的影响以及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在PD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组胺对正常及PD模型大鼠经STN介导的运动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的神经机制。行为学实验发现,向STN微量注射组胺能药物显着改善阿普吗啡诱导PD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30min内的旋转圈数)。与生理盐水组(234.1±12.5,n=12)相比,组胺组(125.7±7.6,n=12;P<0.01)、H2受体激动剂dimaprit组(174.9±8.5,n=12;P<0.01)和高钾组(176.9±10.4,n=12;P<0.01)PD模型大鼠的旋转圈数显着减少;H1受体激动剂2-PyEA组(228.5±12.9,n=12;P>0.05)、H1受体阻断剂mepyramine组(243.1±15.3,n=12;P>0.05)、H4受体激动剂VUF8430组(240.2±13.3,n=12;P>0.05)和H4受体阻断剂JNJ7777120组(236.6±12.3,n=12;P>0.05)PD模型大鼠的旋转圈数没有显着性变化;H2受体阻断剂ranitidine组(337.6±13.7,,n=12;P<0.01)和HCN通道的阻断剂ZD7288组(334.9±18.7,n=12;P<0.01)PD模型大鼠的旋转圈数显着增加。这些结果表明组胺通过作用STN改善PD模型大鼠的运动能力,并且组胺的这种改善作用是通过H2受体及其所耦联的下游HCN通道所介导的。进一步地,我们在粘附移除和足印实验中也证实组胺能够通过STN中H2受体作用而改善PD模型大鼠的运动发起和运动协调能力。细胞外电生理记录发现,组胺通过H2受体突触后兴奋STN神经元,这与我们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发现STN中只有H2受体表达与分布的结果相一致。此外,我们通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的方法发现组胺在STN神经上所诱发的兴奋性反应是通过H2受体所耦联的HCN通道介导的。同时,在PD模型大鼠离体脑片的细胞外记录中,我们发现组胺不仅能够提高STN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而且能够显着降低STN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峰-峰间期的变异系数(n=30),而高钾仅提高STN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n=16)。考虑到组胺也可以兴奋正常大鼠的STN神经元,随后我们通过rota-rod和平衡木测试,证实组胺可以通过作用于STN神经元上组胺H2受体而提高正常大鼠的运动平衡和运动协调能力。综合上述,我们的结果表明:组胺通过激活STN神经元上组胺H2受体,并通过与之相耦联的HCN通道,改善PD模型大鼠的运动能力。结合已有的组胺兴奋黑质、纹状体、苍白球等基底神经节神经元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中枢组胺能神经纤维可能通过直接的平行投射兴奋基底神经节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的各核团而调节运动的发起和执行,同时基底神经节中组胺H2受体和HCN通道可能成为临床治疗PD疾病的靶点。(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3-05-01)

陈国斌,董克家,王杨,王晗,樊守艳[6](2012)在《对底丘脑核投射神经元的动作电位的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介绍了神经元的间室模型和底丘脑核投射神经元的动作电位的仿真方法。方法:将神经元分成一个个间室,每个间室分列微分方程。具体实验中利用"Neuron"这个神经元仿真计算平台对底丘脑核投射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进行仿真。结果:当神经元结构比较复杂,膜的特性具有电压依从性,膜上有突触后电流的时候,间室模型能很好地反映了复杂神经元的电学特性。底丘脑核投射神经元的动作电位仿真结果和真正的动作电位结果非常相似。结论:间室模型很好地反映了复杂神经元的电学特性。底丘脑核投射神经元的动作电位仿真结果和真正的动作电位结果非常吻合。(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期刊2012年10期)

袁海峰,惠艳娉,央珍,乔鸿飞,郭方圆[7](2012)在《阻断5-HT_(1B)受体对正常和帕金森病大鼠底丘脑核神经元活动的不同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体循环给予5-HT1B受体拮抗剂SB224289后,对正常大鼠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底丘脑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细胞外记录的方法,研究正常和PD大鼠STN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比较阻断5-HT1B受体后两组大鼠STN神经元电活动的改变。结果①PD组大鼠STN神经元的平均放电频率[(7.87±1.37)Hz]明显高于正常组大鼠[(6.59±1.44)Hz,P<0.001]。两组大鼠STN神经元均表现为规则、不规则和暴发式放电3种形式。正常组大鼠具有规则、不规则和暴发式放电的神经元比例分别为33.33%、54.17%和12.50%;PD组分别为31.25%、35.42%和33.33%,PD组大鼠具有暴发式放电的神经元的百分比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②阻断5-HT1B受体后,正常大鼠STN神经元平均放电频率明显增高(P<0.01),具有暴发式放电的神经元数量显着增多(P<0.05)。而PD组大鼠阻断5-HT1B受体后STN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和放电形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PD大鼠STN神经元呈过度兴奋状态;阻断5-HT1B受体可兴奋正常大鼠的STN神经元,而不影响PD大鼠的神经元活动。(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何叶成[8](2011)在《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对小脑顶核及底丘脑核神经元活动调控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下丘脑是调节机体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高级中枢。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下丘脑通过起源于结节乳头核(tuberomammillary nucleus, TMN)的组胺能神经纤维支配许多皮层下运动结构(如小脑、基底神经节、红核和前庭核团等)。这一现象提示下丘脑能够通过由TMN神经元轴突构成的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调节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和影响机体的躯体性运动功能,并在机体的躯体-内脏功能整合上起重要作用。起源于下丘脑TMN的组胺能神经纤维末端以曲张体的形式释放递质组胺而与靶细胞发生联系。组胺受体也广泛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的缺陷或功能紊乱导致人及动物产生某些疾病或行为异常,包括运动功能受到影响,提示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对运动功能具有影响。小脑(cerebellum)和基底神经节(basal ganglia)是皮层下两个重要的运动结构。小脑通过上、中、下叁对小脑脚,与大脑皮层、脑干以及脊髓发生传入和传出联系。小脑通过对皮层下达的运动指令和实际运动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进行比较并纠正偏差来提高运动的精确性,参与躯体的平衡、肌紧张和随意运动的协调。因此,小脑受损会导致肌张力的异常、躯体平衡的失调和机体运动的共济失调等症状。基底神经节接受所有皮层区域的传入,其传出纤维主要投射到与运动计划有关的额叶皮层。基底节的直接和间接通路共同调节躯体运动的发起。因此,基底神经节的病变也会导致一系列躯体运动控制失调,比如随意运动的发起困难、不正常的随意运动和运动平衡失调。神经解剖学研究证实了小脑和基底神经节底丘脑核(subthalamic nucleus, STN)均接受下丘脑发出的组胺能神经纤维支配,同时组胺受体在小脑和STN中均有表达,而组胺和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对STN和小脑深部核团神经元是否具有效应,以及对运动功能的调控作用还知之甚少。在本研究工作中,我们采用离体脑片的电生理学记录方法研究组胺对STN和小脑核团神经元的效应,并用整体动物的行为学实验研究组胺对经这两个运动结构介导的运动调控作用的影响。一、组胺对小脑顶核神经元活动的影响以及对运动调控的作用小脑顶核和间位核作为脊髓小脑两大最终输出途径,在机体运动协调和平衡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先前研究揭示了下丘脑到小脑深部核团的直接的组胺能神经投射,并能够引起小脑间位核神经元的直接突触后兴奋效应。然而,组胺对小脑顶核的作用,以及相应的行为学效应尚未明了。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大鼠离体脑片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了组胺对小脑顶核神经元的作用,发现组胺能够引起顶核神经元的剂量依赖性兴奋反应(65/77,84.4%)。低钙/高镁脑脊液不能阻断组胺诱导的兴奋反应,提示这是一个直接的突触后效应。选择性组胺H1受体阻断剂triprolidine(n=20)和chlorpheniramine(n=10)都不能阻断组胺引起的兴奋性效应,而选择性组胺H2受体阻断剂ranitidine(n=15)能够有效抑制组胺诱导顶核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反应。另一方面,选择性组胺H2受体激动剂dimaprit(n=30)能够模拟组胺对顶核神经元的兴奋性效应,而选择性组胺H1受体激动剂2-pyridylethylamine(n=20)对顶核神经元无效应。Dimaprit诱发顶核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性反应能够被H2受体阻断剂ranitidine(n=13)有效地阻断,而H1受体阻断剂triprolidine(n=15)则不能。这些结果显示,组胺是通过H2受体兴奋小脑顶核神经元的。进一步地,我们在成年雄性大鼠双侧顶核注射组胺能药剂,并观察组胺在整体水平对大鼠运动调控的影响。在开场实验,我们发现组胺作用于小脑顶核并不影响大鼠的基础运动行为,对大鼠的运动没有影响。在加速rota-rod走步机实验中,组胺能够显着提高大鼠的运动协调能力。组胺H2受体阻断剂ranitidine能显着抑制大鼠运动协调能力,而组胺H2受体激动剂dimaprit能够模拟组胺的提高大鼠运动协调能力的作用;组胺H1受体阻断剂triprolidine以及H1受体激动剂2-pyridylethylamine对大鼠运动协调能力均没有影响。在平衡木实验中,组胺能够显着提高大鼠的运动平衡能力。组胺H2受体阻断剂ranitidine能显着抑制大鼠运动平衡能力,而组胺H2受体激动剂dimaprit能够模拟组胺的提高大鼠运动平衡能力的作用;组胺H1受体阻断剂triprolidine以及H1受体激动剂2-pyridylethylamine对大鼠运动平衡能力均没有影响。进一步地,在加速rota-rod走步机和平衡木实验中,组胺能够扭转H2受体阻断剂ranitidine引起的运动平衡协调能力下降,说明ranitidine确实通过H2受体产生的效应。这些结果提示组胺通过H2受体影响大鼠运动平衡协调能力。在足印(foot-print)实验中,大鼠双侧顶核注射组胺,能引起大鼠行进时双侧后足间距减小的变化;而在悬挂实验中,大鼠双侧顶核注射组胺,并不能有效延长大鼠悬挂的时间。这些结果提示,大鼠双侧顶核注射组胺,改变了大鼠肢体躯干部肌肉的肌张力,而对肢体末梢部肌肉的肌张力影响不大。综上所述,起源于下丘脑的组胺能投射能够调节脊髓小脑部最终输出核团之一顶核的神经元活动,并最终影响小脑功能以及运动调控。考虑到下丘脑是内脏调节的高级中枢,我们推测,在运动中,下丘脑-小脑组胺能投射纤维能够整合并协调机体的躯体-内脏反应,以适合内外环境的改变。二、组胺对STN神经元活动的影响以及对运动调控的作用STN是基底神经节环路中唯一的兴奋性谷氨酸能核团,它接受苍白球及大脑运动皮层的传入并发出广泛的纤维投射到基底神经节的其它核团。因此,STN被认为在基底神经节的运动整合功能中起着驱动及控制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患者及PD模型动物中STN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升高并且出现不规则的p同步化震荡。临床上将STN做为深部脑刺激治疗PD的靶点。放射自显影、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实验发现地松鼠下丘脑TMN有到STN直接的组胺能投射,并且在人类及豚鼠的STN中分别发现有组胺H1和H2受体。另有研究发现PD病人脑内组胺能纤维密度增高,基底神经节(壳核、黑质网状部、苍白球)及血液内组胺的浓度显着升高。然而,组胺对STN神经元的活动的影响以及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在PD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组胺对STN神经元的作用以及组胺通过STN对正常及PD模型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我们在本实验中应用离体脑片的细胞外记录方法记录了134个STN神经元,所有记录到的神经元(134/134,100%)对组胺刺激均表现出兴奋反应,并具有剂量依赖性效应。该反应在低钙/高镁(n=12)介质的灌流时仍然存在,说明组胺兴奋STN神经元的作用是一种突触后效应。高选择性组胺H2受体阻断剂ranitidine(n=23)可以有效地阻断组胺引起的STN神经元的兴奋反应,而高选择性组胺H1受体阻断剂mepyramine(n=20)以及高选择性组胺H4受体阻断剂JNJ7777120(n=18)不能阻断组胺对STN神经元的兴奋效应。另一方面,高选择性组胺H2受体激动剂dimaprit(n=23)可以模拟组胺对STN神经元的兴奋效应,而高选择性组胺H1受体激动剂2-pyridylethylamine(n=16)以及高选择性组胺H4受体激动剂UVF8430(n=15)不能模拟组胺的作用。另外,选择性组胺H2受体阻断剂ranitidine(n=16)能有效的阻断dimaprit诱发的STN神经元兴奋效应。以上结果说明组胺对STN神经元的兴奋作用是由组胺H2受体介导的,这一结果与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有趣的是,通过行为学实验研究发现在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损毁侧的STN核团注射组胺和高钾(n=12)能够显着降低阿普吗啡(apomorphine)诱导的旋转行为,同时单侧STN核团注射ranitidine(n=12)能够显着增加阿普吗啡诱导的旋转行为而meyramine(n=12)没有这种改变效应。同时,在电生理学实验研究中我们发现在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PD模型大鼠的离体脑片的细胞外记录中发现组胺不但能够提高STN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而且能够显着降低STN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峰-峰间期的变异系数(n=30),而高钾只能提高STN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n=16)。进一步的行为学实验研究发现在正常大鼠组胺对STN神经元上组胺H2受体的激活能够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综合上述,我们的结果表明:组胺通过激活STN神经元上组胺H2受体改善PD模型大鼠的运动行为。结合已有的组胺兴奋黑质、纹状体、苍白球等基底神经节结构神经元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中枢组胺能神经纤维可能通过直接的平行投射兴奋基底神经节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的各核团而调制运动的发起、执行及终止,同时基底神经节中组胺H2受体可能成为临床治疗PD疾病的靶点。(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1-05-01)

庄乾兴[9](2010)在《组胺/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对底丘脑核和小脑核团神经元活动调控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起源于下丘脑结节乳头核(tuberomammillary nucleus),广泛地支配了包括脊髓在内几乎所有脑区。我们实验室以及其它实验组的研究揭示了组胺对一些皮层下运动结构(小脑、基底神经节、红核和前庭核团等)神经元具有兴奋作用,组胺能够通过调节这些运动结构进一步影响动物的运动功能,如运动的平衡和协调能力。除了脊髓、脑干和大脑皮层这叁个运动控制的等级结构之外,脑的另外两个部分——小脑(cerebellum)和基底神经节(basal ganglia)——也参与了运动控制。小脑通过对皮层的下运动指令和实际运动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进行比较来提高运动的精确性。小脑受损会导致肌肉活动不协调,从而引起各种运动障碍和躯体平衡失调。基底神经节接受所有皮层区域的传入,其传出纤维主要投射到与运动计划有关的额叶皮层。基底神经节的疾患也会导致一系列运动失常,包括随意运动的发起困难、不正常的随意运动和平衡失调,如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和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 HD)。先前的研究揭示了小脑和基底神经节中的底丘脑核(subthalamic nucleus)均接受下丘脑发出的组胺能神经纤维支配,同时组胺受体在小脑和底丘脑核中均有表达。因此,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免疫荧光化学、电生理学以及行为学等方法对组胺及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对这两个皮层下运动结构神经元活动的具体影响以及通过这种对神经元活动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对运动行为的调控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1、组胺/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对底丘脑核神经元活动的影响以及对运动调控的作用底丘脑核是基底神经节环路中唯一的兴奋性谷氨酸能核团,它接受苍白球及大脑运动皮层的传入并发出广泛的纤维投射到基底神经节的其它核团,由此,底丘脑核被认为在基底神经节的运动整合功能中起着驱动及控制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在PD患者及PD模型动物中底丘脑核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升高并且出现不规则的p同步化震荡,由此,现在临床上底丘脑核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深部脑刺激治疗PD的重要靶点。放射自显影、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实验发现地松鼠下丘脑结节乳头核有到底丘脑核直接的组胺能投射,并且在人类及豚鼠的底丘脑核中分别发现有组胺H1和H2受体。另有研究发现PD病人脑内组胺能纤维密度增高,基底神经节(壳核、黑质网状部、苍白球)及血液内组胺的浓度显着升高。然而,组胺对底丘脑核神经元的活动的影响以及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在PD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组胺对底丘脑核神经元的作用以及组胺通过底丘脑核对正常及PD模型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我们在本实验中应用离体脑片的细胞外记录方法记录了134个底丘脑核神经元,所有记录到的神经元(134/134,100%)对组胺刺激均表现出兴奋反应,并具有剂量依赖性效应。该反应在低钙/高镁(n=12)介质的灌流时仍然存在,说明组胺兴奋底丘脑核神经元的作用是一种突触后效应。高选择性组胺H2受体阻断剂ranitidine(n:23)可以有效地阻断组胺引起的底丘脑核神经元的兴奋反应,而高选择性组胺H1受体阻断剂mepyramine(n=20)以及高选择性组胺H4受体阻断剂JNJ7777120(n=18)不能阻断组胺对底丘脑核神经元的兴奋效应。另一方面,高选择性组胺H2受体激动剂dimaprit(n=23)可以模拟组胺对底丘脑核神经元的兴奋效应,而高选择性组胺H1受体激动剂2-pyridylethylamine(n=16)以及高选择性组胺H4受体激动剂UVF8430(n=15)不能模拟组胺的作用。另外,选择性组胺H2受体阻断剂ranitidine(n=16)能有效的阻断dimaprit诱导的底丘脑核神经元的兴奋效应。以上结果说明组胺对底丘脑核神经元的兴奋作用是由组胺H2受体介导的,这一结果与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有趣的是,通过行为学实验研究发现在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损毁侧的底丘脑核核团注射组胺和高钾(n=12)能够显着降低阿普吗啡(apomorphine)诱导的旋转行为,同时单侧底丘脑核核团注射ranitidine(n=12)能够显着增加阿普吗啡诱导的旋转行为而mepyramine(n=12)没有这种改变效应。同时,在电生理学实验研究中我们发现在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PD模型大鼠的离体脑片的细胞外记录中发现组胺不但能够提高底丘脑核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而且能够显着降低底丘脑核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峰-峰间期的变异系数(n=30),而高钾只能提高底丘脑核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n=16)。进一步的行为学实验研究发现在正常大鼠组胺对底丘脑核神经元上组胺H2受体的激活能够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综合上述,我们的结果表明:组胺通过激活底丘脑核神经元上组胺H2受体改善PD模型大鼠的运动行为。结合已有的组胺兴奋黑质、纹状体、苍白球等基底神经节结构神经元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中枢组胺能神经纤维可能通过直接的平行投射兴奋基底神经节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的各核团而调制运动的发起、执行及终止,同时基底神经节中组胺H2受体可能成为临床治疗PD疾病的靶点。2、组胺/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对小脑核团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及其离子机制小脑是最大的皮层下运动结构,它调控正在进行着的运动,确保运动执行过程中空间和时间的准确性。小脑核团(顶核、间位核和齿状核)则是小脑(除绒球小结叶外)唯一的传出结构,因此它们在小脑运动调控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实验室先前的细胞外电生理记录研究工作已经揭示了组胺对大鼠小脑间位核和顶核神经元的兴奋性作用,然而小脑核团内部环路由两类神经元——投射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构成,而细胞外电生理记录不能分辨出具体的神经元类型。因此,本研究通过使用离体脑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甄别出这两类神经元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组胺分别对它们的作用,本研究的果如下:(1)使用形态学和电生理学指标结合的方法,成功地区分出小脑核团中的投射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2)组胺选择性兴奋小脑核团投射神经元,但对中间神经元没有作用。(3)组胺在小脑核团投射神经元上诱发的兴奋性反应是通过突触后组胺H2受体的直接作用介导的。(4)免疫荧光化学的单标记及双标记的实验结果表明,组胺H2受体均在大鼠小脑的叁个核团中的投射神经元上表达,而中间神经神经元上不表达组胺受体。(5)组胺激活小脑核团投射神经元上组胺H2受体后,通过激活超极化激活的阳离子通道而兴奋投射神经元,但不影响投射神经元膜上小电导的钙激活钾离子通道的活动。研究结果显示,组胺选择性地兴奋大鼠小脑核团投射神经元而不是中间神经元。组胺对小脑核团投射神经元的兴奋作用是通过直接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这种效应是由组胺H2受体和下游的超极化激活的阳离子通道共同介导的。这些结果表明,对小脑核团层面上,下丘脑-小脑组胺能投射可能通过直接调节小脑核团投射神经元的活动来调节小脑的最终输出。组胺可能通过这种直接兴奋的小脑核团投射神经元的方式来调制小脑核团神经元的兴奋水平,从而使得其对浦肯野细胞、苔状纤维、爬行纤维以及小脑核团的局部环路神经元的投射做出适当的反应。因此,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可能通过对小脑核团神经元的这种直接的而非间接调制方式来实现其对经小脑神经环路的感觉-运动整合的调节。(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0-12-01)

王涛,刘健,王爽,韩玲娜,李强[10](2007)在《5-羟色胺受体-2拮抗剂米安色林对大鼠底丘脑核神经元活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5-羟色胺(5-HT)受体-2拮抗剂米安色林对大鼠底丘脑核(STN)神经元活动的影响。方法应用在体细胞外电生理学记录的方法观察经静脉注射的米安色林(2 mg/kg)对大鼠STN神经元自发电活动的作用。结果米安色林能够显着增强STN神经元的放电频率(P<0.05),使其从(7.77±5.28)Hz增至(9.12±5.28)Hz,而神经元的放电形式没有变化。结论米安色林通过5-HT2受体增加STN神经元的活动。(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7年05期)

底丘脑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不仅包括运动症状(motor symptoms),而且常常伴发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运动症状主要表现为运动徐缓、肌肉僵直和静止性震颤等运动障碍,而非运动症状则表现为睡眠紊乱及情绪情感障碍等。PD运动障碍的主要病因是基底神经节(basal ganglia)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变,致使基底神经节环路中的直接通路(directpathway)和间接通路(indirect pathway)的活动失衡。而底丘脑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是基底神经节环路中唯一的兴奋性谷氨酸能核团,不仅是经典间接通路中的关键结构,而且与皮层间构成超直接通路(hyperdirectpathway),甚至被认为是驱动整个基底神经节活动的起搏者(pacemaker)。同时,STN也是临床上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 PD 的首选靶区之一。有趣的是,起源于下丘脑且常常并行的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central histaminergic system)和中枢 orexin 能神经系统(central orexinergic system)均有向基底神经节的直接神经支配。并且,新近的许多临床证据表明中枢组胺能和orexin能神经系统很可能与P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D患者脑内基底神经节和血液中的组胺浓度均显着升高,且黑质中的组胺能纤维投射密度和组胺受体密度均显着增加;而另一方面,PD患者和PD动物模型脑内的orexin能神经元则随PD发展发生严重的凋亡,且脑脊液中的orexin浓度也相应下降。然而,中枢组胺能和orexin能神经系统在经基底神经节环路介导的运动控制和PD运动障碍中的作用至今不明。因此,本文以中枢组胺能和中枢orexin能神经系统对STN这一基底神经节环路中关键结构的调控及其机制为着眼点,采用分子生物学、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离体脑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在体多通道记录和行为学相结合的方法,在分子、细胞、神经环路和整体动物行为水平上,深入研究组胺和orexin对STN神经元的作用及其受体和离子机制,特别是STN中组胺能和orexin能神经传入在基底神经节运动调控功能中的作用及其与PD运动障碍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不仅对全面认识组胺和orexin的运动调控功能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意义,而且对临床上优化帕金森病的治疗策略具有参考价值。一、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对STN神经元的调控及其在PD运动障碍中的作用STN不仅是基底神经节环路中的关键结构,也是临床高频深部脑刺激治疗PD患者运动障碍的首选靶区之一。有趣的是,随着PD的进展,基底神经节中的组胺水平显着升高。然而,对起源于下丘脑结节乳头体核(tuberomammillary nucleus)的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在基底神经节运动功能中的作用,以及DBS刺激STN改善PD运动症状的神经元机制仍知之甚少。我们的研究发现,STN神经元的放电模式(firing pattern)与放电频率(firing rate)相比对维持基底神经节正常的运动功能和改善PD运动障碍更为重要。组胺和高钾均能直接增加STN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但与高钾不同,组胺却能够显着改善PD运动障碍。我们的研究揭示,组胺是通过激活组胺H2受体及其耦联的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HCN通道)使STN神经元的放电模式规则化从而改善PD模型大鼠的运动症状。进一步地,在PD模型大鼠STN中过表达HCN2或对STN施予DBS均能够使STN神经元的放电模式规则化。这些研究结果表明,STN神经元放电模式的规则与否对于基底神经节的运动功能来说至关重要,而组胺和DBS都能够通过规则化STN神经元的放电模式从而改善PD运动障碍。这一结果提示,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对STN神经元放电模式的规则化和基底神经节的正常运动功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临床深入认识和理解DBS治疗PD运动症状的机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二、中枢orexin能神经系统对STN神经元的调控及其在PD运动障碍中的作用起源于下丘脑外侧区(lateral hypothalamus,LHA)和穹窿周区(perifornical area,PFA)的中枢orexin能神经系统在机体许多基础生理功能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已经知道,其缺陷会在人和动物中导致嗜睡症(nacrolepsy),即表现为白天睡眠的过度增加。有趣的是,PD患者除了典型的运动症状外还常伴有REM睡眠行为障碍、嗜睡症型的白天过度睡眠发作、失眠等睡眠障碍。同时,PD患者脑内的orexin能神经元会随着PD病程的发展呈现进行性地丢失,且脑脊液中的orexin含量也显着降低,提示PD中伴发的睡眠障碍很可能与中枢orexin能神经元的退变密切相关。。我们的研究揭示,LHA/PFA中的orexin能神经元具有向STN的直接纤维投射,并且STN神经元上存在orexin 1型受体(OXlR)和orexin 2型受体(OX2R)的共表达。Orexin能够直接兴奋STN神经元,该效应是通过激活突触后OXlR和OX2R及它们所耦联的Na+-Ca2+交换体(Na+-Ca2+exchangers)和内向整流性型钾离子通道实现的。与组胺不同,STN中微量注射orexin显着地抑制正常大鼠的运动并使得PD模型大鼠的运动障碍恶化。PD造模14天后,阻断STN中的内源性orexin能神经传入能够显着改善PD运动障碍,但这一改善作用在PD造模21天和28天后逐渐减弱并消失,提示STN中的orexin能神经传入会随着PD的发展而降低。有趣的是,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研究表明,LHA/PFA中投射至STN的orexin能神经元与投射至睡眠觉醒相关核团蓝斑的orexin能神经元并非同一类神经元。前者随着PD的进程发生显着凋亡,但是后者并不凋亡,提示PD中orexin能神经元的凋亡可能与运动障碍相关,却与广泛认为的睡眠障碍无关。综上所述,起源于下丘脑的中枢组胺能和orexin能神经系统均能通过对STN的直接神经支配参与经基底神经节环路介导的运动调控,并在PD运动障碍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组胺和orexin均能够兴奋STN神经元,但由于组胺能够规则化STN神经元的放电模式,因而有助于PD运动障碍的改善。这些研究创新性地揭示了中枢组胺能和orexin能神经系统直接的运动调控功能,并为认识PD运动障碍和非运动障碍的神经机制和研发治疗新策略开辟了全新的视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底丘脑核论文参考文献

[1].李光英,庄乾兴,李斌,王建军,朱景宁.底丘脑核:从环路、功能到深部脑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靶点[C].庆祝中国生理学会《生理学报》创刊90周年专辑.2017

[2].李光英.中枢组胺能和orexin能神经系统对底丘脑核神经元的调控及在帕金森病运动障碍中的作用[D].南京大学.2017

[3].王春雷,常永丽,郭晓姝,韩玲娜,张翠英.底丘脑核中MPEP对治疗早期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运动行为的影响[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6

[4].吕焕娣.健康成人底丘脑核的MRI定位及其与年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

[5].张长征.5-HT和组胺对经小脑顶核和底丘脑核介导的运动行为的调控及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3

[6].陈国斌,董克家,王杨,王晗,樊守艳.对底丘脑核投射神经元的动作电位的仿真[J].软件导刊.2012

[7].袁海峰,惠艳娉,央珍,乔鸿飞,郭方圆.阻断5-HT_(1B)受体对正常和帕金森病大鼠底丘脑核神经元活动的不同作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

[8].何叶成.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对小脑顶核及底丘脑核神经元活动调控作用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

[9].庄乾兴.组胺/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对底丘脑核和小脑核团神经元活动调控作用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0

[10].王涛,刘健,王爽,韩玲娜,李强.5-羟色胺受体-2拮抗剂米安色林对大鼠底丘脑核神经元活动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

标签:;  ;  ;  ;  

底丘脑核论文-李光英,庄乾兴,李斌,王建军,朱景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